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族文学》汉文版2022年第2期|特·官布扎布:梦落康巴什(节选)
来源:《民族文学》汉文版2022年第2期 |  特·官布扎布  2022年02月11日07:58

特·官布扎布,本名官布扎布,内蒙古库伦旗人。诗人、作家、历史文化学者。曾任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联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放牛娃》《二十一世纪的钟声》《蓝天飘云》等蒙古文诗集。后向蒙汉双语写作转型,翻译出版现代汉语版《蒙古秘史》。著有长篇历史散文《蒙古密码》、《人类笔记》,传记文学《蒙古背影一一萨冈彻辰传》。曾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朵日纳文学奖等奖项。主张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倡以宽角度、正立场观察和讲述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梦落康巴什

◎特·官布扎布(蒙古族)

现在,在卾尔多斯康巴什,时间就在我的脚下。

不论对任何人,你脚下的时间都是岁月的高地,你所说的话都是岁月高地上的发声。有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但岁月的高地似乎不是站位的高地,所以,发出的声音中往往会有感性的、片面的、浅薄的、偏激的、猎奇的、甚至是无知的,但也会有敏锐的、深刻的、尖锐的、公允的、隐晦的、还会有哲理的、深思熟虑的、充满责任感和历史认知的。在这样无奇不有的发声中,传得远、留得久的应该是深思熟虑的和具有责任感和历史认知的。被我们一代一代在传承的就是这样的认知遗存。

但是,尽管不能成为认知的遗存,浅薄和猎奇的发声也会扰乱人类视听一阵子的。比如,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发布题为《鄂尔多斯:一座现代的鬼城》的文章,说:“康巴什这座原计划迁入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建成后却成为一座现代化空城,十五分钟内不见一个行人,驶过的汽车不到十辆,偶尔遇到一个行人,也是踱着沉重的步伐。”接着,于2012年,英国BBC也以《鄂尔多斯:中国最大的鬼城》为题,进一步坐实了康巴什的鬼城形象。于是舆论一片哗然,人们都以疑惑不解的目光打量这个用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过全世界的地方,对这座开建不久的城市充满了非议。

按理说,美国的《时代周刊》和英国的BBC都是驰名世界的大媒体,发声的时间站位和认知站位应该高一些,符合本真一些,以爱护自己的名声。可他们没能做到这一点,2021年9月,美国彭博社发表题为《中国“鬼城”的街道在经历多年空荡后迎来勃勃生机》的文章,以更正10年前的“鬼城”之说。我国的媒体认为:“整整10年后,美国媒体终于把‘鬼城’这件事看懂了。”

看懂了吗?也许是,但距离真正的懂还差很长一段的认知之路。

不管对于谁,幸福和美好是生命内里的追求。然而,幸福和美好不是随处可长的草,而是随着发展一步步形成的感受,一步步成长的梦。

鄂尔多斯人的康巴什梦就萌芽于中国崛起的大发展之中。随着国家的工业化转型,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地加快,优质的生存资源开始快步向城镇聚集,人们挤向城镇的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于是,鄂尔多斯市原来在东胜的行政中心开始出现承载乏力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最基本的用水开始,如果人口增长起来,紧缺的水源将难以满足人们吃饭、喝水、洗刷等需求。老化的设施、老旧的房屋、拥挤的街路、散乱的建筑等等更是一言难尽。就在这时,鄂尔多斯人建造一座新城市的梦开始发芽了。

建造一座新的城市,这的确是一个梦。

在一片空地上,从零开始建造一座新的城市,在这个地球上也没有太多的先例。因为,世界上现有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是随着人类社会演进的必要一步步从一个居落或一个城堡发展壮大起来的。原始年代,别说是城市,就是一个温暖的小屋都是很大的奢望。学会农耕后,他们开始找个有水源的地方定居下来,造就了被我们称之为“城邦”的居落形式,再随城邦人群的增多,发展成了古代的城市。在农耕主导的年代,城市的发展是缓慢的,可工业化之后,它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快速地长大了。成长是有烦恼的,在原址上壮大起来的城市都遇到了承载乏力的问题,但它们都太古老、太庞大了、太笨重了,难以弃用,又难以推倒重建。所以,只好不断地整修扩建,以勉强适应新的需求。这是人类与无奈和被动和解的结果。然而,这没有成为鄂尔多斯人模仿和复制的模式。因为,刚壮大起来,水就不够用了。

不过,从零开始新建一座城市,不是绝对没有先例,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城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巴西利亚城由著名建筑师奥斯卡·尼米叶尔设计,自1956年开始建设,经三年半的辛勤劳作,于1960年建成一座崭新的首都。

在原址上壮大起来的城市都有一个先天的优越条件,那就是大多依河傍湖。鄂尔多斯人造城的梦却找不到这样易于成长的地方。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选择了一处难以他用的荒地,建造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

这片难以他用的荒地地处库布齐沙漠与毛乌素沙漠过渡的地带,它的原地名叫“哈巴格西”,为方便起见,后叫成了康巴什。如果荒漠化不停,沙进人退继续,用不了太长的时间,这个地方就可能成为两大沙漠握手言欢的地方。那样,人类可能会更新这片连成一体的沙漠的称呼。可鄂尔多斯人不信神,不信鬼,也不信天上掉馅饼,只信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于是,发布公告,向全球征集规划,好中选优,优中选秀,最后于2004年开挖第一锹土,开启了大规模建设的帷幕。

种植梦想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造城康巴什不仅具有创新性意义,也成了一向以增值为目的的资金流动的方向。据一位知情人士回忆,在开始出让土地时,参与进来的企业非常踊跃。在第一次出让土地时,有开发商因来不及按要求操作,便直接抬着几麻袋现金,参与到土地出让活动中来。有人风趣地说:“后来发现这个人是个土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不过,被增值欲望支配的资本就是这样,向着利润,向着机会,向着康巴什,滚滚流动起来……

就这样,经过几年,在一片不毛的沙地上,在眼看就要被沙漠占领的荒滩上,一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城市被造出来了。一座座设计别致的大楼、体现宽视角文化景致的广场、宽敞的但人文考量充分的马路、三百米一绿地、五百米一广场公园的生活设施等等,一看就是一个追求完美与幸福的梦,种植在这片土地上,吐着叶,开着花,也还成长着。

现在,我在康巴什,时间在脚下,而让人舒心的城市美景就在我的眼前。整个城市没有纵横在空中的电线,抬头看天空是完整的,马路也是宽宽的,留给自行车和步行者的专道也很宽。行驶在路上的车也很多,但不见堵车,而步行的人们也不是“踱着沉重的步伐”,而是迈着轻快的或休闲的步伐。迈着轻快步伐的都是些年轻人,他们也许是去办事、工作,而迈着休闲步伐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完全是在享受和游闲。他们的脚步并不是为回答什么问题而迈动,但从中我还是读出了“鬼城之说”的草率与浅薄。空气是通透的,即便几千米远,也没有雾气、霾气的遮掩。我的一位同学就住在这里,她走过不少的地方,对待生活的态度很细腻,而她说:“生活在康巴什很有幸福感!”

现在,我就在康巴什,时间就在我的脚下。曾被称为“鬼城”,令人们愕然的康巴什,现已成为人口超15万,游客年超300万的繁华城市,而且正以时代进步的需要和居民追求的幸福为目标,稳步而理性地成长……

是的,这片土地很适合梦的成长!

......

节选自《民族文学》汉文版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