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草原》2021年第7期|温欣华:薯乡光景
来源:《草原》2021年第7期 | 温欣华  2021年08月10日08:12

秋天,在土豆收获的季节,大型拖拉机带动着土豆挖掘机从田野里滚滚而过,成片的土地便成为一幅由浅浅沟垄并排而成的条纹巨画。沟中首尾相接,布满了紫色的土豆,在阳光下闪着新鲜的光泽。垄上,刚刚翻出的湿土,与地表干土深浅相间。放眼望去,深褐色的土垄与浅紫色的薯沟,接续成排,垄沟绵延不断地连成一片伸向远方。在蔚蓝的天空下,与远处金黄色的杨树林相映,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在乌兰察布的南端、长城脚下,一个生机勃勃的马铃薯产业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正在蓬勃崛起。

那是2017年的春天,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谢家坊村两委班子从邻村喇嘛板村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希森3号”,在村子北面试种了二百亩。没想到一开垄,就惊呆了现场的所有人,这是种了几辈子地的农民意想不到的事情: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亩产两万斤土豆就在眼前。这样的产量,对于商都县这个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地方来说,就是奇迹,农民自然心服口服。他们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一年,到头来,只是广种薄收,遇到这样的收成,不用说,心里自然乐开了花。

大自然赋予了乌兰察布市一种别样的天赋。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尤其利于马铃薯生长。生产的马铃薯具有块大、皮薄、整齐、干物质含量高、表皮光滑、无污染、退化轻、病虫害少、耐运耐藏、易于烹油及适合加工、适口性极佳等优点。

进入新时代,在乌兰察布农村,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扎实完成,也适时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深入开展,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地培养了适宜于长期发展的后续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达到四百万亩左右,占当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占全国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八左右。

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建成了由马铃薯种苗芽接组培、原原种繁育、原种繁育、种薯扩繁、高产种植园区、马铃薯深加工为链条的高科技优质马铃薯种植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同时建成了由物流、仓储、电商、批发市场为链条的现代化销售派送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集科研、试验、培育、种植、仓储、销售、派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农业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享誉国内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育种基地,也成为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当地所产的马铃薯以其品质优良而成为走俏市场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一个以马铃薯种薯繁育为龙头的主导产业正在乌兰察布大地悄然兴起。

2020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内蒙古代表团讨论。一位年轻人的发言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他问这位年轻人:“今年疫情原因,经济影响大吗?”

年轻人认真作答:“一是当地外出打工人员陆续复工;二是绿色农畜产业‘铺路架桥’,马铃薯、燕麦都打出了名气。”

“你们那儿的马铃薯是做工业原料好还是食用好?”总书记和蔼地问。

“食用好,而且是很好的种薯。这段时间,价格不仅没有落,反而涨了。”

“甘肃那边种植的马铃薯也比较出名吧?”

“我们乌兰察布市叫‘马铃薯之都’,甘肃天水那边叫‘马铃薯之乡’,都好!”

话音一落,总书记和代表们都笑了。这个年轻人就是时任乌兰察布市市长的费东斌。

目前,乌兰察布从东到西,形成了长达二百五十公里的马铃薯产业带。继2009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后,2020年,乌兰察布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乌兰察布马铃薯还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超过一百亿元。其“足迹”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并远销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2月1日,李克强总理莅临乌兰察布市考察。在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十二洲村张连奎家,李总理盘腿坐在炕上,随手从炕桌上的一个盘子里拿起一个黄澄澄的烤土豆,掰开后冒着热腾腾的香气。总理品尝后连声道:“好!好!好!”边吃边招呼随行人员说,“你们也尝尝,味道确实不错。乌兰察布的土豆很好吃,有土豆特殊的味道。”考察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土豆主粮化很有前途,要结合我国‘镰刀弯’地区调减玉米面积,研究支持农民扩大品质好、有优势的马铃薯种植,努力把小土豆发展成为大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乌兰察布商都县为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种植品种,在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同时,当地政府更加注重种薯的培育和发展。2020年,全市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达到七十万亩,全面推广了适宜当地气候特点、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加系列、希森系列、冀张薯系列、V系列等三十多个优良品种,极大调优了马铃薯品种结构,提升了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七月是作物疯长的季节。我们远离都市的喧闹,到无边的旷野去寻找马铃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并成为富农项目的源头。

