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少儿主题出版的苦与乐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詹亮浈  2021年10月29日09:05

如何将主题出版产品的“有意义”和“有意思”相结合,是主题出版工作面临的第一个大难点。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和策划,少儿主题出版将流于形式,陷入“大而空”的尴尬境地,使产品丧失生命力。2020年,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笔者准备策划一本有关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少儿读物。笔者翻阅了大量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也阅读了很多涉及世界遗产的少儿读物,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如果只是一般性地罗列介绍中国的55处(现已增至56处)世界遗产,那么选题不仅没有新意,“没有意思”,甚至有可能变成“重复出版”,失去选题策划的意义。后来,笔者在与福建省集邮协会人士聊天时得到灵感——以邮票为载体,介绍中国世界遗产,不仅有意义、有意思,而且是对少年儿童读者的一次难得的审美引领。因此,我们一拍即合,着手筛选出了大量关于中国世界遗产的精美邮品(邮票、明信片、邮资封等),并商定了图书的体例——按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顺序编排,每一处世界遗产自成章节,每个章节由四个栏目(“权威评价”“遗产档案”“‘邮’说故事和“‘邮’走四方”)组成,敲定了书名《邮说:中国世界遗产》(少儿版)。

如何将主题化解,策划题材简约、规模适度、生动可读的“小”选题,以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是少儿主题出版策划编辑必须克服的一大难题。跨越“大”选题,完成大题材的小制作,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一次,文友在一位小小说作者交流群中提及,是否可以策划出版一套红色革命题材的,适合少年儿童读者阅读的小小说选集?通过深入交流和探讨,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首先,红色题材小小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积累下大量精品力作,完成可以撑起一套(3~6册)的图书规模;其次,小小说作品频频进入中高考语文试卷,这是一个应该引起中小学生、家长及老师重视的现象;再次,小小说短小精悍,内涵丰富,蕴藏大量人文知识和创作技巧,少年儿童读者喜闻乐见;最后,阅读红色题材小小说,对少年儿童读者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党爱国情操,具有极大积极意义。因此,笔者很快与小小说作家练建安取得联系,委托他向全国小小说作家征集适合当下少年儿童读这阅读的红色题材小小说作品,并由他来选编作品,为每篇入选作品撰写鉴赏性导读文字。这些作品无论从内容题材,还是从叙述手法,或者从语言艺术上来说都堪称精品,代表了我国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小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将这样的红色小小说推荐给小读者阅读,我们是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