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发现到探索——铁流报告文学创作论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 | 刘浏  2021年05月21日22:23

内容提要:报告文学创作创新,需要打破刻板印象。铁流作为当代报告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继承了几代报告文学人关切现实、书写时代、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更始终坚守“从心出发”的报告文学创作观,不断尝试文体创新。他的作品跨越城市与乡村、历史与现实、文学与时代的时空边界,逐步形成了铁流式“发现-探索”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铁流 报告文学 创新 叙事风格

铁流作为当代报告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继承了几代报告文学人关切现实、书写时代、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更始终坚守“从心出发”的报告文学创作观,不断尝试文体创新。他的作品跨越城市与乡村、历史与现实、文学与时代的时空边界,逐步形成了铁流式“发现-探索”的创作风格。

作为跨越城乡、亲历城乡变迁的作家,铁流的报告文学创作都市性与乡土性交融,聚焦“交叉地带”的突出矛盾,攫取城乡变迁中的真实素材,书写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深刻问题。铁流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后因求学和工作,有数十年城市生活经历。他“对农村、对农民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深情”,“现在农村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可是比起城里的生活还差得很远。每一次回老家,面对着还不富裕的父老乡亲,心里很沉重。这些年,我到过很多地方采访,让我感到沉重的是,农村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的扩展为村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村民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更不应该盘剥他们”①。他的很多作品包括《支书与他的村庄》《“莱西经验”诞生记》《代村人的好日子》等,都是关注农村的变化,尤其是关注自己的家乡山东。

铁流的报告文学创作,起发于长久感知,落笔于理性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他发现了问题,于是走进问题中央,探索它、揭示它。在1960年代初的报告文学大讨论时,报告文学的一些特性就已被确定,比如反映问题。所谓“及时反映”,更重要的是指作者是否及时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及时地抓住生活中最新的东西,及时地答复了读者的要求②。《支书与他的村庄》首次发表是2007年。铁流经过几年的采访,观察了全国许多城中村。越是强烈的心灵冲击越激发出报告文学作家的社会责任。当目光在大城市的光鲜亮丽与城中村的破旧杂乱中反复切换,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作家内心经历着茫然与无措,但铁流作为报告文学作家,又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选择将心里一肚子的话说出来。《支书与他的村庄》不满足于反映问题,而是将“高新敏”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书写出来。达翁村农民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农民一样,土地是他们的生命,当被城市包围茫然不知所措时,高新敏的办法是——没有地种了,就种商业。作品以人写事、以事明理,是铁流最具代表的探索发现式报告文学。

“为何而叙”对报告文学创作而言格外重要。“1977年9月18日,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紧接着,10月《人民文学》的选题会自然跟‘科学’挂上了钩。编辑觉得,如能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正当时。”③在《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不久之后,陈景润、徐迟和千千万万中国知识分子,迎来科学的春天。

铁流的报告文学创作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要通过作品的探索来守住历史、对镜现实、启迪人心。《“莱西经验”诞生记》坚持了铁式报告文学“发现—探索”的风格,同时弃长取短、以小写大,冲破了报告文学厚大深重的屏障,作品轻巧畅快。作家把自己退到后头,让获得“改革先锋”奖章的周明金,作为农村基层党建“莱西经验”的实践者和创新者站出来,道出自己的故事。作品的精巧就在于,当读者还在饶有兴趣地听着“莱西经验”的诞生故事时,“莱西经验”也不知不觉地流入脑中。“莱西经验”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莱西经验”提出到现在将近30年过去了,在新时代依旧有新的生命力。《代村人的好日子》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生动、具象地描绘了“莱西经验”的内涵。《代村人的好日子》是一篇很接地气的短篇报告文学,充满了烟火气儿和人情味儿。铁流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细节——当时自身经济条件已经不错的王传喜要干村支书,父亲知道后很是不理解,但王传喜的两句实在话,让早已感同身受的父亲再次深刻意识到贫穷的本质问题,从而默认了儿子的举动。《代村人的好日子》与《“莱西经验”诞生记》可以看成铁流对“莱西经验”书写的姐妹篇,前者以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和故事具体诠释新时代的“莱西经验”,后者则是以一个人物周明金为线索溯源“莱西经验”的初心和使命。铁流在两篇作品中将原生态的表达一以贯之,他善于抓取人物最精髓的画面,用地道的语言还原故事,这使得他的报告文学作品保留了山东农村的原汁原味儿。

