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收获》2021年第3期|袁敏:梦中的橄榄树(节选)
来源:《收获》2021年第3期 | 袁敏  2021年05月19日06:56

要爱光,光可以培养每个年青的心灵;要认识爱,爱可以温暖每颗孤寂的心;要信仰真理,真理可以指示一条到光明的路。

——巴金

楔子

月光出生在杭州下沙一个茅草丛生、落后贫穷的小乡村。她眼里的第一抹绿色,就是乡野里遍地都是的狗尾巴草。

村子的南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一到春天,河水便开始丰盈起来。

月光就读的小学校,就在离河边不远的地方,虽然只是两间小茅屋,但幸运的是,她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老师——高老师。高老师是返乡的知青,肚子里都是墨水,更重要的是,他爱这所小学校里每一个光着脚丫、满身泥巴的孩子。

高老师教会孩子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小河边拔茅针。春天来临,草芽冒尖,柳枝吐翠,这便是茅草发芽的时候。茅草的嫩芽,肥嫩鲜美、汁液清甜,月光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拔茅针、吮茅汁、剥茅肉,从来没有零食吃的孩子们,从此有了取之不尽的人间美味。

高老师真棒啊!他怎么就知道茅针是能吃的好东西呢?将来我能不能也像高老师一样有学问,教孩子们呢?

月光想当教师的梦想,就是在小河边拔茅针时埋下的种子,而后长出枝丫,最终生成了一棵蓬蓬勃勃绿意盎然的“橄榄树”,她自己也成为了钱塘江畔一所国际化学校的创始人。

人生基石的奠定,常常可能是你脚下不经意踩踏的土坷垃;拨弄命运琴弦的手,其实一直长在你自己的身上。

月光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乡村小学的代课老师,虽然这份工作只干了不到一年就被别人顶替了,但却让她触摸到了梦想的边缘。

那时月光刚满十八岁,在一所乡村小学,她既当班主任,又承担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数门课的教学,很累,但她很快乐。

因为喜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从一开始她就特别认真,备课极其仔细,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同时一家家去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等等。那时候乡村小学的老师流动性大,应付差事的多,很少有人对学生这么上心。月光性格温柔,说话又富有亲和力,很快就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不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都喜欢粘着月光,甚至放学都不想回家。知道月光住在学校,晚饭以后还经常有许多孩子来学校找她,哪怕是在办公室门口看着老师备课批作业,他们也都很开心。

月光说,那是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但不久学校来了新老师,没有任何缘由就辞退了她。离开学校的那天,学生们一直拉着月光的手,孩子们都哭了,一路走一路流眼泪,走了几公里的泥路送她去汽车站,那些孩子也成了她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牵挂。

这以后,月光干过不少工作,打字员、销售、排字工、记者、广告营销,但她心中从来没有放弃过做老师的梦想。

这个梦想最初很小,只要能回到学校,重新站在讲台上,继续给孩子们上课,她就会觉得无比快乐!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

月光没有放弃,她一直执着地做着教师的梦。

2001年一月,她创办了“耕读缘”书吧,吸引了许多孩子来书吧读书。她请自己的作家先生大元给孩子们讲写作故事、辅导作文。作家讲写作与老师教应试作文截然不同,生动有趣,孩子们很爱听,写作水平也提高得很快。不久,听讲的孩子多起来,大元应对不了了,月光也开始上阵教学。起初完全是尽义务,到后来家长们都过意不去,建议他们干脆开办一个作文培训班,正式招收学生。

月光藏在心底多少年的教师梦,一下子又升腾起来,她想把命运的缰绳抓在自己手里。

两个月后,“耕读缘写作培训班”挂牌开张。一开始只有十几个学生,大元和月光轮番给孩子们上课。后来培训班名声渐渐传开,报名的人越来越多,大元工作忙,还要写作,月光就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心一意办“耕读缘”。

自此,月光在真正意义上踏入教育这个领域,朝着自己的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几十年来,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月光一直摸爬滚打在教育这个行当里, 从未退却。

从最初草建“耕读缘写作培训班”,到正式创办杭州耕读缘学校,数年之后,就将学校打造成杭州市、余杭区的两级优秀教育培训机构,每年在这里接受各种培训的孩子,累计有几百个班,数千人,教学内容也从写作扩大到各个门类。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月光的心情开始发生了变化。她看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一报就是五六个班,有的孩子双休日几乎全部在培训班度过。她心疼那些孩子,觉得他们太累了,劝家长不要给孩子报那么多班。家长说,哪有像你这样的办学人,送上门来的钱往外推?

