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论《那条割裂生命的河》的文学价值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栾梅健  2021年09月16日10:32

内容提要:《那条割裂生命的河》源自作者20余年煤炭机电业务的生活积累,深刻地揭露了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权力者的自肥和底层者的奸诈,真切、自然。同时,该作品在沉重得透不过气来的描写中,着力思考与挖掘出社会的积极力量,给作品涂抹上了一层明丽的色彩,是近年来描写现实生活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收获。

关键词:刘晓刚 《那条割裂生命的河》 欲望叙事 人性

对于这部耗时八年、皇皇百余万字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那条割裂生命的河》,作者刘晓刚探寻的是困惑他的现实疑虑:“什么东西能割裂人的生命?欲望、死亡、时空、情感,也许还有信仰。30年来的中国,是我所见的,依靠欲望驱动发展的国家。我们见识了欲望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能量,它冲破了一切束缚,恣肆汪洋,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重新化为洪荒。我们没有息壤,没有大禹,没有补天裂的那一块石头。”①

在小说中,作者给读者描绘了一连串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的欲望场景:嗜钱如命、巧取豪夺、灯红酒绿、豪车美女、一掷千金,其中更是伴随着疯狂的杀戮和无休无止的性爱。正如评论家陈晓明所言:“荣誉、权力、金钱等等介质,彼此勾连,欲望编织了一条串连起所有关系的河流。”②因而,欲望叙事,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情节框架,也是人们理解这部小说的重要钥匙。

不过,如果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用心,并深入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结构,我们还可以发现:欲望叙事其实仍是小说的表层现象,作者内心并不欣赏欲望,也无意展览欲望,而是试图在物欲横流的世像下面,表现出其对现实生活的忧思以及对现代公平、合理社会的向往。这可能才是作者如此呕心沥血的动因所在。

那么,这部小说人物故事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呢?它又到底想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呢?概括起来说,那就是在整部小说多达100余人的描写中,权力者的自肥和底层者的奸诈构成了作品中两条最为主要的人物谱系,作者正由此展开了他对贾家湾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思考与探究。

先说权力者的自肥。

小说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后陕西、山西和内蒙古三省交界的产煤重镇贾家湾的故事。按理说,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高潮推动了煤炭资源的需求,沉寂了漫长岁月的贾家湾终于迎来了可以脱贫致富、命运转折的大好时机。然而,这次难得的上苍眷顾的天赐良缘,却并没有让一穷二白的贾家湾人民旧貌变新颜,而仅仅只是让当权者富得流油。

先看那位老书记。他是1945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1976年陕西煤田大开发时任中天煤矿筹备组组长,1987年,煤炭开发的热潮到来,顺理成章地做了中天煤炭管理局第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他的儿子不争气,孙子也是个孽障,还有懂得利用公公权势捞钱的是儿媳妇。“儿媳妇在两家煤窑入了股,一个年产六十万吨的在神木,另一年产一百万吨的在鄂尔多斯。老书记明白行情,优质动力煤最好的时候一吨的毛利最少三百块钱,这一百六十万吨一年可就是能赚四亿八千万。”再看史东风。老书记升任自治区煤炭厅厅长后,他从外经贸部办公厅副主任的位置上调任中天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现在是中天集团董事局主席,上海、香港上市的中国最大煤炭公司的一把手。他呼风唤雨、运筹帷幄,常年住在北京,一副大国企掌门人的派头。但是,贪婪的胃口一点也不比他的位置小。他的国际代理人温向前,带着数十亿英镑来欧洲购买爱尔兰房产,同时还投资了罗马的长租公寓和那不勒斯的港口货运。他早已将儿子史青云送到海外,生活挥霍,“去肯尼亚打猎,每人五千美元的狩猎证,打狮子还得多交一万美元。犀牛、狮子、大象、水牛、花豹,非洲五霸随便打,每人三万美元”。还有王国全,他是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业,采矿专业研究生文凭,靠着坚实的专业水准和灵活的交际手腕,当上了中天煤业的董事长,每年经他签字的费用上百亿元。不过,他也没少给自己捞取好处。“大汉奸”陈荣德是他的海外资产代理人。“大汉奸”的姐姐陈荣妙在美国,专门负责打理这些不义之财。“除了她没人知道大汉奸买了多少华尔街的股票,除了她没人知道托管基金托管了大汉奸多少美元。那不是大汉奸的钱,那是大汉奸帮别人转移到自由世界的钱。”最后,王国全的情人吴玉真到了美国,令陈荣妙吃惊的是:“她从未想到王国全留给吴玉真的信托基金会有那么多钱,多的能买下《独立宣言》。”老书记、史东风和王国全都是贾家湾令人仰望的“大人物”。他们位高权重、只手遮天,是贾家湾老百姓高攀不上的大树。可是,当巨额的煤矿资金从地层中被挖掘出来时,却大都落入了他们的私囊。

