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文学》2022年第3期 | 张锐锋:古灵魂(节选之三)
来源:《山西文学》2022年第3期 | 张锐锋  2022年03月04日08:40

张锐锋,当代散文家。出版文学著作30部。曾获十月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文字学家

古老的事情总是令人着迷的,即使是一个字,也在讲述它自身以及和它相关的故事。这故事有一个看不到的开头,又有一个似乎十分果断的、简洁的结尾。它采用的方式是倒叙,先将结果端上了桌面,然后让你回溯它的来历。这就是悬念的奥秘。一个悬念中包含了全部内容,所以让人从什么地方破解?唐叔虞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君位的继承者,为什么要把唐国改为晋国?第一个原因是他的都城迁往了别的地方。可是以后的几百年间,晋国也经历了几次迁都,再也没有重新命名,又因为什么?

首先是它的“晋”的意义,它究竟想说出什么?一种事物的命名,都有着独特的原因,但由于这名称不断被我们提起,并不追究原来的理由,那开头的理由也就渐渐被遗忘。然而历史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所遗忘的可能正是最重要的。我们忘掉了不该忘掉的,留下了肤浅的表象,一个含义深刻的命名,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指向某物的抽象符号。那原来在林间指示道路的,却成为了树干上一个伴随成长而渐渐漫漶了的疤痕。

“晋”这个字起源很早了,它在甲骨卜辞上已经露面了,它的形象对称而优雅,面孔是清秀的,一定意味着它的含义也十分美好,否则燮父不会把自己的国用这个字来命名。有些专家对它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也可能说出了它意义的一部分,但不可能说出它曾经要说的全部。一种说法是,“晋”的象形是一个器物中插了两枝竹箭,也就是说,它是箭和箭菔的组合,应该是“箭”的古文。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解释是有道理的,何况“晋”与“箭”的发音也十分相近,在一些地方方言中,如果抽取了说话的语境,就单纯的两个字音比较,你几乎听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要是从古代的气候条件考虑,当时的晋国一带可能盛产竹子,他们制作箭的技术也十分高超。既然唐叔虞喜欢并擅长射箭,还曾经射死过庞然大物的猛兽兕,那么,周天子作为叔虞的兄长,将他分封到唐国这个盛产竹子、也能制作上好弓箭的国度,满足他的个人爱好,又有什么不可呢?叔虞当然也会喜欢这个地方,既能够治理国家,又能够带着满囊的利箭,在林间或者旷野狩猎。这是多么美好的设计,又多么令人羡慕。

这样解读的好处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充分想象的材料,既是具体的,也是符合人的个性和感情的。我们想想看,在一个黄河和汾河以东的方圆百里的唐国,有着大片的竹林,雨水充足,一条条河流从竹林中穿过,将这些身材颀长的植物群,分成了若干个部分,土地的肥力足够让竹子生长旺盛。这里有着最好的制作箭枝的竹材,还有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一定到处有着精巧箭术的狩猎者,他们在闲余的时间里,一起切磋技艺,在谈笑之间,一支支箭镞射向了远处的靶心。这样的土地,乃是一片充满了活力的土地,它孕育出形象独特的嘉禾又有什么新奇的呢?它原本就是一个古老的、不断生成各种奇迹的地方。

可是,又有人怀疑这样的说法。觉得这样解释“晋”的字义,虽然是浪漫而生动的,又是形象而具体的,它描述了一个竹叶飞扬、情趣盎然的晋国,可是先秦文献上的“箭”,一般都使用“矢”来表述,用“箭”来直接指示这一具象的物,可能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人说,从字形上判断,更像是向下飞行的两只鸟儿,它们是要从某个器皿中寻找食物吗?器皿之中放着什么,竟然诱使飞鸟从高处降落?这样的解释充满了诗意,仿佛是某一诗篇中的意象,可是晋国为什么要用两只飞鸟来命名?显然,一切很难得到理解。

