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月》2022年第1期|孙晶岩:走向世界的人们(选读)
来源:《十月》2022年第1期 | 孙晶岩  2022年01月30日08:42

孙晶岩,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奖章。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五环旗下的中国》《震不垮的川娃子》《中国看守所调查》《西望胡杨》《中国金融黑洞》《北平抗战秘闻》《放飞的生命——之光院士三兄弟》《边关》《珍藏世博》《重绽芬芳》《女监档案》《服装交响曲》《北平硝烟》《中国冬奥》等17部长篇报告文学。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中国文联优秀图书奖头奖、中国出版集团优秀图书奖、《十月》《民族文学》《人民文学》散文奖、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微电影节大赛奖等奖项。

 

走向世界的人们

孙晶岩

冬奥建设达人

李书平是北控置业总经理、北控京奥公司董事长,著名的怀柔雁栖湖国际会都项目就是他带队建设的。在干冬奥工程前,他组织人到法国、俄罗斯、加拿大考察冰雪运动,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建设有特色、有创新的冬奥赛区。

一支队伍的士气,往往与主帅关系密切。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代表国家形象干世界级工程。李书平干雁栖湖工程时经常通宵不眠,为国家荣誉义不容辞。凭着出色的领导能力,雁栖湖工程干得有声有色。

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工程有几大特点:一是难度大,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是冬奥会难度最大的比赛项目,运动员时速130~140公里,在北京市第二高峰举行比赛。二是时间紧,任务重。山高陡峭,建设者正常情况下爬山需要7个小时,在接到任务后,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建设有特色、有创新的冬奥赛区,李书平组织人到法国、俄罗斯、加拿大考察冰雪运动。国家工程背后有强大的政府资源在支持,他下决心一定要把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冬奥组委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同时他也意识到冬奥会工程对质量、安全、防火、防汛要求极严,还要建成可持续场馆,能够进行长期运营的场馆。

干国家工程有强大的政府资源在支持,他们下决心一定要把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冬奥组委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冬奥会工程的质量、安全、防火、防汛要求极严,要建成可持续场馆,既不是建完就完了,也不是冬奥会结束就完了,而是长期运营。延庆是北京市经济落后的区之一,冬奥会的举办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射了一剂强心针,将建成小海陀山、玉渡山、龙庆峡两山一峡旅游带,北京延庆小海陀山和张家口崇礼区一纵要建成冰雪产业带,促进3亿中国人上冰雪,对未来全区乃至全国的冰雪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这是一个科技、低碳场馆,节能、环保、绿色,5G全覆盖、智慧灯杆、人工智能、张北地区的风力发电、绿电供热系统,建设山林场馆,与自然相融,与发展相伴。

李书平觉得干工程团队很重要,北控京奥公司是小团队,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一个人要有精神头儿,要求别人做好自己首先带头。接受冬奥赛区建设重任,他的压力很大。这么复杂的工程,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究竟怎么干好?他脑子一片空白。但是他抗压能力极强,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总经理不能愁眉苦脸,必须胸有成竹,让民族精神在冬奥建设上大放光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李书平承接冬奥会延庆赛区的赛事保障运营,大型工程必须有调度各方的能力,他对中层干部说:“你们都是优中选优,咱们把这活儿干好,会在履历上浓墨重彩描上一笔,展现给人民的是积极的正能量的形象。”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让每个人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冬奥工程事业平台很大,所有的后顾之忧都要解决。考虑到员工住在北京市,他安排每天早晨发两趟班车,晚上加班再发一趟班车。住在延庆发放租房补贴,让大家吃好。北控置业集团有8个业务领域160多个公司,他把70%的精力放在延庆冬奥赛区。

从2018年开始,全面开工冬奥赛道工程,李书平一马当先,战斗在第一线,他身先士卒的身影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大家个个如猛虎下山,斗志昂扬,三年来周末很少休息,几乎每周六都要开工程协调会,延庆大城堡的八间会议室每天晚上灯火通明。

中国有一批精干的建设团队潜心研究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运动。想吃猪肉首先要见到猪跑,京奥公司的建设者来到中国东北的亚布力滑雪场,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的滑雪场观摩,到平昌冬奥会赛场取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多次来海陀山视察,主管冬奥工作的张建东副市长平均一个月来一次。冬奥工程是世界级工程,代表着国家形象,展示着中国大国的实力,开创历史。冬奥会中国没有举办过,三亿人上冰雪,冰雪产业将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开放和快速发展。

李书平有思想,有感召力,学习能力强,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专业的项目管理者。他胸有成竹,把高山滑雪赛道和雪车雪橇赛道两个场馆建设稳步推进,锻炼了队伍。李书平率领北控京奥人用建设的大手笔,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唱黑脸的安全总监

黑脸是传统戏曲的角色,通称黑头。因勾画黑色脸谱,故又称“黑脸”。黑脸含褒义,比如包公脸谱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忠勇。他叫韩小炎,是北控京奥公司安全环保部总监,负责延庆冬奥建设项目的安全保卫工作。

中国办冬奥会是他多年的梦想,他满怀信心投入建设中。2016年9月,他和罗进、李长洲、顾立海一道从河北赤城爬小海陀山踏勘,由于经验不足,他们没有配备登山设备,只是穿着普通的旅游鞋向山上攀登。山上气温为0摄氏度,飘着大雪,他们没有带登山手杖,没有穿户外登山服和登山鞋,步履维艰。山上连手机信号都没有,饿了吃一口自己带的火腿肠和面包,渴了喝一口冰冷的矿泉水。山上连羊肠小道都没有,只能按照驴友留下的路标往前闯。

