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列宾,描绘“俄罗斯灵魂”的大画家
来源:文艺报 | 沈大力  2022年01月11日08:42
关键词:列宾

列宾

《1905年10月17日》

2021年初冬,路易·威登基金会在巴黎推出莫罗佐夫兄弟收藏的名画展,从2021年10月5日至2022年1月23日,以一个季度的时长展示两位收藏家辛勤搜集的马奈、莫奈、雷诺阿、塞尚、高更、马蒂斯和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偶像的大批珍品,令观众赞叹不绝。然而,笔者却在璀璨群星中,久久被同期在巴黎市属珀蒂宫博物馆举办的俄罗斯画家伊利亚·列宾所吸引,回忆起数十年前,先于法国印象派,最早映入一个中华少年眼帘的是他的画作。

眼下,冲破新冠肺炎疫情的禁足,《伏尔加河的纤夫》登临塞纳河畔,以巴黎首次列宾作品回顾展“第一画幅”突兀显示典型的俄罗斯灵魂。这届绘画展共陈列列宾一百幅画。最震动观众的,当推《伏尔加河的纤夫》(Les Haleurs de la Volga)。这幅画创作于1870-1873年间,现存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这之前,画家一直努力用彩笔劝人向善,但经友人提醒劝善未必有善果,于是乎转向映现俄罗斯人灵魂深处的痛苦。他依据巴拉基列夫1860年在伏尔加河辑录的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绘出同名大幅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列宾于1870年5月至8月跟弟弟瓦西里和另外两个画家朋友一同游历伏尔加河,体察河岸边拉纤苦力们的辛酸。他是应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子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洛维奇大公爵之邀,动手绘制此画的。不料,作品完成后交付皇家美术学院“圣殿”,却因其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遭到猛烈抨击,让画家顿时陷入困境。然而,该画上纤夫表情各异,个性鲜明,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最终在1873年维也纳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与尔后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高歌的《伏尔加船夫曲》相呼应,以激情的呐喊引起众人共鸣。

珀蒂宫展厅里,列宾的另一幅名作《查波罗什人复信给土耳其苏丹》也吸引了大批观众。画面上,一批查波罗什人在硝烟尚未散尽的废墟上给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写回信,拒绝为异邦暴君效劳。哥萨克们大义凛然,满腔浩气回荡原野。列宾从1878年起笔,历时整整12个年头,其间曾于1880年亲赴乌克兰体验生活。1887年,画家幸遇历史学家德米特洛·雅沃尔尼茨基,对方向他提供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滋养了他的创作灵感。这幅杰作于1891年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得到,在1893年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大奖,由此享誉世界画坛。

列宾在1926-1930年间画就《戈帕克舞蹈》,描绘查波罗什人节奏迅疾的歌舞,给俄罗斯的民间传统注入新鲜气息,观之令人目眩。圣彼得堡向本次展览提供的油画《萨特阔在海底王国》,是列宾根据一部俄罗斯诗歌传说,从1873年起历时三年完成的。画中描绘一位诺沃戈罗德富商落入海龙王的世界。龙王让他在仙界美女中挑选新娘,富商选中的未婚妻却是一位俄罗斯姑娘,流露出列宾浓厚而深切的俄罗斯情结。实际上,画家本人并不十分满意这幅作品,但却因兹得到了俄罗斯美术学院院士称号。

兴许是触动了笔者自身经历,列宾所画《不期而归的人》场景显得尤其突出。一个被沙皇政权放逐多年的贵族知识分子一天突然归来,出现在惶然不知所措的妻子面前,两个儿女骤见这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陌生人,根本不知道这是自己的生父。客厅墙上悬挂着舍甫琴科和涅克拉索夫的肖像和查理·斯特本的名画《耶稣受难图》,让人联想到这个“风雪夜归人”艰辛的历程。

另一幅题为《1905年10月17日》的画,表现一场俄国1905年民众抗暴的革命场景,作者明言:“这里表现的是俄国社会解放”。画上的师生和工人摇动红旗歌唱,托举一个“被赦免者”,欢呼他终获自由。画家这种渴望自由的情怀,于1903年在荷兰湾海岸画的《何等自由!》里已经流露。那是一对男女青年在浪花中跳玛祖卡舞,恰似一首青春的赞歌,在1905年革命潮流中愈显热情洋溢。这一现象表明,列宾虽然也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瓦尔瓦拉男爵夫人等显贵画过像,但他内心始终是同情俄罗斯广大穷苦大众,支持革命者反抗暴君的。

珀蒂宫展览组织者指出:“列宾出身于农奴家庭,见证了他生活时代俄罗斯各个方面令人震惊的变迁,尤其是在社会历史深层,将之反映在争取自由的作品里,越出了国界。看他的画作,可以了解俄国动荡的历史,深入俄罗斯人的灵魂。”

