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坚守文学初心 繁荣开封文化 ——开封作家张欣山小说《钢叉楼家》研讨会发言纪要
来源:开封日报 | 田宏杰  2022年03月25日09:11

3月11日上午,由河南省小说研究会、《大观》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开封作家张欣山小说研讨会在开封市举行,河南省小说研究会会长墨白,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屈春山,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原《东京文学》主编高树田,河南省小说研究会秘书长、《河南文学》主编李一出席。《大观》杂志社社长、主编张晓林主持座谈会。开封市老中青三代作家罗锐、李宗盛、孔令更、李树友、孙玉亮、郭万里、孙洁、曹洪蔚、刘海永、田宏杰、周婷婷、王文鹏、贺晴堃等参加研讨。研讨中,大家对长篇小说《钢叉楼家》以及作者张欣山先生的人品、文品予以高度评价,并就进一步将其打造成为文艺精品提出了意见建议。今日本报将大家在此次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刊发,请读者品鉴。

张晓林(《大观》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河南省小说研究会和《大观》杂志社联合举办张欣山小说研讨会,有两层含义。一是出于对老编辑的尊重、对一本刊物历史的尊重、对开封文学的尊重、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一座城市的文化厚度,正是靠这些不慕浮华、甘守清贫,把一生奉献给文化事业的人士一点一点积淀起来的。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理想。二是历史文化与精神传承的需要。《大观》杂志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在它的前身《遍地红花》《中岳》《梁园》《东京文学》杂志社工作过的众多老编辑、老主编的心血浇灌。文学的接力棒传到了年轻编辑手上,他们应该知道来时的路,知道一本刊物的历史,自觉传承前辈期刊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发扬光大,把《大观》这张开封的文化名片擦拭得更亮、更加熠熠生辉。遗忘历史,文化传承就会中断,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屈春山(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原《中岳》主编、作家):1983年,《中岳》跟《梁园》合并为《东京文学》。当时编辑部的高树田、张欣山、孔令更都是我的得力干将。张欣山是我的同乡,我们一起创办杂志,也合作写过一本记叙河南辛亥革命的长篇历史传奇小说《血洒东京》,这本书获得河南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我们之间的文学情谊绵延一生。

张欣山这本《钢叉楼家》具有乡志、乡俗、乡情、乡音四大特色,既像志书一样细致地记录历史,又恰到好处地表现民俗特色、风土人情,还细腻动人地展露自己对家乡的深刻情感,并且将家乡话巧妙地植入小说的语言。这部小说内容丰富,艺术手法传神,是值得一阅的好书。

高树田(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原《东京文学》主编、作家):对张欣山《钢叉楼家》进行研讨,是对这部作品的一种肯定。让大家聚集在一起,也是给大家鼓劲。文艺创作是个人智慧的成果,而一个人的智慧是在长期的经历中形成的。评论、研讨要真正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还要看作家个人的判断与选择。相信今天大家的谈论对张欣山先生这样的老作家有所帮助,对年轻的作家也会有所启发。

墨白(河南省小说研究会会长、作家):张欣山老师的这部长篇小说,以家乡的文化为背景,贯穿始终,更多的是写一个镇—朱曲镇,过去的名字叫东里镇,小说围绕东里镇展开了极为详尽的描写。开封的文化地位在中国历史上不言而喻,而这种文化地位,是靠什么来传承?我觉得杂志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中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像我们中国新时期文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其实很多的文学大家都是编辑出身,如巴金和靳以,他们创办并编辑文学刊物《收获》。这种现象,我觉得在《大观》杂志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老师居于高龄,依旧对文学虔诚,始终对文学葆有初心,把文学当成今天的事做,这种精神是我们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得以坚持下去的动力。这种精神在杂志社本身也体现出来了,《大观》杂志社创设的这种编辑和作家关系的延续,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好事。老一辈人打下了基础,现在以张晓林为代表的“大观”文学作家群现象,应该是我们今后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它既是一个平台,又是一个窗口。从这里走出来的作家,带出了“大观”作家群,推动了开封历史文化的发展,这种现象我觉得值得研究。

