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药丸子绘本趣说医圣张仲景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黄秀琴  2022年03月03日09:06

近日,在河南南阳市首届“仲景文化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由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和海燕出版社共同策划、海燕出版社出版的“金羽毛·中国名圣”《稀奇古怪的大丸子》亮相。2022年是医圣张仲景诞辰1872周年,该绘本为纪念医圣张仲景而出版。

勤学苦读,立志做医生。 《稀奇古怪的大丸子》开头写道:“1800多年前,少年张仲景经常穿梭于伏牛山的层峦叠嶂中,辨百草,采草药。”在同龄小朋友还在和泥玩耍、在父母怀中撒娇时,张仲景就开始看医书了。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瘟疫横行。张仲景家是一个200多人的大家族,瘟疫袭来后不到10年,家族中的亲人有三分之二染病离世。张仲景从小就立誓:一定要成为一个医生,救好多好多人。张仲景有一个叔叔叫做张伯祖,是南阳一带的名医。每当叔叔外出看病,张仲景就央求叔叔带上他。就这样,年幼的张仲景有机会目睹叔叔治病救人的全过程。

后来,张仲景拜叔叔为师,跟着他外出看病。叔叔教育张仲景,想当一个好医生,没有什么窍门,只有勤求苦读,博采众方,亲自试验才行。因此,张仲景一有时间就在家钻研医学典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在他十几岁时,就已经能够通透地掌握《黄帝内经》《难经》等重要医学经典。再加上对临床医术刻苦钻研,年纪不大的张仲景医术飞速提升,在南阳地区小有名气。名士何颙见到张仲景后,对他说:“你好好当医生,肯定是传世名医。”张仲景听了,笑着回答:“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想好就行动,医病又医心。“张仲景饱读医书,已经远近闻名,可他最擅长的是内科……外科是他的短板。”书中写到,当时有一位外科名医沈槐,张仲景仰慕已久,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拜沈槐为师。为此,张仲景下足了功夫。一天,长途跋涉后的张仲景,疲累过度,倒在了沈家门前。而沈家医术只传儿不传女,更不会外传。面对想要学医的张仲景,沈槐三下逐客令。

然而,张仲景仍不放弃,机会终于来了。沈槐因女儿出嫁,又无儿子继承医术,抑郁成疾。张仲景立即前往沈槐家,为他号脉开药方:五谷杂粮各一斤,磨成面,团成丸,外涂朱砂,全剂服完。同是医生的沈槐,觉得青年张仲景开出的药方可笑至极,于是按药方做出了大药丸子,悬挂于檐下,每逢来人就指着药丸嘲笑。亲戚们好奇,朋友们围观,同行们戏说,沈槐一心只想这件可笑的事,忧心多虑全抛脑后。久而久之,沈槐气色大好,竟行动自如了。这时,同是名医的沈槐恍然大悟,那个可笑的大药丸子不是用来医病的,而是用来医心的。沈槐由此打开心结,医术不外传的他,竟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于张仲景。

悬壶济世,终成医圣。中年时期的张仲景医术高超,乐善好施,常为人看病。建安年间,他官至长沙太守,每逢初一、十五不再升堂问案,而是脱下官服,坐在衙门大堂之上,为老百姓免费看病。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四面八方的病人慕名前来。每当张仲景坐堂问诊的日子,门前都是人满为患。就这样,“坐堂行医”的千古佳话流传开来。

有一年,长沙当地瘟疫盛行,张仲景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爱戴。告老返乡后,他走到南阳白河岸边,正好是冬至,看到老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难受至极。

当时伤寒流行,病人多,病逝者也多。冬至这天,他又架起大锅,舍药治伤,药名叫“祛寒娇耳汤”。这是他总结汉代300多年间临床实践而集成的药方:用羊肉、辣椒和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煮,然后将肉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乞药的病人每人两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娇耳”,喝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两耳变暖。于是,人们一直服用“祛寒娇耳汤”,从冬至一直吃到过年,不仅治好了冻耳,还抵御了伤寒。为了纪念张仲景,冬至和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

此外,张仲景在多年行医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找到了治疗伤寒症的药物,发明了一种名为“寒食散”的药。这是伤寒病的克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瘟疫的扩散。张仲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整理写成《伤寒杂病论》。在实践中,他细致地辨别患伤寒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变化,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以供其他医者参考。为缅怀张仲景的功绩,弘扬张仲景济世救人的美德,后人尊称张仲景为“医圣”。

张仲景的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流传下来,世人代代铭记。南阳中医界和当地民众,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以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要典籍,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健康发展。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清肺排毒汤”——该药出自《伤寒杂病论》,由书中多个经典方剂组合而成,在实战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张仲景的故事有很多,绘本《稀奇古怪的大丸子》从中撷取了一个大药丸子的故事。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它好玩、有趣,人物的喜怒哀乐、动作神态被描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少年儿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样的故事,从而记住张仲景求学炼药之艰,从小树立爱中医、学中医的远大理想。这也是出版者的初衷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