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小麦”与“饼干”:关于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评价标准问题的探讨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王迅 杨牡丹  2022年03月23日13:58

内容提要:文学原著和影视改编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包含着不同审美思维的参与。影视改编后,改编文本是否“忠实”于文学原著成为作家、编导与观众之间热议的焦点问题。事实上,是否“忠实”于原著并非影视改编成败的唯一标准。在评价影视改编作品时,应该结合影视改编所造成的文本差异以及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特点,构筑科学合理的影视改编评价标准体系,对改编作品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促进影视改编朝着更趋优化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文学作品 影视改编 评价标准

在消费主义时代,图像融合光影的影视作品适应了大众追求娱乐、消遣的需求。 因此,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获得更高知名度,部分读者甚至是因为改编的影视作品才去阅读文学原著的,这缘于影视改编作品的广泛传播。但是,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特别是名著的改编,容易受到否定和批评,本文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审美差异的角度,考察影视改编为人诟病的原因,分析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后与原著关系的变化,并尝试探讨影视改编的评价标准问题。

一、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忠实”问题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始于电影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技术的不成熟,当时的电影只能简单地记录现实生活片段,再现生活场景,这在无意中定义了电影作品的基本功能之一,即忠实地记录生活。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观众审美追求的改变,电影艺术家以文学作品为创作素材,通过改编把一些文学经典搬上银幕。将一种艺术形式当作另一种艺术创作的素材的做法,与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素材说”不谋而合。贝拉•巴拉兹主张电影家可把现实生活当作小说和电影素材进行观察,回复到原来的生活体验中去而将同一种素材一次写成戏剧,再次写成电影1。因为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影视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存在共通性,这种共通性正是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理论基础。

默片时代的影视改编,囿于技术的不成熟,改编理论尚未形成。基于创作者和观众对于影视功能的定位,影视改编作品以“图解性的镜头、浅显幼稚的象征、冗长拖沓的情节来铺陈一个由若干情节组成的故事”。2影视创作者仅用影视的手法将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简单包装,将“文字”转化成“影像”就呈现给观众。这种改编在故事情节和结构上照搬文学作品,对原著思想和精神鲜有关注。有声电影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叙事方式。为了使文学作品更符合电影的叙事范式,影视创作者不再拘囿于原著内容和思想,不仅对原著的情节和结构进行调整,删繁就简,而且结合原著精神风貌和当时社会价值观念进行创作。到此,文学作品与其影视改编作品之间就产生了“忠实”的问题,这个问题也随着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数量的增加而受到持续的关注。

电影美学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电影运动蓬勃发展时期,关于影视改编理论的研究也相应逐渐成熟。首先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的“素材说”,他认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在改编小说为舞台剧或者电影时,应该将原著当成未加工的素材,从自己的艺术形式的特殊角度对这段未加工的现实生活进行观察,而根本不注意素材已有的形式。”3这一观点认为文学作品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强调电影改编要以电影的形式诠释文学作品中的现实生活。西方许多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例如,克莱派克、约翰•劳逊、乔治布鲁斯东等都受到巴拉兹这一观点的影响。另一位西方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利用文学财富的方式令人沮丧,但是这不仅出于对文学的尊重,还是因为电影家如果忠于原著,他自己也会受益匪浅。”4他对法国导演罗贝尔•布莱松把《乡村牧师日记》逐字复述的改编方式大加赞赏,并认为:“他紧紧把握原著的主干,给人以忠实原著的印象。”5不难看出,关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巴赞支持忠实于原著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必然消极顺从相异的美学原则是错误的,好的改编应该达到形神兼备地再现原著的精髓”6。苏联著名电影改编问题专家JI.波高热娃则认为,“深入理解原著的哲理思想和诗意形象,并找到符合它的精神实质和风格特点的新颖电影体现形式是取得改编成功的关键”7。另一位苏联作家B.瓦西里耶夫谈到改编时说:“导演是把他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搬上银幕,所谓的创造性改编——不是复述,不是转述,而是一种阐释。”8西方关于影视改编问题的理论研究,在忠实原著方面,主张在充分理解原著的精髓上,创造性地忠实,认为逐字直译和过分自由的转译都没有价值。苏联理论家在此问题上,强调影视改编作品要结合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历史条件。我国早期电影改编理论受到西方特别是苏联的影响较大。夏衍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在影视改编理论上,他强调改编“必须忠实于原著”“不伤害原著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使改编后的作品更富教育意义”“描写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统一”,9这些理论充分体现在他关于《祝福》《林家铺子》等作品的改编实践中。我国当代电影改编理论和实践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电影艺术家在改编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中,形成不同的影视改编模式。巴赞从原著与影视改编作品关系的角度,把影视改编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类,仅从原著猎取人物和情节,原著的完整性无足轻重,第二类是不但表现了原著的人物和情节,甚至进一步体现了原著的气氛或者诗意,第三类是把原著原封不动地转至现在银幕上,把原著的完整性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020世纪的西方电影艺术家关于影视改编模式的分类和理念,与巴赞的分类大同小异,但是关于在这三种模式下创作出来的影视改编作品的优劣问题,则各持不同态度。例如,克莱派克认为,《汤姆•琼斯》把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是忠实于原著的风格和精神的优秀作品。而乔治•布鲁斯东认为,《呼啸山庄》对原著的恰当删减能使其符合美国观众的审美,这种创造性的改编才是影视艺术获得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JI.波高热娃认为,由于《白痴》把握住了原著在哲理、思想、风格上的特点,突出了电影语言的细腻、形象、准确,是优秀的改编作品。

