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建党百年献礼影片生动讲述党史故事: 开辟主题电影新型表达方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杨雯 沈舒雅  2021年08月11日15:58

建党百年献礼影片集中涌现,且题材丰富、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有展现革命峥嵘岁月的《1921》《红船》,有致敬英雄先烈的《革命者》,有反映重大革命事件的《三湾改编》,有讴歌优秀共产党员感人事迹的《守岛人》《我的父亲焦裕禄》以及《柳青》,有致敬伟大抗疫英雄的《中国医生》等。这些电影让党史故事通过艺术性表达焕发了“新活力”。

人物塑造亲切而丰满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路侃看来,建党百年电影在党史描写和共产党人形象塑造上取得了新的艺术高度。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影片的主要人物,无论是领袖、革命先辈还是当代普通党员,都有很强的人民情怀,有一种与普通观众共情的亲近感。

对于这一点,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深有体会。他以《中国医生》举例道,在塑造医生形象的过程中,电影中不仅呈现了医生们牺牲奉献的精神,也将医生之间互相不服气、发火、抱怨、紧张、怯懦等侧面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影片不仅强调奉献、牺牲等概念性的精神,而且从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角度对主流价值观进行了新的诠释。”赵卫防表示,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更好地诠释了“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电影《革命者》也从多角度入手,创作了丰满的李大钊形象。在工人、农民与底层挣扎的民众眼中,李大钊是引路人;在国民党和蒋介石眼中,李大钊是靠着一支笔、一张嘴就可以煽起民众觉悟和激情的危险人物;在毛泽东眼中,李大钊是一位睿智的先生;在陈独秀眼中,李大钊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在妻子眼中,李大钊是深情的丈夫、和蔼的父亲,有时候也会像孩子一样无助与迷惘。《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革命者》通过把人物放在大的历史镜框里,用碎片式的回忆做了情感的链接,让李大钊的形象逐渐丰满。

此外,在人物外形的视觉设计上,今年的献礼片也尽量向原型靠拢。《革命者》中沉稳坚强的李大钊、《守岛人》中皮肤黝黑的王继才、《中国医生》中眼窝深陷的抗疫英雄等富有质感、充满张力的人物形象,都鲜活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和崇高之美。

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

建党百年主题电影创作是个宏大命题,如果采用惯常使用的宏大叙事方式难以出彩、出新。电影《1921》截取了1921年这一年的史实,首次以李达和王会悟筹备一大会议作为叙事主线,小借口切入、细节化展开,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令人耳目一新;《革命者》另辟蹊径,以非线性叙事结构,将故事起点置于李大钊临刑前的时刻,不落窠臼;《我的父亲焦裕禄》更是从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伟大共产党人的家庭生活,呈现出一个立体、丰满、亲切的人格,挖掘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看来,这种关注细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表现手法,很好地讲述了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开辟了主题电影的新型表达方式。

视角独到,并不意味着凭空想象,相反,这些影片都保持了对真实历史的尊重。《革命者》还原了一个真实年代和真实的李大钊,在李大钊视死如归的高潮戏中出现的绞刑架,如今还安放在国家博物馆的大厅;《中国医生》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巧妙融入艺术真实,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全景展示了中国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1921》中毛泽东和李达夫妇一起吃饭的情节,为新公司开业举杯对话的设计,来自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给李达写的信:“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来参与经营。”这个设计是基于历史书信的合理想象。

“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实际上是为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必然要求,它去除了原本生活中的驳杂与闪光,提纯生活本质,构建理想图景,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徐粤春说。

浪漫表达带来细致柔光

革命是残酷的,牺牲是壮烈的,坚守是艰苦的,但同时,也是浪漫的、理想的、纯粹的。电影《革命者》的最后一段,毛泽东与李大钊站在景山的山顶上,看着未来的北京,从北京看到未来中国,展现未来必将是一个赤色的中国,将残酷的革命现实与理想主义的光辉融合在了一起。

这样的浪漫化处理方式,在献礼电影中比比皆是,共同为影片披上了细致的柔光。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副主任闫玉清列举了电影《红船》中的诸多隐喻:李大钊在南开大学演讲穿洋皮鞋是为走好中国的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时,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时,马车陷入雪中泥泞,但当谈到建立强固精密的组织——共产党时,两人合力将马车推出,马嘶车动向着光明的远方飞奔;在艰难时刻,李大钊雪中为毛泽东送来御寒的炭火,这是从物质到精神的雪中送炭;毛泽东在阅读《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发出一次次天亮了的感慨……

此外,《1921》的开头是李大钊一双眼睛的特写,从中透视出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事件,进而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守岛人》的开头是一双望远镜上面粗糙手臂的特写,布满了伤痕……“光影律动下的镜头语言,自然而然衬托了剧情演绎,调动起观众情绪,让观众跟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波澜,这是一部优秀电影必不可少的内在气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