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把创作权归还给创作者
来源:文艺报 | 余 飞  2021年09月08日07:24

近几年行业内发生多起由影视明星引起的不良事件,最近有代表性的此类事件中,吴亦凡事件即为一例,赵丽颖粉丝与王一博粉丝互撕也为一例。这些事件是无数起同类事件中被曝出来并引起广泛争议的,没有曝光被人知道的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在中央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相关行业专门成立道德委员会、相关单位专门推行网络清朗行动的今天,这些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反思全行业,我认为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第一,评价体系崩坏。收视率造假是行业恶疾,即使前有郭靖宇导演振臂一呼,但仍收效甚微,假收视率依旧是吸干电视剧行业最后一滴血的魔鬼。有的项目投资两个亿左右,竟要拿一个亿来做收视率,而且交了钱收视率还不一定做得上去。买收视率的钱既没有发票走账,也见不到收钱的人,多是现金交易。

除了假收视率之外,假流量、假评分、非专业评奖、非专业排行榜等现象更是弥漫整个行业,混淆真正有公信力的评价体系:只说自家好,无论自家作品有多差;攻击他人作品,无论他人作品有多好。再利用水军模式进行扩散,将这些消息散布网络,让观众看不到真正有公信力的声音。建立在虚假评价体系基础上的影视作品和影视明星,所采用的正是资本或利益集团控制下的自投、自产、自销、自评圈钱攫金模式,这个模式是要以最快的方式获取最大的利益,一旦这种模式不再有赢利,资本就会撤离,留下完全荒芜的影视行业。

真正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以真实的市场数据为辅,以专业人士组成的评价系统为主。将一部分选择权交给真正的市场,交给真正的观众,让观众形成客观的大数据,这是辅助;组建数量足够的优秀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影评人、学者团队,对每一部影视作品进行抽样观看打分,去掉一定比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到的就是客观评价的分数。行业应以这个分数为再生产、再创作的资助、审批基础,鼓励优秀的正能量作品,淘汰低劣的负能量作品,从而形成健康、科学的创作生产机制。

第二,流量思维成创作主导。试图用“流量明星”来承载“唯流量论”的“流量思维”,其核心做法是用大数据来证明市场,但因为数据的真假很难监管、无从判断,加上不同平台的竞争,几乎所有平台都有自己的统计方式,这导致流量领域的极度混乱。形态各异的数据,似乎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市场与观众的呼声。

创作是件严肃的事情,而大数据是滞后的评价手法,大数据并不一定能引导影视剧创作。创作之所以有其生命的延续,就是因为每一部都与之前有所不同。如果都用过去的大数据来指导,那就不可能再有创新,一切按过去的套路复制就可以了。

另外,靠造星机制产生的“流量明星”,成为内容生产的关键要素,极端情况下甚至成为唯一要素。平台这些年推出的选秀节目,取代了原有院校院团培养体系,年轻人似乎不再需要几年的正规科班教育,可以在一些选秀节目里一夜成名,这种做法导致社会风气进一步浮躁。

可怕的是,平台将自己的操作流程拿到台面上做起了“示范”:只有签了某些“流量明星”,项目才能得以立项、评估、拍摄,才能得到平台报价,得以销售。再加上第一点讲到的评价体系崩坏,平台可完全随意给作品打高分或打低分来褒奖“自己人”出演或制作的作品、打击那些不按自己逻辑出牌的创作者,这就使得其旗下自己包装的流量明星片酬暴涨,导致项目成本剧增,薪酬体系变得不合理、不公平,也正是对“流量明星”作用的夸大与片面强调,使得作品内容被严重忽略,作品的整体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近些年来,原创得不到机会、创新不被鼓励、作品同质化严重、内容苍白、情感悬浮、观众严重流失,只剩下粉丝。事实上,流量模式的表面繁荣已无法掩盖内容乏力、作品盈利能力下降的事实。流量明星有流量数据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创作模式必须要改。

厘清流量与创作的关系,正本溯源,回归内容创作的主体,将创作权归还给创作者,这是有必要回归的一种指导思想。

第三,饭圈出现网络暴力倾向。由于围绕“流量明星”进行创作、生产、销售,严重依赖“流量明星”带来的粉丝效应,平台、制作方默许甚至鼓励粉丝刷数据、控评,粉圈介入创作生产过程,黑对手、撕番位的现象屡见不鲜,败坏了行业风气,破坏了舆论生态。“流量明星”因为有背后这股势力撑腰,误以为自己真的有了超越法律道德的权利,不注意学习和修养,沉迷于虚幻的权利之中,结果屡屡犯错,甚至最后锒铛入狱。

而相应的饭圈也成为重灾区。一个大明星的粉丝群,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里面有真实的粉丝,也有无数的水军。如此大规模的人群,相当于一个县或者一个区的人口,却基本都没有实名制,也没有任何正规化的管理,更谈不上在里面建立党的组织了。这种完全松散而容易煽动的组织,在背后个别人的操纵之下,甚至可以逼宫明星本人,让他们听粉丝们的意见行事。这样的粉丝群体更可以打着这位明星的旗号,去攻击任何他们认为有必要攻击的人。这就是严重的网络暴力,如果不能对这样的群体进行正规化管理,他们相当于在网络上可以随意网暴他人并宣判他人的罪行。

总而言之,不良饭圈文化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负面因素,不仅对行业的创作、制作、销售、评价都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而且会被利益集团当“枪”使,成为党同伐异的冲锋队,捞金打榜、混淆大众视听的排头兵。更重要的是,它会让大家都去追求不劳而获、追求网络暴力、追求法外权利,它会影响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会对国家的文化建设甚至国民素质、心理建设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不良饭圈文化,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规范、治理,还网络一个清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