关于影视改编作品忠实于原著的标准和影视改编作品成功与否的关系各家言说不一,但关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原则,大家一致认为:改编必须忠于原著的风格精神、哲理和思想,逐字翻译和将文字转化为连环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那么,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转换所带来的“忠实”问题是决定影视改编作品成功与否的必要标准吗?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巨大,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影视改编作品将这种想象空间具象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著的风格和思想其实很难判定,单纯用是否忠实于原著的精神风貌、思想内容去衡量一部影视改编作品成功与否恐怕会适得其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关系类似于“诗”和“画”的关系11,那么,影视改编作品与原著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如何厘清两者的关系呢?下面试图就这个问题展开分析。

二、“小麦”与“饼干”:影视改编作品和原著关系探讨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文学作品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我们既要看到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艺术规律,找到转换和改编的可能,又要看到他们代表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特性。”12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转换。文学作品因改编而发生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或许是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下面以当代作家麦家的小说影视改编作品为个案,来深入讨论影视改编作品和原著的关系。

麦家的小说《暗算》《风声》《刀尖上的行走》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这些影视剧播出后,都获得不错的反响。麦家小说之所以火遍大江南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的影视改编与传播,且有“电视剧《暗算》的火爆,助推小说《暗算》成功获茅奖”13的说法。由麦家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获得普通观众、作家本人以及电影艺术家认可的原因,大概与作家本人对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的独到见解有关。麦家说:“我认为,把一部长篇小说改编为电影,就好像把一片滚滚麦浪做成一盒饼干,饼干虽然好吃, 但怎么可能有滚滚麦浪的风景和大地的姿态?”14小麦是饼干的原材料,麦家的意思是,原著可以看作影视改编的素材。依据麦家观点,我们将影视改编作品和原著关系分成以下三种。

一是原著与影视改编作品在思想内容上高度契合的“忠实”关系。“这里所说的 ‘忠实’,是指与原著精神高度契合的意思”15。我国影视改编始于20世纪20年代,但无声时代的改编,并未关注原著的精髓和思想。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影视技术比较成熟时期的作品。夏衍先生改编的影视作品《祝福》《林家铺子》是这个时期文学影视改编的范例。在改编之初,他就表示要抱着忠于原著的虔诚的态度进行改编。因此,电影《祝福》悲剧的基调,与原著冷峻、沉着的风格非常一致。在人物性格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虽然稍微有所改动,但这种改动并不妨碍原著精神风貌的传达。该片“荣获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为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荣誉,被认为较好地体现了原著的神韵风采” 16。电影《林家铺子》也延续了夏衍先生在那个特殊时代的改编理念。 评论家们认为“电影的整体感受并未与小说原作远离,包括原著作者茅盾本人在内的观众看完电影后评论也是‘像’,‘忠实于原著’17。《林家铺子》的影视改编大获赞赏:“地方色彩浓厚和生活气息浓烈、细节改编出众、时代气氛浓厚” 18等。从两部作品改编实践来看,“忠实于原著的精神”的改编原则,大概是两部作品都受到好评的根本原因。