走下公路,穿过一片农田,我们来到了古道旁边的喇嘛板行政村梁家村。一段敦厚的矮墙上雕刻着“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几个鎏金大字,穿过浅浅的院落,便是一大片玻璃暖房,走过长长的消毒通道,经过三次严格消毒,换上防护服,才算走进真正的生产车间——这是希森公司的商都组培中心。

走进组培车间,就像进入了一片“森林”王国。看不到尽头的水泥甬道伸向前方,数不清的不锈钢管林立在地面上,形成排,列成行,纵横交错向四面八方蔓延而去。以此为架,撑起无数搁架,摆满了试管瓶,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地站立在军营,每只瓶中生长着几根细嫩的绿芽,阳光透过顶上巨大的玻璃天窗,均匀地洒在透明的营养液里,照在嫩绿的芽苗上,散发着晶莹的细光,显得那样神秘与娇贵。

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在一个温度计前停下脚步,看看温度表,在夹板的表格上记下一组数字。他穿着白大褂,戴着白色口罩,面容清瘦,肤色黝黑,看见我们,友好地点了点头。他叫黄兆文,四十岁,山东滕州人。2019年3月随着商都组培中心的开工建设,他被公司调派到商都县负责这里的技术工作。他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基本情况。

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企业,联合希森集团研究中心,育成高淀粉加工、薯片和薯条加工、早熟鲜食、紫皮紫肉和红皮红肉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用型(马铃薯主食化)品种十八个。其中,希森3号、5号、6号等七个新品种已通过品种审定,具有产量高、抗病力强等特点,品质领先国内同类产品。

组培中心落户商都,主要通过茎尖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脱毒基础苗,年繁育脱毒苗1.5亿株,可供2100个原原种繁育大棚种植(每个大棚面积为一亩),生产脱毒原原种四亿粒,满足八万亩原种田用种,一百二十万亩一级种薯田用种,一千五百万亩商品薯田用种。

不说不知道,就在这个遍地林立着钢管的暖棚里,竟然生长着1.5亿株绿色的嫩芽,承载着1500亩商品马铃薯的种薯培育任务,也承载着农民丰收的希冀。真是责任重大啊!不由得对这些稚嫩的芽苗和这片无边的钢管林肃然起敬。

黄兆文领着大家顺着狭长的甬道继续向前穿行。转过一个角,到了另一个区域——接种车间。

这里布满了大大小小显微镜,偌大的区域内,玻璃隔断隔开了几十个无菌实验室,几十名身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拿着精密仪器,正在无声地进行茎芽接种。我们在一个无菌室外停下脚步,隔着玻璃细看:在显微镜边,一位中年女子全神贯注,一手拿着一把细镊子将茎芽按住,一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剥掉,直至露出圆亮的生长点,然后将其接种到培养基上,一颗脱毒种薯就这样在她的精密的解剖针下诞生了。

几分钟后,一个无色的试管瓶里,便植入了一段浅绿色的生命,几厘米短芽浸泡在无色的液体中,像一个胎儿安睡在子宫的羊水中,静静地孕育另一段全新的生命里程。那位女子动作轻巧、神态自若,像是在做一例胚胎移植手术,又像是在精心地雕琢一件工艺品。她,肤色白皙,凝神静气,做完一例又一例,柔和的灯光下,一切显得那样静穆自然。此时,实验室的一个移动苗架上,已经放置了二十多个试管营养瓶,无色的试管瓶洁净无瑕,静静地竖立在上面,圆柱形的瓶体像一个孕育生命的母亲,似乎充满了母体的感情。尽管这是无性繁殖,但孕育的过程同样弥漫着生命的庄严与神圣。

