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人为峰 以史为鉴: 党史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 的叙事创新与功能实践
来源:文艺报 | 韩 飞 赵 甜  2021年06月09日07:48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为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在重要时段推出。该片共100集,总长2500多分钟,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醒过来、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峥嵘岁月,发挥文献纪录片书写历史、培根铸魂的社会功能,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以“人”带“事”:百年党史人物的影像化书写

《山河岁月》作为百年党史的影像书写,从传统文献纪录片宏大叙事的框架中跳脱出来,撷取党的百年历程中的100个高光时刻,以“人”带“事”讲述共产党人、人民群众携手闯出新道路、开辟新天地的故事,以先辈的人性光辉、人格魅力感染观众,一张张鲜活生动的个体面貌拼凑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百年筑梦的群像。以人为峰,细处落笔,高处见事,百年党史的影像书写细腻而恢宏。

从大历史中撷取典型人物故事,将共产党人的个人生命轨迹与国家救亡图存、革命建设的时代轨迹紧密贴合,寻着历史脉络勾勒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山河岁月》进行党史书写的特色。长久以来,我国的文献纪录片沉浸在宏大叙事的框架中,以事件带动叙事、以“编年体”方式呈现历史,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人的呈现,让部分党史文献纪录片成了“见事不见人”的“资料汇编”。《山河岁月》以“人的主题”作为切入口,重拾历史深处一个个鲜活的党史人物故事,是一本“见人”、“见心”、饱含温度的“历史书”。陈独秀、李大钊革命思想的成熟,从湘楚文化的土地中走进城市再走进农村的毛泽东的革命思想的成熟,与其个人成长轨迹有何关联?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早期中国进步妇女,如何为革命事业奉献力量?这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细节鲜活而令人动容,《山河岁月》以人物串联历史,将个体生命轨迹、家庭轨迹与革命建设轨迹统一起来,以灵动的笔触书写作为社会个体的革命建设者们的影像传记,突出了“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

除了对共产党人的书写与呈现,将人民群众置于历史聚光灯下,强调百年征程中千千万万个普通群众的集体力量,也是《山河岁月》书写党史的亮点。人民群众与革命领袖不同,每个个体的身份与姓名难以像英雄人物一样在历史长河中被保留,因此《山河岁月》以“集体群像”的方式对人民群众的整体历史面貌进行描绘,从而勾画出了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个体构成的“中国人”的历史肖像。在对五四运动、工人罢工等历史进行回顾时,充分肯定了青年学生群体、工人阶级对历史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在阐释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时,突出农民武装起义的重要价值。在《山河岁月》的影像历史书写中,清晰地描绘出了由爱国个体组成的“中国人”的精神群像,人民群众作为无名英雄以集体身份亮相,彰显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面貌,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一路成长的人民根基。

《山河岁月》以纪实影像书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改变中国命运的壮丽史诗,以“人”带“事”书写“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人”的历史面貌,百年党史的讲述以人为本,辅以扎实的影像文献和纪实风貌,更具动人、动情之处。

盘“活”党史:红色叙事的创新策略

党史不是冷冰冰的历史,也不是干巴巴的说教,面对由山河热土构筑起来的红色江山,党史教育的开展,需要将党的历史以形象、立体、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山河岁月》创新红色叙事的方式,将党史盘“活”,让党史故事以鲜活生动、娓娓道来的方式走近观众。

纪录片并非是一种固定、静态的文化形式,反而正如文化研究学者威廉斯所说的“活文化”,是充满精神旨趣与艺术韵味的鲜活可感的文本。转变自上而下、呆板说教的“说理”模式,以有意思且有意义的“红色故事”解读党史,是《山河岁月》作为文献纪录片在叙事模式上的突破。在第二集《百年望道》中,陈望道废寝忘食翻译《共产党宣言》而错将墨水当糖水蘸粽子吃的故事意趣十足,“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句名言在故事化的讲述中深入人心,早期革命者的伟大形象也变得亲切可感。《共产党宣言》在初版印刷时因时局动荡而匆忙印刷,错印为《共党产宣言》,这样鲜活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且有意义,从侧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业之初的艰辛和不易,党史故事的讲述也因此具有了记忆点和可看性。对于文献纪录片来说,“讲故事”是“说理”的前提,盘“活”红色历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才能将真理的种子撒播到广袤的中华大地上。

文献纪录片不是对历史文字的简单复刻,而是借助视听艺术的魅力将红色故事讲“活”、讲“透”,红色文化的传播才能“入脑入心”。《山河岁月》在视听技巧层面的创新表达,契合广大观众的观看兴趣。首先,本片借助影像表意,以情绪的表达和氛围的渲染完成对红色故事由外到内的建构。“山河”作为空间意象,“岁月”作为时间意象,在“山河”与“岁月”的时空交织中,常通过意蕴丰富的空镜头表意传情,展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其次,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可视化处理,辅以版画、沙画、动画、影视剧片段以及旁白解说,让原本处于静态的文献具有“动感”,提升了党史文献纪录片的可看性。最后,悬念感的营造使得红色叙事摆脱了平实的基调而富有张力。在《生如夏花》一集中,以毛主席为一位逝世的老人撰写挽联表达悲痛心情的故事切入,老人的身份作为悬念随着故事的讲述得以揭晓。在多个故事讲述的层次递进上,《山河岁月》也通过问题的提出设置悬念,使得文献纪录片的叙事有了张力。

影像著史:文献纪录片的功能锚定

通过“影像著史”的方式构建“想象的共同体”,在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留下影像备忘录的同时,建构民族认同感,弘扬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语境下文献纪录片的功能取向。安德森认为,在构建“想象的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邀请群众进入历史之中,而且这张邀请卡要用他们看得懂的语言来写才行”。作为“写在胶片上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比晦涩的史册典籍接受门槛更低,正是一种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写成的“邀请函”,这为文献纪录片进行“影像著史”实践提供了天然便利。

文献纪录片“影像著史”功能的实现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其中,以人为本是关键。一方面,历史是由人书写而成的,在再现历史事件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人的主题的展现。讲好党史人物、英雄人物故事的同时,更需要讲好普通人民群众的故事,将人的生命轨迹与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串联在一起,为中国人砥砺前行的历程做出影像化注解,是极具历史文献价值的。另一方面,“影像著史”的实践也需要对“作为观众的人”进行考量,让鲜活动人的历史“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发挥文献纪录片教化大众、凝心聚魂的价值。因此,文献纪录片亟待告别过去“自说自话”的叙事窠臼,在把握观众收视兴趣的基础上,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影像著史”实践落到实处。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也提醒文献纪录片应“以史为鉴”,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山河岁月》作为党史文献纪录片的最新代表,在影像书写党史的过程中,深刻观照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剖解这个百年大党饱受磨难又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对观众进行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这启示文献纪录片在未来“影像著史”的实践中,需“以史为鉴”、服务于当下。为时代写史,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精神与力量,这是文献纪录片实现社会和时代功能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