电视剧改编同样如此。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导演王扶林在改编时声称,他对电视剧改编的艺术追求是忠实地将原著呈现给观众。在这一观点指导下,他创造了观众心中难以超越的经典。学者们对其“忠实原著”的创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孟梨野认为,“电视剧《红楼梦》全面展示了原著的思想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著的精神” 19。在《图像传播时代的中国古典小说传承——以〈红楼梦〉为例》一文中,研究者认为:“其最成功的地方则在于能依照原著之意在人物的性格上有所突破,对每个人物鲜明的性格都精雕细琢了一番,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对原著精神内涵、人物形象、文学语言等要素的深层解读,既符合时代特征又传承原著精髓的改编风格,无疑是《红楼梦》获得各方认可的主要原因。1986年由杨洁改编的电视剧《西游记》同样获得来自观众、学者的赞赏。研究者认为,“就算在娱乐方式多样化的 21 世纪,也依然受到观众的喜爱,在多个电视频道反复重播。” 21杨洁导演所遵循的改编方法是,“忠于原著,慎于翻新,把吴承恩篇幅浩瀚的原著,改编时加以集中或扬弃,选取最精彩的部分,一集一个故事地讲给观众”22。改编虽有增删,章回内容的压缩或故事情节关系的重新阐释,基本上保留了原著结构,准确地把握了原著的思想内容、传承了原著的人文精神,不愧是忠于原著式改编的典范。王同坤在《〈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中认为“《西游记》和《西游记续集》将小说所描写的取经途中的系列故事,较为忠实地‘再现’于荧幕上,获得专家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好评 ” 23。不难发现,原著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深远的思想内涵、忠实广泛的阅读群体是影视创作者选择“忠实”改编的主要原因。这一类影视改编作品与原著不仅在外部结构形似,而且精神内涵神似,就好像孪生兄弟一般。

二是以原著为母本的“衍生”式改编。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艺术形式与素材一节中表明,在电影改编中应当“把原著当成未经加工的素材”24。以原著为创作基础的“衍生”式改编,影视创作者常常只保留原著的部分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线索,增加或者删减原著某些人物、情节、某条感情线。例如,电视剧《暗算》,麦家作为编剧身份参与制作。作家表示:“从小说到影视剧,免不了进行改动,无法全部还原小说的内容和精髓,影视和文学不是一个道上的,它们犹如父子关系,有继承和背叛。”25继承还是背叛,就是“素材”选择的过程。麦家认为《风声》的影视改编,最大的变化是“删繁就简”26。删掉不适合影视艺术的“素材”,为戏增加影视效果,改动某些情节,运用保留下来的“素材”。同样,作家严歌苓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等被搬上银幕,颇受观众好评,也屡屡获奖。她曾谈道:“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多了一个层次的理解和表达,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层次。” 27她认为影视改编作品是对原著另一种形式的发展和延伸。再如,郑保瑞执导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只选取《西游记》中经典章节进行改编,通过对原著人物形象进行重构、情节细化、创造戏剧冲突,使情节层层推进,增加了许多原著不存在的故事情节、赋予人物性格新的特征,发展了原著的思想和内容,是原著的精神内涵一种创造性的表达。

这一类改编,影视创作者只选取原著部分内容作为创作材料, 把原著视为待加工的素材,运用影视手段进行诠释,通常带有比较鲜明的影视创作者的个人风格。这样的影视作品和原著的关系就像孩子和母亲,无论结构还是内涵,既有原著的部分传承,又有鲜明的与原著相区别的影视作品的独特性。