又有人看出了另外的奥妙——这个“晋”字的形象,上面好像是两个倒立的“子”字,可是,这两个“子”为什么倒立,它的下面又是什么,难以找到具有说服力的依据,也好像违背了生活的逻辑。或者说,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理由找到理解的线索。这样的解释,使得一个字变得更加玄妙,甚至有点儿神秘了。总之,这是一个会意字,是不是一个器物中盛着某物的形象器皿实际上已经无关紧要了,它仅仅是实质的外在包装,关键是,里面究竟放着什么,那才是这个字的秘密。它似乎有着秘而不宣的东西,用它的外表来迷惑解读者,一次次将我们引向歧路。一个形象的轮廓有着很多理解,就像一个影子,里面的细节没有了,而且因光源的位置发生了形变,我们要判断这影子所指出的实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与我们相距近两千年的一个古人,写了著名的《说文解字》,他依据文字的形体,创立了五百多个部首,将近万个字归入其中,又依据字形进行了分类。这是最早的字典,解析了汉字的结构意义,总结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以及演进的趋势。其中,对于“晋”的解读有着独特的角度,他认为,这个字的本义是向前、向上、生长,是日出之后引发的万物竞进的形象,它意味着我们所能看到的一片生机,草木茂盛,禾苗茁壮,在太阳的辉映中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也就是说,这个字的形象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下面是一个太阳的形象,上面则是草木或者谷禾的平视侧影。在这里,人作为观察者,是站在了平地上的,或者是站在面对东方的谷禾中间的,注视着日出的景象和禾苗的成长。

我十分赞同这样的解说,它既是诗意的,也从字划所构成的形状中找到了农耕时代初期的朴素观察角度。造字者乃是一个劳作者,一个农夫,他从自己的经验中寻找到了禾物生长与太阳的密切联系,将万物成长的奥秘归于冉冉升起的太阳。一个字乃是经验的结晶,也是,每日都和谷禾打交道的人,他既不是在洼地里向高处仰望,也不是从高高的亭台上俯视,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朴素的角度——平视。因为,这一角度显出了人的位置,他既不是十分谦逊的,也不是傲慢的……他从来都是平凡的、平常的。

可是我仍然有一个疑问:太阳应该在草木或禾苗的上方,但这个字的构架中,却出现在了下面,显然这极不符合常识,也无法让我们充分理解。观察者应该在什么地方才能获得这样的印象?它会引发我们的一连串想象,是不是仅仅是一种会意,是太阳的能量传到了土地,然后供禾苗吸收?我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建造自己的逻辑的,或者,这样的字形看起来更为稳定和美观?总之,文字的源头总是迷茫的,一切事物的起点都是迷茫的,它会将我们探寻的激情推高,也会使我们感到绝望。

诗人

一个字就是一首诗。文字本身充满了诗意,没有毫无诗意的文字。即使是西方的拼音文字的抽象字母中也包含了丰富的诗意。尤其是汉字,它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形象,能够和我们的生活现场联系起来,也包含了造字的时候人们的集体思维和观察方式,不然这样的文字怎能在一个共同体中与别人沟通,又怎能记录那些以往的事情?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字本身的秘密,就理解了我们的过去,就可以把我们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融为一体,我们的精神就可以在时间中延伸得更远,生命就会拥有不同寻常的深度。

写诗实际上就是处处寻找文字秘密的过程,它不仅赋予我们表达情感的力量,还给了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的理由。当我们说出某一句话的时候,显得是那样平淡无奇,可是一旦把它以文字的方式掉落到纸面上,它竟然神奇地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文字自身的秘密给了看似平凡的话语以灵性,就像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一样,给我们的话语吹入了它的气息,让一句话成为了生命般的活物,文字本身的隐喻转化成了我们表达自我的隐喻,它的指向变得扑朔迷离,因而令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的美。

翻看历史,从中看到了字的魅力。就说古老的晋国吧,一个“晋”字究竟包含了多少意义,才能让我们永远处于猜疑状态?事实上,它有无数种可能,它也值得我们不停猜测、提问和思考。它既是可理解的,又是不可理解的,它既充满了矛盾,也弥漫着穿不透的黑暗。我曾就这个字的确切含义,请教一些学者,却从没有给出一个让我感到满意的答复。因为他们也同样感到了迷惑,他们尽管不断地比较各种说法的优劣,却总是陷入了更多的迷雾中。

