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痕”“一点”“一芥”之中的意趣
来源:大同日报 | 侯建臣  2021年08月23日11:28

我原以为,江南无雪。读张岱先生《湖心亭看雪》始知,西湖也有被雪覆盖的时候。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先生的一篇小品,仅两小段一百五十九个字竟把雪中的西湖写活了。而那“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则更是活灵活现,仿佛身临其境,又仿佛看一幅简单而又味道隽永的画作,意韵全都出来了。读之,如饮好茶,那香慢慢就在口齿间散开。

是在崇祯五年十二月,飘飘扬扬的大雪在杭州下了三日,真正是“雪花腊月下杭州”了。看来,扬州不仅有雪,还能一连气下上三天。想那碧水平铺的西湖,先是雪花飘下了无痕,但像是不甘心的样子,就一直下一直下,慢慢便沾了白斑,后来那白斑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湖终是妥协了,悄悄地就沉到那白色之下,到后来便也是白茫茫一片了。冰上铺雪可以理解,而水上铺雪真是想象不到的事情,我生在北方,到飘扬起大雪的时候,河面、湖面大多已是冰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某一年雪下得早,河水、湖水还没有结冰,也许是没有太过留意,在我的印象里,那水上是从来没有被雪铺满了的。

难得有雪,且已下了三日,西湖定是寂静一片,没有人声,也没有鸟声。

是在一个晚上的更定时分,住在西湖边上的张岱先生,看着无边的湖面,看着那平铺的白,终是坐不住了。怎能坐得住呢,有志于“山果有灵,焉能久困?余为山计,欲脱樊篱,断须飞去”的他是绝对放不过这绝好的机会的,于是便穿了厚实的衣服,拥了小火炉,随便牵了一只小船,挥动长桨朝着湖心的亭子而行。

行于湖上,极目远望,此时的天、云、山、水上下一片白色,或者已经无天无云无山无水,只有一张纯白的大布铺排在天地之上。雪,让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湖上能看到的,只有长堤留下一道痕迹,湖心亭小小的一点,而所乘小舟,就像是一片小小的草叶,舟中的人则成了“两三粒”了。两三粒是什么?是豆子?是草籽?是遗落在上面的羊粪?都可能是,都可以不是。

天地茫茫,以为唯我独在,到了亭上,却已有人。一个小童子正在烧酒,沸沸的炉火照在他彤红的脸上。另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坐着,如世外仙者,看到划舟而来的人,意外中含了兴奋,高兴地打趣:哈哈,哈哈,这白茫茫的雪湖里还有你老兄来啊!

如此美景,如此奇遇,酒是断断要喝的,于是围桌而坐,一人一杯一人一杯,痛痛快快一起饮了三大杯。原来早到的人是从金陵来的客人,正好遇到了这难遇的大雪,闲下无事,在这异乡徘徊之际,一应一答之间就奔了这雪湖而来了。从湖中返回,船家感叹地说,不说您有多痴迷,原来还有比您更加痴迷的人啊。

去过西湖多次,一次是在八月或者九月初的一个晴天,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满杭州城都是桂花的味道,甜甜的,酽酽的,走到西湖边上,撑天的大树撑起了西湖上边的天,知了的叫声在空气中拥着挤着,把西湖的温度挤高好几个刻度。还有一次是个雨天,雨扑簌簌而下,似乎有人专门在湖面上种雨,一滴一滴的雨滴滴到一个一个坑里,感觉慢慢就会长出雨苗来,感觉不久之后湖面就会变成雨树之林。张岱先生曾长时间生活在西湖边上,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归类为《西湖梦寻》。他的《湖心亭看雪》作为其中一篇,那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与舟中人“两三粒”让雪下的西湖成为一幅精彩国画,品之,忍不住拍案而起,旁人惊异之时,一个“好”字便也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