可以发现,报告文学文体在经历了几代人的发展和推动后,在铁流这一代,报告文学创作已经与现实生活粘合得更紧了。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周恩来在第二次文代会上说:“我们就是要写工农兵中的优秀人物,写他们中间的理想人物。魏巍同志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种类型的歌颂。它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我们就是要刻画这些典型人物来推动社会前进。”④彼时的报告文学,重在塑造人物、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精神感染人心、激发斗志。伴随着社会发展,报告文学创作在题材、模式、创作方法、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了改变,更加与当下这个时代贴合。

《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运用跨越现实与历史边界的叙事策略,是铁流报告文学创作的突破。作品直面中国民办教育中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有优秀民办教育创办者筚路蓝缕的办学功绩,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民办教育中的害群之马和短视小人。面对着这个复杂的写作对象,创作难度不言而喻。铁流与合作者徐锦庚花费三年时间,深入中国民办教育的腹地,调查走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创作没有就事论事,就采访素材进行堆砌,而是紧紧围绕“教育”的本质,考察以“民办”为形式的教育在中国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可能。

报告文学的题材重要,但是“怎么写”更加值得推敲,这尤其考验报告文学写作者的创作能力、文学功夫。以往,报告文学创作格外关注选题,似乎觉得“有好的选题,报告文学就成功了一半”,但这种认识,并不对。《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关注教育题材,且是在此之前鲜少受文学关注的民办教育题材,它的重要性在开篇就被亮明——“中国的一九九七年,砸破了沉寂多年的教育坚冰,也由此改变了无数国人的命运”,在一九九九年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国民办教育快速壮大,它的价值在于“让那些名落孙山,或者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能走进公办大学的学子们,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另一半天地”⑤。出生于山东的铁流想到了中国教育的先行者孔子,这位圣人率先打破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河,作家由此追溯中国民办教育的源头,以此顺流而下,细数了创办复旦公学的马相伯、在天津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和严修、厦门大学的创办者陈嘉庚、“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再放眼世界,他看到了“美国人口仅为我国的20%左右,但其高等学校4000多所,而我国仅有2000来所,美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有1450万人,而我国仅有500多万人”⑥。这种写法,近乎于学术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整理,加上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的论证,不得不令人信服其所叙对象的重要和必要。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确实做了充分的调查,更道出了优秀民办高校的精华。

铁流报告文学创作跨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范畴较为广泛,其中包括教育、军旅、城乡发展、党政题材等等。在众多报告文学创作中,所要处理最多的矛盾关系就是有关“现场”的矛盾。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创作者处理事情发生时的不在场以及在场书写的矛盾;第二,读者感知现场与文本传递的矛盾;第三,研究者对现场感的质疑。其实,报告文学创作的矛盾问题,说到底是有关非虚构性的问题,再进一步讲,是非虚构性表达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的关于“现场”的矛盾,最基本的就是第一个方面,作家创作的不在场以及文本的在场。因为这是最先发生的,没有作家的创作,就不会有文本,不会有读者,不会有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作家的创作又是与读者阅读、研究者的评论成因果关系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家解决好了“在场”矛盾,读者阅读时也会被其合理的叙述感染到、不会跳出作品,评论者考察文本的合理性时,就算有“不在场”的质疑,作品也会因为扎实的材料击败质疑,这就是经得起推敲和思考的优秀报告文学创作。

报告文学的真实属性包括生活真实、作家真知与情感真实等三个方面。“完全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战斗力的源泉”,“报告文学不仅不能虚构、夸张,连气氛的渲染,心理活动的刻画,生活细节的描绘都要真实,而不能‘虚加练饰,轻事雕彩’,任意虚拟”⑦,这些主要指的是报告文学对生活真实,或曰物理真实的坚持。李朝全认为报告文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报告文学指的是切近当下现实,形象描写新近发生的人和事的纪实性作品,具备鲜明的新闻性、信息性和时效性。广义报告文学可谓‘泛化的报告文学’或‘报告文学的泛化’,其外延很广,包容性很强,等同于非虚构类纪实作品。”⑧

