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推动建立中国民族音乐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
来源:文艺报 | 刘玉婉  2022年03月10日09:02

民族音乐古老多样,是不同民族独特的精神符号,一曲一调,流韵千百年。我从事民族声乐演唱三十多年。从1987年开始做“中国民歌和地方戏曲,曲艺挖掘保存”的相关课题。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是这一事业亲历者与践行者。中国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开发与数字化应用已成为我国政府和文化产业界的责任与共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音乐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特别是造福青少年一代,这将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普及和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与责任。

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遗产记录着文明的演变、文化的承袭、百姓的精神世界。面临着失传、断代等问题,民歌、戏曲、曲艺的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收集工作虽已成规模,但仍有大量研究工作需要深入开掘。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因此,建设一个“中国民族音乐数字化信息平台”对于民族音乐、戏曲、曲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自2012年以来,随着“中华老唱片保护工程”的不断深入,在整理老唱片模版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纸质文献资料。其中包括20世纪上半叶百代留下的唱片录音记录本13册、1.5万余张老唱片封套、1万余张唱词、书画大家为唱片封面设计创作的书画原稿。初步估算,纸质文献有10万余页。这些资料的挖掘与整理无疑为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考证。但同时,也为进一步进行资料整理及保护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希望能够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帮助下,尽快完成纸质文献的抢救性保护、纸质文献媒资系统编目著录、数字化工程经常性项目、历史文献档案拓展项目。从而构建起集数字资源著录、管理和社会应用于一体的数据库工作体系。

建议从中国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开发与数字化应用着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平台。借助科技手段让我国民族音乐更好地得到传承、传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女高音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