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回望共同村
来源:文艺报 | 罗大佺  2021年09月30日15:01

共同村位于瓦屋山下,青衣江畔,是家乡洪雅县深丘地带的一个行政村。依山傍水,流水潺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全村共有2000多村民,10个村民小组。

共同村有一座山,名叫大湾山,山道弯弯,险峻巍峨,树木荒凉,杂草丛生。山上有两个大坑,那是民国二十一年四川军阀在洪雅县境内发生内战时挖下的战壕,这两个“战壕”见证了旧中国那段军阀混战、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把这座荒山开发出来,山上种玉米、高粱、豆子,山下种柑橘、李子、水蜜桃,一阵风儿吹过,满山花果飘香。

共同村有一条河,名叫“牟河”。那是800多年前,共同村人在一个叫“牟河坎”的地方,将小溪挖深拓宽,两边筑成河堤,栽上树木改造而成的河流,一年四季河水悠悠,从不枯竭。河里长着茭白、油草,鱼儿在草丛间穿梭跳跃。村民沿河而居,生活得甚为幸福。总岗山水库建成之前,每逢干旱年代,村民用水车将河水车到田地里,保证了庄稼的收成。邻村的村民前来挑水回去,用于人畜的饮用。牟河上端有一口井,名叫“牟河井”,村民夏天进县城赶集,路过这里口渴了,都要去掬一捧井水来喝。牟河下端有一座磨坊,里面有两扇厚厚的石磨和一架水冲打米机,生产队利用满涨的河水为村民打米磨面。小时候,我们牵着牛儿去河里滚水,自己也脱得光溜溜地跳到河里洗澡,玩够了牵牛上岸,牛儿“噗嗤”“噗嗤”啃青草,我们欢乐地打水漂。如今牟河一年四季河水碧绿澄清,许多城里人带着鱼竿,前去钓鱼休闲。

共同村有一片林,名叫“白鹤林”,位于共同村的博房上。林里是一片青冈树。不知哪里飞来的白鹤到里面筑巢安家。每天清晨,一群群白鹤从树林里飞出,黄昏,一群群白鹤扑闪着翅膀飞回树林,群飞群归的白鹤图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白鹤林里白鹤的声音是一种美妙的乐曲,白鹤拉下的屎肥沃了林里的土地。白鹤林里不仅有青冈树,还有油茶树等经济作物。雨后天晴的日子,树林里的蘑菇长得像一把把小伞,带给我们童年无数的欢欣。

共同村有一棵树,叫“大柏树”,在大湾山下一个叫张坝的地方。相传是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姓张的名士栽下的古树。大柏树枝繁叶茂,形状威武。炎夏之夜,人们到树下乘凉、拉家常、摆龙门阵。过去的年代里,老人们家里有个三灾两病的,还到树下烧香、磕头,祈求大柏树的保佑。上个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时期,人们砍光了村里大大小小的树去炼钢铁,唯独冒着挨批判的风险,保留了这棵大柏树。如今大柏树不仅被县里列为县级保护文物,还被国家定为航标树为飞机导航。

共同村有一个小学校,叫“共同小学”。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解决乡村孩子的入学问题,村党支部号召村民把大湾山下的点灯山挖平,把博房上的庙子拆来,在贫穷年代为乡村孩子建立的学校。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经过几届村党支部的努力,学校变成六大四小一横两顺十间屋子,村民委员会办公室、村卫生医疗站也建在那里,在全乡乡村小学硬件建设中独具一格。2005年,虽然因生源问题和其他村小一起合并给了洪川二小,但从这所小学走出的学生中,20世纪80年代考上中专、中师的就有5人;1990年以后,考上研究生的有3人,考上大学本科、专科、高职高专的学生,将近100人。他们走出校园后,有的成为公务员,有的成为教师,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企业管理人员,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

共同村人勤劳善良。大集体时期,积极参加总岗山水库建设,改田改土建设。改革开放以后,他们承包土地,投资建厂,外出打工,积极经商,有的共同村人创办企业生产的地方土特产品,漂洋过海,远销海外。共同村人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改变了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共同村有着悠久的历史。1949年以前叫“西十二村”,归中山乡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博房村,源于村里有座博房庙。 1954年博房村划归新建立的中心乡管辖,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并乡并社,中心乡合并给了红星乡。1958年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博房村和张坝村合并,改名为“共同大队”。寓意大家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后,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共同村大队更名为“共同村”。后来调整村级区域规划,共同村与苦竹岗村合并,仍然叫“共同村”。2020年的村级建制调整中,共同村与桐梓岗村合并,被更名为“共桐村”。

一个村庄的名称,是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标识, “共同”二字,有三层意思:犹言一同;大家一起(做);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我想,当初命名为“共同村”,一定是寓意村民携手团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美好明天。这是一个富有诗意、具有象征意义的村名,乃至于改革开放以后的1983年,全县“公社”恢复为“乡(镇)”;“大队”恢复为“村民委员会”时,按上级要求村名恢复地域文化,红星乡管辖的14个行政村中,有13个村名进行了更改,如“卫东”更改为“文塘”、“东风”更改为“柳街”、“红光”更改为“祝河坎”、“英勇”更改为“桐梓岗”,等等,唯有“共同”依然叫“共同村”,没有更改,由此沿用了整整62年,超过半个多世纪。

回望共同村,那些在那里出生、长大、上学、劳动、生活过的人对她充满了感情。尽管她的名字变为了“共桐村”,面积是以前的三倍多,常住人口7000多人,但在从那里走出去的游子的心里,她依然是瓦屋山下青衣江畔那个温馨美丽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