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做一名温和的评论者
来源:新民晚报 | 韩浩月  2021年08月25日08:47

我的文化评论集《万物皆有光》出版一个多月了,承蒙读者朋友们的捧场,让我知道当下还有不少喜欢评论、阅读评论的人。现在的信息流和智能推送占据了用户的主要时间,读纸质书的人变少,愿意读印在书中的评论题材的人,估计就更少了。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评论的权利,随便就能看到一些评论家,这会让那些平时以评论为主要写作方向的人,很没存在感。我就时常想,网友们中间,看问题一针见血的人那么多,一两句话说透问题本质的人那么多,留着我们这些写评论的人,还有什么用呢?

以写杂文著称的鲁迅先生也曾时时对自己的写作,有着深刻的自省,“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我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都会想起鲁迅的这两句话,并如此安慰自己:评论写作,第一目的是对自身提出较高的要求,按照“文如其人”的标准,把自己变得更好一些,如果顺便能影响到别人,自然是更好,但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别人认同你,也许不过是你的观点恰好与人相同而已。

就算是对鲁迅如此推崇与热爱,我中年之后也开始读胡适,人过了40岁还学不会容忍或宽容,的确对不住这个年龄。

在《万物皆有光》的自序中,我写了这样一段话,“评论写作在影响他人方面,是不能做硬性规定与要求的,尤其是在这么一个观点多元、众声嘈杂的时代,影响他人变成了一份特别艰难与奢侈的工作。”对此有网友留言说,“难怪韩老师写文章都是很温和的口吻。”我一瞬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是表扬还是批评。

因为在二三十年前,我在学习写作评论时,所接受的影响与教育当中,“温和”并不是一个特别显得褒义的词,相反它对于评论写作者来说还略有贬义,当一名评论者被形容为“温和”,通常这个人也会被当成没个性甚至是平庸。

这样的认知,其实就是从鲁迅那一代文学大师那里延续下来的,要知道,在鲁迅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的形容下,他的温和一面早已被掩盖了,“锋利”才是形容鲁迅的关键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小波、邵燕祥、鄢烈山等诸多杂文家曾深刻影响过我的评论写作。2000年前后,我也模仿过他们的文笔,写过一阵子酷评,但我在这十余年来,写文章愈加变得温和,这是我个人的主动选择,也是环境与时代使然。

这么说是因为,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网络上,情绪实在是过剩了,哪怕是真知灼见,如果不裹挟点情绪在外表,好像就不容易被人关注。相反,即便是胡搅蛮缠,只要情绪泛滥,一样能吸引眼球。有人经受不住这个诱惑,不再好好地、安静地写文章,而是大量地使用情绪词汇,以换取流量,这导致本来就不多的优秀评论者,变得越来越少。

在《万物皆有光》里,我尽可能做到了尽量不出现攻击性词汇,尽量不作武断的结论,尽量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希望它是一本温和之书,尽管有着“评论体”的要求,也希望它是在讲道理,讲常识,讲文化。希望它能是一颗小小的石子,不求掀起浪花,只愿拥有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