罗进的腿疼,韩小炎崴了脚,李长洲的鞋子裂口了,只好解开驴友做路标的红绳子绑在鞋子上,四个人咬牙坚持前进,整整用了9个小时,终于看清了小海陀山施工的地形。

延庆赛区的冬奥工程工期最紧、作业面交叉最复杂,施工机械车辆最多,安保部的人所有节日一天都没有休息,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他的工作很琐碎:监管施工扬尘,禁止乱砍滥伐,监督不能乱倒施工垃圾,消防防汛,边坡修复,山地救援和山地防护,表土剥离……

小海陀山的苦令人难以想象,冬天气温在零下35摄氏度。2018年岁末,中央电视台记者到延庆赛区采访奥运工程。海陀山山巅海拔2198米,工人们在寒冷的气候里干活需要补充热量,饿了要垫补一下,韩小炎等人给山巅的工人送去电暖气、电褥子、热饺子、方便面、保温桶、火腿肠、榨菜、松花蛋,记者扛着摄像机拍摄,没想到拍摄结束后,居然耳朵严重冻伤,贴在摄像机上拔不下来了。

韩小炎家住在北京市光彩路,离延庆的办公地点有120公里,每天上下班需要5个小时;从办公室到冬奥建设工地还有30公里,最快也要开45分钟。京奥公司的中层干部每周6天工作制,每周六上午要开业主协调会研究工程,忙的时候星期天也要加班。海陀山施工,森林防火是重中之重,他认真组织森林防火,建立微型消防站,风力灭火机,安装了50个消防水箱,盛了400吨水,切断火源。

山上几千人干活一律不吸烟谈何容易?他敢于唱黑脸,铁面无私,严格要求,任何打火机、汽油、酒不允许进山。作为安全总监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出一点纰漏。

他家里兄弟两人,哥哥在外地,他家务负担很重,家庭成员老的老,小的小,为了工程他付出了很多很多。2019年4月初,他的父亲在成都华西医院住院,肺部感染住在ICU病房,主管工程的副总李长洲说:“小炎,你回去吧。”

他心急火燎地赶到成都华西医院,看到父亲已经上了呼吸机,不能说话,他紧紧地拉着父亲的手,眼泪唰唰地往下流。ICU探视只允许待半小时,他攥着父亲的手久久不舍得松开。护士催促他离开,他鼻子酸酸地走出病房,真是生离死别啊!

他惦记着工程,马不停蹄地回到北京,没想到刚刚回来两天,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连父亲临终的面都没有见到。

他的母亲80多岁,居住在北京5层楼上,没有电梯,多需要他这个身边唯一的儿子去照顾啊,可是他忙于工程,母亲只好一步步挪下楼找老邻居唠嗑,自己做饭;他还有一个15岁的女儿韩一璠正在上高二,每天晚上做作业到10点多钟。他对家庭严重失职,女儿从小学到高二,10年时间他都在干工程,没为女儿开过一次家长会,辅导过一次功课。2019年恰逢女儿中考,他一天也没有回家,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单位的班车晚上5点发车,他根本无法正点下班,每次都是摸黑开车回家。

冬奥工程难啊,建设雪车、雪橇赛道需要打人工挖孔桩,安装新风系统,属于高危作业,桩的孔径在80~100厘米,人用钻头、锤子和镐往下挖岩层,挖到地下20多米,害怕冒水和有害气体,更担心塌方,所以干这种活儿都是父子桩、夫妻桩,只有亲人之间才能格外注意安全,配合默契。韩小炎认真督战,延庆赛区雪车雪橇打了近千根桩,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2019年夏天,海陀山工地要防汛,他作为安保总监盯现场,两个月没有回家。他挂帅的安保部所有的节日都在工作,没有休息一天。2019年春节,他大年三十值夜班,然后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忙碌,整整在山上待了7天。

2019年11月29日下午,他在海拔1400米的半山腰检查工程,下午两点多,突然下起了雪,他通知总包方立即停止施工赶紧下撤。为了安全,他耐心疏导下山的人员车辆,劝阻强行下山的总包人员,车辆一律停靠路边,人员徒步下山,他冒雪边走边做工作,有一辆水泥车不听指挥强行下山,结果翻到山沟里。他见状让指挥人员靠边,组织人马到沟里捞车,先救人再保护现场。下午三点半到4点,雪越下越大,所有的车辆都停驶了,他在900米塘坝的山路上行走,一个趔趄摔倒了,手机摔了出去,屏幕都摔碎了。他从雪中艰难地爬起来,掸掉身上的雪,继续指挥工人下山。栗超工程师把车扔在山上,从海拔1400米的竞速结束区往下走,雪越下越大,那天,最早下来的是六七点钟,最晚下山的到了九十点钟,天漆黑一团,摔跟头是家常便饭。

冬奥工程安全做不好一票否决,由于韩小炎的突出贡献,他被评为北控京奥公司先进个人、京奥置业公司先进个人,北京市从事安全工作前20名先进个人,受到总经理嘉奖。

登上国庆观礼台的冬奥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一个80后小伙子登上天安门观礼台,亲眼见证了国庆70周年阅兵。这个英俊的年轻人叫刘坤,1982年出生在唐山,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到中冶下属单位做施工管理,西单大悦城就是他们做的项目。2011年他来到北控京奥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负责雁栖湖三标段的工程管理。

