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凝视茨威格,一次又一次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张阅  2021年08月13日15:47
关键词:茨威格

近日,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展映的“马克斯·奥菲尔斯回顾展”带领观众穿梭到昔日的世界,我们不只看到了街景、舞会、服饰、礼仪,还沉浸于种种几近逝去的精神中,比如,对荣誉的痴迷,对爱情的执着,体面克制的外表下隐藏的假意与真心……奥菲尔斯呈现的正是斯蒂芬·茨威格所眷恋的“昨日的世界”,根据他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所改编的同名电影,则是奥菲尔斯的时间晶体里最剔透的那颗钻石。其实,根据茨威格的小说及传记作品改编的电影非常多,本文仅选取四五稍作讨论,通过电影隧道,探索作家本人的文学品格。

“陌生女子”:纯真与共情or风尘与冷漠

奥菲尔斯改编得好,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抓住了茨威格的意图。奥菲尔斯对千姿百态的人性不带道德评判的观察、探索、展示,温柔而好奇,这也正是以心理小说见长的茨威格的特质。

《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里,琼·芳登演技惊人,把这位一生痴爱一个男人的“陌生女人”在少女、青年、少妇三个阶段的无数表情演得真切,一个眼神胜过无数台词,使来自第二人称书信体原著的句子,作为旁白出现时也毫不突兀。琼·芳登使角色始终处于纯真的状态,一个对爱情怀着信仰般激情的女人,才可能以一生的沉默牺牲执行如此极致的爱。

有好几处吃透原著的重要改动。第一,男主从作家身份改为钢琴家,将艺术家对工作严谨、对生活放纵的双重性格,改为他在事业和感情上的自我放逐、浪掷天赋,加重了他的职业生涯由盛转衰的戏剧感,以及他需要从女人身上寻求拯救与刺激的空虚、脆弱、迷茫,英俊的男主从与女主相遇到与她恋爱时那种对异性自然流露的好感,被奥菲尔斯还原到位,使人无法真正憎恶这个轻浮的男人。

第二,几日恋爱的细节,是原创环节,两人坐在以移动图画为窗景的游艺火车里谈情说爱,暗示着这一夜不过是“镜花水月”、虚假梦幻。

第三,女主维护身体的贞洁,却为养育钢琴家的儿子,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但读者能理解她,仍会觉得她是个纯洁的女人,奥菲尔斯在她少女期铺垫了她拒绝社会地位更高的青年求婚的情节,使她的母亲和继父失望,从而让她只身回到维也纳变得合情合理,也使她嫁给爱她的军人显得更有说服力。

而这一改动连着第四个“仁慈”的改动,从《伯爵夫人的耳环》可以看出,以奥菲尔斯的逻辑,男人为女人决斗,不只是维护尊严的作秀,也是爱的献祭,男主最终踏上与她丈夫决斗的死路,这结局使女主不再只是小说中隐隐绰绰的一股穿堂风,一阵远方传来的乐声。女主的爱终于在她死后得到回应。

我们也看过徐静蕾失败的改编版。首先,茨威格赋予女主“爱的女英雄”这一精神气质,徐静蕾并没体会到,她表情单一的女主身上,是浓浓的风尘味。她还是个没啥主见的弱女子,茨威格的女主清楚地表示,她不恨那个从来都没有认识过她的男主,只恨天主,但她积极主动地迎向她的命运。其次,徐静蕾也没能演绎出女主执着于希望男主“认出她”这个核心的行为,男人能看见人群中那个特殊个体,才算是有爱。另外,原著里女主了解爱而不得的苦痛,对她的追求者们是有理解和怜悯的,反观徐静蕾的版本,却拿缺乏同情当作个性。最后,男主的形象模糊,姜文似乎只负责提供男性荷尔蒙引导爱情幻想,他的恋爱场面,没有契合原著的那种使女人融化的短暂温柔,他只有以上对下的“爹味”,把女人当女儿——这可能是徐静蕾的女主和被这一版本感动过的部分当代女观众所追求的爱。或者可以说,这部对民国氛围想象孱弱的改编电影,也有很在地、很当代的成分。

糟糕的《不安》:罗西里尼的大男子训诫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大导罗伯托·罗西里尼,将茨威格的中篇小说《恐惧》改编成《不安》,也暴露了他男性意识上的陈旧。故事讲述一个女人有情人,却突然被自称情人前任的陌生女人不停勒索,她一直焦虑不安,始终不敢向丈夫承认自己的罪过,最终发现是丈夫雇佣了女演员来折磨她……

