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编后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年03月23日15:59

本期“文学史研究”栏目,力求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对文学史常识或文学史流行观念重新认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秦林芳的《论解放区前期文学中的“深入群众”观念》对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行动及观念界点的认识进行了再次考辨,指出,在解放区前期文学中,“深入群众”已作为一种重要观念广受关注,并为许多文艺工作者所接受、践行。此文以原始史料为根,在较为宏阔的文学史视野中形成的新的“识”,对现有流行的文学史观念有纠弊之用。林培源的《“劳动传家”——再论赵树理〈三里湾〉的“合作化”叙事》,从故事的结构方式对合作化运动中如何完成“家庭变革”的难题进行细部梳理,提炼出“劳动传家” 的叙事核心,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颇具说服力。窦金龙与翟传秀对《收获》与“先锋小说”的推出、吴艳对李杭育与“寻根文学”关系的梳理均通过回溯文学观念及历史生成过程,而得以“重返八十年代”。

“诗歌研究”栏目中,李章斌的《汉语诗歌节奏的多层性与“集群”问题》一文,在界定“节奏”“格律”“韵律”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后,明确了新诗存在“非格律韵律”的观点,他的讨论使得新诗节奏惯有讨论中造成的概念错位与混乱认知得以明晰,对现代诗歌韵律与节奏的认识有着重要价值,是一篇颇具学理性的文章。陈仲义对台湾诗人苏绍连及 “无象诗”的解读与阐释,有着鲜明的个人化色彩。

罗伟章《谁在敲门》是近期长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文本。王春林、刘永春、刘小波等人的文章分别围绕小说的艺术形式、审美建构、现实书写等层面展开论述,对这部小说的价值及罗伟章创作的整体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家作品研究”栏目中,李建军的《大地上的苦难与阳光下的诗情——理解路遥的一个认知框架》对影响路遥创作的许多外部因素进行了重新认识与分析,归纳了可能影响路遥写作的方方面面,陕北高原、边鄙之地、现实主义精神、读者意识与作者意识等等都进入分析视野,界定了理解路遥创作的新认知框架,形成了高度绵密化的解读,对深入理解路遥及其创作均有裨益。

“影视与文学”研究栏目中,金传胜的“当代中国对印度电影的译制与接受”一文,以“印度共和国电影周”为中心,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结合原始史料,详细考察了1950年代中国对印度电影的接受情况。王迅、杨牡丹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标准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了新的观点,有利于推进这一问题的讨论。

本期其他文章亦均有可圈可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