列宾是公认的肖像大师,尤其擅长处理光线和色彩。从1860年起,他画了大量肖像,总数约300幅。所绘对象首先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他画妻子薇拉和孩子,以女儿娜佳和儿子尤里嬉戏或靠枕入睡的憨态表现生命的纯真和活泼。尤里长大后也成了画家。列宾为其同代艺术家画像,最驰名的是免费到俄国巡回演奏的李斯特女弟子,德国钢琴家索菲·曼特(1846-1918)和沙皇宫廷中的“红色男爵夫人”,那位曾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译成法文的瓦尔瓦拉(1850-1928)。后者美艳夺人,列宾为她画的肖像,身着加里波底式赤色紧身胸衣,焕然一位巾帼美女。纵观列宾众多的肖像画,除了民族传统和乡土气息浓烈的《乌克兰女子》和他1900年从巴黎国际博览会归来为二女儿画的肖像《在阳光下》,最震撼人的还是《伊凡雷帝》。沙皇伊凡四世自认君权神授,登基称“沙皇”。他脾气暴戾,1581年一天盛怒之下猛击长子头部,致使对方颅骨破裂,血流不止,奄奄一息。此时,伊凡雷帝悔之不及。列宾描绘出了他面部悲戚绝望的神情,预示这个在罗曼诺夫家族之前的“俄罗斯第一现代君主”尔后精神错乱,不得善终。这幅作品一度因被视为有“煽动性”,受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查禁。1913年在莫斯科的特雷西亚拉夫画廊展览时遭到猛烈攻击,1918年又遇破坏,至今仍在修复中,因而没能参加这次在巴黎的展出。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列宾非常欣赏音乐家穆索尔斯基。得悉对方罹患重病,他急忙赶到圣彼得堡一家军事医院探望,为其画下一幅头发蓬乱的珍稀肖像,流传后世。列宾离开几天后,穆索尔斯基死去,年方42岁。列宾1878年加入以描述民众生活为宗旨的“巡回展览画派”,难忘初衷,他还为跟穆索尔斯基同属新俄罗斯乐派的《强力集团》(亦称《五人集团》)里的《伊戈尔王子》作者鲍罗廷和《高加索的囚徒》作者居伊绘像。

列宾曾经与作家托尔斯泰保持相当密切的关系。1880年,二人在列宾的画坊相识,尔后,列宾不断造访托尔斯泰在莫斯科的邸宅。他连续描画,或雕塑了不下70幅托翁的肖像,最为人知的一幅是1887年绘的油画《列夫·托尔斯泰耕地》。托尔斯泰最不愿意给人当模特儿,且与列宾的艺术观不甚相同,但出于友谊,同意画家观察自己的日常活动,描绘他的生活。托尔斯泰厌恶贵族的奢侈,欲接近穷苦农民,体验乡野的自然朴素。他驾着两匹白马耕地,引起列宾的极大兴趣。据托尔斯泰的女儿阿列克桑德拉回忆,托尔斯泰扶犁耕作时,列宾在田里奔来奔去,画了一张又一张速写,然后合为“托翁耕作图”,翻成版画和照片,供公众了解贵族出身的这位大文豪一心想过“穆吉克”生活的意向。

列宾的一百幅画在巴黎展出,活动组织者自然要提及这位俄罗斯画家曾与欧洲文艺之都“光明城”结缘。列宾确于1873到巴黎游学,为时三年。他携家眷住在蒙马特尔高地上,靠画人物肖像度日。尽管有来自圣彼得堡的禁令,列宾在1875年和1876年间还是在法国展出了自己的作品。他受到初期印象派感染,去诺曼底野外写生,跟风景画家阿列克谢伊·鲍格留波夫等人交往,拓宽自己创作的视野。从艺术风格上衡量,若将他比作俄罗斯的库尔贝,倒不如说他更接近达鲁。只是,他不像前二者那样,并没有参与社会革命的实践。在法国时,他结识了屠格涅夫和一批俄国流亡者,深受屠氏《父与子》和《处女地》等小说触动,预感到俄罗斯社会未来的变化。且看,他1896年在冬宫为尼古拉二世绘的画像上,阳光照射不到沙皇的宝座,其中自然寓意深长。

1899年,列宾在被沙俄兼并的芬兰购下一块土地,离圣彼得堡仅有三十公里远。那边,在一个大湖的环绕中,他构筑了一座画坊,最终回归宗教题材,画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四年后,他在那里定居下来,1927年至1929年间跟新伴侣,还有女摄影家纳塔丽娅·诺尔曼一道接待从远方来访的友人,其中有高尔基,以及受高尔基激励从事文学创作的列奥尼德·安德列耶夫。与高尔基不同,列宾并没有像俄罗斯文豪那般返回一心眷恋的祖国。晚年,他滞留芬兰,成了一个流亡者,不时在赫尔辛基展览作品,在孤独中艰难度日,于1930年9月29日在异邦辞世,享年86岁。

现今,巴黎珀蒂宫辟出十四个展室,呈示列宾辛劳而丰富多彩的绘画生涯。展览会特别突出列宾绘制人物肖像的才华,他对俄国大自然和社会的深邃洞察力,以及画家跟文豪托尔斯泰的通信,还配有几部跟逝者交往的作曲家们的音乐形象影片,让法国观众从多方角度了解俄罗斯的历史、风俗、精神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尤其是俄罗斯人的灵魂和性格特征。

列宾曾于1890年发表《艺术信札》,一度引起争论。他生时有言:“所谓灵感,实质是辛劳的果实。”这句被视为“墓志铭”的话,似乎可作为对这位俄罗斯现实主义大画家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