月光很无语,或许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梦想在她脑海里悄悄诞生了。她想办一所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课外负担、释放孩子天性、诱发孩子好奇心、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的学校!

这个梦想或许有点太大了,甚至可以说有点狂妄!但是,梦想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退去。

当月光将自己梦想中的学校愿景和蓝图描绘给大元听时,这位做过数年中学语文教师的作家,心中也燃烧起火热的激情。他知道这些年来,月光一直脚踏实地地办着耕读缘学校,追逐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现在她想创办新的学校,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一个更大的实践展示平台,这何尝不是他的教育梦想呢?他毅然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写作,和月光一起走访调研了一批中外名校,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经验,月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目中未来学校的办学方向。

在地中海一片绿色葱茏的橄榄树旁,月光和大元为将要创建的新学校定下了名字: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他们有生以来最大的一个教育梦想,在橄榄树下生出了飞翔的翅膀。

从 2012 年到 2018 年,整整六年时间,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那是月光和她的创始团队全身心奋斗的日子。她暂时放下了已经越做越大的耕读缘学校,而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忱,全部投入到谋划与创建橄榄树学校中去,学校的每一块砖、每一棵草、每一座教学楼、每一个实验室,大到体育馆、 天文馆、演剧场,小到食堂、宿舍、洗衣房,几乎无处没有滴落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她带领的创始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同业内令人叹服的师资队伍,制定了既吸收中国本土扎实的基础教学特点、又规避了现行教学体系的一些弊端,同时和世界接轨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并推出了一百多门选修课,引起了业内同行、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度关注与极大兴趣,首届就招收了五百多位高质量的新生,创造了高端私立国际化学校在创办伊始即声名鹊起、好评如潮的佳话。许多家长被橄榄树学校倡导的新颖的教学理念、开放的教学方法、超前的教学思维所深深吸引,他们对孩子进入这样的新型学校,或许能有另一种选择,开始一段崭新的学习生涯,充满了期待。

然而,她和先生大元虽有满腔的教育情怀,却毕竟财力有限,在创建学校的过程中,资金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无奈之下,只能向资本市场寻求合伙人。而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大佬,早就对教育这块诱人的蛋糕觊觎已久,机会出现,自然不会放过,谈判似乎很轻松,双方一拍即合。

2017 年9月1日,在众人瞩目的光芒中,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红红火火开学。

可月光万万没有想到,自从引进资本合作之后,身边就埋下了隐患。对月光来说,办学校是她人生的教育梦想;而在资本合伙人眼里,教育则是值得投资的创利项目。理念的不同,必然产生矛盾,分歧出现时,完全心系教育的她,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往深里去探究,结果导致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最终被资本大佬强势碾压出局,本以为可以为之奉献生命的教育梦想,被无形的拳头击得粉碎。

一个视教育为生命的人,一个全身心投入办学的创始人,却被董事会莫名其妙地边缘化,甚至无奈地成为学校的局外人,这种撕心裂肺的痛,向谁述说?谁能理解?她想不通,一所学校,究竟是钱大,还是教育大?有朋友劝她退出学校算了,就当是和橄榄树谈了一场恋爱,现在失恋了,失恋有什么了不起?时间长了肯定会慢慢走出来的。你这样呕心沥血,把身体搭进去,不值当!可她说这不是失恋!对她来说,橄榄树就像亲生儿子,儿子被抢了,做娘的要疯!自己已经五十岁了,人生还有多少年?教育平台没有了,此生的教育梦想还怎么去实现?再重建一个学校又力不从心,现在的她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法做,走到哪里都是橄榄树的影子,真的太痛苦了!

