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鲁奖”为切入点,记者笔下的当代文学地图
来源:北京晚报 | 陈梦溪  2021年11月11日16:22

《深度对话鲁奖作家》是《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追踪采访7届49位鲁奖获得者和10位鲁奖评委的访谈录,受访作家包括邵燕祥、史铁生、冯骥才、韩少功、刘恒、余秋雨、池莉等。全书以“鲁奖”为切入点,从创作与评奖两个角度透视中国作家与文学界,为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呈现了当代文学的心灵地图。这本书是作者《深度对话茅奖作家》后的又一作品,两部作品几乎将在世的优秀作家全数覆盖,令人受益匪浅。

《深度对话鲁奖作家》 舒晋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书记者不同于其他类记者,每采访一位作家,首先要阅读这位作家写过的几乎所有作品,其中许多是篇幅巨大的长篇小说,投入的心力时间,又要读海量的书,又要了解作家的人生,无异于做一份文学深度调查报告。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为这本书所写的《专业而又敬业的舒晋瑜》一文中,道出了几十年如一日努力的图书记者背后的付出:“不难设想,为了采访,她要做多少的案头工作!而晋瑜的形象是行动的和敏锐的,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面前!做过文字工作的、特别是在北京这个超大城市做记者的人都清楚,早出晚归不停奔走,加上从阅读到对谈,从对谈到定稿,其间要承受多少艰难!但这却是这位看来文弱的舒晋瑜的日常工作。她是一位专业而又敬业的文学工作者,她不停地采访、写作、发表,一整版一整版地发表,每个字,每篇文章都是她的心血。”谢冕先生眼中,这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采访并不容易,需要智慧更需要毅力:“晋瑜有这种能力,能够和作家从容而对等地交流彼此的思考,并且迅疾地把这种思考传递给我们,这展现的是她的能力和学养,也还有她的智慧和个人魅力。”

舒晋瑜出书其实是经过了一番思考,从一开始,就有文学界的前辈善意地提醒她:这事儿做不好,可是要招骂的。不同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鲁迅文学奖门类多、获奖作家多、争议的声音多——多种因素,有可能使任何人涉足其中都招来微词。“这些都不曾动摇我的决心。在起意写《深度对话茅奖作家》的同时,我就决定下一部是‘对话鲁奖’。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这两项国家级大奖,囊括了众多优秀作家,在各类体裁创作上,他们是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其中很多作家有三十年以上的创作经验。梳理他们的创作脉络,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应该是有意义的。”舒晋瑜说。笔者与舒晋瑜记者一起经历过许多次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许多文学大事的采访报道,怎能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有些事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些是明知可为而不为。采访这些获奖作家、评审委员、文学评论家、文学研究者等,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捕捉细节,探究真相,留下记录,这也是作为文化记者、图书记者的日常;对于从事文学报道二十年的资深记者来说,舒晋瑜说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过程,是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一篇报道、每一次采访都受到当时当地的局限,横向反映了一个变化着的文学版图,纵向看的是每一位作家的创作轨迹和人生之路。

读《深度对话鲁奖作家》为何感慨颇深,也来自于此,阅读同行的报道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如今文化繁荣,文学丰富多彩,对于作家的采访更是汗牛充栋。如何写好一篇文学报道?如何进行一场精彩的对谈,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共同的问题。我们会阅读彼此的作品,也会阅读其他同行的作品,而我相信,写出来的东西是不会骗人的,一个人的思维敏捷程度和对待文字的认真负责态度都可以在字里行间中寻得。出版人、文学评论家潘凯雄先生在为此书写的序言《“深度”来自“厚度”》中有一段话笔者深感认同:当下“深度”这个词儿比较时髦。啥“深度访谈”、“深度报道”、“深度对话”、“深度交流”、“深度跟进”……以示自己的作为不同于一般、下过一番功夫、发人之未发。倘果真如此,当然甚好。然细观许多冠以“深度”之名者,不仅毫无“深度”之实,甚至连“度”都谈不上,无非是一则通稿拿来换个标题署个名而已。的确,我们看到过太多敷衍了事的报道、模模糊糊的提问、文不对题的评论,反观舒晋瑜的深度对话作品,现场感十分强,不管是提问还是追问,都能灵敏地捕捉到被采访的作家真正要表达的话语背后的逻辑,循循善诱,围追堵截,虽温柔一刀,却刀刀命中。

在笔者从新闻专业毕业进入报社的做图书记者的第一天,就知道舒晋榆这个名字,有不懂的,问她准没错。舒晋瑜写过的采访不计其数,其中经典的、有影响力的、获奖的更是数不胜数。几年图书记者生涯中,我们常在各种采访遇到,但通常没聊几句就匆匆开始准备工作。一次采访,有个温柔的声音靠近,说,梦溪,你最近写万方的那篇稿子,真不错!我有些不知所措,直到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并摘下口罩才反应过来,啊,是舒老师!那篇稿子我写得很认真,投入了许多心血,就像一个哑炮,让我沉浸在失落与动摇中,舒老师看似随意的一句聊天,却重重锤在我的心上,我被钉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最后只说了“谢谢”。但其实那句鼓励对我来说如同乌云背后的金线,又如同落水后结结实实的扑通一声回响,给了我太多。

总之,舒晋瑜对于作家的深度访谈还将持续下去,她说:“作品完成之后还是意犹未尽,比如我同时代的70后作家,多年来跟踪阅读,对他们怀有更多的期望,但此次没有收入,是希望将来单独为他们辟出一方阵地;还有太多优秀的作家不能同时纳入此书……”从她意犹未尽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勤奋的图书记者对于自我事业的热爱——有一份热爱并愿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是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