2017年6月份,他开始接触冬奥工程,担任北控京奥公司设计部经理,工作重点、环境、性质有了很大变化。冬奥工程的特点是工期短,施工人员进场了,机械设备准备好了,可是设计图还没有出来,整个是等米下锅。他只好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手续。作为中层管理干部,他要处理好京奥公司与北京冬奥组委的协调关系。国际雪联对赛道有要求,北京冬奥组委要求他们每天参加不同的会,制订设计方案要细化到多少个垃圾回收点这些细节。

馒头山比较饱满,适合修建雪道。而海陀山过于陡峭,设计施工难度很大。海陀山地质情况欠佳,碎石土和强风化的花岗岩,土和碎石稳定性差,只能半挖半填。

陡峭的山势必须保证边坡的稳定安全,北京房山每年都下雨使得边坡垮塌,北京天然降雪很少,高山滑雪雪要一两米厚,雪的密度每立方米570千克,把雪轧平再注水。高山滑雪项目要用70多万立方米,雪水需要用管线和泵站往山上打。这就牵扯到水的可持续,一共用多少水,产生多少污水。

高山滑雪在1400米处观赛,7000名观众一是坐缆车上山,二是乘坐大巴车上山,大巴车爬山山的坡度不能过大,需要修建盘山公路,公路边要修建挡墙。国际雪联高山滑雪项目委员会主席鲁西团队来到小海陀山现场,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在赛道上修这么多挡墙?”

刘坤回答:“阿尔卑斯山是天然滑雪场,冬天风小,适合滑雪。小海陀山的地形不如阿尔卑斯山,必须削山填沟,所以需要修挡墙。”

高山滑雪赛道和雪车雪橇赛道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高山滑雪赛道是感性化的,赛道有四个跳跃点,海陀山的地质状况以碎石为主,土的黏聚力不好,刘坤每周都要上山看工程进度。正常雪道宽度不少于60米宽,砍掉树、削掉土后,要保证山脊的梯形面积达到60米宽,在山谷里多加了两条雪道。

中国的雪场没有用土填的雪道,从土方平衡角度看,在山谷回填,一条雪道需要回填20万立方米的碎石土,碎石土对石头的粒径有要求,不能大于300毫米,如果遇到洪水容易滑坡,为了避免大量堆方、填方,他们必须消纳,找中交集团下属的公路规划院,采用打抗滑桩的方法,把雪道分成几段,让每段土都稳定住。

阿尔卑斯山滑雪场是以天然雪为主,人工雪为辅;而海陀山滑雪场却是以人工雪为主,天然雪为辅。天然雪有雪核,六棱形。人工雪是用造雪机人工造雪,就是把水打碎成小颗粒喷射出雾状水,在零摄氏度以下温度下飘扬的过程中结成冰晶,落在地上是冰碴,看起来像雪。这种往雪里注水的冰状雪表面附着冰壳,运动员滑雪时摩擦力小,速度快,不会形成很深的轨迹。

延庆赛区的造雪量远远大于其他雪场,7条赛道一起造雪,2019年11月底后半夜是造雪的窗口期,气温合适,工人们必须后半夜起床造雪,昼夜连轴转,我亲眼看到他们使用意大利进口的造雪机造雪,用压雪机压雪,造一层雪,轧一层雪,轧实了才达标。一般雪场雪厚300毫米就可以开业给大众滑雪,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天然雪大概一米厚,轧实了再注水上面是冰雪混合物形成冰壳,人上去是站不住的。野雪一般大众是滑不了的,野雪很暄,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滑野雪。

造雪的水来自于佛峪口水库,佛峪口水库的水通过管道打到山上,在海拔900米和1050米处分别建了两个塘坝,在海拔1290米处建了一个蓄水池,两个塘坝能够储蓄17万立方米的水,1050米处的塘坝与外部管线衔接,水满了就会流到海拔900米处的塘坝,这个塘坝备用,兼顾赛后用水。

成本部经理调走了,从2019年3月至9月,刘坤身兼双职,在担任设计部经理的同时还兼任了半年的成本部经理,挑大梁,采购责任重大,主要精力放在成本上,跟施工单位谈价位,不让公司当冤大头。雪车、雪橇项目的刮冰器需要从德国进口,代理的报价很高,刘坤先了解刮冰器在德国的正常价位,发现代理比德国公司出厂价高了好几倍,可是北京冬奥组委说必须买这家的,他就一直不买压着对方,经过多次谈判,多方斡旋,最后代理商按照原价卖给了他,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省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

冬奥工程难度远远大于房地产开发,工作面的地质有灾害点,可是选址已经定下来只能在这里修建,他必须迎难而上。成本工作必须有责任和担当,冬奥会建设和比赛器械质量一定要过硬,他们按照国际雪联的认定,压雪机、造雪机、安全网买的是意大利的,索道买的是奥地利的……

刘坤的家位于北京海淀区西三旗,早晨6点多从家里出来赶地铁倒班车,晚上很晚才能回家,11点半睡觉,5点多又得爬起来。每个周六都要开会。他索性在延庆租房,他的女儿刘美希上小学三年级,为了工作,他一点也顾不上家务,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设计和成本是互相联系的,有的可以调整设计方案降低价格,他凭着高度的责任心精打细算,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被评为北控集团优秀员工。

工程是怎样修复生态的

31岁的刘琦是哈尔滨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到北控工作,参加过雁栖湖工程。

2017年8月,他接触了冬奥会工程,第一件事情是从海陀山海拔800米的临建处往山上修路,修路就要先砍树。开始,环保中的水、气、声、渣、光他心里门儿清,可是对于可持续则一头雾水,这个词外延太大。梁德栋工程师以可持续方案为主,刘琦的任务是把方案落地。