土豆是最平凡不过的食品,然而,它的种子源头依然充满了高科技赋予的神秘色彩。显微镜下,看似纤细的芽苗,却充满了无穷的奥妙,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世界,充满着迷人的诱惑。根根稚嫩的芽苗,携带着棵棵健壮的基因,由朴实的田间走进精密的实验室,经过芽尖培养、剥离接种、茎苗培育、苗芽脱毒等严格组培实验,完成了苛刻的生命淬炼,保持原有品种特性,达到脱毒效果,完成一次生命的净化。而这个周期,从源头再轮回到源头,要经过芽苗组培、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到达商品薯,须经过漫长的六代净化。

一根纤细嫩芽自玻璃试管营养瓶开始,长成一根幼苗,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再埋进营养基结出豆大的颗粒,完成第二个生长周期;种进网室大棚,结出杏子大的种子,再结出原种薯,完成第三个生长周期;然后再埋进土壤,结出一级种薯,完成第四个生长周期;之后完成二级种薯,第五个生命周期;在第六个生命周期,才能种进广袤的田野,走向餐桌。无法统计,这个漫长的过程,要有多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其中的辛酸苦辣更是无法想象。历尽千难万阻,费尽千辛万苦,只为了将生长的污染过滤干净,摆脱病毒的缠绕,守住一份生命的归宿。

意外地闯入这样一个无菌的世界,漫步在钢管林立的丛林,在种子的海洋里游弋了一番之后,真切看到了代谢不止、传承不息的生命净化轨迹。不禁为那一种安然有序、蒸蒸日上的气息所震撼,分明感到了一种青春的韵律在那广阔的生命空间强烈地搏动着。

这是种子和制种人的家园,他们心安理得地建造守护着这里苍翠的生命源头,守候着薯种原有的本真。

这是一个种薯的王国,也是以黄兆文为首的一群年轻人梦想落地的家园——2019年7月15日开工建设,2020年1月9日竣工投产,用四个月的时间干完了三年的工程,按时保证了当年的生产。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组培中心:3.15万平方米组培车间一座,同时配套建设微型薯恒温储存库四千平方米,分拣车间四千平方米,在此基础上,2020年又建设2.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一栋,拱棚二十八个、2.5万平方米,并配齐组培中心剩余内部设施。

行走在悠长的巷道中,两边都是用玻璃隔开的无菌房,身着白大褂的技术员们都在显微镜下,娴熟地做着一件事——芽尖接种。长长的巷道里没半点声响,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祥和。黄兆文说,这些技术员都是从商都本地人中选拔的,他们一部分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一部分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

转过巷道,前面是一条看不见头的甬道,搁架上,摆满了试管瓶,里面的芽苗已经长出了叶片,恍若进入一片浅绿色的海洋。黄兆文说,这批芽苗已经成熟,不久就要移栽到网室大棚内在网上营养基内种植。

走过了很长一段路,从一个岔道走到了一个中央广场,视野开阔了许多。广场正中立着一个巨大的雕像,一颗巨型马铃薯长成了财神的模样,戴着眼镜、腆着滚圆的肚子,披着一件大红长袍,笑容可掬。案上摆放着一排试管营养瓶和若干薯制品。这里的试管瓶要比车间里的试管瓶大了许多,里面的芽苗健壮挺拔,舒展着纤细的身姿,自下而上,轻盈柔韧,仿佛袅袅上升的香烟,升腾起一片种子天地的坚定信念。

中央广场另一端,又一条甬道伸向远方。尽头,一个偌大的展厅打破这里的宁静。宽敞而明亮的大厅内,艺术地展示了马铃薯的前世今生。琳琅满目的马铃薯制品陈列在货架上,质量上乘,包装考究。有的在超市里见过,有的还是领先产品,而这些产品全部出自希森薯业集团公司。置身在这个迷宫一样的暖棚里,在这个被试管营养瓶充斥着眼球的世界里,面对这个荧光闪烁的展厅,我居然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喇嘛板的一个偏远的农村。

人们印象中一直落后、贫穷的地方,此刻尖端和时尚在爆棚。落后与科技,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发生了强烈的撞击,我的思维彻底混乱了。

走出组培中心,恍如走出了一座迷宫,仔细品味,种子的光阴是耐人寻味的,那么它们从这里走出去,又有着怎样的际遇呢?

