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因为阅读,恋上一座城
来源:中国文化报 | 苏 锐  2021年06月24日08:21
关键词:全民阅读

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孩子们在济南市图书馆看书。

从京沪高速铁路山东济南西站出来的旅客,向东眺望,一座棱角分明的建筑便映入眼帘,那是济南市图书馆,也是唐荣荣在泉城的“落脚点”。因工作关系,唐荣荣一个月要来济南出差两三趟。忙完公事,她不去市里闲逛,而是到济南市图书馆,找个位置安静地看会儿书,然后出发去候车。这位“90后”姑娘认为,跟商业街比起来,图书馆更能代表这座城市的气质。

“自在阅读,惬意生活”,正成为济南新的城市宣传口号。从泉城书房的建设到阅读品牌的打造,从服务理念的创新到惠民形式的变化,近年来济南将阅读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点民生项目,保障投入、落实人员、扩大场地,既拉近了书籍与民众的距离,也让阅读成为小康生活的闪光点。

关注品质,重视每一次“走进来”

2013年之前,济南市图书馆在老馆舍运行多年。0.9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软硬件条件有限,制约了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开展。2013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期间正式开放运行,建筑面积达到近5万平方米,各类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文化场馆。场馆运行8年来共接待读者约1500万人次,开展阵地活动超1800场次。

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只是基础,关键看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态度来服务群众。

2016年开始,结合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济南推出“享阅·你看书我买单”服务。服务内涵并不难理解:公共图书馆与新华书店联合,将新书采购权交到读者手上,实现在书店柜台刷读者证“购书”。济南市图书馆馆长郭秀海表示,“图书馆+书店”模式,盘活了流通借阅资源,也为公共图书馆、书店、读者之间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对话平台。

济南推动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准确抓住百姓的需求后,想方设法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来打造贴心的服务。

以“享阅·你看书我买单”为例。该服务项目推出后,社会反响热烈,极大提升了各界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有部分读者提出,能否参照外卖送餐行业,开展“图书外卖”服务。这种想法得到济南市图书馆的重视,并立即付诸实践。2017年,基于“互联网+”理念的“享阅·到家”服务上线,读者单凭一部手机,就能在家中“坐拥”济南市图书馆百万册藏书,还可通过微信服务号下单“图书外卖”,同城快递费用远低于市场价。

品质提升,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首要目标。济南将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人,都当做这座城市的朋友,用举旗帜、聚民心的服务项目悉心照顾、热情接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济南推出“闭馆不打烊”服务。济南市图书馆调整服务方式,借力“互联网+”,开展在线书播活动,由14名青年馆员组成“书香天团”,化身“阅读推广主播”,第一时间向各界发出“抗击疫情我有责,宅在家里看书播”的硬核号召,网络浏览量达465万人次。《论语》《边城》《月亮与六便士》等经典图书通过馆员的精彩荐书直播,图书的借阅率大幅增长。

推动均衡,“网格化”实现协调发展

在济南,“书香泉城”阅读节已举办了11届,许多活动,像“天下泉城大讲堂”“济南市读书朗诵大赛”“换书节”“书香童趣”跳蚤市场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参与度也非常高。

济南对全民阅读的重视,不仅体现在硬件提升和项目创新上。当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特别是打造的系列历史文化阅读阵地,让公共图书馆等成为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济南自古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美誉,“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的两位宋词大家李清照和辛弃疾并称“二安”,是济南名士的杰出代表。济南于2017年建成开放李清照、辛弃疾文献中心,这是当地首个“二安文化”专题性文献研究中心。济南市图书馆多次征集到1万余种、4.6万余册两位词人相关的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成为展示泉城地域文脉、进行文创开发的宝贵资源。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关注,是济南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一个表征。在更广义的层面上,济南则希望通过“网格化”服务模式,将每一个阅读服务圈的供给体系做细做精。

2018年底,济南市图书馆创新路径,开始探索城市书房建设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济南积极推动泉城书房建设作为市政府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事项和城市治理攻坚任务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4月,泉城书房建设全面启动,泉城书房建设从此走上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8家泉城书房并面向社会开放运行,累计接待读者超200万人次,借还图书100万余册次,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500场次。

城市服务提升效能的同时,济南没有忘记山区和乡村的孩子。成立于2016年6月的“七彩泉”少儿公益助读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优质的馆藏资源和活动资源,解决乡村及偏远山区学校经费紧张、图书数量不足等问题。几年来,该项目始终坚持“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的服务理念,先后深入天桥区大桥镇香王店小学、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大刘小学、历城区柳埠镇李家小学等多所学校,为孩子送去爱心和欢笑,送去知识和希望。

深化开放,让“独乐乐”变“众乐乐”

开放发展、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题中之义。改变政府单一投入的局面,让各界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网络。

这几年,济南采取坚持政府主导、市区两级联建模式建设泉城书房。2019年、2020年,市财政分别投入960万元、1335万元用于泉城书房一次性奖补、关键设备投入、运营补贴和图书更新,区级则提供建设用房和基础性设施设备、基本运行保障。得益于相关部门支持,泉城书房“众筹”项目目前也进展顺利,政府机关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均能通过认筹资金、书刊、场地、装修、设备、管理的方式参与建设泉城书房。

参与泉城书房“众筹”项目的世茂摩天城负责人周志伟认为,泉城书房由政府统筹布局、把控标准,通过“嫁接”不同的社会力量,筹集资金、书刊、场地、装修、设备等,能让书房“五颜六色”,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文化需求,也能放大图书和各类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服务效能。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泉城书房建设的同时,近年来,济南还注重资源整合,打造泉城图书馆联盟,旨在聚合资源,破除壁垒,提质增效。

泉城图书馆联盟以济南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基础,秉承“平等、免费、无区别服务”的理念,联合山东省图书馆、驻济高校图书馆等30家图书馆和300多家社区分馆,搭建起了异构系统服务平台,实现了各联盟单位系统兼容和资源的共建共享,目标是实现“一馆办证,各馆通用;一卡通行,就近借还;一馆藏书,各馆共享”服务功能。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标准化、均等化基础上,注重品质,提高服务精准度。”济南市图书馆副馆长王海介绍,未来济南将阶段性梳理公共阅读服务的实践经验。在做好市级公共图书馆“龙头引领”同时,发挥泉城书房、社区书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毛细血管”作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惠民新标杆。(文/图  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