北京冬奥组委的可持续专家们制定了矩阵表,有环保、水保、可持续等54项内容,他们聘请了环保监理、水保监理进行监测。冬奥人的建设速度是飞快的,从8月初开始修路,到了9月1日,3.8公里的路就通车了。他每天要做生态修复,有断面的地方做小边坡,杜绝水土流失,完善绿化方案,制定的植物名录得到植物专家的认可。山路只有7.5米宽,边坡窄的地方一两米,宽的地方十几米。他和同伴一起做表土剥离,剥离了780多立方米的表土,这些腐殖质土有旺盛的生命力,修完路覆盖在山上,阳光照射,雨水滋润,跟原生态的土一模一样。

植物是相生相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绣线菊、铁线莲、二叶舌唇兰都是本地物种,他们积极保护,修路时移走的植物在其他地方生长,修完路再移栽回来。二叶舌唇兰在海拔1400米的山上都能生长,修路时挖出的大石头不往山下运,而是就地造景,石头缝之间填腐殖质土,石头缝就会长草。小海陀山的石头粗粝,具有山体特性的石头多,可用土不多,他们就去外购延庆当地的种植土。牵牛花很漂亮,但不是海陀山的本来物种,见到就要拔掉,毫不含糊。把山上砍伐的树木锯短做成临时布道,就地取材,用绿色的防尘网盖住裸露的坡面,防止尘土飞扬、雨水冲刷坡体。他在劳动中渐渐地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018年,上海陀山没有路,只能走为高山滑雪赛道修的“之”字形路。山路格外陡峭,胳膊肘弯一个连着一个,汽车里的水桶都冻成冰。

有一次在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刘琦和李阳在检查工作,赶上暴雨,雨水一个劲儿地往车里灌,李阳的鼻子里全是土,刘琦立刻拽着李阳躲到房子里避雨,对他说:“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登山时体温不能降低,一定要保持体温,脚没有力量就会滑下来。我会在身上带巧克力和压缩饼干,吃不上饭时补充能量。”

2018年10月,刘琦带队从海拔1400米的正南坡爬山考察生态环境,检查高山草甸剥离工作,爬山过程中突降大雪,他们一直爬到山顶,设计部女工程师喻雪没戴手套,手冻得通红,开始发痒,刘琦急忙把自己的手套递给喻雪。到了施工营地,喻雪问有没有热水,我的手冻僵了,想烫一烫。

刘琦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冬天天气贼冷,零下30摄氏度是小菜一碟,懂得防冻伤的道理,急忙说:“你的手红、凉、痒,如果再不处理就会冻黑。千万不能把没有知觉的手放在热水盆里泡,要用冰雪搓手,一直搓到有知觉。”

为了继续保持小海陀山的物种多样性,北京冬奥组委在施工运营阶段想到了诸多解决办法,在打造冰雪赛区的同时,打造四季山林,为赛区与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存打下了基础。

小海陀山顶冬天的气温比哈尔滨还冷,极端气温在零下35摄氏度,他们在山顶帐篷里休息了一会儿,用雪给喻雪搓了半个小时的手,总算有了知觉。为了环保可持续,刘琦奉献青春无怨无悔。

本命年,你是否系上一条红腰带?

李宇1985年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考取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湖北伢子的心目中,武汉就是大城市。由于宝冶人建设了武钢和宝钢,李宇对上海宝冶公司充满向往,毕业后就投奔了上海宝冶。

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项目上马后,李宇于2018年初来到延庆,担任上海宝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机电项目部经理,带领团队开始了对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建造的研发和摸索,由于刚来时一无所知,3月份到韩国平昌看冬奥会雪车雪橇赛道,那是韩国大林公司建设的,他们向人家取经,韩国人张口要几百万美元的咨询费。

为确保样板段赛道一次性认证通过,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最终上海宝冶公司请了美国喷射混凝土协会的喷射混凝土专家摩根教授和张博士,并带来了助手马丁,在现场指导喷射混凝土生产和喷射工艺,耐心教宝冶人理论和操作。张博士是华人,有爱国心,他既懂工程又懂中文,便于沟通。

李宇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四项,第一是赛道建造、第二是制冷系统,第三是赛道照明系统,第四是计时记分系统,这几项工作与雪车雪橇比赛息息相关。

雪车雪橇赛道共有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其中第11弯为世界少有的360度回旋弯,整个赛道加上出发区和结束区有2200多米。

在延庆赛区,我见到了宝冶人建造的模块,这是一段11米长的钢筋混凝土赛道。2018年盛夏,国际雪车雪橇联合会单项组织前来认证,他们在对模块的曲面形状确认无误后随机指定一个点,建设者就在那个位置上用水钻和切割机切割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在洞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被切割断的钢筋和制冷管,还可以看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切割后的模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制冷系统、赛道骨架,钢筋网一目了然,他们将切割块拿到实验室检测,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完全达标,两个国际单项组织的专家认证后心服口服,当即在模块上签字,我数了一下,一共有8位专家的签名,有黑色的字迹,也有蓝色的字迹,这些签名就是令箭,有了这支令箭,宝冶人才能进行正式赛道的施工。

雪车雪橇场馆装有世界顶级的遮阳棚系统,兼顾美观和实用性。场馆内建有中国首条达到奥运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目前,中外双方制冰师正在赛道精心制冰,每天都要修冰、刮冰,空间三维坐标必须保持毫米级的精度,不能出差错。在北京冬奥会前,这条赛道将用于举办国际训练周、世界杯等重大赛事和保障国家队参加奥运比赛前的冲金训练,在此之前中国国家队只能奔赴国外排队在别人的赛道上进行训练。

