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鲁迅义工”周令飞
来源:北京日报 | 邵永平  2021年09月28日08:38

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日子。今年亦是鲁迅名作《故乡》《阿Q正传》发表100周年。

不得不说,虽历经百年,鲁迅和出自其笔下的文字,不仅从未远离,而且依然很有生命力。他们被读者反复传播,形成“鲁迅经典语录”。人们发现,这位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改良社会的“大先生”,不仅笔锋犀利,而且幽默风趣。

“鲁迅在文化史上作出的独特历史贡献,至今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文化无法超越的高峰。它是屹立东方的文化历史坐标,一座仍在‘文化地壳’运动中不断上升的高峰。”身为鲁迅长孙的周令飞,从早年极力走出鲁迅光环到如今甘做“鲁迅义工”,致力于鲁迅文化传播。

担任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的他,今年再添新职,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我认为当下最重要工作是让我们心中的鲁迅形象回归本色: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精神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他希望通过探索鲁迅不为人知的一面,为世人塑造一个“三维”鲁迅。

1 由远及近的祖父

当一位伟人做出超越性成就后,人们往往会把同样的光环寄托到其后人身上。周令飞也不例外。

1953年,周令飞在北京出生,彼时离鲁迅辞世已17载。虽然从未与祖父谋面,但周令飞和祖母许广平一起生活了15年,深得她的喜爱,就连名字“令飞”,也是祖母给取的,它是鲁迅生前用过的笔名。

青少年时代,周令飞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别人的焦点里。在北京景山学校念书时,每讲到鲁迅课文,老师总希望周令飞做榜样,讲讲祖父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想法,同学谈论的对象也少不了他。毕业后参军,部队鼓励他多写文章。即便他一再推脱自己不太会写,得到的回应也是:你是鲁迅的孙子,有天赋,错不了!“鲁迅长孙”这一身份让他一度极其不适应,想躲避,却又无处可藏。

“鲁迅说过,没有祖传的文学家,虽然是鲁迅嫡孙,应该说并没有天然地承袭祖父的文学基因。”周令飞毫不讳言,自己虽常常浸淫在鲁迅相关图书里,但并不是文学专业人士,“与鲁迅研究界以及国内外许多真懂鲁迅的人相比,我对鲁迅并不十分懂。”

不过,冥冥之中他与祖父也时有关联。由于在《解放军画报》做过摄影记者,转业后他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热爱西洋绘画艺术,尤其对文艺复兴时期毕加索、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以及莫奈等大师作品情有独钟,兴许受爷爷的影响——身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起者和倡导者,鲁迅一生收藏外国版画多达两千余幅,囊括德国、比利时、英国及日本等版画名家的佳作。

“鲁迅是从1929年开始就着手编印版画出版物,并为美术青年成长提供各种便利,滋养成就了一批版画艺术家,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以版画样式作品纪念鲁迅,正是这个起因。”周令飞透露,自己有过一段时间专注于研究西洋画派的形成与美学价值探索,以此方式缅怀钟爱西画的爷爷。

越走近祖父,他越发现自己离不开鲁迅了。2012年,国家级文化基金会鲁迅文化基金会成立,周令飞出任会长兼秘书长。“接棒基金会工作是我父亲周海婴的心愿和嘱托——再大的事业也得放下,要把你爷爷鲁迅的精神发扬光大,因为他不仅是属于我们周氏家族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坦承,鲁迅这面旗帜很难扛,压力在于要面对各种世俗眼光,要以爷爷那样的品行为人处世。

基金会其中一项使命是:联动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对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鲁迅手稿等文物进行保护,让后人继续了解文学巨匠的非凡成就。

值得庆幸的是,历时四年筹备编纂,新编《鲁迅手稿全集》即将面世,其中超过四成内容系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周令飞解释说,手稿研究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1885年,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即正式成立了现代手稿部门,收藏了雨果等作家的大量手稿,并开始进行研究;1995年在北京成立的现代文学馆,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手稿,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稿学体系。

“我们赶上了新时代,如果爷爷在天之灵能够获悉如此宏大的总结保存工程得以在建党百年时刻完成,他一定会绽放笑容的。”周令飞感慨道。

2 不停歇的“周游大侠”

周令飞和鲁迅外形极为相似,经常有朋友跟他开玩笑,询问是否有导演请他去演鲁迅。

没饰演过鲁迅,可他如今或领衔或参与的绝大部分事务都与鲁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经常忙碌于各地会晤、洽谈、考察、演讲,海陆空交替出行,穿梭于北地南国,遂自诩“周游大侠”,“许多事情还得我亲力亲为去完成,奔走四方已是一种惯性。”