驱车穿过一片薯田,沿着黑色的路面绕过村庄,眼前是一片拱形塑料大棚,种植的是马铃薯原原种。

走进一座大棚,碧绿的薯苗覆盖了地面,像地毯一样平展展地铺满大棚,洁白的穹顶遮住了天空,阳光温和的洒落下来,照在薯苗的叶片上,挂在叶尖上的露水隐隐折射出晶莹的光芒。一位年轻妇女正在躬身侍弄种苗,身穿橄榄绿色的T恤,在绿白相间的大棚里显得分外鲜艳。她抬起身子,声音爽朗地招呼着大家。

她叫杨红娟,种了两个种薯棚,每年仅种薯一项收入六万元,加上夫妻二人开小卖铺、小饭馆等,年收入达到八万元。在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她家在2019年彻底摆脱了贫困,依靠马铃薯种薯种植走上了致富路。站在种薯大棚中央,她操着浓浓的陇西口音,侃侃而谈,将时光带回十四年前。

十四年前的喇嘛板村人靠天吃饭,干旱少雨,土地贫瘠。“风吹沙蒿满地跑,一年辛苦吃不饱”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那一年正月初九,青春活泼的甘肃天水姑娘杨红娟嫁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喇嘛板梁家村。当她初步了解了这个地方,新婚的喜悦被驱散殆尽。冬日的村庄异常萧瑟,四周是空旷的雪地。村中参差不齐地坐落的几十户人家,院墙都是用石头堆砌的矮墙,几乎都没有院门。有的立着一个木栅栏,有的横插一根木杠,有的什么也没有。她婆家的情况更差一些,三间低矮的土坯屋子,西北房角塌陷了一大块,椽头裸露着,屋顶盖着塑料布和油毡,用大石块压着。塑料在风中不停地舞动着边角,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屋顶后角低矮的烟囱冒着一缕青烟,袅袅升上了天空。她的心凉了大半截。年轻的红娟生得温柔美丽,性格却非常要强。看着身边忠厚老实、充满活力的丈夫,她想:美好的生活不是等来的,要靠自己双手去创造。杨红娟生下两个孩子,他们一家四口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公婆帮他们拉扯孩子,杨红娟和丈夫杜金虎一起去商都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春秋季节,他们到种植大户家干农活儿,种甜菜、掰玉米、收土豆。夏天他们到建筑工地当小工,搬砖和泥,开搅拌机。冬天到来,地里的农活干尽了,丈夫就去附近的榨油坊扛麻袋,杨红娟也跟着丈夫一起扛麻袋。为了多挣点钱,及早改变贫困的生活,他们总是挑最苦最累、待工时间最长的活儿干。白天与丈夫一起干活,晚上回家,要给孩子老人洗衣服,时常还要为一家老小改善生活。在她的精心操持下,生活虽说不上富裕,但一家人甘苦自享,其乐融融。

杜金虎的内心对妻子充满了愧疚和疼惜。他知道,在妻子的心里一直有个心结:结婚十多年,还没有邀请岳父岳母到家里来过。每次回去探望二老,问起家里的情况,她都避而不谈。不用说,妻子一定是怕二老知道婆家的贫寒为她操心。十多年来,妻子从无怨言,只是一门心思勤俭持家。越是这样,杜金虎和父母越是过意不去。妻子的心结,也是丈夫的隐痛,更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改变命运的动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9月,杨红娟的一场大病彻底把这个家庭推向了绝望的边缘。