得知月光和橄榄树的现状,我感到十分意外和吃惊。两年前,我第一次见到橄榄树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相遇

2019年夏天,当我第一次和橄榄树学校相遇时,我被这所美丽的学校迷住了。

这种美丽,或许并不仅仅是学校主入口庭院里,葱茏的橄榄树、绿草坪,与有着山坡屋顶、带点欧洲风情小镇风格的土红色教学楼相映成辉;也不仅仅是天文台的球形建筑扑向蓝天白云,校园外河滨走廊两旁的垂柳倒映水中,拼图花园的游步道蜿蜒曲折,艺术广场的静思池中水八仙争相斗艳;又或许不仅仅是校园处处呈现出一种大自然的蓬勃生态,原生的野树杂花,芦苇清荷,翠竹摇曳,绿荫爬墙;更不仅仅是教学楼顶层的平台上,一垄垄黝黑的泥土种满了瓜果蔬菜、鲜花植物,让孩子们既可农耕实践,又可赏花弄草……

细想想,这种扑面而来的美丽,似乎是一种流淌的气韵和情致,一种搏动着青春活力的璀璨和芬芳。

正对操场的高中部教学楼南走廊连着体育馆,整栋灰色建筑呈现一种张开手臂环抱式的弧度,像是一位朴素慈爱的母亲,要把正在操场上奔跑跳跃的孩子们搂在怀里。教学楼左侧是十几层高的学生宿舍,向南的墙壁上镌刻着十六个大字:强健体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显然,这是橄榄树学校倡导的培养目标。

与十六字方针把“强健体魄”放在首位相呼应的是,这所学校的运动场所和教学楼建筑几乎各占一半的用地,有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攀岩墙、击剑馆、皮划艇俱乐部,还有壁球、棒球、射箭、橄榄球、跆拳道、高尔夫等等不同的训练场馆,足以见得学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和倾斜,这和当今许多学校普遍将体育教学边缘化,忽视学生的运动健身,甚至挤占学生的体育课时间、用来补习语数外主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戏谑地对陪同我参观学校的月光说,你把“强健体魄”放在首位,不担心培养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学生?

月光很认真地回答我:一个学校的篮球场有多大,学生将来的格局就有多大!我儿子读小学的时候,我给他挑选的学校因为有七个篮球场,我说,就是它了。我从来都认为,身心健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切一切的基础。橄榄树是国际化学校,但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强健体魄,拥有家国情怀,既有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和科学精神,又有国际视野的未来精英。

月光还说,她对学校的教学设计有一套完整的想法,除了用先进的国际课程理念来完成中国国家课程(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外,还要在全学段设立几百门选修课,刚才看到的壁球、跆拳道、武术、击剑、剑术、棒球、橄榄球、篮球、网球、攀岩、高尔夫、马术等体育训练项目,只是选修课中的一小部分,以后还会逐步推出更多课程。当然,让孩子们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会同时设置科学、自然、文化、艺术等等各种门类的选修课程,目前已经推出的有绘本阅读、写作、钢琴、古筝、吉他、阿卡贝拉、演讲与口才、素描、水墨画、油画、摄影、趣味编程、航模、赛车、天文、陶艺、厨艺、书法、篆刻、美术、文学、植物等选修课,下一步计划推出的有:木工、布艺、刺绣、藏绣、唐卡、创意集市、版画、沙画、扎染、衍纸、纸雕、各种乐器、世界各国语言课程等,这些选修课都有专门的教学场馆和培训场地,硬件设施的配置也很齐全。学校还成立了合唱团、交响乐团、管弦乐队,设立了皮划艇、桨板、Aallokko冲浪运动训练基地,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将来还会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爱好,组建更多不同的团队。

