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专家观摩研讨电影《误杀2》
分享到:
来源:文艺报 | 影讯  2021年12月20日08:50
关键词:《误杀2》

12月14日,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壹同传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电影《误杀2》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微光点亮世界,电影照进现实”为主题,影片导演戴墨,总制片人钱重远,编剧李鹏、刘吾驷与专家学者就影片的创作手法突破、情感表达挖掘、现实主义探讨等进行深度交流。中国电影基金会投融资专项基金主任、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主持会议。

据总制片人钱重远和导演戴墨介绍,《误杀2》取材自2002年的美国影片《迫在眉梢》,但在本土化处理、反转剧情的添加、现实主题的提升等层面仍面临很大挑战。影片既要有所创新,又要打造一个连续性品牌,曾前后修改十稿。此外,在编剧、监制、声音指导、美术指导、剪辑等主创团队上,影片也延续了《误杀》的原班人马。

与会专家认为,相比于第一部,《误杀2》通过全新的故事,进行了新的思考、新的表达,强大的叙事能力、精巧的悬念设置、不断反转的人物刻画,让观众在“猜到与猜不到”之间,认同和接受影片剧情,并产生共情。影片在主题、题材、演员阵容、故事视角等方面实现了“误杀IP”的巩固,用类型化的手法、流畅的叙事把家庭和社会两大内在驱动主题较好结合在了一起,“黑暗中才能看到微光”的主旨也与《误杀》一脉相承,表达了底层民众对社会结构不平等的反思和批判,最后的结局也实现了道德和伦理的缝合。

亲情主题是“误杀”系列始终强化的要点和要素。《误杀2》更是立足小人物,塑造了一个为爱奋不顾身的父亲形象。有专家用“精彩情节引人入胜、人情世故触目惊心、世态炎凉折射巧妙”三句话概括对影片的理解,认为影片在剧情、人设、现实透射上做了更深的触及。影片通过对主角林日朗这一无助又充满力量感的父亲角色的层层剥茧,完成了“善良的普通人亦是生活中的勇士”的“大人格”的展现。父亲这一形象,在周密的设计和多重反转后,一次又一次震撼着观众,最后主动设计了误杀来拯救儿子小虫,达到一种悲情的观影效果,既实现了对“误杀”多样性的拓展延伸,又实现了主题和情感的升华。有专家谈到,影片通过“社会正义、社会仁爱、社会宽容、社会和解”四大核心要素,层层递进,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探讨。

电影《误杀2》已于12月17日登陆院线,正在持续热映中。

访谈更多

温新阶:在生活的湖底采撷珍珠

“故乡,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她是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土地。因为有了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才让这片土地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沉沦。”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银钟暗哑

本文是一篇以自然感悟为主题的散文,通过一次山间漫步的细腻记录,展现了银钟花的静美与山野的永恒韵律。

诗歌 | 后来(外四首)

不知道月光和泪光 哪盏先亮

诗歌 | 高梁铺行(外一首)

人站堤岸 仰首看不到这座楼阁,唯有 置身最高层,和它一起放目 才是看见了清晖阁

散文 | 河流一样的故乡

《长江本纪》

散文 | 夏意脩然

这是一组描写乡村夏天的散文诗,也是一组寄居乡村的心灵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