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紧贴时代脉搏 上海文学界为奋进中的生动中国激情书写 ——写在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之际
来源:文汇报 | 许旸  2021年12月14日06:40
关键词:上海文学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文学承担着记录时代、塑造灵魂、凝聚力量、增强自信的重要使命。五年来,面对新的时代,上海作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书写时代华章,攀登文学高峰。

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奔向小康的路上,还是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在城市建设的最基层,上海作家始终在现场。一部部致敬历史伟业、凝聚人民力量的优秀作品,为上海这本“大书”里的奋斗者留下了炽热而凝重的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上海先后有10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10人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一人入选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有18部作品获得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23部作品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学项目资助。在党的诞生地,上海多部红色题材作品、主题出版著作从纸质开拓到音频视频,从上海走向全国并输出海外。一年又一年,更多演绎上海故事、传播上海精彩、镌刻上海印记的“爆款”作品,从这片沃土“生长”出来,日益枝繁叶茂。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上海文学界将合力再谱新篇章。

书写这座光荣之城是上海作家的使命与幸运

——访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

文汇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文学界如何挖掘整理这座光荣城市的红色资源,将其转化为主题出版的鲜活来源、转化为“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读本?

王伟:书写这座光荣之城,是上海作家的使命与幸运。老中青三代作家以文学之笔接力发掘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梳理数以百计的红色遗址故事,焕发出书写百年党史的巨大热情,并以新的视角、新的艺术手法重述革命历史、彰显信仰之美,尽力开拓主题书写的叙事空间。为迎接建党百年而部署的“红色起点”纪实文学创作工程,先后推出第一辑《白纸红字》《起来》《巾帼的黎明》《铿锵序曲》《上海早晨》《新渔阳里六号》六部长篇总计90多万字,吸引了文学界目光。第二辑《伟大纪念日》《钟英》《不可忘却的纪念》等年内出版。

在“红色起点”创作基础上,上海作协2018年起又发起“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由叶辛、叶永烈、孙颙、赵丽宏等作家领衔,上海作协专业作家、签约作家加盟,不少“大神级”网络作家也加入其中。目前已出版前两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暗夜里的星星之火》,第三辑《黎明前的胜利曙光》即将出版。为庆祝建党百年而组织的诗歌创作结集推出《跨越世纪的辉煌》特刊,以上海红色历程为脉络,回顾、展示和讴歌了党的百年奋斗。

文汇报:身处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时代,上海如何鼓励引导广大文学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

王伟:沉潜到社会深处,向生活学习,是文学创作者的大众情怀与自觉担当。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在重大历史节点面前,上海作家未曾缺席。

近年来,《考工记》《一把刀,千个字》《疼痛》《心居》《封锁》《慈悲》《回望》等一批作品接连问世,数量质量都呈上升趋势,记述了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与分量,艺术手法创新多元。我们还鼓励吸引全国作家书写上海这本“大书”,比如何建明的《浦东史诗》《第一时间》《革命者》等都在上海首发出版,影响深远。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上海作家积极行动,三个月内写出900多首新旧体诗歌和40多篇报告文学,全景式记录上海抗疫历程。长篇纪实作品《张文宏医生》和长篇小说《十四天》等,通过《收获》首发受到广泛关注,传递了文学“抗疫”治愈的力量。文学批评也随着创作持续繁荣兴盛,以青年为主体的评论家队伍逐渐成型,在全国积累声誉。

近年来,上海作协在申城多地打造现实题材创作基地,包括陆家嘴金融城、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新片区等。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曾推出《城中之城》《上海报告》等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集;线上电子刊《上海纪实》成为发表现实题材作品的新兴平台,并选编年度优秀作品出版《如歌的岁月》等。

文汇报:沪上文学队伍不断壮大,在培育挖掘新人方面,上海文学界有哪些探索?

