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元宇宙概念持续发酵,相关图书出版趋热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郑杨  2022年03月22日08:35
关键词:元宇宙

阿弘生活在2031年。吃完早饭后他准备去上班。他不需要离开家,而是通过VR设备接入在元宇宙中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阿弘虽然是远程办公,但他和同事在元宇宙中可以在虚拟世界实现“面对面”,像同事就在身边,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准备好合同后,阿弘输入了合作伙伴办公室在元宇宙中的坐标,来到对方公司进行签约。合同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上,阿弘把用于购买专利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存入该智能合约,随后对方也将专利授权证书以NFT的形式存入该智能合约。上午工作完毕,阿弘到元宇宙数字厨房为自己精心搭配了一份午餐。该数字厨房是物理世界厨房的数字孪生体。当阿弘在元宇宙中挑选午餐时,在离他家不远的中央厨房中,机器人同步在准备他的午餐,并将午餐通过智能无人机配送到他的家中。

下午,阿弘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来到“火大教育”的教室,戴好AR头显设备开始上课。这堂课是关于NFT艺术创作的进阶课程,由全球顶级的数字艺术家授课。这节课在亚洲十个城市的分校同步进行,老师并没有在任何一个教室中,而是在元宇宙中的数字画室内进行授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所有同学都可以通过AR眼镜看到老师授课的场景。目前,阿弘已经将课程的内容学以致用,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批数字艺术品,出售并赚到了一些央行数字货币。

晚上,阿弘约了朋友一起休闲娱乐。他们在元宇宙中进行徒手攀岩和翼装飞行。他在家中换上了全套的体感设备套装并开始“攀岩”。尽管这些在物理世界中都是非常危险的极限运动项目,但在VR和体感设备的帮助下,阿弘可以安全地体会那种徒手攀上峭壁然后一跃而下向着落日飞行的感受。

上述情节,是于佳宁、何超所著的《元宇宙:开启未来世界的六大趋势》一书中所描写的场景,是作者对未来人们在元宇宙中生活的想象。自从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爆之后,2022年,这个概念持续发酵。科技每分每秒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当下,人们必须对变化保持敏感。越来越多的人在问,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对我们未来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元宇宙是一时的噱头还是划时代的互联网革命?元宇宙对出版行业和人们的阅读生活有什么影响?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资深互联网人、技术专家,现任快知实验室合伙人、火大教育顾问合伙人方军过去几年一直在从事与元宇宙相关的工作,因此当Metaverse获得了“元宇宙”这个精彩的中文名、并引起广泛关注时,他觉得自己有一种冲动,来向大家解释元宇宙或者说数字化的未来可能性。方军说这是他写作《元宇宙超入门》这本书的初衷。在他看来,元宇宙实际上是延续近30年的信息化、互联网化、数字化的新浪潮,它再次激发人们对于数字化未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方军认为元宇宙(第三代互联网) = 立体互联网+价值互联网,数字世界将和实体世界更紧密地融合一体、难分难解。具体而言,数字空间将不再是平面的,而变成三维立体的,这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承诺带给我们的,这就是立体互联网的部分。在数字空间中,我们将可以拥有数字物品,比如这几个月中,新华社的图片、明星联名的潮牌、奢侈品品牌都发布了你可以拥有的数字藏品,这就是价值互联网的部分。元宇宙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改变分别是:对生活来说,我们将在三维立体的互联网中获得更身临其境的体验;对工作来说,有一部分人将率先可以全部在数字空间中完成工作,而几乎不必再去线下的办公室。

中国经济出版社经管分社副编审张梦初,多年来深耕经济热点选题出版,曾策划出版《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新基建》《双循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数字经济:新基建浪潮下的经济增长新引擎》等图书,广受市场欢迎和读者好评。作为《元宇宙:开启虚实共生的数字平行世界》一书的责任编辑,她对元宇宙这个概念进行了通俗化解读,“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和“Verse”两个词根组成,“Meta”可译为“元”或“超越”,“Verse”的意思为“宇宙”。所谓“元宇宙”,即借助于互联网、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技术搭建一个虚拟时空。在元宇宙中,拥有与现实世界相映射的社会和经济系统,而现实世界中的个体则可借助于数字化身份存在其中。

到目前为止,元宇宙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将来会发展成一个怎样的空间,目前还无法作出全面描述。但有一个普遍认知:未来,元宇宙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公共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数字虚拟与物理现实将实现深入融合。一方面,元宇宙将以“游戏”的形式存在,“游戏”由用户创建,游戏使用的装备、道具就是资产,元宇宙将作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的平行空间而存在;另一方面,元宇宙将实现虚拟照进现实,在VR/AR等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将以更清晰的方式存在。未来,数字虚拟与物理现实相交互,将使得元宇宙的内涵不断丰富,促使两个空间实现完美融合。