月光的目标是:小学阶段培养兴趣,初中阶段树立理想,高中阶段锁定专业方向,然后让同学们照着自己选定的专业去找寻匹配合适的大学,了解相对应大学的录取要求,早早地照着这个录取要求去准备。这样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看似有点不务正业,离教学主体课程有点远,但孩子们却能从中确立自己的兴趣所在,而老师也能发现不同学生的潜能差异,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所长,从而顺利进入心仪的大学。这样一来,等到学生读大学的时候,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路径就已经很清晰,基本不会走弯路浪费时间了。

月光的一番介绍,让我暗暗庆幸自己来这所学校来对了。

“偶然的邂逅,大多赢不了有选择地相遇。”这话是谁说的,我不记得了,但我和橄榄树的相遇,为我关注教育的目光,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却是毋庸置疑的。

久闻橄榄树大名,也不断地从网上看到有关橄榄树学校用创新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各种故事,尤其是一些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熊孩子,在进入橄榄树学校后却发生巨大变化,他们身上爆发出来的潜能,更是让人振奋。

今天,我看到了橄榄树学校的与众不同,又听月光讲述了自己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以及她正在努力推行和实施的新颖另类的教育理念,这一切都契合了我对现行教学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我想更深入地了解这所学校。

我向月光表示,希望能到橄榄树学校体验生活。月光答应了我的请求,在她的安排下,我悄悄地在学校女生宿舍楼住了下来。

我的心,有谁懂?

住进橄榄树学校的当天下午,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当时是下午四点多钟,学生们刚刚下学,距离晚饭开饭还有一个多小时。本来这是孩子们最珍惜的玩耍时间,学生们大多会奔跑在操场上、蹦跳在体育馆,或者在琴房练琴、在图书馆看书;或者去陶艺馆捏泥巴、去植物中心摆弄花花草草;更或者会去天文馆和星星说话、去校园外的小河里划皮划艇……学校里可供孩子们放飞身心的趣事玩意儿多着呢!同样,这段时间也是老师们相对松弛、可以稍稍喘口气的片刻,虽然脑子里整天绷紧的弦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可至少紧追着孩子们的眼睛可以略微眯瞪一会儿。

可偏偏就在这会儿,初中教学楼顶层的露台上出现了令人心惊肉跳的状况,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趴在露台的围栏上,上半身全部探在外面,脑袋朝下看。楼底下聚集了好多人,大家都在为女孩的安全担心,同时也纷纷猜测这女孩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会不会想不开?我当时正在学校的咖啡馆采访一位老师,听到人声鼎沸跑出来时,险情已经排除,值班的宿舍生活老师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女孩带离了露台。

事后生活老师告诉我,这个女孩常常往露台上跑,虽说露台有很高的栏杆,但生活老师还是觉得不安全,多次提醒同学们没事不要到露台上去。可有同学反映,这个女孩把生活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还是不断地往露台上跑,常常在露台上一坐就是大半个时辰,还不断地扒着栏杆往楼底下看,可吓人了。

生活老师找女孩谈话,想弄清楚她为什么对露台发生兴趣,没想到女孩并不正面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反问老师:一个人从四楼跳下去会不会死?从八楼跳下去脑袋会开花吗?从十六楼跳下去是不是就血肉横飞,尸骨都找不见了?

生活老师说,女孩问她这些话时,两眼闪闪发光,神情极为亢奋。生活老师当时只是觉得这孩子有些古怪,但并没有往深处想。女孩正处在花骨朵一般的年纪,眼睛里全是明媚的阳光,晶亮的露珠,什么死啊活的,肯定是悬疑小说看多了,也想来个高空展翅,找感觉吧?后来女孩上露台次数多了,生活老师也引起了重视,深入了解后,知道女孩父母关系紧张,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平时根本不关心孩子。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把孩子送到这所全日制寄宿的国际学校,就以为万事大吉。这孩子严重缺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问题,总想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女孩总往露台上跑,潜意识里有没有跳楼的动机,老师不敢确定,但她想以此引起大家对自己的关注,还是显而易见的。

生活老师说,都说作家能走进人的内心,你能不能找这个孩子谈谈?