李宇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李卓恒,今年5岁;老二叫邓景桐,跟妈妈姓,是2019年元宵节生的,与赛道一起长大,今年两岁。平时,两个儿子跟着妈妈在上海生活,李宇想念儿子,只能靠手机视频解相思之苦。

2020年1月20日,德国江森公司的专家抵达延庆与宝冶团队开始实施赛道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同年2月,新冠疫情发生后,德国专家被迫撤离回国,虽然如此,北京冬奥组委和北控京奥公司要求宝冶公司必须按原计划在3月份完成赛道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并进行首次制冰,从而确保早做早发现问题,为赛道尽早投入使用做好充分准备。

2020年2月,小景桐刚满一岁,也是雪车雪橇制冷系统调试的关键时刻,在疫情肆虐之际,宝冶人成立了制冷系统攻关小组,利用远程监控和视频会议方式,与国内外专家一起,顺利完成了赛道制冷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为赛道首次制冰创造条件。

2020年3月9—15日,原计划举办雪车雪橇赛道预认证活动,受疫情影响,宝冶人自力更生,在外国专家不在场的情况下,最终于3月10日实现了整条赛道首次制冰。

高峰时小海陀山有2000多名宝冶人在建设赛道。冰制好了不等于万事大吉,运动员每滑行几轮,制冰师都要修冰。有时候运动员在滑行中由于速度太快,把帽子和眼镜掉到赛道上,他们会去捡遗留物,李宇经常盯着监控视频,提醒运动员迅速离开赛道,只有赛道空无一人,才能允许下一个运动员滑行,确保他们在滑行时赛道没有任何障碍物。

极限运动速度太快,有时候运动员掌握不好,身上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山上风大,七八级大风猛刮,有时候遮阳帘会脱钩,有时候猴子会调皮地跑到赛区,都需要有人去处理。夏天下雨,山上要挖泄洪沟,他们都要与设计师沟通。

德国戴勒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掌门人叫做乌伟·戴勒,他们非常精通雪车雪橇赛道的设计。赛道的形状要符合运动员的运动轨迹,确保运动员在滑行时人身安全,对管道的清洁度和光滑度提出很高的要求,管道的介质不同形状不同,安装时误差是多少,都有严格的规范。业主京奥公司工程部、设计部和宝冶公司项目部与戴勒公司不停地开视频会议,德国的时差比中国晚6个小时,他们下午两三点开会,就是中国时间的晚上八九点,有时候德国人开会到晚上10点,就是中国时间的午夜两点,经过54次确认,赛道才建设好。建好赛道还要开视频会议,每个月国际雪车联合会、国际雪橇联合会两个单项组织和戴勒公司还要来飞检,远程监控。

德国专家到延庆,李宇等人就与他们一起研究切磋,偶尔会议开到晚上8点还没有弄明白,外国专家回到山脚下的酒店吃饭,他们就从山上跟到酒店,不停地刨根问底,有时候要问到夜里1点多钟才能问出个子丑寅卯。欧洲人双休日不上班,可是为了保证训练和测试赛,延庆赛区的外国专家双休日都跟中国人一起上班。有一位外国专家幽默地说:“太累了,我希望自己能够活着看到北京冬奥会。”

德国人工作认真、严谨,疫情期间,为了及时得到专家的指导,延庆雪车雪橇赛道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会用视频连线德国,宝冶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外国专家建立了微信群,德国江森公司的工程师兰柏特每天都在家里用电脑监控赛道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打电话指导,或者在微信群中询问。长期熬夜使兰柏特眼圈乌黑,我看过他的照片,典型的熊猫眼,他的辛苦和敬业可想而知。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西南侧,是冬奥会中设计难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同时也是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赛道全长1975米,最高设计时速134.4公里,垂直落差超过121米,具有世界少有的360度回旋弯的赛道。

自2018年中冶集团上海宝冶承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以来,项目团队革新前沿施工技术,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引领多个中国“首创”:成功研制完成高强度、高性能的赛道专用喷射混凝土,并实现了国人自行完成喷射任务,填补了国内空白;首次研发出空间双曲面高精度高清洁度制冷管道制作安装技术,在确保赛道成型精度的同时保证了氨制冷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同时尝试完成了开放空间超规模氨制冷系统的调试工作,为赛道制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自行组建国内首支雪车雪橇赛道制冰师团队,研发了修冰补冰技术,开启国内首创。

同时,项目团队顺利完成了各大里程式节点:2018年7月24日项目一次性顺利通过国际单项组织对赛道模块的测试认证;2019年9月17日迎来赛道合龙贯通;2020年3月10日顺利完成首次正式制冰修冰任务;2020年9月30日顺利完成赛道制冰工作;2020年11月9日,国际奥委会在官网发布消息,北京冬奥会的雪车雪橇场地认证成功。

2021年2月16日,相约北京雪车雪橇测试赛在延庆举行,有150名宝冶人在小海陀山加班,保证国家队正常训练和比赛。2020年腊月二十八日、腊月二十九日和春节期间,我在延庆赛区采访,亲眼看到李宇在带领大家保障赛道运营。

今年是牛年,也是李宇的本命年,为了确保北京冬奥会的练兵,这个36岁的属牛人节日都在加班,他没有时间为妻子买一束鲜花,没有时间为儿子买一个玩具,甚至没有时间为自己买一条红腰带。