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22年新年伊始,推出《元宇宙:图说元宇宙》《元宇宙:设计元宇宙》两种书,上市不久就在当当科普新书榜排名第三位。在采访中,两书的责编刘云、杨爽对元宇宙的概念给出一个整体性的概括:“元宇宙可以说是互联网的三维升级版,元宇宙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个新世界,互联网是二维的,人们只能通过键盘与网线彼此沟通,但是在元宇宙中,我们都是真实存在的立体人。”

刘云、杨爽谈到,因为目前的技术限制,很多人觉得元宇宙不就是一个3D版的游戏吗?其实不然,这种“游戏感”只是元宇宙最普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元宇宙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对乌托邦世界的思考和实践,各方面的技术、理想、 权力、资本与人性的较量将在元宇宙中展开,同时,元宇宙也会促进基础数学、信息学、生命科学、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和交叉互动。多元世界、虚实共生、沙盒游戏、无限创造、数字人生、创世系统、私钥经济、意识进化、 高度沉浸……这些全新的理念将在这个元宇宙新世界出现,并且会如互联网催生的互联网经济一样,元宇宙发展成熟后,必将带起更大体量的全新产业,促进世界经济的进一步爆发式发展。

元宇宙未来会怎样发展

虽然元宇宙未来应用潜力引发公众和资本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元宇宙这样一个宏大的概念,它的落地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元宇宙未来会怎样发展,所涉及的应用终端是否能普及,能否真正建立虚拟和现实的联系?关于这个话题,方军说他虽然也关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但绝不会把它们和元宇宙划等号。

在方军看来,那些认为必须让用户带上虚拟现实头盔、头显或眼镜才能进入元宇宙的看法是从过去看未来,路径依赖太强。“虚拟现实技术在进步,但它现在看不太可能是人们体验元宇宙的主要交互方式。也就说,未来你和我这样的普通人进入元宇宙,不太可能是买一个扎克伯格强推的虚拟现实头盔。”方军认为,未来我们进入元宇宙的方式,一种是现在我们已经适应了的方式,用我们的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以及配件如智能手表、无线耳机进入;另一种则是我们现在可能还难以想象出来的设备,现在有一些候选,如用肉眼3D、全息影像,但它更可能是未来十年中的全新创新。

方军介绍,早在15年前的2007年,学界与产业界共同推出元宇宙路线图,通过是增强现实还是模拟现实、是改造外部环境还是影响个人两个维度的区分,它将元宇宙发挥作用的领域分成了四个象限,方军调整文字后将它们称为:线上应用、线下应用、虚拟世界、镜像世界。“它们每一个都可以在现在的互联网中找到对应的例子,比如线上应用有微信,线下应用有滴滴打车,虚拟世界有网络游戏,镜像世界有数字孪生工厂。随着元宇宙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四个领域都将继续扩展,因为用技术增强实体、用技术模拟实体的效果都变得越来越好。”

王骥是科普、财经作家,场外金融、资本市场专家,对前沿科技、人文、经济、金融、国学与社会学等有近20年关注,曾出版包括畅销书《新未来简史》《向植物学习》等18部著作。他最近推出新著《元宇宙革命与矩阵陷阱》一书与目前市场上众多的元宇宙图书相比,颇具独到之处。该书是一部侧重人文、科普性质的图书,属于“说明文+论文”。

王骥在书中不仅解读了元宇宙积极的一面,还剖析了元宇宙消极的一面。诸如虚拟世界带来的镜像迷幻作用,充斥各种误导、谎言及欲望激发的逼真游戏冲击,链接实体世界诸如对国计民生等重大系统或项目的大规模病毒、生物武器攻击等,特别的是如今世界从景观社会、景观霸权到矩阵社会、矩阵集群,人们早已深陷庞杂、巨大的数字迷宫,思维、意识与行为皆被算法编程、景观误导与矩阵操控而不自知,这类危情都将在未来的元宇宙中极限放大。另外,如果元宇宙要求真正的“万物互联”“万物终端”,万物跟踪成为可能,那么你的心跳、组织、细胞等的微反应,甚至意识、思维都将被跟踪与记录等。

还有,在未来,元宇宙将会与现实世界彻底链接且抹平虚实界限,由于万事皆被打上烙印,例如元宇宙依赖的底层技术支撑区块链与NFT等,万物确权与唯一成为双刃剑,最终有可能会让社会的贫富分化远远超越于如今世界,少数人彻底控制人类成为可能。所以,元宇宙的未来,既是“科技的大集成”,又是“文明大考”,值得人们警醒。