从去年开始,基金会项目落地节奏明显加快——位于绍兴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办了“2020中韩文学对话会”,旨在韩国出版韩文版《鲁迅全集》10周年之际,回顾中韩文学发展,加深两国文化理解推广,促进中韩文化沟通互鉴。紧接着,周令飞在上海虹口通过网络直播与28万网友同走“鲁迅小道”,全方位体验鲁迅生命最后十年在虹口的生活轨迹。1929年,周令飞的父亲周海婴就出生在横浜路35弄的景云里,许广平有诗云“景云深处是吾家”。“在虹口他以笔做投枪、以生命做盾牌,支持左翼文化、扶持青年作家、参加反战运动、抨击黑暗势力,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走过“鲁迅小道”,周令飞又步入2020第三届鲁迅文化周系列活动“鲁迅精神对话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话会以发扬孺子牛精神、为人民鞠躬尽瘁为主题,阐释中国人民在新冠疫情战“疫”中显现出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周令飞说,鲁迅早年就对肺病疫情的防控撰文发出过警示,希望国民政府当局引起重视但无济于事,这也是他最终弃医从文的原因之一。而鲁迅最后的病因正是肺部感染所致,实为遗憾。

进入2021年,周令飞的工作频率再度递增——在基金会积极推进下,北京语言大学成立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鲁迅与世界文化论坛同步挂牌成立。贵州关岭地区启动实施鲁迅文化基金会“灯火计划”,通过向社会募资招募文艺志愿者,到偏远乡村、文化洼地开展短期文化培训,点亮文化艺术的灯火。

在周令飞的穿针引线下,内山书店落户天津。内山书店由日本人内山完造始创于1917年,原址位于上海虹口,曾吸引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多位知名文人自然形成文坛沙龙。“鲁迅在上海时期几乎每天必到内山书店,并与内山完造结下深厚友谊。1947年,受政治因素干扰,内山书店无奈关闭。七十余年后,内山书店能够于天津重启,算是完成了我和父亲的夙愿。”

本月初,基金会联合多方推出“梦魂常向故乡驰——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朗诵会”,并联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4个鲁迅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作为室外会场隔空同频朗诵。这也标志着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活动全面启动。对于这场盛会,周令飞剧透,除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主题座谈会、《鲁迅手稿全集》首发活动外,绍兴将开展一系列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主题活动,内容包括一场主题纪念大会,邀请30位鲁迅文学奖作家到绍兴开展“鲁迅故乡行”活动。此外,作曲家叶小纲的大型交响乐《鲁迅》,由波兰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的话剧《狂人日记》等也将在绍兴、北京陆续上演。“鲁迅与萧伯纳跨时空对话”还将在上海连线都柏林进行,深切纪念鲁迅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人们为什么要纪念鲁迅?我觉得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鲁迅以其文学和思想成就,已构成一座屹立东方代表中华民族新文化映照世界的文化历史坐标;二是鲁迅开创的精神价值,代表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流动不止的中国现代文化源泉。”周令飞希望今后通过视觉化的方式使鲁迅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鲁迅精神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活在当下、传播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故事,了解中华文化。

3 《阿Q正传》里的故乡情

浙江绍兴是一个风骨峭峻的地方,然古越文化以温玉之美浸润着这块土地,是以先哲贤士如潮水般奔涌不息。

鲁迅笔下的经典作品《故乡》《阿Q正传》流传百年,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无论阅读量还是关注度依然未过“保鲜期”,仍有不少学者对阿Q这个悲剧人物饶有兴趣,似乎还有解不开的谜、系不完的结、道不完的情……

每提起《阿Q正传》,周令飞都会有些激动:“有人为了研读看懂阿Q的内心世界,竟然发明了五种读法,即深读法、博读法、省读法、苦读法、悟读法,可谓用心良苦。”半个多月前,当笔者和周令飞相约来到绍兴柯桥区鲁镇,只见拖着长辫子、戴着乌毡帽的阿Q——晃悠着长烟杆,油腔滑调地扮着各种怪相,东张西望寻找着小尼姑;衣衫褴褛的祥林嫂(小说《祝福》中的人物)拄着棍子,嘴里自言自语地喃喃絮语:“我只知道东山的狼吃人,没想到西山的狼也吃人……”

周令飞介绍道:“鲁镇设立了双面戏台和柯岩戏台,游客可在此驻足欣赏社戏表演,感受浓郁越韵风采同时能够看到鲁迅笔下那些与命运抗争的鲜活人物。”身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笔下众多人物形象也是教科书里的常客。

笔者曾追问过电影《阿Q正传》里阿Q扮演者严顺开——“你认为鲁迅塑造阿Q想表达什么?”“阿Q是个集盲目、狂妄自大、投机取巧、欺软怕硬、自欺欺人、奴性于一体的民族弱点精神胜利法代言人。因此在人物刻画上就具备了层次感和咀嚼性,我能够获得‘卓别林金拐杖奖’(世界喜剧电影最高个人荣誉奖项之一),是鲁迅先生对我的赐福。”这是严顺开发自内心的获奖感言。周令飞补充说,早在1958年香港就拍了电影《阿Q正传》,而1981年上影厂出品的《阿Q正传》引发了不少学术讨论。