三是对原文学作品进行重新解读的“替换”式改编。这一类影视改编作品与原著思想内容、精神内涵相去甚远。影视改编作品有时候只利用原著中人物名称或者故事发生的背景,重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而不关注原著的思想精髓。影视创作者只想借原著的影响获取商业利润,或重塑原著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精神等来传达创作者的观念和思想。例如,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口碑票房双丰收,傅莹在《当代中国电影“戏仿”美学之思——由周星驰的电影说开去》中,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食神》《功夫》“是发挥了戏仿的喜剧,开创了华语电影的新风尚,是创造者和阅读者在破坏经典和重建新文本的过程中,充分开掘自身的创造力与阐释力” 28。《大话西游》被誉为是“《西游记》后现代解构经典之作”,它仅借用原著人物形象的名字“孙悟空”“唐僧”等,以“取经”为背景,创作者用全新的观点重新安排故事情节,而戏剧冲突、人物情感等恰与当时社会的思想价值观相符,引起观众对社会现状的共鸣。这种与原著相去甚远的“替换”式改编,被一代人奉为“经典”。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新京华烟云》,除了剧中人物姓名与原著一致以外,从故事情节到主题思想都与原著出入很大。为博观众眼球而加入的人物感情冲突甚至与原著林语堂先生所传达的思想和精神相悖。影视创作者几乎不关心原著中平缓自然、从容豁达、自尊自爱的道家文化,将一部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文化意境和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思想文化巨著改编成一部“无脑”的琼瑶式情感偶像剧。相比之下,《大话西游》将“孙悟空”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时代精神需求相嫁接,赋予他们现代思想,合理地解构并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经典作品,相对于原著来说,它是一种合时宜的“创新”。而《新京华烟云》受影视界“速食”“快餐”等商业价值观念影响,置原著思想内涵不顾,重构背后是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替换”式的影视改编作品与原著的关系就像大家族里的亲戚,除具有相同的姓氏以外,外形和内涵几乎没有多少重合的地方。

文学和影视的关系正如莱辛的“诗画关系”说那样,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雕塑、绘画、诗歌和音乐在反映和模仿现实的媒介和手段上有本质的区别,绘画从视觉上获得表现对象,只能表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静态瞬间,主要从视觉上作用于欣赏者,是空间艺术。诗则恰恰相反,它主要诉诸想象,表现的是事物动态变化过程,是时间艺术。”29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描述事物形象,暂且把它看作“诗”,影视作品是通过声音和画面塑造各种形象和关系,我们不妨称之为“画”。通过画面、声音、光影来表现一直在运动中的诗,必须发挥“画”的优势,放大“诗”的某些意象来隐喻整体。事实上,这是一个缩放提取的过程,必定受到创作主体的影响。每个画家对诗的理解不同,呈现的结果肯定有差别,其次,以静态完成的画表达动态发展的诗的意境,结果大多是现阶段画家带着当下审美标准而做出的主观选择。因而,以原著的审美标准,对影视改编作品进行主评价也多少存在一些问题。

三、关于影视改编作品的评价标准问题

上文梳理了文艺理论家对三种类型影视改编的评价,探讨形成这些评价的原因,指出影视改编作品评价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忠实”原著精神风格的改编作品常常获得来自观众、评论家、影视导演的好评,特别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影视改编被奉为精品,甚至将之作为标杆来衡量后续同类题材的改编作品;而对“融合”“衍生”类改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赞扬肯定其发展、延伸、丰富了原著的社会历史价值;也有批评其没有充分展示原著的韵味,对原著的诠释不到位、不恰当,甚至为文学经典成为大众俗文化的消费品感到惋惜;而“替换”类改编由于创作主体价值观的错位,成功案例并不多。