某一个概念兴起之初,因为还没有足够权威的定义,所以对这个概念的解读一定是五花八门的,就比如元宇宙刚刚出现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很好地解释清楚元宇宙是什么,但偏偏非常多的人都迫切想知道它是什么。在这种需求之下,诞生了一批最早的相关科普资料,但是有些资料比较零散,在对元宇宙的探讨上也很浮于表面。刘云、杨爽向记者介绍,《元宇宙:图说元宇宙》《元宇宙:设计元宇宙》这两种书的制作周期非常短,从交稿到出版大概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之所以这么匆忙,主要原因在于,元宇宙这个概念被传播得太快了,各种各样的元宇宙相关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吸引了大量对此感兴趣的人付费学习。

“我们想尽快推出这两种书也是受到了这种付费热潮的影响。因为作者足够专业,《元宇宙:图说元宇宙》《元宇宙:设计元宇宙》这两种书的专业度是走在前列的。这两种书的作者是子弥实验室和2140两个团队。子弥实验室的负责人是中科院的院士,2140的主导人是量子学派的CEO、文津图书奖得主,这两个团队对于元宇宙的研究非常深入。有了这么一套书在手,可能很多读者就不会花费时间和金钱学习一些不够准确的知识,这也算是我们作为出版人的一点社会责任感。”

刘云、杨爽还介绍,《元宇宙:图说元宇宙》《元宇宙:设计元宇宙》最大的特点有两个。其一,它不是纸上谈兵,没有过多介绍概念,力求将深刻的科技理论讲解得浅显易懂,经过反复讨论,两位编辑决定为这套书添加俏皮些的插图和世界设定,让趣味性与技术性很好地均衡。《元宇宙:图说元宇宙》能够让读者快速厘清第一维价值观到第十一维线性时空的元宇宙关系图谱,形象解读虚实共生的未来平行世界。其二,这套书把理论落实到了应用上。《元宇宙:设计元宇宙》着重告诉读者,怎么成为元宇宙的架构师。元宇宙虽然是最近才在普通人中兴起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在专业领域它早就被提出,而我们这两本书合作的作者,已经有了4年的项目实践经验,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告诉我们,一个能在未来生存的元宇宙,到底应该怎样架构出来。

刘云、杨爽认为,关于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门户网站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让我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大事;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和交易方式,视频成为消遣与学习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电商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还改变了经济结构,让生意不再依赖实体店铺。在未来,元宇宙不仅会继承这些特点,还将进一步发展,打破现有互联网平台对信息的垄断,让用户成为内容的主人,而不是让平台制约用户,“去中心化”是元宇宙的核心,这将是打破目前互联网经济发展瓶颈的利器。

一般来说,一项新技术会经历5个阶段:萌芽期、膨胀期、泡沫破裂期、复苏期、成熟期。目前,元宇宙处于第1~2阶段之间,正在攀升过程中。仍旧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在进行类比,元宇宙现在所处的阶段,很像1998~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一切都才刚刚起步,当时用“大哥大”传递信息的人想不到如今智能机有多么便捷,更想不到移动支付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大家都有目共睹,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二维码从进入中国普通大众的视野到如今处处必不可少也只有短短几年。刘云、杨爽觉得,让元宇宙连通虚拟与现实的设备正在飞快迭代,要实现真实的落地场景甚至都不一定等到下一个10年。“上海市经信委印发的《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到要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推进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探索行业应用。所以,元宇宙的建设会越来越坚实。”

北京大学出版社未来对元宇宙相关选题也很看重,目前已规划的就有《元宇宙NET》《元宇宙经济学》《元宇宙社会学》《元宇宙开发》《数字身份与元宇宙》等。元宇宙的相关图书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像研究计算机、互联网等图书的常见系列。

2021年3月1日,美国游戏平台Roblox将“元宇宙”写入IPO招股书,此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元宇宙的概念席卷全球,迅速吸引了全球科技与资本的关注。可以看到,美国Facebook、微软、谷歌、Epic Games等科技巨头纷纷在元宇宙领域开展相关布局,而国内字节跳动、BAT、华为等互联网企业也在元宇宙领域动作频频。

张梦初认为,对于编辑出版行业而言,保持敏锐的“信息触角”、动态捕捉社会热点、精准研判市场需求,是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当下信息多元化、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目前,元宇宙还仅局限于概念层面,即使在业内,对于元宇宙的认知和理解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元宇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覆盖了整个网络空间以及众多硬件设备,由多类型的建设者共建,其规模超乎想象。元宇宙是不是值得倡导的未来科技方向,众说纷纭中唯一的共识是,它不会一蹴而就,这场持久战需要科技界及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努力。

张梦初认为,我们何时能触达元宇宙的世界,短期内不会有答案,在技术层面、标准层面、法律层面,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技术方面,元宇宙的创建与发展需要依赖各种先进技术,例如X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但这些技术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支持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也就是说,元宇宙产业的发展与成熟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研究之上。为此,我国要鼓励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提高相关产业技术的成熟度,严防企业以元宇宙为噱头进行炒作融资。