其实,在我看来,他们的每一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每一种说法都限于一个方面。一个字是一个多面体,仅仅看到一个面的闪光是不够的,要同时看到每一个面却又不可能。这就是我们智力的局限。还回到这个“晋”上吧,它既是“箭”,也是飞翔的鸟儿,也是倒立的“子”,应该也是日出之后万物生长的样子。我觉得都已经触及到了“晋”的外形所指示的意义,可是似乎都与那蕴含在核心的灵魂有着距离。

如果它乃是箭插在箭囊中的形象,那它的背后就隐藏着一个武士的心灵。使用这个字的人是多么喜欢射箭,一定有着非凡的精妙箭法。如若它是另一种情形——两只飞鸟落在了或者飞向一个盛物的器皿,那么这是器皿中肯定有鸟儿喜欢的食粮。它们一定是为了觅食而来,它们的速度很快,因为饥饿的鸟儿面对食物的时候会显得急不可耐。这个形象是动态的,飞鸟和器皿因了器皿中的食物而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一切都是外在的,唯有那食物是这个字所要指示的,也是它所要说的内容。可是,我们不知道其中放了什么,因而我们也不会知道它的意义了。

可是,真正好的诗就在于它有着自己的秘密,就像那放在器皿中的东西一样,最后出现的不是那放在其中的,而是飞来的鸟儿。从这个意义上,我十分喜欢鸟儿和器物的解读,因为这已经是诗了。至于两个倒立的“子”的解释,意义是模糊的,不可解的,更多地堕入了神秘主义的泥淖。很多时候,我不太喜欢故作神秘,我想造字者绝不会使他所造的字不被人理解,也不容易嵌入到记忆中。

中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的解释也是很有诗意的,日出的形象,禾物生长的向上的形象,生机盎然的力量,出色地揭示了古老生存环境中人的思维方式。至少我们直到现在使用这个字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含义和古人的解释是符合的,它有着进取、向上的意义。我也相信这样的解释。但从诗的方向看,它显得有点儿平庸,缺少那种突出的、奇兀的、让人惊叹的犀利感。我不得不承认,如果这个字的原初用意真是如此,它就仅仅是大自然的一曲颂歌。

我还想到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太阳会出现在禾物的下方?一个灵感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我想出一个很好的解释:观察者一定是隔着一条河流或者一片水洼的,初升的太阳不仅在天边,更重要的是,在观察者眼中,太阳是映在水面上的,所以从这个视角出发,太阳就落到了禾苗的下部,于是,“晋”这个字生成了。也就是说,观察者所描述的乃是他所看见的,而且是忠实记录了自己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所看到的情景。如果我恰好猜对了,那么,那个造字者一定是一个不错的诗人,他有不同寻常的发现美的能力。

我的真实想法是,对所有的猜测都不抱幻想,猜测总归是猜测,真实在猜测中变得更为虚幻。我们越是猜测,甚至认为我们猜对了的时候,真实就越是离我们而去。只有一种情况是真实的,那就是晋国的国君燮父,之所以用这个字来做自己的国号,一定是觉得这个字中藏着生命的喜悦与美好,以它作为一个国的未来寓言,可能是再合适不过了。这种喜悦与美好,不仅在生命中存在,也在物质形象中存在,当然也存在于一个用城墙和华美宫殿、宗庙以及一条条街道构成的都城中,还存在于历史中。从诗的角度讲,万物都藏着自己的暗喻,这个暗喻也深藏在一个字的形象中,你只要盯着它看,就会发现它会从内部射出一道幽暗的光,射穿了长长的时间隧道。

历史学家

唐叔虞的封号和他的儿子燮父的封号,在先秦的典籍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史学家面对历史的空白一度变得束手无策。但时机乃是从随机中突然出现,有人偶然从一个地方购买到了一个先秦时代的器物——簋,上面的一段铭文推开了一扇窗户,古远的事件泄露了一丝光亮,让我们看到了以前未能获得的历史信息。经过专家解读,我们大致获悉了一些事情的原委:叔虞分封到唐国之后精心治国,和四周的戎狄部落的矛盾得到了缓解,还有一些部族归附了唐国,出现了一片祥和的太平氛围,农耕获得了极大推进,有了一个个丰收的好年景。嘉禾的出现是丰收的见证,也使得唐国的声望更高了,唐叔虞也因嘉禾的进献获得了周天子的嘉奖。嘉禾对周王室的天下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使唐叔虞在朝廷中的位置日益升高。唐国可以称得上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在众星中发出独有的光芒。

