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让我和你一起踏上这高山之巅 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诗歌作品选辑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 吴颖丽 黄国辉等  2021年06月02日09:43

大同古镇的五月(外一首)

——访赤水市大同镇退耕还林人家暨缅怀红军英烈有感

吴颖丽

走进大同古镇的五月,

沐浴在天桥竹海这无边的青翠里,

我知道,你从未远离——

这古道热肠的土地正掬捧着你的体温,

培育出茂盛的竹林之锦助民脱贫。

这碧波万顷的山地之海正拱奉着你的英魂,

铺陈你赤诚为民宁舍身的初心。

这古老又年轻的黔北正在用今天作证,

勇敢的心从来不死,

干净的灵魂注定永生,

洁白而朴素的事业自有后来人。

你看——

这映照过你英姿的赤水深深,

这苦中一缕清香的金钗石斛花神,

这宜人的竹林清风阵阵,

这阳光下蓬勃的大同人,

不正是千万个你鲜活的化身!

 

因为你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暨四塘镇退耕还林芒果园有感

因为你,

我希望时光可以倒流,

让我和你在一起。

让我和你一起穿上草鞋,

一起抵御脚底磨烂的熬煎。

让我和你一起穿过冰河雪山,

一起咬紧牙关向前。

让我和你一起穿越围攻和枪弹,

一起让信仰照亮人间。

因为你,

我希望时光可以停滞,

让我和你在一起。

让我和你一起踏上这高山之巅,

指点往日的初心一一实现。

让我和你一起漫步这芬芳四溢的果园,

指点春风和煦绿水青山的恩典。

让我和你一起看遍祖国今时的锦绣长卷,

指点你曾怀揣的明天。

山 魂

黄国辉‍

在贵州的高速上

俯瞰绿的沙盘

一眼河流,一眼山川

光与影在重叠间

见证赤水河的蜿蜒

与清亮

挂在白云之下

那些粗犷的线条

描绘出大地的一段心跳

只有挤过山的群落

才得以窥见它们真实的伟岸

隧道与桥梁的联姻

为古老的回声所洞察

依然固执的

是葱笼之下的

青石的骨骼

吴起退耕还林展览馆(外一首)

汪 洋

旧文件,如响过的春雷

仍有波涛隐匿在字迹里

站在两个年代的图片之间

我静静地聆听

这里——是荒芜的山岭

那片——是贫瘠的土地

需要有人记得

我们对自然的无穷愧意

需要一场春雨,洗净天空的

扬尘,也需要有人在我们心头

插上一面旗帜

释放出奔腾的马匹

风,给予什么,幸福就是什么

此刻,如果你就在风中

请挥动你的手臂

把沟壑里的无边碧浪搅起

槐花在五月的枝头安睡

每一座山梁都是翠绿的枕头

我记得你清脆的嗓音,每一个音符

仿佛都与山林里的树木一一对应

 

走进安塞

在安塞的山上

长满了稠密的刺槐

一束束白色的花

在风中

垂下幸福的小脸蛋

这些开满我童年的花

如今,又和我相逢在

盘旋的山路上

那么多的鸟,在树荫里鸣叫

大地怀揣一颗平和的心

哦,这起伏的高原

这深情的黄土

谁,写下绿色的美文

又是谁送出的一声声祈福

闪亮在每一道蜿蜒的山梁

红军洞的守护神

尹善普‍

张爱华

多么大气的名字

你,出生在抗日战争炮火连天的华夏

父母希望你永远热爱中华

你,做到了,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你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震惊中华

张爱华

守护红军洞五十七年

从朝阳到晚霞

那是两万多个日日夜夜

从二十三岁到八十岁

从未停止过步履蹒跚的脚步

由青丝变白发

张爱华

是什么力量使你如此执着

风,没有使你退缩

雨,没有把你打垮

因父母参加革命

七岁的小爱华被蒋匪扔进水下

醒来时,躺在戴着“五星帽”人的医院里

还因,五十七年前父母首长的一句话

“红军洞,这里有你父母的足迹

你要好好保护它”

张爱华,

是党救了你的命

有父辈的讯息留在洞里

党的恩情你要报答

红军洞,要用一生来守护它

五十七年,你走了五万华里

那是两个长征路啊

任何艰难险阻没有使你的脚步停下

张爱华

白天夜里,心急如焚

山,被人承包

林,被人区划

红军洞“危在旦夕”

你,拒不签字

承包者软硬兼施

你,铁石心肠,守护洞穴

任何人拿你都没有办法

张爱华

为使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踏遍了红军的足迹

收集整理红军遗物

编写红军故事

传播红色文化

你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

教育引导他们

要像先辈那样

永远听党的话

张爱华

视红军洞为家

因为

那是红军的家

那是伤员的家

那是英魂的家

那是火种的家

你,从未离开过那里

那是你最美的家

那是你生命的家

雨中访毛浴古镇

王江江

若一叶扁舟,停靠在古渡岸边相迎

迎来的是春风,是红军的

毛浴坝会议在这里召开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的红军训词,成为流传至今的“红军精神”

似一柄利剑,在重山之中等待苏醒

等来的是革命者们,觉醒的身躯

留下一行行红色的字迹

“川陕工农解放万岁!”

把标语錾刻在岩石上,更把信仰镌刻在心中

在毛浴古镇,这个夹在四面环山的狭长小岛

雨水让岩石穿透历史的尘埃

那些标语,在风雨的洗礼下更加鲜红

雨水让时间长出碧绿的青苔

标语旁的一棵棵红军树,苍翠肃穆

他们把根深入大地,沾满泥土

和古镇共同接纳着阳光和荫翳

无论是雨雪寒霜,他们一直站在那里

直到把自己,也长成人民的一部分

重走长征路(组诗)

刘能英‍

游城口县核桃园

路入巴山几度深,红军足迹颇难寻。

核桃挂果珠凝露,杜仲交枝日漏金。

执手人同树无异,发家兄与弟齐心。

明朝又拟通江去,高速盘旋在密林。

夜游城口古城

仁水河边驻客程,夕阳一下暮山倾。

城中瑶草无人管,路口华灯照我行。

难得清闲惟此夜,自然风景慰平生。

诗心暗约长征后,再续复兴街道情。

观通江县蓝莓基地

一片云开过眼青,夕阳斜照半山亭。

枝头珍果浆初灌,林下雏鸡逐不停。

野客好奇还草事,支书解说退耕经。

游踪未倦归程急,乞得光盘车上聆。

宿炉霍县

积素凝光暮日苍,经幡如帜自飘扬。

寻常蔓草青沙棘,三五人家白海棠。

野寺钟声敲月下,空山冥色到篱傍。

晚风摇动云杉影,为我西征著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