在标准方面,元宇宙的发展和互联网一样,需要统一的标准与协议来实现不同生态系统的连接。因此,我国要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标准化合作,支持企业在技术、硬软件、服务、内容等领域探索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全球标准的制定。

在法律方面,元宇宙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平台垄断、税收征管、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国家相关部门要未雨绸缪,思考元宇宙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法律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数字科技领域的立法工作,在数据、算法、交易层面实时跟进,做好相关法律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总而言之,在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元宇宙的创建与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产业发展成熟只是时间问题。元宇宙极大地拓展了现实世界的边界,可以看作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在发展过程中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

当然,目前元宇宙居高不下的话题热度,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达到了“全民普及”的目的。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变革值得期待,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今年2月,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发布《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提出元宇宙业务应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抵制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进行资本炒作,避免形成市场泡沫;而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对元宇宙提出一些“冷思考”,比如谨防资本利用国家发展规划和热点概念,谨防出现新的虚拟经济泡沫,应提前布局元宇宙行业监管等等。

元宇宙与出版和阅读有什么联系

随着大众对元宇宙空前关注,市场上解读元宇宙的图书越来越多。华文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部负责人杨艳丽建议,关于元宇宙图书的策划与出版,应该避开同质化。她认为,目前市场上出版关于元宇宙的书科普类的偏多,华文社出版的《元宇宙革命与矩阵陷阱》则不同,偏向于社科,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展开。“当读者读完这本书,会有更多的思考,就像该书封面语所说的‘这是一场革命,也可能成为陷阱’,需要人类提前做好准备。”

谈到元宇宙与出版和阅读的联系,杨艳丽认为,元宇宙能够在版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构建元宇宙的区块链技术、非同质化代币NFT等。“以未来可能构成元宇宙经济系统的NFT为例,NFT具有非同质化独一无二的特性,为元宇宙内的土地、房屋、宠物和个人数据等数字资产(当然也包括出版业的众多数字产品)的产生、确权、定价和流转等提供了解决方案。这样,NFT就可以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提供锚定价值,为人们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映射到元宇宙提供可靠依据。也就是说,每一个NFT都可以与某一个现实事物唯一对应,用户可以真正享受Web3.0独有的数字所有权,而基于这种价值锚定,人们就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转让、抵押和租赁等各种交易活动。”

杨艳丽表示,对于互动阅读与元宇宙的相关业务关系问题,未来肯定会成为元宇宙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的行业展望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互动阅读与元宇宙生态的兼容模式,这犹如将图书馆、阅览室或书店搬到元宇宙的特定区域中去,就像现实城市内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书店、图书馆一样,虚拟人可以进入这些虚拟场所去阅读并展开互动。二是通过技术转换来实现互动阅读,目前,这还临巨大的技术挑战——在元宇宙中虚拟人互动阅读的文字内容,可以直接转换成“电影影像”,一幕一幕地在人们眼前放映,可以快进、慢进和后退等。三是将数字产品下载到虚拟人的数字大脑中,通过特定的搜索引擎来查阅互动,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

张梦初则谈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企查查数据显示,在元宇宙商标申请数TOP 100企业中,文娱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包括游戏、影视传媒、直播、数字出版、MCN企业等。其中,游戏公司布局元宇宙的动作最快,有31家游戏相关公司。IP运营类企业的元宇宙布局意识超前,频繁申请元宇宙商标,主要体现在游戏、数字出版和影视传媒企业。2021年A股市场上,中文在线、视觉中国等文化传媒企业,也因“元宇宙概念股”经历了一轮暴涨。就资本市场而言,“元宇宙+知识版权”“元宇宙+数字阅读”的发展前景是被广泛看好的。

在《元宇宙:开启虚实共生的数字平行世界》一书中,作者将元宇宙产业链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一个就是“创作者经济”。纵观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从早期的论坛到博客、微博,从微信到各种自媒体平台,从短视频到直播,由一开始的文字创作,到图片、视频创作,再到元宇宙时代三维的内容创作,内容创作形式正随互联网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创作者经济无疑是元宇宙时代的“黄金赛道”。各行各业对于元宇宙的切入点各不相同,但在一点上却有共识,即元宇宙需要大量的内容来填充。

张梦初提出,“我们不妨将元宇宙想象成为一个数字化、虚拟化的迪士尼乐园,城堡(基础设施)都建好了,但如果城堡里没有星球大战、没有漫威宇宙、没有冰雪奇缘、没有杰克船长……谁去玩呢?如果有了内容IP的生态,哪怕迪士尼乐园是钢筋水泥,也还会是人潮汹涌。对于元宇宙在图书出版、数字阅读、知识版权等领域的应用,我们现在还难以精准地预测,不过,随着元宇宙相关的技术、产业、法律、标准等体系建设的逐步发展,‘人人皆可为作者’或许在未来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