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师行动
来源:文汇报 | 刘连群  2021年08月19日08:19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在京剧界如日中天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经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一个后生晚辈身上,先后主动上门看望、结识,进而点拨、授艺,热忱相助。大师们这一屈尊俯就的破格之举,在今天看来也属罕有先例,非比寻常。

那幸运的后生是时年只有十几岁的张君秋。

率先行动的是在业内向以火爆脾气、快人快语著称的尚小云。1936年春,十六岁的张君秋搭王又宸的班社在北京华乐戏院演出,那天唱罢《二进宫》,戏院经理万子和就急匆匆找他,说尚先生来看你的戏了,要和你见面,我让到柜房等着哪。张君秋赶忙随同前去,尚一见就拉住他的手,热情地问长问短,对在场的张母说:“我喜欢这孩子,这孩子挺有出息,让他到我家来吧,我给他说说戏。”后来听说张君秋另有师徒的契约未满,又爽快地表示,就是喜欢这个孩子,愿意为他说几出戏,不想抢别人的徒弟。尚说到做到,第二天张君秋母子到家里来,先旁听尚小云教别的学生,接着单独学了头二本《虹霓关》及《刺红蟒》《琵琶缘》 《福寿镜》等剧目。尚小云在第一舞台接连排演新戏时期,还让张君秋参加了《九曲黄河阵》的演出,师生同台,尚自饰琼霄,张演碧霄。

接下来是梅兰芳。转过年来的1937年,张君秋随马连良的扶风社到上海演出。演《王宝钏》一剧,中间在台上忽听场内一阵大乱,观众有的站起来,有的鼓掌叫好,张君秋以为自己演的出了差错,吓得心里直跳,后来定神细看,原来是梅兰芳先生看戏来了。当时正是日伪时期,梅蓄须明志,息影舞台,观众骤见之下,惊喜交加,反响分外热烈。张君秋也很感意外,多年以后回忆“既受感动,又觉紧张,始终心跳不停”,在和马连良对口唱“武家坡”一折的【快板】时,前后竟唱颠倒了一段,马没想到他会唱错,仍按原词唱下去,他没办法接唱,只得把刚唱完的词句,又重复唱了一遍。戏后,梅到后台看望时,他羞愧得哭了。梅先生百般安慰,说当初自己年轻的时候演戏,听说老前辈来看戏,也心里发慌唱错过,接着还夸奖他哪句唱得好,哪处做得对,使他的情绪缓解过来。这时就有人倡议拜师,梅当场表示同意,约张明天到家里去。又一个意外之喜,让他兴奋得一夜未眠,同时也忧虑举办拜师宴的费用一时筹集不齐。谁知第二天到了梅府,只是磕头行礼,就完成了简单的拜师仪式。在上海期间,每天晚上演出,梅兰芳命他白天去家里学戏,一连说了《霸王别姬》 《宇宙锋》 《奇双会》 《生死恨》等好几出梅派名剧。

得到程砚秋指教,是四年以后了。1941年冬天,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君秋正为自己组班谦和社寻师访友,四处奔走,还没有回家。程砚秋不请而来,自报家门,听张母说了组班的事,深表赞成,说: “君秋的艺术,无论台上的功夫,还是台下的人缘,都已经够自己挑班的条件了。不要给别人挂二牌了,应该自己挑班,发挥自己的特长。”接着又就组班的人选和未来的演出剧目等筹谋划策,并且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几出戏给他说说。临别时又再三叮嘱他到自己家里去,给他说戏。

程砚秋就这样顶风冒雪,自行来去。后来给张君秋说戏,程砚秋不辞劳苦,倾囊相授,为了说《牧羊山》中的一个“屁股座子”的身段,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示范。在教《红拂传》《窦娥冤》等戏时,讲腔的唱法、气口,还强调按自己的嗓音条件去唱,使张君秋不仅学到了程派演唱艺术,而且懂得了扬长避短的道理,懂得要把学来的东西化为己有。

那一时期,程砚秋在青龙桥隐居务农,他在日记中对张君秋学戏多有记述。如1943年3月4日,记“张君秋要《柳迎春》 《朱痕记》 《金锁记》剧本,排《红拂传》,检出与他为是”,并称“张君秋有希望”, “君秋标榜梅派,亦来学程派,有心人有辨别,此时向学,尚为不晚”。 (见《程砚秋日记》315页)

最后还要说荀慧生。荀虽然与张君秋同属旦行,但专工有别,荀本工花旦,张是正工青衣,表演艺术各有侧重,为此共有剧目不多,荀没有主动提出为张说戏,但还是给张加工了《十三妹》等剧目,并把自己演出的全部《秦香莲》剧本赠送给他,后来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几大主演合作的演出本,就是根据此本改编的。张君秋在《我的艺术道路》一文中说:“荀慧生先生的艺术也是我所崇敬的,虽然他没能将他的代表剧目直接教给我,但他经常观看我的演出,每次演完,当我请他指教时,他总是认真地向我指出哪些不足,应该怎样改正,为此我也颇有收益。”另外,荀慧生还是“四大名旦”中唯一亲自撰写文章,高度评价张君秋的唱腔创造的艺术家。

四位大师和一员青年才俊,前者识才、爱才、助才,后者博采众长,执著进取,最终不负众望,独树一帜,创立了影响深广的张派艺术。

张君秋的成功,确如荀慧生在文章中所说, “主观则在于个人,既有优越的天赋条件,又肯于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王瑶卿说过,唱旦角的讲究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个好的扮相,二是有一副好嗓子,而张君秋正好具备这两个条件。但他自幼家境贫寒,早年学戏也曾备尝艰辛,这是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包括后来的名角们都经受过的历程,他的幸运是在成才的关键时刻,得遇大师扶植,而且是四位大师接力的指授!这一行动,留下的不仅是一段梨园佳话,还彰显了老一辈戏曲艺术家注重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后者在日新月异的新的时代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