王伟:近年来,上海初步形成了创作门类均衡、创作势头活跃、风格类型多元的百人青年作家方阵,多名颇具潜力的90后写作者崭露头角。这一现象引起全国文坛尤其是评论界关注。无论是《萌芽》及新概念大赛对青春文学的助推,还是《收获》《上海文学》每年推出年轻作家专辑专号,都对文学新生力量培育发挥了巨大作用。“华语文学网”承办的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将线上作品发布和线下出版、新人孵化紧密联动。上海作协2017年首创签约网络作家制度,团结凝聚起更多优秀人才。

上海写作计划、上海国际文学周,在过去五年中持续扩大影响,上海国际诗歌节、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坊等新创文学交流活动,也逐步成为文化品牌。开展多期的“文学进社区”系列活动也是上海探索系统化、可复制文学服务模式的一种尝试。这些平台在增厚城市文学氛围、拓展文学内外交流和团结凝聚新文学群体等方面,丰富了上海文学事业发展内涵,也助力彰显了上海城市软实力。

展现历史进程的惊心动魄,凸显革命激流中绽放的青春之花和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

孙甘露(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五年来,上海作家投身火热广阔的生活现场,围绕建党百年、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海派文化等主题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上海作家近期的创作,也可以放到近年上海作家关于历史题材尤其是上海市作协组织的红色题材写作的脉络里来看,力求以更文学的方式探索主题叙事的多种可能,尽可能在更深层面展现历史进程的惊心动魄,凸显革命激流中绽放的青春之花和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近年来,上海作家有关于左联历史、关于上海大学历史的写作等,有关于张文宏医生人物的纪实写作,再往前可以看到关于中国创世神话的写作,历史和现实紧密交织。上海文学界的整体创作恰可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观察研究。

上海作家创作题材丰富,体裁风格多样,小白、路内、滕肖澜、薛舒等一批作家的小说创作呈现出相当斑斓的艺术表现。其中,王安忆的写作、研究、教学是最显著的例子,她长期聚焦在上海这个背景前,梳理刻画历史的影响,《考工记》《一把刀,千个字》等作品带有一种反思性,既是对生活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小说技艺的反思。这也影响到上海年轻一代作家的创作和思考。

张定浩、周嘉宁、黄昱宁等在创作同时所做的翻译工作,黄德海、方岩、木叶等在文学评论的同时所做的编辑工作,都可视作对现代以来上海前辈作家传统的自觉接续。他们在各自领域持续深耕,都做出可喜成绩。

五年来,上海作家走出书斋,热情投身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在思南读书会、陆家嘴读书会、朵云书院等人文空间积极推广阅读,和读者交流、与同行切磋。在每年上海书展以及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现场,更是可以看见他们活跃的身影。中外作家学者与公众探讨分享文化话题,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日常阅读生活的常态。同时,作家们也从中获益匪浅,上海的读者来自四面八方,并具有很好的阅读修养,面对面的交流反馈,对作家来说是最可宝贵的。

“使命感”会促使一个作家自动自觉地去思考,我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滕肖澜(作家)

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新时代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是写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人人心中有梦,文学作品便要写出心之所往,梦之所愿。文艺作品应该传播正能量。正能量不是那些张嘴就来叫得响亮却不走心的东西,而是一些朴素又真挚的情怀。相比那些矫饰过的情感,它反倒应是有些笨拙的,仿佛爱你在心口难开那般,浑然天成的诗意,像人们常感慨以前没有PS技术下的天然美女。婴儿肥、老虎牙和单眼皮也一样让人着迷。因为它是真的。真实,所以珍贵。它让人懂得爱与被爱的可贵,感受活着的意义。文学需要这种能量与力量。尤其现实题材,我们太需要沉甸甸的,看似笨拙,却又真真切切能直达人心的东西了。

去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心居》,是一部以沪上大家庭生活为背景的作品。以“房子”为切入点,衍生至城市各个层面,全面展示百姓生活,以及时代环境对个人际遇的影响,探索人性和世情变化。从中读者能看到上海的包容性,不管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都在不断改变和成长,融合得越来越好,势必会带来生态上的良性循环——每个自律的、努力奋斗的人最终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居所。

作家要有“使命感”。中外许多文学大师除了作品本身技术精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写作触角伸入社会各个角落,触碰到那个时代的脉膊,呼吸着人民的呼吸,快乐着人民的快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希望着人民的希望。他们的作品有血有肉,也有灵魂,而绝非简单的流水线上的文字加工者。

