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希望的田野上》塑网络文艺的希望与新风
来源:文汇报 |   刘岩 仲呈祥  2021年09月28日08:20

《在希望的田野上》示范性地展现了网络剧如何紧跟新时代,彰显主流价值观。作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重点引导并推进的剧目,该剧将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进行年轻化表达,兼具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值得称道

由饶俊编剧,王骏晔执导,曹骏、安悦溪等人主演的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目前正在腾讯视频热播,并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其中仅微博端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过6.7亿。

该剧讲述了青年党员张楠在老党员李世涛的引领下,回到家乡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故事,表现了张楠坚定理想信念、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的成长历程。该剧以高尚的审美追求引领网络文艺创作,聚焦农村题材,讲述脱贫故事,充分彰显了为历史画像、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为新时代的网络文艺带来了希望与新风。

以崇高的审美追求书写青春故事

讲追求,有品位,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崇高而鲜明的审美追求。

编剧饶俊,本身就是新时期新时代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他曾以古装剧《花千骨》 《寂寞空庭春欲晚》 《醉玲珑》一举成名,却不满足于此。他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认识到网络剧需要百花齐放,需要题材多样化,但无论什么题材,其宗旨都应该是培根铸魂,培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魂,都应当自觉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

他返回生他养他的农村家乡,与父老乡亲们交心,与精准扶贫工作队交友,深入生活,扎根民心,把创作题材的选择由原来的“悬浮小说”转向了日新月异的建设新农村的现实生活。剧中,发展阳光午餐的闭环经济,成立种植车厘子的股份制公司,都是取材自家乡脱贫工作的真实事件,男主角张楠为文化振兴与物质振兴的平衡左右为难,也是饶俊在深入家乡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后获得的创作启示。历经数年构思,几番修改,把文章写在家乡的大地上,始成《在希望的田野上》。

全剧倾心塑造的主角人物张楠,融入了饶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理想信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张楠就是饶俊。《在希望的田野上》作品的精神价值取向,首先体现在将张楠的个人价值、个人命运融入于社会价值、国家命运之中。在研究生毕业之际,张楠本想留在上海工作,但家乡教育局力邀他出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面对个人追求与家乡事业的冲突,张楠选择回到家乡投身扶贫工作,成立农村合作社、建设教育设施、解决水源问题,直面家乡父老的疾苦,直面自己童年的创伤,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克服重重苦难,白果村终于焕然一新。而张楠的女友卞筱悦,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也追随张楠加入到白果村的支教工作中,将对张楠的小爱融入进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大爱之中。该剧还表现了“富二代”耿一鸣、农学院毕业生林青青等90后青年,他们脚踏实地,为农民、农村贡献青春力量,以青春热血浇灌乡间田野,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进农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与张楠、卞筱悦一起书写了生动活泼、热情激扬的青年扶贫景观。

此外, 《在希望的田野上》艺术品位清新、亮丽,讲究美感。该剧多以中近景镜头纪实地铺开剧情线索,用清新的色调表现农村的秀丽风景,尤其是以幽默明快的蒙太奇描摹了白果村的村民群像,捕捉他们朴实、真挚的最可爱之处,惟妙惟肖。

以正能量、主旋律引领网络文艺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的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在古装偶像剧、爱情甜宠剧收获点击量,搜奇猎艳、低级趣味收获话题量的网络大背景下,《在希望的田野上》不附庸低俗审美,真实地讲述了青年党员的青春故事、理想故事、奋斗故事,以正能量、生命大爱、精神境界打动观众。

在剧中,卞筱悦的戏份不多,这与大部分青春题材网络剧热衷爱情叙事不同,该剧未着笔墨描写二人的恋爱细节,而是在扶贫故事中为爱情故事寻找落脚点,彰显了二人将爱情寓于脱贫事业的精神高尚可贵。

打开该剧的弹幕区可以看到, “是我的家乡啊” “爷青回”等热情洋溢的留言,网友们甚至共同讨论白果村脱贫工作的下一步该如何走。与网络上千篇一律、快餐式消费的类型剧不同, 《在希望的田野上》与观众产生了精神共振,是真正为人民的创作。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主旋律要更加响亮,正能量要更加强劲,文化自信要得到彰显。 《在希望的田野上》勇于挑战网络流量,坚持为人民的创作,弘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能量,彰显了新时代文艺创作者坚守的正确道路。

新媒体平台催生了新的文艺类型,带来文艺实践的新变化,网络剧成为影视作品的新样式。但是,伴随网络剧体量的几何倍数激增,其创作内容却停留于标签人物、固定剧情的复制生产,经数据计算稳定投放给固定受众。例如,年轻女性观众喜欢“霸道总裁” “傻白甜”等标签人物, “CP粉”喜欢“虐恋” “先婚后爱”等固定情节。网络剧创作陷入同质化,只锁定目标受众,只生产符合受众审美预期的片段,内容缺乏整体性和多样性。诸多现象都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希望的田野上》示范性地展现了网络剧如何紧跟新时代,彰显主流价值观。作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重点引导并推进的剧目,该剧将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进行年轻化表达,兼具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值得称道。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研究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