为什么忠于原著式的改编,能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呢?考察这类影视作品获得肯定的标准,我们发现,研究者往往抓住是否凸显了原著的文化价值、传承了原著的精神内涵,是否把握了原著人物性格特点、人物关系、情节设置等因素对影视改编作品进行评析。高敏在《〈西游记〉影视改编中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研究》中将影视改编评价标准细化为“是否忠于原著,充分、透彻理解原著内容,准确把握原著的人物内涵、思想意蕴和结构特点,是否挖掘出了符合当代的价值和内涵” 30。杨洁导演谈到87版《西游记》有取舍的“忠实”概念,这使杨洁版的《西游记》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有学者认为李希凡87版《红楼梦》后四十回改编是失败的,因为它背离了原著的悲剧精神和思想意义。将影视改编作品是否接近原著的情感和气度、是否忠实于原著的人文底蕴作为评价的标准,而与此不符的作品则受到否定。由此可见,评价这类影视改编作品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们是否“忠实”于原著。问题是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常常因人而异,那么忠实的内容和标准也有可能不同。影视作为传播媒介,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影视手段塑造不同的背景、渲染不同的氛围、表达不同主题思想。这种艺术手段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与受众的审美水平、对影视艺术的了解程度密不可分。毋容置疑,影视改编作品需要解读和传承原著的文化意蕴和内容精髓,但是仅以忠实原著这一标准作为影视改编作品的评价准则恐怕有失公正,甚至这类评价“基本上还局限于艺术范畴的评析,较少涉及工业、商业、文化产业属性的研究”31,且多少存在不承认原著与影视改编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嫌。陈剑雨认为:“电影电视有它的艺术规律和适合表现的内容,他不赞成把是否忠实于原著作为压倒一切的标准。” 因此,在评价影视改编作品是否忠实于原著的同时,还应该将影视剧自身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纳入评价标准体系。

以原著为母本的“衍生式”改编来说,知识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从作家角度,麦家认为电影《风声》的改编很成功,因为“它一些关键细节和结局的成功改编,就像是拿我的儿子(小说)再生了一个儿子,父子俩似曾相识,不似之处又昭然若揭” 32。这类影视改编既传承了原著的精髓,又有合理的发展和延伸,往往能获得来自原著作者、观众和电影艺术家的肯定。与此相对的是,阿来却对自己作品的改编持否定态度,他在评价电视剧《尘埃落定》时说:“如果用艺术标准衡量,相对于原著,电视剧的艺术性肯定是向下的。电视剧也许有文学的因子,但也有功利的因素在内。”33 作家将影视改编作品与原著在艺术性上作了比较,批评影视改编的功利化。这种评价显示了原著作者的艺术本位思想。对此,麦家有不同的看法:“从小说到影视,必然对原著有冒犯和伤害,小说和影视不是一个道上的,无法同呼吸、心连心,如果彼此合二而一,成为兄弟,像一个模子压出来的,那么这两个作品当中肯定有一个是失败的:要么是小说,要么是影视。” 34麦家针对“唯原著论”的偏颇予以了委婉的批判。说穿了,作家站在文学的立场和角度来审视影视改编,斥责其对原著艺术性的伤害,显然存在偏失。这种观点以原著的艺术性、思想意蕴作为评价标准,否定影视改编自身的艺术特征和其作为大众文化产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念特征。相对来说,麦家对文学与影视的本体艺术有清醒的认识,所以能更客观地指出评价体系的问题所在。

“替换”式改编或许不适合作为原著的影视改编作品来讨论,因为其从结构内容到思想意蕴都已脱离原著,几乎完全依赖于影视创作者的思想艺术观念。 如果说电视剧《新京华烟云》的创作初衷是打造一部爱情偶像剧,那么,这样的评价实际上就不够客观:“《新京华烟云》存在过度改编的问题,这只是一部穿着民国服饰的爱情偶像剧。虽说在对原著情感线索发掘上有其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总体上掏空了原著的精髓,沦为一部都市快餐剧。”35应该用爱情偶像剧的大众化审美标准来衡量这部剧。再如,否定《大话西游》系列的声音:“周星驰导演的《西游之降魔篇》中沙僧由一条大鱼变成湿漉漉的裸男、伏妖篇中蜘蛛精腹下口中暗藏美女人头,都给传统观众带来心理上的反感、视觉上的不适。这一系列的恶搞偏离了《西游记》原著的主旨。” 36以这种学院派思维去考察“大话”的作品,在“无厘头”的形式里寻找意义,实在是一种误解。《大话西游》系列不仅赢得巨大商业成功,而且对年轻观众的思想和价值观多少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评价这一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更是应该从影视艺术审美的角度着手,用原著的文学审美标准来衡量和分析则可能有失公正。