郑方行

在东岳泰山脚下,有一个泰安市;在泰安市的怀抱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县城——宁阳县。宁阳县历史悠久,西汉时汉高祖于宁山(今伏山村南)之南置县,因山南为阳,故名宁阳。

县里最好的中学是一中。1988年,宁阳县第一中学爆出了冷门:当年山东省的高考理科状元在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出现。宁阳的著名景点有文庙、神童山森林公园、禹王庙和灵山寺,不知道是这里风水好还是其他原因,小县城出了一个神童少年郑方,瞧这名字起得,上数学课时同学们会拿他开玩笑:郑方,老师今天讲“郑方行”(正方形)。

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公务员,母亲从农村到县土产公司做职员,普普通通的家庭养育了三个子女。母亲识字不多,但是傍晚的时候,会在乡下的家里,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手工给玉米脱粒,一边给孩子们讲状元郎进京赶考、高中皇榜的传说。宁阳一中有一批热爱教育的好老师,非常敬业,语文老师毛树贤是省作协会员,文采飞扬,精心研究孙犁的作品。他鼓励郑方学好语文、训练写作。郑方因此语文成绩很好。他学业轻松,不死读书,门门功课优异,看起金庸的小说通宵达旦。

他参加过山东省高中数学、物理、作文大赛,文理兼修,德智体全面发展。山东是高考大省,考生极多,能够在山东省考出状元谈何容易?而这个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小伙子硬是摘取了桂冠。那时候高考是先报志愿,究竟报考哪所大学好呢?父亲的一个朋友毕业于哈工大,从事建设行业工作,热情地对他说:“建筑行业不错,你报建筑专业吧,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最好。”

他听从叔叔的建议填写高考志愿,第一志愿就是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高考631分,被同济大学录取,读了五年本科。上大学以后才开始从头学习画画、学习德语,全凭自己的悟性跟同济的老师们学习建筑学专业。

郑方和我表弟的经历很相似,都是从山东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又从同济大学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读硕士,最后又攻读博士,成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郑方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读硕士时,我表弟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所以,我对郑方的学习环境很熟悉。同济大学地处曾经的十里洋场,海纳百川,包容万象。校训是同舟共济;校风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同济的校名就是取其同舟共济的意思。郑方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接受专业启蒙教育,这里是建筑思想和教育理念兼容的地方,尤其是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影响,令他终生难忘;同济大学的老师来自不同学校,或从海外留学归来,教育观念精彩纷呈,是同济在四大建筑院校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他非常感激母校对自己的培养。

郑方在同济大学读书时,钱锋老师博士毕业到同济任教,开设体育建筑设计课。钱老师可谓是他在体育建筑领域的启蒙老师,为他开启了专业领域的大门。他在同济大学不仅倾心专业训练,而且热爱体育运动。参加校运会1000米比赛,能排前10名。对体育的热爱长久不变,中年以后开始尝试马拉松比赛,42公里全程。到目前已经参加过北京、京都、纽约等10个马拉松比赛,完赛奖牌送给女儿做礼物,存在她的小柜子里,光彩照人。他现在仍然每周坚持跑步,每年跑上千公里。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运用数理、几何、逻辑、绘画、写作的本领,文理艺术兼修使得他如鱼得水,体育又能锻炼坚强的意志。

1993年临近本科毕业,因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外语考试没有德语科目,他用一个月的时间自学英语,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跟从俞靖芝老师读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大师云集的地方。知行合一,先生们的学识和作品引领了中国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建筑思想辉煌的殿堂。清华地处首都北京,精研传统,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从到清华大学读书开始,到2022年冬奥会,他从事建筑刚好满30年。1996年,他硕士毕业到清华大学设计院工作;1999年,他跟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庄惟敏老师,参加设计的第一个体育建筑就是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

2003年8月,郑方正式加入中建国家游泳中心设计联合体,负责水立方的设计工作,自此写下两个奥运7个场馆设计的传奇。设计联合体由中建总公司牵头,成员包括澳大利亚PTW、ARUP和中建国际(深圳)设计公司(后更名“CCDI悉地国际”)三家,赵晓钧担任中方总负责人。从方案深化开始,郑方担任设计联合体执行总负责人,主持水立方奥运会赛前的设计工作。同时,他组建设计联合体,在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后更名“国家网球中心”)、曲棍球场、射箭场设计竞赛中获胜;独立在沙滩排球赛场的设计竞赛中获胜。由此,他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持设计了5个竞赛场馆。

2008年8月,游泳运动员在水立方24次刷新21项世界纪录,菲尔普斯一个人得到8块金牌;中国跳水梦之队在周继红领队带领下,获得跳水的7块金牌,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传奇。奥运会赛后,郑方作为设计总负责人,陆续主持完成水立方2009年赛后改造、2014年APEC改造、2022年冬奥会冰壶赛场改造的设计工作。

这些场馆的设计,都实现了建筑形式、结构性能和节能策略的完美统一,使北京奥运场馆融合了世界范围内可持续设计的顶尖技术,深刻地影响了当今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这些场馆也锻造了他独特的建筑设计观念,包括三个核心要素:象征性体积、超级结构和渐变立面。

2009年秋天,他回到清华大学,跟庄惟敏教授读博士,学习技术哲学、人类学课程,潜心研究技术的意义和方法。理论结合实践,成就了他的博士论文研究。2014年6月,郑方在自己亲身参加设计的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里面,接受陈吉宁校长拨穗,从他手里庄重地接过了博士证书。