唐叔虞的死和燮父的继位,可能处于周成王末期。按照簋上的铭文提示,唐叔虞原来的爵位应该为伯,而到了燮父继位之后爵号就升格为侯了。可以说,没有唐叔虞时期唐国欣欣向荣的景观,就不可能有燮父爵位的升格。极有可能唐叔虞死在了他的兄长周成王之前,这样,周成王出于对胞弟的怀念之情,也就对唐叔虞的儿子多有眷顾,就把对胞弟的感情移加到了燮父身上,给了他侯的爵位。这是对血缘之亲的特殊施惠方式,既有对唐国功绩的肯定,也有对死者的追念和抚慰之情。

燮父的迁都并将自己的国号改为晋,是获得了天子准许的,可是“晋”又是什么意思呢?文字学家的种种解释都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仅仅是孤立地从字形中寻找意义,却忽视了具体的场景。他们也许能够捕捉到字义的原始影子,却没有捕捉到赋予文字真正意义的现场。我们也不必迷信经典字书的释义,《说文解字》尽管有着不朽的权威,却也有很多的荒谬,考古发掘中新材料的发现,已经推翻了许多解释。从时间维度上,它距离发生事件的时间距离我们要近一点,但是很多证据作者也不曾见到,而我们却在考古中见到了,于是,我们跳过了巨大的时间段,在向后的飞行中迅速超过了前者。

还有一个事实不能忽略。古人对于文字的释义建立在小篆的基点上,将小篆作为收字和注释的对象。而这种成熟的文字乃是秦代书同文的结果,已经经过了系统的整理,通过规范和筛选,过滤掉了文字本身的许多原始含义。在先秦时代,同一个字的写法并不是完全确定的,一个字甚至有多种不同的样子。

一些史学家认为,晋国乃是以晋水而得名,但这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想象。以山水河流作为国号,都无法通过考证或者其他证据获得证明。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回到现场才能获得真实感。我不得不承认,也许他们说的都没错,但我从历史的具体语境中,看到了另一条线索。

一个对于唐国来说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嘉禾的出现和进献。它让周天子作诗《归禾》,又让周公作诗《嘉禾》,可见这是多么不寻常的事情,充分说明嘉禾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让周天子获得了驾驭天下的神意,拥有了更大的合法性和权威,也让征讨叛乱者获得了正义。以后的一系列事件都和这一重要的起点相关,它是其他原因的真正原因。在周朝这一等级森严的时代,一个国号的改称,并不是国君可以定夺,而是要体现天子的意旨。所以更有可能的情形是,这一“晋”字,乃是天子所赐。它标志着唐国的嘉禾对周王室的非凡意义,可能带有某种嘉奖的性质。

从一直延伸到现在的用法来看,“晋”确有进、向前、向上的意思,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和“箭”联系起来,因为在射箭的过程中,一支箭一旦脱离了弓弦就会向前或者向上飞去。如果是日出万物而成长的意思,它就会和唐国的嘉禾联系起来,嘉禾正是太阳的恩赐物,它代表了天神的谕旨,正是上天的力量成就了嘉禾,使它获得了象征意义,成为周朝天下的祥瑞之兆。如此盛大的事件,难道不值得纪念和缅怀吗?因而,唐国为何改为晋国,其他的原因都应让位于嘉禾。

如果一定要从文字的形象解释,那么可以说,尽管“晋”字的起源很早,但它的形象可能就是箭放在箭囊中的意思,可以引申为某物放在某器皿中,也就可以借用这一形象,表示嘉禾放在某一器物中进献给周天子,在这里,也许这个字的真实用意就是嘉禾。这样,一个国家的国号就因为一株奇异的谷禾产生了。

……

此为节选部分,全文刊登在《山西文学》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