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绿色的家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兴 安   2021年09月11日10:17

甘肃、宁夏和陕北之行,是重走长征路,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体验革命先驱的艰难历程和历史壮举;同时又是一次考察“退耕还林”、感受西北革命老区百姓生活现状的实地采访。我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一场灵魂与身体的洗礼和挑战。但是当我走进会宁、静宁、镇原、庆阳、彭阳,我为这里的变化感到意外和惊喜。曾经是偏远、穷困的山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曾经是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昔日的荒山秃岭、缺水干旱之地,已然变成绿水青山。甘肃省林草局退耕办的王立志告诉我,近几年经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这里土质、水质,甚至气候都有了改变,年降水量已经超过400毫米。老区人民受惠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已经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所到之处,当地人的精神面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长征已经过去80余年,但是长征精神已在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鼓舞着他们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孙百百、蔺怀柱就是其中最普通也是最典型的两个人物。

孙百百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又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庄稼汉。第一次见他是在静宁县林草局召集的座谈会上,我看到坐在对面肤色黝黑的孙百百,发现他的神态和眼睛,酷似油画家罗中立笔下的《父亲》。他显然不大适应这种座谈形式,眼神中流露出茫然和不知所措。但是,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西北农民的坚毅、朴实、勤劳和聪慧,我直觉地认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于是我有了到这位孙百百的家里做现场采访的想法。

孙百百的家位于界石镇孙家沟村,距静宁县城约20公里。他的家和院子没有想象的高门脸,与周围邻里的门院没有什么差别。他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受惠于国家的好政策,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孙百百站在院子当中,用手指着身后的山坡。那里是他在“退耕还林”后种植的果林,其中有山毛桃、大结杏、早酥梨等树种,都是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的树种。我们抬头望去,不远的山坡上郁郁葱葱地覆盖着一大片果园,在雨后的晚霞里透着勃勃生机。孙百百今年52岁,看上去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县林草局退耕办的人告诉我,夫妻俩就是靠山上近20亩山地种植的各类果木,供两个孩子读完了大学。儿子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现在南方某大城市工作,女儿毕业于甘肃医科大学,分配到陇南市医院做大夫。这又出乎我的意料,一对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民夫妇,竟然让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还有了不错的工作,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而他们获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也可想而知。聊着聊着,他开始放松下来,点燃一支烟,不断地回答着我们七嘴八舌的提问。有人还打趣地问起儿子上大学期间,他们两口子去没去过杭州看儿子,穿什么衣服去的。孙百百如实交代:去过一次,在省城给自己买了一件西服,给媳妇买了一条裙子,花了好几百块。又问:游览西湖了吗?答:没有,人太多,还花门票,而且热得很,新买的西服都湿透了——还是我们山里头舒服——两口子没呆两天就匆匆打道回府。他说,看到儿子在学校学习安心就知足了。但我知道,他肯定是不放心这20亩果园呢。这时屋里有老人的咳嗽声,他匆忙转身进屋,给卧床的老母亲端水喝。老太太已经93岁,本来身体很硬朗,3个月前不慎摔了一跤,从此卧床不起。他说,老母亲能走路时,经常帮助夫妻俩干活,收拾院子,烧火做饭,怎么劝她歇着也不行。这回终于不用干活了,躺在床上也算是休息吧,让做儿子的尽一下孝心。我走进屋里看望老人,老人侧过身向我微微一笑。只见她一双裹着的小脚,露在被子外面。已经是21世纪了,这种小脚恐怕是国内罕见的。算算时间,她应该是四五岁开始裹脚的,距今已将近90年,她用这双小脚走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其实早在1912年国民政府就废除了裹脚习俗,但有些偏远落后的地区,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废除了裹脚的旧习。我在想,如果她没有裹脚,可能就不会轻易摔倒,她还能盘腿坐在家里的炕上,与我们谈笑风生,为我们讲述许久以前的往事。孙百百告诉我:老太太年轻时,手脚出奇地麻利,能下田锄地,还能拿着笤帚追打淘气的孩子呢。确实,在老人活跃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虽然她卧床不起,但她的心一定渴望有一天能够站起来,这种力量与渴望无疑也传递到了孙百百及一家人的身上。