不过,相较于这些普通老百姓不太熟悉的大蠹来说,贾家湾老百姓最恨的还是那些土生土长的旗长、村长和村干部们。

旗长贾石头,早年因他父亲贿赂了村长3000元钱,而被招进了北京军区导弹营,当了一名伙夫。退伍后做了县财政局局长的私人司机,不久就由财政局副局长到局长,直到现在做到县团级的旗长。尽管贾家湾是旗政府所在地,但是他却很少在贾家湾办公,而是长期住在额尔多斯市政府驻地附近的一个二层别墅里。虽然小说中没有如史东风那样直接说出他有多少的财产,然而,他的那套别墅却可以让人们对他的腐败与肮脏一目了然。“欧式庭院,美式阳台,哥特式尖顶阁楼,日式温泉澡堂,甚至还有一个铺了厚厚白色海沙的夏威夷沙滩。”经济上的翻身,让这个曾经的伙夫一夜之间“洋化”了起来。村长贾恭道,正如他的名字谐音假公道所显示的那样,打着为村民谋福利的旗号,干的却是为自己谋利的勾当。有一次,他上蹿下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旗长那里批下了500万的农田灌溉工程款,然而他却施展偷梁换柱之法,坑下的水管一律不铺,只将一根根喷管插入土中三寸,上级验收时,好酒好烟、杀猪宰羊,蒙混过关,最后那500万工程款全部落进了他的腰包。而他的儿子贾满喜,则在他的支持与保护下,成了贾家湾最大的煤老板。尤其明目张胆的是旗公路局局长贾疙瘩。这位真要钱的公路局局长,小时候就是混迹江湖的村中一霸。他觉得中天煤业这么大的一个国企在贾家湾,本身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肥肉。他公开声称要发财、先修路,只是一句哄人的鬼话,在贾家湾,他认为“要发财,先断路”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于是,三个煤窑的运煤公路转眼就变成了旗公路局的摇钱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不怕县官,只怕现管,他们常常以公路检修的名义率领公路局养护段的队伍挖断中天煤业的运煤公路,使王国全大伤脑筋。而到最后,这些敲诈勒索来的钱财,则大都进了他的个人账户。

这是一群为非作歹、丧心病狂、欲壑难填的国企贪官和农村干部。在《那条割裂生命的河》中,这样的描写占了小说的大部分。作者长期从事煤炭机电业务,用他自己的话说:“山、陕、内蒙三省交界之地跑了二十二年,聚了多少朋友,散了多少欢宴,实在已记不得了。唯余干云豪气,西风烈酒,煤海烟尘,长路星月,于梦中萦绕。”正是因为作者最为熟悉这里的生活,最为了解这里的国企领导和农村干部,他的描写也最为真实可靠。由此,也构成了小说中最为重要的收获。

再说底层者的奸诈。

这是小说中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人物群体。

尽管作品中表现了零星的底层者反抗贪官的例子,譬如贾杲杲跑到北京上访告状,但从整部小说看来,作者似乎更在意的是将笔墨放到了对一群底层奸诈者的描写上。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中贪官污吏往往是与泼妇刁民相伴相生的,只是到了想当奴才而不得时,才会走上揭竿而起的极端道路。因而,当作者将目光专注于这一类人物形象时,就不仅表现了他对这一群体的深入了解,而且还彰显了他对社会与历史的准确领悟。

你看徐定发这头“野猪”,从小就性情古怪,饭不吃觉不睡一门心思想当孩子王。市场经济起来以后,他先是琢磨卤料的调配方法,摆摊卖鹅,生意倒也不错,人称“烧鹅徐三”。不曾想老婆却与厨师通奸,于是砍伤厨师,跑到贾家湾做起了起重机生意。他信奉送钱就有订单的道理,当得知中天有笔货值7000万的生意时,他先是拿出500万疏通中天集团的上层关系,然后将合同转包给了一个民营小厂。当质量不过关造成人命事故时,他又到处拿钱打点。最后,他因靠近不了王国全,恼羞成怒,想去报复王国全的情人,反而被吴玉真误杀身亡。一个满脑子坏主意的底层者的死亡,一点也没得到人们的同情。又比如薛宝莲的母亲,家中因跑运输往太原拉煤,成了一方首富,不过,她还不满足,与几个老板的婆姨一起张罗了一个酒厂,薛家占大股。她用工业酒精勾兑散酒卖给当地农民,又从四川倒腾来曲酒原浆勾兑成瓶装白酒,随便帖个名酒牌子卖到城里,最后因假酒喝出了人命而被枪毙。再比如那个在偷盗倒卖国有企业财物时摔成重伤的贾万三。眼见中天煤业挖掘出滚滚财富,他率领村上十几个精壮弟兄,昼伏夜出,买通中天保安中队,一月三次于凌晨空档时间将卡车开进矿山,按照事先摸清的情况,什么值钱偷什么,完事以后,每个门岗的值夜保安给三千,总值班的保安队领导扔一万,见者有份,皆大欢喜。整整是一帮刁民,内外勾结,沆瀣一气,无所顾忌侵吞、瓜分国家财物!

