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鲍尔吉·原野长篇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源:百道网 |   2021年09月14日20:08

9月10日,在鲍尔吉•原野长篇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从红色主题形象、人物塑造、艺术手法、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语言质地、审美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和解读。

《乌兰牧骑的孩子》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鲍尔吉·原野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9月10日,由辽宁省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金芦苇”重点作品鲍尔吉•原野长篇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研讨会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小说选刊》主编、著名作家徐坤,辽宁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金方,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吴颖出席并致辞。滕贞甫、白烨、贺绍俊、彭学明、梁鸿鹰、路英勇、石一宁、程绍武、刘琼、王国平、李东华、李云雷、陈涛、宋嵩、周建新、王宜清、楼倩、吴遐等专家学者和主办方代表,以及该书作者鲍尔吉·原野与会研讨。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鲍尔吉•原野是著名的散文家和小说家,他的小说气质不俗,有散文之美和诗歌之韵。身为蒙古族的他一直在深情书写蒙古民族的生活和文化,这是他创作的重要源头,也是他一颗赤子之心的真实再现。《乌兰牧骑的孩子》书写了红色文艺工作队的后代跟随父母深入白银花草原成长的故事,讲述了铁木耳等一群孩子在假期中的奇遇和收获,不仅是孩子们的生活史,更是成长史和心灵史。这部作品在叙事上呈现出复合多重的特色,十三个章节可以独立成篇,又环环相扣。孩子们的所见所闻都在鲍尔吉•原野的笔下涉文成趣,曲尽其妙,是一部值得称赞的少年成长小说。这本书里有风吹白云的灵动和自然,有骏马奔驰的气象和力量,更流淌着草原的开阔和浓浓的爱意,令人惊喜。这是一个冒险又澄明的纯真世界,也是一次令人难忘且惊心动魄的旅行,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课,更是隐喻的生活课。在这一堂课中,亲情和友情尽显,小爱和大爱俱在,不仅呈示出鲍尔吉•原野对故乡表达的自信,更指向诚实、善良和恒久的美。

与会专家从红色主题形象、人物塑造、艺术手法、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语言质地、审美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和解读,认为这是一部洋溢着草原之美、英雄之美、童真之美的优秀作品。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从题材、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角度对作品做出了分析。他认为《乌兰牧骑的孩子》是一部具有鲜明地域、时代和文化特色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作品中融入的儿童性和自然元素,既是作家有温度、有情怀地回望童年的展现,也让大家对童年精神具有新的思想启迪。在人物形象上,小说中的孩子们和具有父母与演员双重身份的乌兰牧骑队员被塑造得鲜活可感,这些源于生活的人物刻画,延续了现代文学 “对人的发现”的创作传统。作品呈现出纯净、唯美、写实等多种特质,这些艺术表现呼应并彰显了作品文本中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他肯定了当下成人文学作家介入儿童文学创作的积极意义,同时强调了对儿童文学创作自身规律的尊重。

《小说选刊》杂志社主编徐坤认为《乌兰牧骑的孩子》为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的版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写出了民族和人性中的“诚实、善良和恒久的美”。

辽宁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金方认为《乌兰牧骑的孩子》代表着辽宁省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新高度和新成就。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吴颖在致辞中提到,浙少社致力于建设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出版高地,特邀鲍尔吉•原野为浙少社的重点签约作家,相信他的创作必将为当下中国儿童提供饱含诗性的美好阅读。鲍尔吉•原野的首部少年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出版后入选了中国好书1月榜单,收获了业内和读者的广泛好评。接下来浙少社即将推出《乌兰牧骑的孩子》第二部《篝火与星空》,它入选了2021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将继续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从蒙古族与草原的关系出发,提到鲍尔吉•原野对自然的书写。他肯定了作品对上世纪60年代乌兰牧骑队员、军分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等的生动还原,认为这是一部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对自然文学创作和书写的丰富和补充。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从纯净、诗意和抒情三个维度展开个人的阅读感受。他称小说的语言清新、清澈、清澄,如同新生的露珠一样,让人惊艳这位老作家的文笔。鲍尔吉•原野在惯有的诗意文笔传统外,在这部作品中增添了儿童特有的闪光的诗意、童年的诗意。他认为这部作品是成人作家转型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功之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从时代气息、民族风情和少儿情趣三个角度解读了这部作品。他认为作品将乌兰牧骑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蒙古草原的民族风情,以及孩子们的童真童趣,糅合得自然而然,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作品既有鲜明的红色题材和民族元素,又书写了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成长蜕变,是一部难得的将主题性和文学性相融合的优质儿童文学作品。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强调了小说中蒙古民族突出的生态意识。他认为猎人萨白有一种蒙古民族的民间哲学家意味,虽是猎人却熟悉草原生态,尊重动物生存规律,在他身上呈现着蒙古族人民朴素美好的生活信仰和生活方式。他称鲍尔吉•原野如同“最忠实的孩子”,通过五个蒙古儿童的经历,真实有趣地呈现了蒙古民族的思想面貌、民族风情,是作家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书写,体现出蒙古民族敬畏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境界。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小说的情感饱满深刻,为当下的主题创作提供了许多有意味有价值的思考。作为一部儿童小说,它呈现了作家对童年经验的全身心调动,也展现了作家是如何以书写来捍卫童真的。

作家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评价《乌兰牧骑的孩子》既是一部鲜明的主题出版物,又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将“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精神同儿童叙事高度结合,它的创作与出版是一个将主题出版做成文学精品的好案例。

《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石一宁提出,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小说通过生活中作为父辈的乌兰牧骑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从孩子们的视角写出了他们身边平凡英雄的伟大。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小说将儿童视角与乌兰牧骑相结合,令人眼前一亮。作品既有丰富的细节描写,又有完整的叙述结构,极好地展现了鲍尔吉•原野成熟的创作力。同时,她评价鲍尔吉•原野作为蒙古族作家,是书写自然的高手,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人与动物、人与草原、人与自然的惯性思维,呈现了一种新的风貌。

《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强调了作品中的奇遇、冒险等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典元素,认为小说以“所有的奇遇都发生在假期”开篇,点明了作品作为儿童冒险小说的一大特质。在他看来,作品中所有的线索都指向真善美和爱,体现着人物的纯真和真实生活的动人之处。

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围绕着作品提出了成人作家对儿童文学创作的丰富和创新。他认为自然文学与儿童文学这两个特别有难度的点,在《乌兰牧骑的孩子》里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完美的结合,作品可称作是“自然的儿童文学”。他认为《乌兰牧骑的孩子》极大拓展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疆域,提升了儿童文学作品的质地。同时,他认为这部作品不仅有文学属性,还有民族学和社会学等丰富内容。

《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副主编宋嵩认为,作品做到了在理解儿童基础上的回望,而不是凭空的幻想,这其中有作家本人回望童年的经验,又有对儿童心理和生活的贴近。同时,他认为这部作品是书写草原生活,展现当下生态写作的一个代表。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着重分析了作品中对五个蒙古族少年的塑造,她列举了多处细节,展现了作品通过孩子各自的性格特点来推动了故事的情节走向,具有较强的文学逻辑。她认为这一点最打动人,也贴近了儿童阅读的心理。

最后,作家鲍尔吉•原野感谢了各位专家的评价,他说“别人称赞你是希望你变成这样的人”,各位专家期待着他的创作能够向着一个更好的、很好的方向发展。他也将继续真诚地书写自己的民族,满怀着对于国家民族的爱,对孩子们的爱,对真善美的爱,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