奥运是不可重复的历史,郑方大学毕业时对建筑专业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愿望,塑造了自己的观念。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主持设计国家游泳中心、国家网球中心等5个赛场,这是时代赋予他的机遇。

郑方的博学、真诚和谦和获得同行、同事们的认可。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国家游泳中心董事长杨奇勇就拉着他一起商量如何为冬奥尽力。这两个建筑专家在北京奥运会时还是两个小年轻,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彼此非常默契。水立方里面的画应该怎么挂,展览应该怎么布置,杨奇勇时常认真听取建筑师的意见。杨奇勇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到了冬奥会,水立方的游泳池要浇上砼,改成冰场。我觉得不成啊,这是全世界最快的游泳池,真要浇上砼,我就当场辞职。”

郑方安慰杨奇勇说:“放心,咱们国家建筑工业化体系发展这么久,还有那么多科学家,预制装配场地一定能达到现浇砼场地一样的性能。”

2017年4月,两人一起到瑞士巴塞尔观看男子冰壶世锦赛,研究可以拆装的制冰系统。当时拜见了世界冰壶联合会的主席凯特·凯斯尼斯,她非常喜欢水立方。虽然技术官员们对冰壶场地的复杂性忧心忡忡,她仍然支持水立方进行水冰转换实验和测试。条件是:如果实验不成功,立即采取浇筑砼的方案。

游泳池改成冰场这件事,以往只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小体育馆做过,夏天做游泳池,冬天铺上冰场做社区活动,都是小打小闹。但是冬奥会的冰场,需要的是世界上标准最高、技术要求最严格的冰。中国是基建王国,有建筑工业化体系,从数字设计到智慧建造,中国的建筑在全世界理应处于领先的位置。要面对水冰转换这样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得到最新科技的支持。于是,他俩从瑞士归来,直奔北京市科委。

国家游泳中心以水为灵魂,创造了无数奇迹,绝不能失去世界上最快的游泳池,还要做成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冰场。他们到北京市科委恳请课题帮助。市科委社会发展处的邢永杰处长和祁丽荣工程师大力支持,为水立方水冰转换立项:研发世界上最高标准、最有智慧的人工冰场。然而水是液态,冰是固态;冰场的基础需要像浇筑砼一样坚固;游泳池又湿又热,冰场又冷又燥;水立方的自然光线照射对冰也有影响。怎么解决这些难题呢?

两个挚友在一起商量,杨奇勇说自己哈工大的师兄张文元教授能够解决怎么让冰场坚固稳定,研究力学和结构性能;郑方了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江亿院士是中国顶级的空调制冷和环境专家。于是,郑方和杨奇勇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拜访,恳请江亿院士加入,指导科研队伍研究室内环境和气流组织。后来,水立方冬夏场景转换的研究获得科技部“科技冬奥”专项支持,研发可持续技术体系和智慧场景,为世界范围内奥运场馆的运营树立典范。

科研团队成功组建,郑方、杨奇勇和科学家们一起设计实验、测试方案,在水立方搭建了两条5种不同体系的实验赛道。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大学和中建一局、商汤科技等的科研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成功研发冬夏场景的智能转换体系,包括可转换场地、可调节环境、智慧场景控制和增强观赛体验等关键技术,在“相约北京”测试活动全面应用。郑方的博士导师庄惟敏院士主持科研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和专家们一起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保证了技术的圆满实现。有感于郑方等设计师的科学攻关,欣然赋诗:

七律 咏水立方变冰立方

丹枫诱惑思霞梦,桂月寒兰笑意融。

驱动火云迎赛事,协调冰水似神工。

清风泳道开心境,素蕴瑶壶耀眼瞳。

璀璨方晶花绽放,扬鞭跃马鼓声隆。

国际壶联指定的首席制冰师

在中国的冬奥场馆,我采访了一些优秀的外国制冰师。2019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冰壶锦标赛中,我亲眼看到中国冰球队居然战胜了加拿大冰壶2队,这里有运动员的付出,更有外国教练的功劳。

有一位加拿大制冰师叫汉斯·伍斯里奇,提起他我想掉眼泪,我曾经把汉斯推扫冰车的照片发给加拿大冰雪专家柯路奇,他赞叹道:“Best Ice master in the world.(世界上最好的制冰师。)”

照片勾起了我的回忆,2019年11月16日傍晚,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部工程师张金泉来到首都机场,迎接这位顶级制冰师。60岁的汉斯·伍斯里奇来自加拿大的温尼伯市,张金泉接过他沉重的行李,微笑着问道:“汉斯先生,您好!您坐了13个小时的飞机一定很累,咱们现在马上回酒店休息。”

没想到汉斯却执拗地说:“张先生,你好!我不回酒店。”

张金泉诧异地问道:“您想去哪里?”

汉斯坚定地说:“去国家游泳中心,我要看现场。”

冬天的北京树叶凋零,北风将树叶吹得在空中打着旋子,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疾驰着,张金泉手握方向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老人从温哥华来到北京,不仅旅途劳累,而且还有时差,明天有繁重的工作,不休息就是年轻人也吃不消啊,可他……

汽车在国家游泳中心的大门前戛然而止,汉斯缓缓下车,走进水立方,张金泉斟了一杯咖啡递给汉斯,他高兴地笑了起来:“Ah, coffee, very good!(啊,咖啡,非常好!)”

他喝完咖啡,向张金泉耸了耸肩膀:“走!”