这是个什么世道?有权者利欲熏心,黑白通吃,将巨额财富转离到海外;而底层者则坑蒙拐骗,造假弄假,寡廉鲜耻。在贾家湾,这就是个疯魔世界。当那个妓院老鸨贾凤仙疑虑地问二汉奸王民为什么要杀人时,王民一字一句说道:“人生人。人骗人。人害人。人杀人。到世上来一遭要是连这个道理都熬不明白,那就真正熬成一锅糨糊了。”

这是一部初看起来令人绝望的小说。它用令人难以置疑的真实描写,给读者揭示了贾家湾的黑暗现实,促人深思,让人惊醒。作者刘晓刚是一个体制外的作家。他20几年来在煤炭机电行业摸爬滚打,感同身受。他没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也没有弘扬正能量与主旋律的职业要求。他来自于民间,穿梭于陕西、山西和内蒙古三省交界的煤炭矿区。他为生意奔波,为金钱忙碌,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矿区头头脑脑的利益诉求和隐秘的内心世界,以及广大的底层村民、工人的人生内容与思想境界。这是一种毛茸茸的真实状况。这有些类似于沈从文笔下对湘西妓女和嫖客的描写。莫言曾经这样分析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保持着真正的民间的立场和视角。他写那些江边吊脚楼里的妓女,如果是知识分子立场,那就会丑化得厉害。但沈从文却把她们写得有很多的可爱之处。因为他对这些妓女的看法与那些船上的水手对她们的看法是一样的。他也没有把她们写成节妇烈女,但还是写出了她们在职业范围内的真情——牛保,我等你三个月,你再不来,我就接别的客人——他写那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如果是用知识分子的立场,那这个家伙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流氓,但他在沈从文的笔下是那么爽朗、粗野和有趣……”③在这里,刘晓刚与沈从文此时的创作颇有几分相似的地方。来自于民间,没有经过观念的鉴别。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力量,无疑是对我国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然而,作者的可贵在于,他并没有让小说在本质上流于绝望,而是在奋力寻找着社会向上的种种力量,从而也使作品呈现出难得的温暖之色。

宣扬基督教的洋人吉米在贾家湾出现时,曾引起了许多村民的兴趣。吴玉真在焦头烂额、四面楚歌时曾将《圣经》作为跳出心灵牢笼的药方。她虔诚地阅读着:“这是多么惨的景况!我像一个饥饿的人,从无花果树上找不到剩下的果子,在葡萄园找不到留下的葡萄。所有的葡萄和无花果都被摘光了,所有诚实正直的人都死了。在这地方,连一个对上帝忠心的人也没有。人人都等着机会谋杀;人人都在陷害自己的同胞。他们全是作恶的专家。官吏和法官接受贿赂,有权势的人跟他们成群结队,狼狈为奸。在他们当中,就算最善良最诚实的人,也跟杂草一样毫无用处。”这一套美丽的谎言令吴玉真们信以为真。然而现实中的这个传道者却是个荒淫无耻、不学无术、装腔作势的骗子。他不仅没治好贾小米母亲的疾病,而且害得他娘瞎了眼晴,害得他媳妇一把火尸骨无存。气急之下,贾小米带人围殴杨吉米,让疯狗咬死了他。这显然象征着作者心目中洋教对拯救民众心灵的失败。而中国本土的佛教,鱼龙混杂,在小说中也被作者进行了否定性的描写。那个油松王喇嘛庙的黑活佛,装神弄鬼,奸淫妇女贾巧云,引起众愤。最后李混田举起铜鼎,将他的光头打进了胸腔。

杨吉米和黑活佛的死亡,意味着以宗教拯救商品经济洪流中人性困顿的幻灭。作者用李神仙的口大声说道:“你们什也求不到,你们在欲望的泥地里打滚,将自己滚成猪狗。谁能救你们这些自甘堕落的,披着人皮的东西?你们非下地狱不可。谁也救不了你们。你们求的,是剐你们的刀山。”

那么,怎样才会有公平、公正的朗朗晴天呢?在贾家湾,难道人们就只能永远在绝望中煎熬?一辈子尔虞我诈、使强斗狠?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马克思在面对犹太人疯狂的商业活动时,曾经独自发问:人性不会在商业大潮下变成洪水猛兽吗?马克思确实是忧心忡忡。他找出的药方是:“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变成市民社会的人,变成利己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变成公民,变成法人。”④在追逐财富、改变自身的同时,时刻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公民的社会职责、行为规范,要做一个法人,一个敬畏法律、遵守规则的现代市民。

在《那条割裂生命的河》中,作者虽然没有能如革命导师这样清晰地认识到,合理社会应该是利己主义与现代公民法人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从而以这样的视角来建构小说中故事情节的人物框架,以及由此展开的正邪较量。不过,小说结尾中作为中天集团董事长的王国全被纪委带走,受到法律的惩处,都为这部逼真得有些绝望的巨著,涂抹上了一道明丽的色彩。

注释:

①刘晓刚《那条割裂生命的河》共4卷。其中第1卷、第2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3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4卷由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19年出版。本文对该小说的引文均引自该版本,下文不再一一注释。

②陈晓明:《生命若只如河流——读刘晓刚的小说》,陈晓明在“刘晓刚小说《那条割裂生命的河》研讨会”上的发言。

③莫言:《试论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在苏州大学演讲》,《说吧•莫言》(上卷),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④[德]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446页。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