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群山之间》非虚构作品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
来源:网易广东 |   2021年12月22日08:30

2021年12月19日,由《文艺报》、广东省作家协会、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暨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暨南大学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承办的“非虚构、扶贫文学与《在群山之间》作品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广西、宁夏、吉林等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学生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文艺报》总编室主任李墨波,暨南大学文学院书记魏霞,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宋剑华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主持。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致辞

张培忠书记表示,本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落实中国作协十代会精神的有效举措,具有特殊的意义。陈涛先生以“第一书记”身份创作的这部优秀作品,在当下的中国文学现场有着多重的意义,并从文体、题材、身份、作品本身及平台等五个方面进行归结阐释。他认为,《在群山之间》所呈现的内容达到了一种惊人的真实,包括生活真实、内心真实和人性真实等层面,是具有《史记》实录精神和非虚构特质的现实主义力作。作为脱贫攻坚题材的书写,该书聚焦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写出这个村以及与此相关的点点滴滴,彰显了作家的担当作为和才情智慧。此外,作者在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之外的“第一书记”身份,使其所呈现的伟大时代的宏大叙事,在惊人的真实外更有着灼热的温度。作品既有扎实的田野调查,更有渊博的知识考古,读来不仅妙语解颐,更启人深思。他表示,省作协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整合全国乃至海外非虚构文学创作、研究的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高地,加快推进中国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

《文艺报》总编室主任李墨波致辞

李墨波主任在致辞中认为,《在群山之间》是一部展现灵活现实性的非虚构力作。《在群山之间》在新世纪扶贫文学众多创作题材中的独特意义,就在于作家陈涛以文学和情感来处理现实,找到了书写扶贫事业的文学方式,是大爱大义之作。陈涛在创作中关注到了最热烈、最广大、最普遍的时代问题,在“群山之间”可以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我见证了他的成长。从最开始在鲁院当老师,后来又到甘南挂职,包括那两年我看到他不停的在朋友圈号召朋友给当地的孩子去捐赠,我想他这两年的生命岁月,让他实现了自己的一个精神的救赎和内心的成长。

暨南大学文学院书记魏霞致辞

暨南大学文学院书记魏霞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在全国文代会、全国作代会刚刚闭幕之际,来到广州、来到暨南大学、参加此次以《在群山之间》文本为中心、关于非虚构、扶贫文学与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当代文学研讨会 。召开此次座谈会就是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全国作代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为呈现“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展示“新使时代的精神气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文艺报》、广东省作家协会,一起主办“非虚构、扶贫文学与《在群山之间》作品研讨会”,有着极大的时代性价值和意义。魏霞书记希望今后能与省作协继续加强合作联动,共同推动非虚构、扶贫文学、中国乡土文学、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

暨南大学文学院宋剑华教授致辞

暨南大学文学院宋剑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陈涛的《在群山之间》对扶贫事业的书写,体现于日常语境下“助学、修路、非遗、补助”等一些具体细致的工作,在其中显现出一种难得的自然、朴实、可信与真实的巨大力量。《在群山之间》极具历史真实感,没有丝毫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事实上,《在群山之间》展现的不是陈涛一个人的事业,而是千千万万个扶贫干部的事业,他们渺小而真实,平凡而伟大。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主持开幕式

研讨过程中,与会专家从非虚构、扶贫文学、乡土文学、知识分子写作等方面进行思考。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评论家谢有顺提出,《在群山之间》让人重新思考何为写作的问题。“作家需要走出自我的房间,走向群山和大地,这样时间才真正开始了。看书的时候留意到他作品中精准的时间,朴实的文字里,让人有种时间开始的感觉,而不是混沌、模糊的时间感。我们有时凭借惯性生活,因此需要有一种时间重新开始的神圣感。《在群山之间》是一部向先贤学习、向自然万物学习、呈现内心自我的生命之作。”中国社科院《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科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表示,《在群山之间》打破了以往非虚构写作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困境,是对非虚构写作往往真实有余而文学性和艺术真实性较为欠缺的有效反拨,是别具文学意味和文学价值的“非虚构的扶贫文学文学志书”。《东吴学术》主编、教授丁晓原表示,《在群山之间》是作者的工作角色和国家工作角色的融合,是主体内和客体外叙事的结合。该书经作者主体内化后,成为生活和心灵内部的叙事作品。由此把握该书特质,即写有独特魅力的民族,写独特的生活才有独特价值的文学,没有代价就没有好的生活。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在群山之间》无论在主旨开掘、语言运用、叙事策略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彰显了作者宽广的作家襟怀、真挚的人民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非虚构精品力作。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对非虚构写作、扶贫文学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和探寻《在群山之间》的多重价值,推动学术界对新世纪中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入讨论和分析。

会议闭幕式由《文艺报》总编室主任李墨波主持。《在群山之间》作者陈涛做答谢辞。最后由张丽军教授作学术总结。

作者陈涛

陈涛在答谢辞中说,听了大家的发言很感动。我觉得我这本书大家读起来没有那么多的隔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真诚。我在这个作品当中,我力图去呈现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我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一个作品,不会把自己那么打开,能够让自己完全的坦率,尤其是我对我的一些亲人,我对女儿写的那些东西,觉得这个东西我以前我从来不会写。但是我到农村去之后,我就释然了,放开了,我觉得我要写出这样的东西来,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也不在乎别人说好不好。其实它就是一种生活,我甚至觉得文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通过文学这个方式来感知自我,见证这个亲历的时代变化。

暨南大学文学院张丽军教授在学术总结中提出,《在群山之间》读来让我特别感动,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是人民性。这代表的是数万扶贫干部的生活史、生命史、情感史记录。第二是现实性。真实是文学最重要的品质。第三是审美性。写出扶贫事业中的情感、诗意和心灵的东西。《在群山之间》,可用“四书”来命名:第一是动人之书。第二是时代之书,写出了这个时代之变。第三是生命之书,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性。第四是史诗之书,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群山之间》有两个启示:一是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的启示。一百年前,陶行知、晏阳初进行乡村扶贫教育。《在群山之间》是历史的续接。二是启示我们到哪里去。这本书告诉青年、众人如何寻求自我,寻求历史,寻找未来的可能性。

线下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