来到水立方大厅,只见泳池中的水已经放空,做成了混凝土平面,汉斯手拿水准仪和全站仪仔细地测量着冰场赛道的平整度。冰场有1527平方米,按照国际壶联的规定,冰面平整度的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就合格,而水立方大厅的冰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他向工程技术人员布置完当天晚上的工作和第二天要干的活儿后,向张金泉平摊了双手:“OK,回酒店。”

张金泉驱车载着汉斯向凯迪克酒店驶去,酒店行李员帮助汉斯把行李运到房间,汉斯问行李员:“酒店几点吃早餐?”

行李员回答:“早晨7点。”

汉斯对张金泉说:“张先生,请你明天早晨6点45分来接我。”

张金泉关切地问道:“为什么这么早,还没有吃早餐?”

汉斯果断地说:“不能等,我必须抓紧工作!”

第二天早晨,张金泉如约而至,只见汉斯手拿一个刚刚打包的餐盒站在酒店大堂等他。5分钟后,他们走进水立方大厅,汉斯向在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布置完工作,才开始吃早餐。胡乱塞了几口面包、香肠,他就站起来与来自英国的马克副制冰师一起开始工作。

冰壶赛场对制冰的要求极高,必须比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场的冰面更加平滑。这需要制冰师繁复的工序。冰壶场地浇筑不是一次成型,而是纷繁复杂。底层为初冰层,对冰面的硬度要求很高。制冰时只能用细细的塑料水管一点点地均匀浇上去。冰壶赛道不但需要专业的制冰师制冰,而且还需要纯净的蒸馏水,对于场馆内的湿度、温度也有严格要求。冰壶比赛要求冰面的厚度是8~10厘米,需要喷洒160次水,一层一层去冻,只有层层洒水,冰里才不会有气泡。160次洒水不是家庭妇女往洗菜池随地泼水,而是颇有讲究,怎么洒,每次洒多少水都是学问,每次洒完水后都要对制冷机组输出的温度、水温、水量进行调整。这些活儿全是汉斯亲自去做,那是他吃到心里的活计,别人干他不放心,为此,他每天要在冰上走三万多步。

初冰层做好之后要刷颜料,也叫刷冰漆,让冰场呈现乳白色,汉斯的身上经常粘上白漆点。等白色的涂料涂刷完毕,还需要用红蓝等色的颜料画赛道,最后用纯水浇筑上层冰面,封住颜料。这一层要求绝对平整,不能出现气泡和杂质。他对工作一丝不苟,要求极严,他平时很随和,谈笑风生,可是在工作中哪个工程师干活儿不合格,他立刻就黑脸,绝不含糊,斩钉截铁地说:“我一定要世界顶级水平!”

午餐时间到了,汉斯来到职工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吃份饭。炊事员望着这个和蔼的加拿大老头,热情地给他盛饭菜,他也用生硬的汉语问候人家:“你好!”

加拿大温尼伯和北京的时差有14个小时,北京的白天正是加拿大的黑夜,也是他一天中最困的时候。他跑到卫生间用凉水往脸上浇水,冰镇前额让自己清醒,精神抖擞地制冰,从早晨6点多一直干到晚上8点钟。最后的6天制冰越来越关键,他从早晨6点多一直干到半夜12点钟才回酒店休息。制作底冰时,他就连半夜12点至早晨6点这个时间段都不肯好好休息,把闹铃上到3点钟,凌晨3点已经没有人来接送他,他就和副制冰师马克一起从酒店走到水立方,再看一次制冰效果。冬天北京的后半夜超低温,汉斯和马克冒着寒风走到水立方大厅,浑身冻得瑟瑟发抖。他们仔细查看了制冰效果才返回酒店,这一折腾光路上就要花费40分钟,回来又兴奋得半天睡不着觉,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谈何容易?

制冰时要推扫冰车,汉斯累得肩周炎犯了,左臂疼得抬不起来,只好用右臂单臂推车。

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于2019年12月3—8日在水立方举行,这是北京冬奥会的第一个赛事。12月3日是汉斯最忙碌的一天,他大清早儿就来到大厅制冰,维护冰面平整。晚上,所有的人都要撤离了,汉斯通知工程师设备应该在什么温度下运行,然后用英文庄重地宣布关灯。一盏盏灯熄灭了,明亮的大厅变得黑暗起来,汉斯深情地凝视着大厅,久久不忍离去。第二天,这里将有一场冰壶盛宴。他发自内心地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了不起的场馆,颠覆了国际壶联对于冰壶场馆的概念,我喜欢冰立方。冰面质量、场地环境都让我们倍感惊喜和满意。”

2019年12月3日是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的第一天,每天早中晚三场比赛,汉斯和马克精神抖擞地坐在现场,每当中场休息都要上来扫冰、制冰,维护场地。

观众席上有4700个看台,水冰转换最大的难题是水中比赛要热,要暖,要有湿度;而冰上比赛要冷,要干燥。冬天在场馆里观看冰上比赛,就要调整好冰面和观众席的温湿度,冰面上泛起寒气,观众席却温暖如春,比赛观赛体验堪称完美。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各冰上项目场馆中,国家游泳中心首个完成“奥运标准”冰面的制冰工作,首个举办高规格的正式冰上赛事,并率先进入实战运行测试阶段。

2019年12月8日,汉斯和马克要返回加拿大和英国了,张金泉去送行,汉斯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壶场馆首席制冰师,马克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冰壶场馆的主制冰师,他们是一对好搭档,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望着汉斯花白的头发、马克坚毅的神情,张金泉的眼眶变得湿漉漉的,再见了,汉斯!再见了,马克!咱们冬奥会见!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