院子里有一间上了锁的屋子,我透过窗户,看见里面有床和梳妆台,还有小孩儿的玩具车。孙百百告诉我,这是给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还有孙辈们准备的房间。可惜他们已经两年没有回来了。一个是因为单位工作忙,另一个原因是孩子还小,要上幼儿园。但每天晚上我们会与孙子或外孙用手机视频呢。说完这句,孙百百的眼睛好像瞬间放出了光,湿润润地闪亮。这是当下农村的现实与矛盾,年轻人都出去上学或者打工了,只有老人固守着自己的家园。我安慰孙百百,随着“退耕还林”的深入,你把果园再扩大,把它变成花园一样美丽的地方,我不信他们不常回来,因为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走出孙百百的家,我们回头与他道别,我看见在他家的大门上,写着“幸福之家”4个大字。我由衷地祝愿他和家人幸福,也祝愿他种植的果木年年有好收成。

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的一个山村,我见到了“退耕还林”的受益大户蔺怀柱老人。老人今年已经71岁,但身体健朗,腰背笔直。多年前,为了响应国家林草局“退耕还林”的号召,他与老伴一起种植了23亩红梅杏树。他不仅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而且生活蒸蒸日上。去年红梅杏大丰收,净赚了16万元。红梅杏是彭阳县的特产,远近有名,果皮呈红色和黄色,果肉细腻多汁,酸甜可口,市场价格可达到每斤60元左右。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将“彭阳红梅杏”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为了让两个住在县城的儿子也能感受和分享他的艰辛和收益,他两年前分给两个儿子各9亩果园,自己只留5亩,希望他们假期或者农忙的时候回来打理自己的果园。大儿子深感父亲这么多年经营果园不易,提出只要6亩,退回了3亩,小儿子也提出退回1亩,这样老人还剩下9亩果园。大儿子6亩,小儿子8亩。每逢假期,或者收获时节,两个儿子都自觉地带着孙子和孙女回到村里干活,养护果树或采摘果实,老人也能见见孙辈们。一大家9口人跟过节似地相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每到这时候,就是老两口儿最快乐的时光,老人甚至还会多喝几杯当地有名的“金糜子”酒。

但生活不总是有阳光和快乐。今年春天,这里持续低温,各种昆虫不见踪影,花粉没有媒介传递,甚至花骨朵还没绽开就被冻掉。没有花,没有蜜蜂或者蝴蝶之类的昆虫传送花粉,植物就不能结果,不结果实,等于农民种的麦子不结麦穗,玉米不结苞谷,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老人的脸上掠过一丝阴影:今年肯定是颗粒无收了。我不解地问:一颗杏也结不上么?嗯,23亩的果园,我都挨个看了,一颗杏也没寻到。我看着老人,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我问:您上了保险没有?上了,但保险只会按几年中的平均收成兑现赔偿,损失大是一定的了。谈话中,我没有在老人的脸上看到焦虑和痛苦,他显现的却是无怨与坦然。他说:土地上生的东西,得听老天爷的安排。他相信明年一定会好起来。

采访结束,我请老人为我们在“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的横幅上签名,并告诉他,这条横幅将在我们到达陕西吴起县的时候,交给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永久珍藏。老人有些为难地看着说:我不识字呀。我说您就写上名字就可以。老人接过笔,迟疑了很久,才颤颤巍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蔺怀柱。我走过去看他签的名字,竟然写得非常规整熟练。我说您写的字这么好看,怎么能说不识字呢?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啊呀,是小孙女教给我的,逼着我练了整整一个月嘞。

我们离开的时候,老人一直面带微笑,送我们到大院外,不停地向我们挥着手,老伴一直远远地随在身后,脸上也带着微笑。

回京已经3个月了,我依然与孙百百保持着微信联系。前些日子,他在微信圈里发了一段视频:“开始收杏子了!”画面是一大片刚摘下的大结杏,红黄相间,个大肉肥,令人垂涎欲滴。据说,大结杏平均单果重量是85克,最大的竟然有200克。大结杏肉质柔软,汁多味甜,适应干旱,关键是它与红梅杏相比抗寒能力强。我给他点了个赞,他迅速回了一个作揖的手势和一张笑脸。看来今年,他比蔺怀柱老人幸运,大结杏喜获丰收,而蔺怀柱老人因为没有微信,无法联系到他,但我一直惦记着这个朴实而又乐观的老人,希望保险公司赔付给他的补偿款及时到位,这样他就可以筹划和期待明年的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