“使命感”,会促使一个作家自动自觉地去思考,我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尽管力量有限,但我们有手中的笔,看似不起眼,但一番百转千回曲径通幽后,能直达人心。文字的魅力,是润物无声,也是振聋发聩。它是另一种力量,足以去打动人,呼唤人。我们要传递那些美好的情感,人世间最真挚的东西。每个人心里都有善,都有美。不管我们写的是悲剧还是喜剧,是现实还是穿越,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互通的,人同,理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躲在文字背后的作者的脸,不管是哭着微笑,还是笑着流泪,最终的目的是,哭过笑过后,能够激发出心中的爱与美,让人们始终对生活怀着慈悲,抱有希望。

写唯一性的作品,严谨而艰难,但也是坚持文学本性,探索写作无限可能性

秦文君(儿童文学作家)

上海是中国儿童文学发源地,也是儿童文学重镇。如何创作出大气、透彻、动人的儿童文学作品,展现中华文明的艺术行进轨迹?怎样为世界展示美丽中国,焕发美的感召让小读者受益?

要写唯一性的作品,写真正忠于独创的作品。市场化背景下,快餐式同质化童书多,要写有作者的体温和气息,有鲜明风格标签的独创作品,而不是看什么吃香了,在后面紧跟。创作需要独特、智慧、创新,要从追求发表,到追求艺术个性,追求境界。写唯一性的作品,严谨而艰难,但也是坚持文学本性,探索写作无限可能性的过程,让勃勃燃烧的文学精神内力永不改变。

书写儿童,要根植于儿童心灵世界,更要根植于社会人性。

五年间,我书写探讨着女孩成长的无限可能性,比如长篇小说《云三彩》《月光小巷》《幸福感》等。图画书《我是花木兰》采用新颖的双重视角展开双线叙事,创作期间,我不厌其烦地找了100个孩子,请他们说说心目中的花木兰,力争精准把握当代儿童的审美视角和语言叙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魅力能体现作品高下深浅,更传达母语力量与文化精神。我立志写作精品,老老实实爬格子,而不是跳格子。惟有精雕细琢,传递爱和善意,也传递语言的艺术魅力。文学不是灵丹妙药,但能默默改变人,升华人。文学之美润泽人心,从而改变世界,其中,语言的力量不可忽略。

2019年我在陈伯吹先生的故乡宝山成立儿童文学名家工作室,在宝山文广局图书馆的支持下开办文学小英才星空计划。不到一年,我为孩子们修改了1700篇习作,推荐他们在各种文学赛中获奖,十余位学员发表习作。更重要的是帮助小读者提升心智与审美鉴赏能力,实现人才传承和写作创新。

儿童文学作家不仅要介入生活,拓展精神活动的深度,还要有语言文化的造诣。尤其是写给孩子的书,梦想和勇气、语言的智慧和美是没有极限的。

对作品进行敏锐定位和深入阐发,对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作出有力推动

项静(文学评论家)

上海文学评论界积极发挥树立导向、激浊扬清的重要作用,有效引导创作、出版和阅读,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作为上海评论写作的一员,我在这五年里深有体会。《收获》《上海文化》《思南文学选刊》《上海文学》理论版及其新媒体构成矩阵,不遗余力挖掘新人新作,并及时追踪、展开讨论。上海评论家以自己的专业和趣味,对青年作家作品进行敏锐定位和深入阐发,对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作出有力推动。

上海的文学奖项密切关注文学现场,对文学作品、现象思潮作出有力辨析,有引领风向的能力。比如,文学杂志《收获》不仅成为重磅作品首发地,自2016年还连续推出收获文学排行榜,王安忆《考工记》、贾平凹《山本》、李洱《应物兄》、徐则臣《北上》、尹学芸《李海叔叔》等名家力作都曾出现在这份榜单上,班宇、林森、张忌、胡迁、王占黑、董夏青青、陈春成等一大批文坛新生力量从此脱颖而出。

优质的文学排行榜体现上海文学的视野和胸襟,做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发现和拓展。除了综合性的文学排行榜,2021年《小说界》《思南文学选刊》联合承办首届短篇小说双年奖,又为上海新添专业文学奖项,回应时代诉求,重建短篇小说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