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科幻产业聚力上海,能否打通更多文化行业?
来源:中华读书报 | 郑周明  2021年08月14日09:10
关键词:科幻产业

随着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科幻影视制作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在它的上下游则是国产科幻文学的蓬勃创作以及科幻产业的落地,此前形成规模的科幻产业集聚区已先后在北京与成都落成,而就在不久前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上海科幻影视产业基地正式于浦东新区揭牌,该基地以“高科技赋能数字文娱”为目标,助力上海科幻影视的创作和产业发展,也是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普科创发展战略和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成果。

硬件的完善落地之后,更需要科幻借助行业的想象力去推动转型升级,近日,由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和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共同承办的“2021数字文娱高峰论坛”在浦东张江举办,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聚焦“科幻产业与数字经济”,探讨未来科幻产业的方向与潜力。

自去年初开始,影视行业正在接受一个疫情之下的行业趋势,即首映于网络平台的电影越来越多,最新数据表明,仅仅是今年五月,广电总局备案通过的科幻类网络电影达到了50多部,显示出科幻电影蓬勃的生命力,来自上影集团的上影文化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拯认为,未来线下制作与线上付费点播将有更深的紧密合作空间,上海本地完整的产业链也将为此提供更多优化的可能性。

当下科幻产业的延伸性正在触及各个行业,正如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利用先进航天技术助力国家游泳队训练的新闻令大众颇感惊喜,科幻产业带动的技术成熟与否也体现在了文博领域,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的唐昊提到如今博物馆的数字化陈展中运用了大量数字设备,并与科幻特效结合实现沉浸式观展,随着相关技术的进化,博物馆带给大众的观展体验也将更为丰富立体。他也进一步提醒,电影作为造梦的艺术,越来越与技术变革的力量分不开,尤其是科幻电影背后所需要的技术含量,对专业技术以及核心的芯片研发都提出了巨大需求。这个话题同样也被科幻作家韩松所关注,他回应认为,所有技术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文化的传播上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技术的变革力量。

赋予技术以文化的方向,在复旦大学严锋教授看来落脚点还是人性,作为高科技设备的忠实用户,他尝试过许多智能设备,他认为这些设备在虚拟现实技术层面实现了非常大的进步,并将深度影响年轻一代的社交模式,“虚拟现实就是人所追求的一切,渴望永生、渴望自由、渴望成为他者,渴望便利的人生,因此虚拟现实的发展符合人性的基本需求,未来将有广阔的空间。”作为高校教师,他与交通大学的江晓原教授同样关注着科幻观念如何影响着当下互联网文化,他们注意到科幻小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概念时常被一些科技企业与年轻网友所提及当作网络时代弱肉强食的形容词,作家刘慈欣曾表示小说中描写的这个宇宙法则与现实并不能混为一谈,严锋与江晓原也在论坛现场表示,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早期的发展状态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化自信与科技自信应该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技术在年轻消费领域的运用也应该伴随着这种文化观念的普及。

关于科幻话题的延伸讨论无疑表明,科幻产业正在连接各个行业领域,需要更多智慧参与其中,引领技术方向。浦东张江作为全国文创最大产业基地,汇聚了众多全国重要的互联网企业,本身在科研、科创、科技、科普、科幻五个方向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正如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在论坛上表示,“科幻意义成为一种现象,所代表的也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创新文化,接受新思想,引领新科技,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这与上海的精神不谋而合。”科幻正在为未来社会注入更多想象空间,在更远的思想境界中寻找创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