李一(河南省小说研究会秘书长、《河南文学》杂志主编、作家):张欣山老师的小说研讨会是河南省小说研究会成立后所开的第一个研讨会,非常有意义。新老作家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对《钢叉楼家》这部厚重的家史小说进行探讨,不但是对这部作品价值的挖掘,也是各位作家、诗人和评论家一次思想碰撞提升的机会。

罗锐(原《东京文学》主编、作家):张欣山的作品和他本人的性格极为相似,可以说是文如其人。他的作品叙述朴实、细腻,娓娓道来,对乡邻人物和风土人情描写很细致。另外,他的写作观念也很有特色,既传统又现代,是传统与现代创作观念碰撞的结果,很见写作功力,对我的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希望更多的读者能读到这本好书。

李宗盛(开封市文联原秘书长、原《东京文学》副主编、作家):《钢叉楼家》这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小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根植于中原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出来,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孝道等。在叙事上,这部作品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即以自己的语言和叙事方法书写钢叉楼的前世今生。小说在家风传承上的细致描写也十分有意义,张家祖辈武艺高强,却不以武欺人,之后更是从武术世家变为书香门第,传递出家风的严谨和厚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契合的。

孔令更(原《东京文学》副主编、诗人):阅读张欣山老师的作品,越读越觉得小说创作之艰难,特别是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写作传统,在此之上又有创新,在描写家族历史的同时,折射了时代的变迁。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中体现了人生的大智慧,即文武之道。小说中的张家,先武后文,传家观念的转变就是一种隐喻。而钢叉楼则是另一种隐喻,有财富,更要有保护财富的能力与手段,而文武之道就是一种有力的保护。除此之外,通过小说还能看出,精神财富是要高于物质财富的,钢叉楼会倒,可文武之道的精神传承不会散掉,张家世代艰苦朴素的精神不会垮掉。

李树友(评论家、作家):张欣山忠厚老实、平静淡定、与世无争。在喧嚣纷攘、人心浮躁的当下,一生能够做到平静淡定,实属难得。读了张欣山写的《钢叉楼家》,方知他的性格与人品源自家族遗传与父辈影响。书中以大量事实证明,在东里镇子产庙后张家,自张欣山上数几代人,都具有胸襟开阔、心地善良、与世无争而又心甘情愿、默默无闻的秉性。他的身上流淌着张家先辈忠厚老实的热血,祖辈、父辈具有的淡定从容、孝敬父母、善待老人的高尚品德,早已化作强大的基因,在他的生命里打上深刻的烙印。

这是一部以盼楼、建楼、楼患为线索,歌颂劳动致富、勤俭持家精神的家史,也是一曲东里镇子产庙后张家由武林世家转变为书香门第充满感恩尽孝之情的赞歌。全书写得密实、厚重,在氤氲的乡愁中营造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既富有传奇色彩,也饱含浓郁深情,生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既是一部可资可信的家史,也是一部可读性比较强的小说。

孙玉亮(开封市作协原副主席、作家):读张欣山的长篇小说《钢叉楼家》确有许多感想。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写法展开,故事讲得有条不紊、徐徐推进,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品读。小说的人物性格鲜明,除了小说中太祖兄弟二人、高祖兄弟二人外,曾祖母郝氏、大姑爷李功林,还有本家张贵等人物都十分出彩。小说之所以有着历史的厚重感,是因为根植于深厚的中原文化。作家张欣山概括小说的主题是一对联:“文海自誓楼上楼,武林家教天外天。”一方面是要耕读传家延续文化,一方面是崇尚武术、奋发自强。

郭万里(《大观》杂志社原副社长、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从开封走出过一大批在全省甚至在全国有名的作家、诗人,他们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多年来坚持创作,以自己的作品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张欣山老师虽早已年逾古稀,还创作并出版了几十万字的小说,为开封的中青年作家树立了榜样,这种精神的力量肯定会传递给中青年作家,激励着一代代新人创作出更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孙洁(原《东京文学》编辑、词人):张欣山老师的作品,文如其人,非常朴实、接地气。他对文学创作的坚持是没有止境的,这是他一生的追求。真正喜爱文学的人,一旦走入文学的天地,一生都放弃不掉,也许这就是文学对我们人生的意义。