建立科学合理的影视改编作品的评价体系,准确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影视改编作品较多来自文学作品中的小说一类,小说本身有雅俗之分。以通俗小说的审美标准、评价体系来评判严肃小说自然是不合适的。那么,从艺术形式看,改编后的影视剧与原著之间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创作过程来说,创作文学作品和改编影视作品,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过程。“作家可以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来创作,而影视作品的编剧则必须从头到尾运用形象思维,且必须是造型形象思维来进行工作。”37文学作品将具体形象转化为文字符号,改编影视作品的过程恰恰相反,影视创作者通过对文字符号进行解码,获取具体物象后,以影视艺术特有的手法将其呈现出来,所以,二者思维运动指向并不一致。事实上,文学作品和影视改编作品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类似于莱辛的“诗”与“画”的关系。因此,评价影视改编作品时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正其名。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是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相互融合的过程,而不单是机械照搬原著、传达原著思想精神的媒介转换。这并不是说,影视改编可以通过影视的艺术手段对原著随意曲解和毫无立场地发挥,而是应该在符合影视艺术特点和价值标准下,形成独立的审美艺术形式。其次,应该正确看待原著和影视改编作品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影视改编评价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应综合影视审美和文学审美的标准,又充分考虑影视改编作品独特性的全新标准。在运用这些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影视创作者对原著解读的过程。如何解读、侧重点在哪里、改编后是否有效传达了创作者意图等。夏衍先生的《祝福》就增加了“砍门槛”的情节,这与作者的改编理念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改编既符合影视艺术规律又承担着宣传教育功能。因此,批评它不忠实于原著就不够恰当。最后,不要过分关注影视改编是否全面传达了文学作品的精髓和内涵,而只把文学作品思想内涵传达与否作为其中一条评判标准,全面客观地考察影视改编作品的独特性并结合考虑创作主体的声音,或许才能促进影视改编朝着更合理的生态发展。

注释:

1 3 24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279页。

2 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4 5 6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135、155、138页。

7 8 10 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 284、304、244页。

9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1 29 陈定家:《〈拉奥孔〉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84页。

12 37 汪流:《中国的电影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13 钟梦娇、沈嘉达:《市场力量:小说文本与电视改编——以暗算为例》,《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14 27 33 34刘莉娜:《影视与文学:拯救还是伤害》,《上海采风》2010年第4期。

15 邵珊:《简析从文学名著到影视作品的改编标准——以电影〈特洛伊〉为例》,《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6 刘霖:《电影〈祝福〉与鲁迅原著之比较》,《电影文学》2011年第7期。

17 王帆:《〈林家铺子〉电影改编研究》,北京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18 刘鑫:《十七年时期现代名著的电影改编问题——以〈祝福〉〈林家铺子〉〈二月〉为例》,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9 胡开敏:《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评论综述》,《红楼梦学刊》1987 年第4期。

20 薛海燕、赵新华:《图像传播时代的中国古典小说传承——以〈红楼梦〉为例》,《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21 鲁小俊、孟晨:《杨洁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细节改编及其意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3期。

22 李茂叶:《浅谈古典名著电视剧改编的发展趋势》,《电影文学》2017年第2期。

23 王同坤:《〈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25 沈莲莲:《麦家谍战影视作品研究》, 苏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26 麦家、云腾:《麦家:孤独和单纯地写作》,《大众电影》2009年第22期。

28 傅莹:《当下中国电影“戏仿”美学之思——由周星驰的电影说开去》,《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30 高敏:《〈西游记〉影视改编中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 年第4期。

31 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1期。

32 麦家:《麦家的话:谈小说,也谈影视》,《今日民航》2009年第11期。

35 肖魁伟:《从〈京华烟云〉剧作看文学经典影视改编困境》,《电影文学》2020年第19期。

36 杨绍固:《略论近年影视剧对古典小说的改编》,《延安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作者单位:王迅 浙江财经大学中文系 广西大学中文系 杨牡丹 广西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