影片在意识上唯一延续原著的设定,是女方与情人之间没有深刻的情感,茨威格细致描绘了情人给这位富家太太寂寞无聊的生活带来的心思荡漾和事后厌倦。罗西里尼将背景搬到战后的意大利,女主是在丈夫做战俘、她操持医药公司的时候找了情人,他明明可以将故事改到两个方向:其一,加重丈夫对妻子进行的精神审判和虐待,做成希区柯克式的商业片;其二,妻子出轨和丈夫做战俘,都是战争的遗留创伤,双方都是战争受害者,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丈夫的“黑化”状态还有没有救?夫妻该如何面对新的男女关系等,这是文艺片方向。

结果我只看到罗西里尼关于女人必须维持传统守贞、顾家角色的大男子训诫。罗西里尼改动了女儿索要礼物的情节,她想要气枪,夫妻非给她娃娃,给她灌输灰姑娘的童话,在她承认自己因为嫉妒、藏了哥哥的气枪后,这位父亲对她严惩不贷。在这场暗示丈夫对出轨妻子态度的戏中,他没有一丝宽恕,这完全违背了茨威格的本意,后者让这对夫妻从互相折磨走向了逐渐原谅,彼此有了新的激情,似在精疲力竭的关系里生出微妙而真实的人性光芒。

得知真相的妻子羞愤欲自尽,她疲惫地坐在办公桌前,更像是要抱紧工作这一人间最不舍的东西。工作如气枪,她这一“超性别”的主体意识立刻被纠正,她奔向儿女,放弃工作。女主是罗西里尼演技精湛的妻子英格丽·褒曼,我们仿佛看穿传统男人的婚姻双标,以及电影之外即将破碎的爱情童话。

《布达佩斯大饭店》:不着痕迹的另类改编

韦斯·安德森公开表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来源是茨威格的作品,他的改编松散到几乎看不出《心灵的焦灼》《变形的陶醉》《昨日的世界》等原著的具体痕迹。细说来,他只是借用了茨威格作品营造的昔日景象,几个人物在社会阶层上偶然越界的设定,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作品里惯用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倾诉或忏悔的嵌套结构,最重要的是,他把自己所理解的茨威格本人,拆解为影片里好奇心重并善于倾听的青年作家、已成国宝的老年作家、大饭店经理古斯塔夫先生等人物。

安德森认为古斯塔夫或茨威格的世界,实际在二战前就已消失,他只是保留了那个完美幻象。古斯塔夫在他的专业领域有着极高的口碑,他艺术品位高,爱收藏,尤其讨女人们喜欢,这些都是安德森对茨威格的凝视,古斯塔夫被迪米特里迫害、追杀,则代表着他最后被纳粹焚书、驱逐的命运,也如影片一样,他热爱的欧洲是闪电间覆灭的,流亡终结了他的性命。

《黎明之前》:对茨威格的凝视

《黎明之前》是以超高清画质拍摄的茨威格在巴西和纽约的最后岁月,这种画质纪实感太强,留不下半点梦幻,但把过去拍成实在,也是造梦。约瑟夫·哈德演出了一流作家那种写作、思考、生存同一的精神状态。这个茨威格时刻会被人们的话带跑思绪,久久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待人接物也露出真挚、纯洁的赤子心。

犹太青年指责这位当时除托马斯·曼之外最畅销的德语作家不对纳粹行径发声,却不知道他是真正的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容不得任何空谈,他自身长期流亡,脚不沾地,却必须帮人逃出欧洲。他会焦虑地默想最具体的毁灭与伤痛,身边人都没有看出他已绝望地意识到自己的写作对于不义战争尤其是他们犹太人在二战中的命运没有意义,也就无法预料他最终自尽的决定。

茨威格将人的内心当作风景来做无道德评判的陈述,生出极强的震撼力,这是因为情感本身具有动人心魄的吸引力。耽于技巧的作家会讲究看透却不说透,故意留下余味使人惊愕,茨威格却延续他早年从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身上学到的方式,尽全力写透他看到的真实,使哪怕没有他笔下经验的读者也会有强烈的代入感,这种极致剖析个体的笔力背后,是确信自我美学追求的心和人道主义关怀。

《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恐惧》这些波涛汹涌的心灵故事,一定会继续受到电影作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