曹洪蔚(开封市作协副主席、作家):张欣山老师的《钢叉楼家》特色鲜明。首先,这是一部传奇色彩的家族史,从盼楼、建楼到因楼生患,从习练武功、行侠仗义到耕读传家、书香门第,几代人的喜怒哀乐、沉浮人生,绘就了勤俭持家、孝道传家的家族底色。其次,这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风俗画,历史典故、风俗人情、世间百态,作品里都有囊括;老街道、老物件、老手艺、老把式等被一一打捞,是农耕文明的标本,也是用文字搭建了一个农耕文明的家庭博物馆。另外,小说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学叙事,采用第一人称,带入感、共振感极强;遵从历史文学创作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虚实结合,更具认同感和感染力;不拘于文体形式,敢于大胆突破文体界限,又不刻意标新立异,语言准确深刻、富有张力。作品具有鲜明的史志意义,作家更是具有标杆意义。

刘海永(禹王台区作协副主席、作家):家史是历史的注脚,是地方史志的有力补充,更是豫东近代百年社会风俗长卷。比如开篇对东里镇的场景描绘令人目不暇接,如明代《如梦录》对开封的描述。对家风的书写是中国老百姓优良传统的体现。好的小说就是要有吸引人的语言,对事物的精准描述,没有深刻的生活阅历和观察力无法完成。

写长篇著作考验的不仅是智力,也是体力。张欣山先生多年来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专注创作、享受创作,作为前辈先生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为“后浪”的我们深感压力,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有所作为。

田宏杰(开封市作协常务理事、记者、作家):研讨会是张欣山老师文学创作的总结会、诸位创作体会的交流会,也是号召大家坚守文学创作园地的励志会,我认为这样的会议非常有必要。老一代作家诗人的文学成就和执着追求,令我们很受激励。多读书多创作,多聆听多阅历,才不辜负自己对文学的真爱。

周婷婷(《大观·东京文学》执行主编、作家):《钢叉楼家》承载了丰富的内容,在讲述张家几代人自尊自强创立家业过程的同时,展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唱戏、比武、酿酒、榨油、养蚕、种地、赶脚、盖房等,立体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多世纪乡土生活的图景,十分耐读。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虚实交融,今昔兼备,有插叙历史也有涉及当下生活,使得小说节奏跳脱有趣,加之文雅与通俗并重的语言,可以说是继承了话本小说的文学传统,适合说书人一回回讲说出来。这部小说还饱含着作家的深情与荣誉感,叙事者“我”不时介入,传递了一个家族互帮互助、追求幸福的正向意义,体现出家史文化自信。

王文鹏(《大观·东京文学》编辑部主任、作家):张欣山老师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点,质朴、大气,是充分吸收中国古典小说语言养分的结果。在阅读这部厚重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典话本的气息,特别是其对中原地区百科全书式的书写,这是年轻一代写作者所不能及的高度。这样的书写极具功力,在叙事的把控上尤为出色,从中也能看出作品深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的影响。继承传统,发扬并且创新,这是一项艰苦的攀登。

贺晴堃(《大观·东京文学》编辑、作家):从本书中能感受到张老师驾驭长篇小说的不凡能力,从书里能感受出张老师的才情和胸襟。人物的成功塑造,笔力的酌情分配,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这部作品的成功。张老师在《钢叉楼家》中的情节设计,不光是突出情节性,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情节矛盾之中展现人物的高贵品质和忠孝美德。笔墨之中,透露着张欣山老师对孝文化的阐释和俯视人间的悲悯情怀。读书如阅人,正是因此,在这部作品气势非凡的叙事里,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敬。

张欣山(原《东京文学》常务副主编、作家):感谢《大观》杂志社给了我一个与各位文友探讨文学的机会。我的文学创作与我的编辑生涯是密切联系的,通过不断学习,特别是受“文学从故乡出发”的思潮影响,以故乡朱曲镇为原型,创作了《狮怨》《钢叉楼家》《捉来的佳婿》等一系列小说。《钢叉楼家》主要反映了我对高祖及祖先们崇文尚武家风的敬仰。因为这都是我的家族往事,免不了加入个人感情,艺术上有所不到的地方,我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