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丰子恺陆俨少笔下的运动,看上海美术机构收藏的体育美术
来源:澎湃新闻 |   2022年01月27日15:34

体育从人类劳动中诞生,艺术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结晶。艺术作品如何表现体育运动?

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特别策划推出“美之飞扬 共筑梦想”体育题材美术作品线上展。展览以“夺冠硕果”“竞技之美”“全民健身”三个篇章,通过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和上海中国画院的馆藏作品,看新中国以来几代艺术家们对于体育这一命题鲜明时代气息的表达。

龚建华《打乒乓》 44×66cm 摄影 1995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龚建华《打乒乓》 44×66cm 摄影 1995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线上展”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民间美术、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其中,如丰子恺的《齐心协力》、陆俨少的《冰上运动》直接表现了运动场景;也有如俞云阶《夺冠》、周鍊霞《硕果》在获得奖牌背景下创作。

老画家笔下的运动风采

传统体育运动中,当然少不了龙舟。

1972年,丰子恺以划龙舟表达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奋进精神。《齐心协力》的画中题诗道:“风波历尽太阳升,此日中流自在行。舵手英明划手健,齐心协力向光明”。龙舟在中国是一项延续千年的体育竞技,这种世代延续运动也为华夏儿女铸就梦想开启引领的方向。

丰子恺《齐心协力》61x28.5cm 中国画 197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丰子恺《齐心协力》61x28.5cm 中国画 197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陆俨少的《冰上运动》描绘了一位少女正踏着冰刀在冰面上舞蹈,这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一门颇为冷门的运动项目,但在陆俨少的描画下,少女的身姿飒爽,充满了蓬勃之朝气。乒乓被誉为中国“国球”,路边的石板、屋里的长桌,都能成为乒乓球对垒的简易场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体育开展如荼,乒乓正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健身方式。画家汤义方1960年代的作品《比一比》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在一块自己搭建的乒乓桌上对垒的场景,画中的孩子有说有笑,神态各异,生动盎然,同时画家也以儿童的形象寓意祖国的未来蓬勃发展。

陆俨少《冰上运动》22x16cm 中国画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陆俨少《冰上运动》22x16cm 中国画 上海中国画院藏

从1953年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到中国冬季项目首个世界冠军,再到冬奥会赛场上的首枚金牌,直至2022年北京冬奥之约,中国体育所代表的已不仅是运动形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促发高尚精神的媒介。

汤义方《比一比》126×69cm 中国画 196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汤义方《比一比》126×69cm 中国画 196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吕蒙的《跳水》以版画的形式、运用了红、绿两种对比色,生动地刻画了海水与卷起的朵朵浪花。海滩上的人们三五成群,在玩水、跳水。海滩上,正跑来俩小孩,姐姐拉着弟弟,沙滩上还留下了他们红色的脚印。作品展现了人们安居乐业,劳逸结合的新中国新景象。

吕蒙《跳水》28.5x31cm 版画 196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吕蒙《跳水》28.5x31cm 版画 196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其实一些老画家本身也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王个簃青年时曾在江苏省运动会上取得过优异的名次。因此从艺之后的王个簃也一直心系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曾为女排队员作画,祝贺她们取得世锦赛冠军。他在1972年创作的《乒坛盛开友谊花》,也是这一题材中的佳作。

王个簃《乒坛盛开友谊花》69x125cm中国画 197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王个簃《乒坛盛开友谊花》69x125cm中国画 197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周鍊霞《硕果》130.5×59cm 中国画 1984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周鍊霞《硕果》130.5×59cm 中国画 1984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此外,以油画见长的俞云阶用中国画《夺冠》表达1986年汉城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4金高居金牌榜第一的喜悦。画家用色大胆强烈,笔墨洒脱,将公鸡夺冠之神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深厚的西洋油画的功底,使他的水墨作品既具国画笔墨特点,又兼西洋画浓郁的色彩表现。

俞云阶《夺冠》102x67 cm中国画 1986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俞云阶《夺冠》102x67 cm中国画 1986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华君武《牛年迎八运  纪录又更新》27.8x23.4cm 漫画 1997年1月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华君武《牛年迎八运  纪录又更新》27.8x23.4cm 漫画 1997年1月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运动之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表达出越来越多的运动门类,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恰是“力”与“美”对话,体育运动的精神和观念也通过艺术家之手予以了不同的表达。

何鄂《摔跤手》62x50cm 雕塑 199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何鄂《摔跤手》62x50cm 雕塑 199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同为雕塑作品,何鄂的《摔跤手》蕴含了浓浓的民族特色,吴慧明的《力》以简练的手法把人物间复杂关系处理得整体和谐,并为其赋予古代雕塑的质朴感。

吴慧明《力》130x75x55cm雕塑 199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吴慧明《力》130x75x55cm雕塑 199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张培成的《做体操》,虽然运用了中国画的材质,但已经不是传统的样式,其笔墨自然流露,通过线条轻松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动态图样式。从画面中能清晰地判断出主体是四位正在做体操的运动员,他们正摆出不同的姿势,有的站着做伸展动作,有的站着,有的在弯腰做拉筋动作。画面构图严谨,呈现的是畅快与和谐。

张培成《做体操》144x140cm中国画 200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张培成《做体操》144x140cm中国画 200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徐匡的版画《金色的赛马场》吸收了素描中的细腻明暗关系,在疏密有致的对比之间,突出了赛马场上的动感。

徐匡《金色的赛马场》31x55cm 版画 1981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徐匡《金色的赛马场》31x55cm 版画 1981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同样以马为主题,洛川县民间剪纸代表作者王兰畔的作品《骑马》则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王兰畔《骑马》54×78cm剪纸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王兰畔《骑马》54×78cm剪纸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201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举行》等作品表达了近年来上海体育的发展,以《201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为例,其画面取景在外滩,凸显上海这座城市标志性建筑。画家以全景式构图方式来进行画面处理,注重人物刻画,使得画面生动形象。前景为不同肤色的参赛者,远景是上海外滩高楼,整个画面交融着城市与友好的运动氛围。

余松 程文娟 张培成 《201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158x344cm 2014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余松 程文娟 张培成 《201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158x344cm 2014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白璎《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举行》194×154cm 中国画2021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白璎《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举行》194×154cm 中国画2021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冠军也是艺术作品重要的表达对象,摄影师逄小威曾为奥运冠军乐靖宜、刘翔、王励勤等拍摄肖像,展示了赛场下冠军们依旧坚定执着的眼神。

逄小威《乐靖宜》96x72cm 摄影 2007年4月21日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逄小威《乐靖宜》96x72cm 摄影 2007年4月21日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逄小威《刘翔》96x72cm 摄影 2007年5月9日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逄小威《刘翔》96x72cm 摄影 2007年5月9日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逄小威《王励勤》96x72cm 摄影 2006年12月22日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逄小威《王励勤》96x72cm 摄影 2006年12月22日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蒋铁骊的雕塑《我们夺冠了!》在塑造语言上追求整体、厚重、空间体块强烈的视觉效果,运动员的情绪调动浓烈饱满、高潮迭起,形象地将上海运动员鲜花与掌声背后所付出的汗水与泪水、挫折与艰辛浓缩成散文诗般的纪念碑。

蒋铁骊《我们夺冠了!》170×330×85cm雕塑 2017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蒋铁骊《我们夺冠了!》170×330×85cm雕塑 2017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