我当然很想了解这个女孩,但我以为,这样心灵有创伤的孩子,一般会很自闭,至少很难向人打开心扉。虽然我请老师向女孩转达了一位作家阿姨想和她聊聊的愿望,但其实内心并没有对此抱太大希望。

没想到,第二天课程结束之后,女孩就主动来找我了。

她是滑着滑板进来的,也许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微微弓着背,两条腿踩着马步,很飒的样子,根本看不出是个可能有跳楼倾向的孩子。

还没等我开口,女孩就酷酷地开口自我介绍了,语速之快,你挡都挡不住。

你不用问我的名字,同学们给我起的绰号叫“香肠嘴”,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油腻的名字,但谁让我嘴唇厚,像两根弯弯的小香肠呢?爱叫就叫去呗,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你也可以叫我香肠嘴,我不在乎。

现在的女孩和你们那个年代的女孩完全不一样了,我其实比男孩还野,女孩子为什么就一定要作淑女状呢?我讨厌穿裙子,喜欢穿运动服,戴棒球帽,我玩滑板玩得比男孩子都棒!我爸说我是装酷、耍帅,其实我的内心他哪懂?

我语文、英语不好,但我数学好,能考九十多分,我要是想竞选数学课代表,别人绝对没戏。可我不屑,这年头,谁能代表谁啊?

我喜欢看科幻类的书,特别喜欢《安德的游戏》,那个叫安德·维京的男孩是我的偶像。当然,这书是我哥介绍给我的,从这个角度说,我哥也能算是我的半个偶像。

我哥是美男子,也是个暖男,他在另外一所学校上高中,对我这个妹妹特别好。我很喜欢我哥。我的生日爸妈都不记得,我哥却会在我生日这天,用自己的零花钱给我买漂亮的网红蛋糕。但有时我又很讨厌我哥,他经常会和我打架,下手毫不留情,可我也不是吃素的,他把我打得心口疼,我把他打得牙出血。有一次他不小心打到我心脏了,我一下子差点背过气去。看得出我哥特后悔,但就是不肯向我道歉,其实我心里早原谅他了。为什么?我倒是希望我爸妈能骂我打我,可他们人在哪儿呢?有时间骂我打我吗?

我知道你为什么找我,昨天我在露台上朝下看,让老师和同学们担心了,他们大概以为我想跳楼自杀呢!跟你说实话,我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但我现在还没这个胆。我也不想瞒你,我的父母老吵架,我和我哥整天提心吊胆他们会不会离婚。我知道,就为自己那点破事儿,他们根本没心思管我,他们以为把我送进寄宿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我想要的爸妈的爱呢?

我难受得想哭时,会爬到学校的露台上看风景。常常越看越难受,风景再好,和我也没有半毛钱关系,有时真想往下跳!我想象着父母看到我躺在血泊中痛哭流涕的样子,心里就很爽。我常常会想我哥,想得心疼。有一部电影叫《快把我哥带走》,你看过吗?我心里就有同样的感受,快把我哥带走吧!别让他老在我的脑海中晃悠了!这部电影主题歌里有几句歌词我特别喜欢:就算大雨瓢泼/失去了方向/有一束阳光/带我飞过绝望/……我哥就是那束阳光,可阳光有升起的时候,也有落下的时候,我哥不可能总陪在我的身边,再说他很快就要高考了,心思都在备考上,哪里还想得起我?

“香肠嘴”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流出的伤感,看着让人很扎心。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充其量也就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内心的复杂水深似海,已经完全不是我们大人心目中单纯明媚的孩子,多少老师和家长恐怕都忽略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成人在和孩子们打交道时,不经意间或多或少总会带有俯视的角度,殊不知,这种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居高临下,让我们或许在无意中失去了和孩子们彼此推心置腹的可能。

我正这么想着,“香肠嘴”敏感地看出了我瞬间的走神,她直截了当地问我,你不会也觉得我昨天爬上露台是要跳楼吧?那你可是太小瞧我了!其实我蛮喜欢这个学校的,它和我原来的学校完全不一样。我原来学校的班主任给我起绰号,叫我“大妈”,说我大大咧咧、邋里邋遢。我找班主任谈话,说你别这么叫我,我一个小姑娘被你叫“大妈”,很伤自尊的。班主任不仅照样叫,还嘲讽我“智障”。我当时就大哭,和班主任大吵,我不能受这样的侮辱。之所以后来没再和那个班主任较量,是因为没多久我就转到现在这个学校,没有机会了。