对生活真实的追求,要求报告文学以全息方式洞察时代。新闻失真失实的现象在新闻传播领域频繁出现,尤其是为了争取广泛阅读量故意制造的人为失真失实更是新闻业界一大顽疾。这些情况在报告文学中也必须被避免。因为报告文学在时效的要求上不如新闻那样严格,所以报告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做采访和资料收集的工作,严谨地写作后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校验和修改,这样大大地减少了人为的偶然错误。其次,由于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对所报告的事物可以有全方面的了解。报告人可以综合所有的资料做判断真伪、归纳类型、选择重点的工作,这样就将片面真实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

报告文学是典型的意识形态实践方式,归根到底是用历史的方式演绎思想,报告文学的责任不是告知人而是影响人,所以报告文学创作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民。《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是一个叙述历史的作品,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还原历史,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第一个难题。与老搭档徐锦庚的再次合作,铁流他们积累了《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的经验,前期采访、整理、收集时间长达一年。因为有了对非虚构性的追求和坚守——事实真实的靠近,以及情感真实的坚持,关于“现场”的矛盾得以解决,作品实现了文本在场和情感真挚。《国家记忆》最终呈现出各部分衔接无缝、结构合理、叙事引人入胜的状态。它采用让亲历者自己发声的方式走进历史真实,作家们的倾听、记录、组织和文学传达,使得作品跨越了历史边界,将读者带进现场。这部“国家记忆”的近百位口述者们是作家的写作对象,其中包括当年参加过《共产党宣言》学习、至今仍健在的革命老人,以及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其他老人,有的都近百岁了。对报告文学创作者来说,他们做的也是历史抢救工作。

实现共情是铁流报告文学创作的抓手。铁流说过,写作《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时他几度流泪。要让打动他内心的东西引发读者同情,一定要清楚那个力量的核心是什么。作品开始于两位世纪老人的对话,1975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北京人民大会堂休息室里的周恩来与陈望道坐在一起,病中消瘦的周恩来紧握陈望道的手说到那本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始终是我的一块心病。于是,追寻这本伟大著作的传奇历程被开启。作家用了双关的写法,一方面是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之路,一方面他将通过作品带领读者一同走一遍《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找寻之路。铁流通过两条线索的同步叙述,一步步逼近探索,最后发现,人物力量的源泉原来就是《共产党宣言》中写到的共产党崇高的理想与使命。

报告文学创作不仅要处理好文本内的写作,更要处理好文本以外的各种关联。如果将报告文学创作置于空间进中行分析,那么它的横坐标就是时代,纵坐标是集体,第三个纵深坐标就是知识分子担当。首先,报告文学的题材多是时代重要性的问题,报告文学创作聚焦的是每个时代发生的大事——不仅包括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还有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方针与措施;不仅有科学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还有突发事件的深度书写。其次,报告文学不是作家的自我书写,与表达作家个人情感相对的,是报告文学创作的集体书写。报告文学创作从来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抒发自己的小情思,它面对的是这个时代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事。第三,报告文学创作是以知识分子担当为己任的创作。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辨别知识真伪、传播真知、批判虚假和恶意、反思历史与社会等。

铁流不是一个会投机取巧的作家,他的创作用的都是“笨”办法——采访,充分的采访。采访,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基础。任何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都需要经过采访。报告文学不是书斋文学,需要作家深入生活,实地采访和体察。采访的过程,就是了解写作对象的过程。采访的复杂性、重要性,笔者想特别提及一下。为什么不同的作家去同一个地方、采访同一个人,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资料,可能有些人只是问了一些问题,收集了一些信息;而对于有经验的作家而言,敏锐地抓住细节、辨察真伪、得到被采访者信任等,才是决定采访效果的关键。黄宗英曾经说过:“让人物在稿纸上站起来,要十分熟悉自己描写的人和环境……”⑨

