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歌怎样才能不流俗?全国诗人汇聚上海探讨主题创作
来源:上观新闻 | 施晨露  2021年06月04日09:05
关键词:诗歌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新文学、新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重温初心、红旗飘扬”上海诗歌行动近日在上海作协大厅启动,这是全国诗人寻访红色足迹、以诗歌形式追溯党的创业历程的第一站。

“好的诗歌要将个人经验与时代生活结合。”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说,“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维度、书写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成为当下诗歌的主流。诗歌写作中都有属于个人性的部分,以个人的写作反映个人生命经验,也会在其中折射时代主题,提供与更多公共经验相契合的感受。”

面对丰厚红色历史的资源,如何表现、如何表达?在贵州省作协副主席、诗人姚辉眼中,“准确”和“有效”是两个关键词,“对历史一方面要准确认识,另一方面要有效表达,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创作没有提升的责任感,写作就容易陷入狭隘。”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诗人赵丽宏被龙华烈士事迹所感动,写过一首不展现具体人物却以精神力量打动人心的诗歌,“英烈们为了国家、民族,为了理想和真理牺牲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的确动了真情投入创作。我认为,在主题创作中,必须具备真诚、真实情感,以及个人独特的感受,这样的诗才可能留下来。”

“有些诗人写个人写得很好,写主题性诗歌就很片面、浮于表面,为什么?还是因为没有把自己的心和真情放进去,没有进行艺术、文学的处理。”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诗人荣荣以诗人高鹏程的一篇作品为例,阐释了主题创作应当如何“落地”:“象山本就靠海,盐是不可缺少的物品,当一位基层干部被他比喻为一粒盐,溶于为百姓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时,这个鲜明的意象顿时产生了感人的力量,也在主题性和艺术性上实现了和谐统一。”

在诗人桂兴华看来,意象雷同,是当下不少诗歌尤其是主题创作流俗的原因。如何才能有个性?他说,他的诗歌中不少细节是实地采访而来的,“以小见大,在创作中寻找好的意象和个性特质结合的表现方式,才能使作品拥有真正的力量。”

“只要是真诚的,总能写出好的作品,一个诗人应该放眼世界。”上海大学教授、诗人张烨表示。自汶川地震以来,上海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诗人杨绣丽一直持续着主题性诗歌的创作,她也将诗性的感受融入报告文学中,创作了《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等红色主题作品。在她看来,无论是感性的诗歌形式,还是理性的报告文学形式,都是创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体现。

《上海诗人》副主编、诗人孙思说:“红色题材不是‘你听我说’,不是凌空高蹈,而是要把自己放到小草和泥土的位置,要挖掘到人和事背后深层次的情感痛点,才能真正有感染人的力量。”

“上海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源头’,诸多伟大的事件都发生在上海。把诗人个人的体验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人性到公共性,是主题诗歌创作的必经之路。”《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表示。

座谈会后,诗人们来到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纪念馆及《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等地,重温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的活动履迹。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介绍,近年来,上海文学界不断推进诗歌创作进一步繁荣,特别是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重大历史节点的主题创作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上海的诗歌创作特别是主题性诗歌创作,还要不断学习全国各地好的经验、好的作品。这次主题活动为上海诗人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