那是一个秋天的凌晨,天还没有亮,一阵剧痛将睡梦中的杨红娟惊醒。她急促地呼吸着,不停地打滚,惊醒了身边的丈夫,开灯一看,吓了一跳。妻子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像雨点一样从身上往外冒。他赶紧请来卫生所的乡村医生,诊断为急性盆腔炎,马上输了止疼药和消炎药。疼痛缓解了,然而红娟的面色却愈加苍白,身体更加虚弱。婆婆心细,发现儿媳情况不对劲儿,当机立断,赶紧打发儿子将媳妇送到医院。下午三点,赶到商都县医院的杨红娟已经奄奄一息,经过诊断,她是因宫外孕而引起血崩,情况十分危急。来不及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就立即进行了手术。打开腹腔,鲜红的血液已经灌满了。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会,可能这个鲜活的生命就已经走到另一个世界了。没有打麻药的手术格外漫长,昏迷中的杨红娟被剧烈的疼痛一次次惊醒又昏迷……听着她痛苦的喊声,等在门外的家人也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煎熬着。

深夜,看着躺在床上的妻子被病魔折磨得虚弱无力的样子,杜金虎坐在床边揪心不已,住院的费用也同样让他头疼。妻子住院,需要大笔的医疗费做保障,家里仅有的七千多块钱已经花完了,尚有大笔缺口,等着他去筹集。今天去邻村的二舅家借了三千元,交了一个礼拜的药费,以后还需继续治疗,身边的几个家境好的亲戚都跑遍了,下一次,不知该向谁去借。

杨红娟的突然生病住院,把这个稍稍有点起色的家庭再次拖入贫困的境地。

消息很快传到了喇嘛板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张玉涛召集队员开会研究帮杨红娟申请医疗大病救助和医疗保险补贴。随后,他们又赶到医院,帮助杨红娟解决了看病用钱的燃眉之急,之后又跟踪服务,为其解决了后续相关问题,两个月后,杨红娟痊愈出院, 三万元的医疗费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也全部得到解决。

初冬季节,太阳从天空探下身子,将阳光播撒到屋子的后炕上,暖融融的,杨红娟倚在枕头上发呆。这是她记事以来在屋里待的最长的一段日子,出院已经半个月了,可婆婆放下狠话,坚决不让她动,说她相当于坐月子,一定要坐在炕上养足一个月。她深深地理解婆婆的一片苦心。和死神打了一个照面,回到家中,她真切地感到生命是那样的宝贵,亲情也是那样的珍贵。她想,接下来,她一定想办法过上好日子,不然难以回报家人、村委会和医院给予她的关心和帮助。可是,真正的致富道路在哪里?她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刚过立冬,天空雾蒙蒙的,地上飘着一层轻雪,沉寂了一晚的喇嘛板行政村翁家村已经苏醒。张玉涛骑着电动车早早出发了,他要在上班之前赶到商都县政府,向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汇报建设塑料大棚、种植马铃薯原原种的事。入秋以来,他一直在跑这件事,这是他第九次到县里协调马铃薯种植基地的事了。

喇嘛板行政村土地贫瘠,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发展后劲乏力的现实,始终是制约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如果没有强大的产业做支撑,农民抗贫抗灾的能力依然很弱,一旦遇到点波折,很容易返贫,杨红娟的生病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农村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根本出路就是要找到一条适宜的产业发展之路,增加农民的造血功能。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玉涛接触到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在探讨马铃薯市场前景中,他对马铃薯产业有了系统地了解,对方一句话点燃了他的希望:“乌兰察布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好的马铃薯育种基地。”这是他到商都县扶贫攻坚以来,第一次听到有人对乌兰察布肯定,既然是肯定,那就是优势。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喇嘛板村委会做出了一个“惊天决定”——彻底调整种植结构,整合全村土地,建成全市的马铃薯原原种育种基地。在村委会的精心策划下,2019年春天,他们流转农民土地二百四十亩,投资四百五十万元,建起马铃薯原原种大棚一百零七座,租赁给十七户农户繁育原原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六户十三座。并与希森公司、村民组织了合作服务社,负责基地的种植技术、销售服务,保证了种薯生产的全程服务。杨红娟首先加入了种薯生产的行列,没想到第一年就打了翻身仗。