说到这里,女孩神秘地向我眨了眨眼睛,压低声音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学校吗?我告诉你我对谁都没有说过的心里话,这里的老师有时候像妈妈。

女孩说这话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她的眼圈红了。

我是在自己最不喜欢上的语文课上突然来“大姨妈”的。

事先没有一点征兆,语文老师正在黑板上书写布置作文题目:《记我最亲爱的一个人》。老师“人”字那一撇还没有写完,我突然发出一声尖叫:啊!

全班同学都转过身来,我坐在后排右边角落的座位,弓着背,缩着身,一脸惊慌失措,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豹子追赶的小鹿。

语文老师将手中的一截粉笔头射向我,神情威严地说:肃静!不要妨碍别的同学!

我低下头,不敢看老师和同学,心里害怕极了。我刚刚只是觉得下身一热,好像有液体从体内涌出,沿着大腿根像蚯蚓一样爬行。

好不容易捱到下课,我急急忙忙跑到厕所里一看,内裤上一片鲜红,全是血。我吓坏了,马上去了医务室。

那天当值的医生老师,四十多岁,和我妈妈的年龄差不多,看到她,我的眼泪立马就流了下来。

医生老师什么也不问我,只是一只手拿纸巾给我擦眼泪,另一只手不停地抚摸我的脑袋,将我挂下来的乱糟糟的头发一丝丝地捋到耳根后。那一刻,我恍惚觉得她就是我的妈妈。我吞吞吐吐地向老师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但心里已经平静多了。

医生老师亲切和蔼地让我不要害怕,说她女儿和我年龄差不多,让我就把她当作妈妈好了。医生老师还打来热水,帮我清洗下身,又去学校小卖部买来卫生巾,仔细给我讲解了女性生理常识和卫生巾的用法。医生老师告诉我,这是一个女孩子身体开始成熟的标志,是每一个女孩子发育过程中都必然会经历的一道门槛。你今天是第一次,我们把它叫作“初潮”,以后每个月都会来一次,人们称之为“例假”,民间也有来“大姨妈”的说法。

医生老师一边说,一边还给我泡了一杯红糖水,让我趁热喝了,并嘱咐我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凉的东西,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初次来“大姨妈”的我,一下子就对医生老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因为我的亲妈妈都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这方面的知识。

“香肠嘴”在述说自己第一次来“大姨妈”的经过时,表现出来的孤独无助和刚进门时的那种满不在乎判若两人,让我看到了这个用铠甲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的小女孩内心的脆弱。

幸运的是,“香肠嘴”遇到了能给她母爱般关怀的医生老师。这位老师清楚地知道,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小女生都有点神经质,尤其是第一次来“大姨妈”的女孩子,心理上更处于敏感、脆弱、逮着芝麻绿豆大的一点儿小事就想借茬大哭一场的年龄。

很显然,眼前这个女孩子当时的惊慌失措,让那位医生老师特别心疼,她代替了女孩不在身边的母亲,给予她亲人般的抚慰。这样的抚慰看似举手之劳,却很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窥一斑而见全豹。一个小小医务室的老师,在一个小女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爱心和专业素养,让我对这所国际学校在挑选师资时,都有什么样的择人标准,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

袁敏,作家、编辑、出版人。1954年出生,浙江上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6年开始文学创作,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已创作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多体裁作品数百万字,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暖心教育读本《蒜头的世界》、纪实文学《燃灯者》等。近年来,相继在《收获》杂志开辟“知青专栏”《兴隆公社》、“关注教育专栏”《燃灯者》等,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在出版领域亦有建树。编辑出版1-7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等多类别图书,发掘培养了一批少年写作精英,引领青春文学抢占图书市场份额的浪潮,在业内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