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史诗般跨越 黄秀萍长篇小说《中国智造》入选7月“文学好书榜”
近日,作家黄秀萍创作的长篇小说《中国智造》入选7月“文学好书榜”。文学好书榜由中国出版协会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下属40余家专业文学出版机构联合推荐,经各社社长、总编辑投票产生。
《中国智造》图书封面
此前,《中国智造》入选全国总工会首届新时代工业文学(职工文学)出版资助项目,并于2021年7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讲述中国企业家在大潮之下转型升级的激荡历程,见证中国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史诗跨越。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席卷下,中国本土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由“制造”到“智造”已成为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而隐藏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之后的“蜕变”的故事,无疑将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重重一笔。作家黄秀萍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她常年奔走于苏州、东莞、深圳等众多高科技企业之间,并深深为奋斗在工业发展一线的人与事而感动。这种感动成为她写作的锚点。在搜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之后,经过数年打磨,终于创作出了《中国智造》。
小说着眼于几位企业家的人生际遇——他们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主人公们在风云激荡的科技潮流与市场竞争中审时度势,各显身手,展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造型企业的全新形象,也呈现出中国制造型企业实现持续跨越式成长的一个缩影。
作家黄秀萍近照
为了讲好“中国智造”这样一个“大”故事,黄秀萍没有选择从“大”这个角度泛泛而写,而是着重塑造了古睿、陈翰、史诗等几位负有追求与抱负、有情有义的企业家,如同作画一般,一点一点将这些时代弄潮儿的奋斗形象勾勒出来。在时间尺度上,黄秀萍将企业家们的个人经历包括情感历程与这几十年的风云变幻的大潮相重叠,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了鲜活的个人与时代齐头并进的史诗画卷,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小人物与大时代交织,从而将“中国智造”这样的“大”题材游刃有余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将中国企业艰难转型背后的故事向广大读者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