尽管当时疑惑重重,阻力重重,但是到了秋天,杨红娟等村民先行尝试的马铃薯大棚,有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彻底震撼了村民们。马铃薯向来论斤卖,而原种却以粒卖,豆粒大的马铃薯原种子每座大棚能产种薯十八到二十万粒,每棚栽培种苗七万株,合作社订单收购后,年纯收入达到三万元左右,是传统马铃薯产值的十五倍。此外,贫困户仅流转土地一项,户均收入112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7.5万元,在基地春秋两季打工收入每人达到五千元左右。2019年运行一年,基地效益明显,理所当然成为喇嘛板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喇嘛板村,绿树掩映的村庄里,经常会出现一道有趣的情景:驻村第一书记张玉涛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带路,后面跟着几辆公务汽车,蜿蜒穿行在乡村田间道路上。而张玉涛整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在村里来去,也在人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天性开朗,见人就笑,风趣地称电动自行车是他的“二轮宝马”。自从骑上他的“宝马”,他与村民的距离也拉近了一大截。

村子里有一个广场,是村民们没事聚会聊天的地方,村里的大事小情都会汇聚在这里,大都在这里解决,自然也是开展工作宣传的好地方。最初推广马铃薯原原种,村民们认为他们是在搞形式,所以对工作队员心存抵触。他们一过去,人们就散开了,特别是开车过去,村民老远就躲开了。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张玉涛专门买了这辆“二轮宝马”,骑着电动车,见人就停下车叫大哥大姐,主动上前打招呼,碰见他们干活就一起帮着干,边干活儿边聊天,了解村民的情况,在与村民融洽的交流中,工作队潜移默化地向村民介绍了马铃薯原原种的特点、优势,慢慢地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原原种的种植属于高科技领域,种植推广中,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都需要对农民进行手把手的培训指导,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联合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各个击破,逐项解决,按照严格的技术规程和法律程序,严谨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保证了种薯育苗的适时播种和严格的田间管理以及产后出售的一系列全程服务,第一年种植就实现了开门红,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这一年下来,原来一个白白净净书生气质的张玉涛,变成了皮肤黝黑、身体壮实的乡村干部。

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他骑着这辆电动车走村串巷,使一项项工作得以落实,时间在他的骑行中一晃而过,他完全沉浸在马铃薯原原种基地的建设事宜中。直到有一天,儿子在视频通话中的哭喊声勾起了他心底最深的愧疚。

“看看你的样儿,又老又黑,我都不认识你了。你老也不回家,你还要我们吗?”儿子的这句话戳痛了玉涛的心。

近一段时间,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大棚突击搭建,他们村里一班人一直处于连续作战状态,已经五个月没有回家了,想来真是有点愧对妻子、儿子。妻子在医院上班,工作责任大、时间要求紧,可是自从他到喇嘛板驻村以来,家中所有的负担都压到了妻子一人肩上。最近,像潮水般接连不断的工作任务一波接一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一浪赶一浪,使得他们这些后生们有点应接不暇,两位同志由于长时间熬夜加班,一个得了抑郁症,一个得了高血压,都请了病假,驻村工作队的人手更少了,他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白天搞协调,晚上写材料。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他总是感到力不从心。马上到年底了,新一年的收入情况、政策兑现事宜、农民收入统计等等一大堆的事还没有完成……

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形成了芽苗组培、原原种规模化种植基地。马铃薯原本是一个传统产业。可是,新型的马铃薯育种方式却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在新的生产模式下,喇嘛板行政村的村民们完全摈弃了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满脑子都是科技,也渐渐地都变成了技术能手,运营高手。他们不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收入,还收获了技术和观念,逐步蜕变成懂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时代新农人。而这些,就是张玉涛所期待的收获。

人生的价值有好多种,张玉涛和他的队友们能够完成对一个落后乡村的改变,这是他当初到来之时所始料未及的,生命的潜力仿佛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在那乡道弯弯的田野上,在那薯花摇曳的绿浪中,在时光的缝隙里,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张玉涛和一帮年轻人正带着乡亲们,向着更远更美好的未来大步前行。

温欣华,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主持编辑出版《辉煌七十年——乌兰察布获奖文学丛书》23部,画册《走进凉城》《印象凉城》,党史文集《走出凉城——纪念老一辈革命家郑天翔诞辰100周年》等。现任乌兰察布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兼任《敕勒川》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