谈到文学的诗意时,刘白羽认为人们在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诗意,有人写在诗里,有人写在小说里,有人写在报告文学里。刘白羽被认为是报告文学创作中提出“诗意”命题的第一人。创作过《共产党人》《祖国高于一切》等作品的陈祖芬,也是一位十分注重文字美感的作家,她“善于捕捉对象看似细微琐屑而实则却深蕴品格的细节,娴熟地用细节写活一个人,写透一个人”⑩。《“莱西经验”诞生记》让我们记住了那个“风风火火”、年轻时整天蹬自行车下乡、退休了还宝刀未老的周明金;读完《支书和他的村庄》,我们记住了那个“不怕老婆”的高新敏,自己富起来还要带着其他农民一起“种商业”的村支书。

某种程度上来说,报告文学具有“当代史记”的作用。报告文学作为文学方阵的代表,见证和记录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历史变革。更重要的是,报告文学在打捞和抢救我们的历史。如果不是《见证》,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在山东莒县小店镇后横山村人虢月洲,这位1976年就去世的党员贫穷一生,却一个信念坚持了一辈子。“俺奶奶不知道俺爷爷是党的人了,只知道她的男人变了,变得不管家了,甚至变得夜不归宿了。”这是作者通过对虢月洲孙子采访,写下的这位老共产党员的故事。尽管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影响了他的后辈,更感动着我们。“五十多年过去了,虢洪省仍旧憨憨的,笑容可掬。他是一个重感情的,还没开始讲爷爷的故事,他的眼眶就红红的了。刚一开口讲爷爷,他的泪水就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泣不成声。”在《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中,有上百位像虢月洲这样的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的故事,作家采访的在世老党员、已故老党员的亲友更是不计其数。说这部作品是“走”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除了采访,就是获得素材后的写作。报告文学的写作不是简单的拼凑材料,也不是一般的新闻写作,它是一种文学创作,是基于非虚构的艺术创造。“艺术的真实应该比生活的真实更集中,更有组织,更典型。所谓艺术的真实,它是比生活的真实提高了一级的东西。一切不自觉的或群众还没有明确认识的重大问题,要求文学艺术家敏锐地明确地认识它,并描写它。只有如此,文学艺术才能帮助读者深一层地认识现实,并指导现实、改变现实。”报告文学应该是叙述的艺术,除了提供信息以外,还有作为文学的功能和魅力。

铁流的许多长篇作品都会钻进历史寻找线索、探寻现实。《中国驱逐舰备忘录》开篇就听见历史的回声,从西柏坡毛泽东的决策、白马庙张爱萍受命,到中苏关系对中国海军的影响、海军忍痛改变计划,再到军内外大协作。很多人看到如今中国海军的雄壮,而铁流更为它曾经经历过的历史而动情,最终动笔。“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奋斗的历史,是一曲共和国的黄钟大吕”,铁流愿当敲钟人。

无论是《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还是《中国驱逐舰备忘录》《槌下硝烟——中国拍卖全景写真》等,铁流都会像“铁牛”一样,不仅埋头采访,还得刨根溯源求明白。他坚持“从心出发”的报告文学创作观,每次创作都是奔着探索真问题去的。

注释:

①任启发:《小人物写大篇章——〈支书和他的村庄〉研讨会发言摘要》,《中国作家(纪实)》2008年第2期。

②袁鹰等:《报告文学座谈会纪要》,《新闻业务》1963年第5、6期合刊。

③《〈哥德巴赫猜想〉发表的前前后后》,《北京文摘》2018年2月22日。

④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周恩来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3页。

⑤⑥铁流、徐锦庚:《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21、22页。

⑦桑荫:《报告文学必须完全真实》,《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年第4期。

⑧李朝全:《报告文学的范畴泛化及创作底线》,《南方文坛》2012年第1期。

⑨黄宗英:《谈心》,《湖北日报》1980年2月21日。

⑩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三十年观察》,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页。

萧殷:《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文艺报》1951年4月10日。

铁流:《中国驱逐舰备忘录》,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作者单位:东吴学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