一百年前的1921年底,北京《晨报副刊》以连载形式发表鲁迅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一部文学杰作诞生了。不久后,多国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出版,中国现代文学走向西方文坛。

颇具戏剧性的是,有人把阿Q与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相提并论,《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两部伟大作品,不仅都出自文化巨擘之手,而且创作于相似历史阶段,是中西方文学界一次无意邂逅。之后《阿Q正传》还通过连环画、幻灯片等传播样式深入民间,并与鲁迅其他各个载体的作品《药》《呐喊》《彷徨》《孔乙己》《狂人日记》《二心集》《三闲集》先后被教育部选入教科书。

“鲁迅的《阿Q正传》等系列作品蕴藏着反抗绝望哲学,其中包含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是打破一切幻想,打破一切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一切生存困境;另一个侧面,就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周令飞看来,这样一种反抗绝望的哲学,是把中国传统哲学当中的道家、佛家的大彻大悟和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个高度的形象结合呈现,即便是平民百姓的角度和文化水准也能领悟一二。揭示社会底层黑暗,唤醒民众反抗意识,是鲁迅文学生命所在。由此可见,鲁迅无疑是一位觉醒者。

“鲁迅在世的50余年间,正值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行进。鲁迅以文学启蒙大众,用新的价值观批判社会,撬开彼时中国社会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光明的世界。”周令飞有感而发。

4 夺目的“沉默者”

鲁迅先生以伟大文学成就和铮铮铁骨的人格魅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非凡影响力。

“在日本,鲁迅的名字许多人都知道,这固然是因为他和日本有着一段求学的渊源,日本桂冠诗人池田大作曾写了一首长达320行的诗歌赞美鲁迅,在诗歌的末尾他写道:献给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和精神的巨人。颓丧一代的偶像太宰治虽然没有和鲁迅有过交集,却通过搜寻相关资料写下小说《惜别》,以展现鲁迅在日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目前《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鲁迅作品的韩译版已多达50余种。”周令飞说。

有书信记载,早在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人斯文·赫定曾向鲁迅伸出提名橄榄枝,但被鲁迅婉拒,他说中国当时的任何作家都不够资格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选自鲁迅回复学生台静农的书信)“鲁迅各类文学作品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语言版本多达70余种,其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在整个亚洲屈指可数。鲁迅先生不图虚荣不求名利,实事求是、严谨低调的学术态度无疑是我们后辈的楷模。”周令飞流露出敬畏之情。

周令飞还经常碰到尴尬境遇:有一些地处苏浙沪的周氏人士自炫与鲁迅500年前是一家,还有姓周的追慕者干脆说是周树人的亲属,而这些沾亲带故的“亲戚”可以在饭局、茶局上朗朗上口背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谩骂不是战斗”等鲁迅名言警句。冷静观照这一现象,说明鲁迅光环至今依然璀璨照人。值得一提的是,据周氏宗谱考证,周恩来与鲁迅确是同宗同族。饶有趣味的是,周恩来的宝祐桥周氏与周树人的覆盆桥周氏,同宗出于绍兴“鱼化桥周氏”,宗祠相同,皆系明代正德年间周逸斋的后人,也就是说距今400多年前为同宗,这也一直成为绍兴坊间美谈。

与世人争相赞美鲁迅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周令飞心目中,爷爷其实是个沉默者——“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鲁迅原话)

他对祖父有自己的评价:第一句话是立人为本,这是鲁迅精神的核心思想;第二个就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鲁迅的眼光、心胸;第三个是“拿来主义”,他吸取了中外所有优秀的东西,拿来去做;最后一个就是“韧”的坚守,他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尾声

无眠的夜晚,已近古稀之年的周令飞会在电脑里翻看祖父的原版照片,把照片反反复复放大、拉近,“依稀可以感觉到他沉重的呼吸。我也时常想到父亲,像过电影一样,耳畔不时响起他让我一生守护祖父的叮咛。父亲希望我有生之年永远做‘鲁迅义工’”。

周令飞说,鲁迅在遗嘱中嘱咐后人,不要做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而要做实实在在的事。“鲁迅是周家的鲁迅,是我敬爱的祖父,更是国家的鲁迅。作为长孙、‘鲁迅义工’,传播其文化与精神,于国于家,都可算是实在的事。”

无论做任何事,周令飞都会提醒自己,自己是鲁迅长孙,否则会牵连家人。如今他更能理解当年鲁迅为何并不希望子孙继承自己的事业,因为他知道,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