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族文学》汉文版2021年第5期卷首语、目录
来源:《民族文学》 |   2021年05月09日22:51

卷首语

梁衡:文章的诗意之美

我们常说文章写得好,有诗意。为什么说好文章像诗一样,而不说好诗像文章一样?

诗和文章的区别主要在表达功能、艺术形式与审美侧重点的不同。诗更趋向于艺术性,求精致;文章更趋向于实用,实用而后求精。诗是从美出发为美而存在的,可以有无题诗(正如有无标题音乐、绘画);文章是从内容出发,为传播思想而存在,不可能有无标题文章,如果有这样的文章,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首诗了。文章中有应用文一类,而诗歌中就没有应用诗。诗歌要是能用来打借条、订合同、发文件,就如同将一块华美的丝巾当抺布用了。曾有某市领导用一首600句的长诗作年度工作报告,自鸣得意却传为笑柄。

诗与文章都追求意境。因为诗以抒情为主,意境就更空灵一些、虚幻一些、唯美一些,如空中五彩的云朵;文章要叙事、写景,意境更饱满一些、实际一些,如水上的莲花。文章的实用功能限制了它不能百分之百地用来审美,这种务实的内容必然冲淡唯美的意境。

诗与散文都讲求文字的美。诗歌的文字是戴着脚镣跳舞,是有声韵、节拍的音乐美;散文的文字是脱缰的野马,是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美。

总的来讲无论是意境还是文字,诗比文章都要精致一些。说文章有诗意,实际上是指文章超出了自身的标准而达到了诗境之美,好比一朵篱笆上的牵牛花不经意爬上了树梢。

相对于文,诗的美感主要是:浪漫的、朦胧的、凝炼的、音乐的美。

文如饭,诗如酒,在文字分工中,文章主要是管现实生活的,要实在一些;诗歌主要是管精神生活的,要浪漫一些。如果吃饭时再来一点儿酒,在现实的基础上增加一点儿浪漫会更好。

文章要美,还要学习诗制造出一点儿朦胧。在不妨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让文字裹一层淡淡的情绪,像月亮周围有一个晕圈,或者一树花暗香浮动。如“遥看草色近却无”,伸手却又抓不住,只能去感觉,去体味,去想。

如果说浪漫是向外翻江倒海的发散之力,凝炼就是吸纳百川的内收之功,把思想情感浓缩提炼为一个永恒的意境。文章本来是不缺思想的,但单说思想又失之于枯燥。功夫在于把思想赋予形象,揉合情感,合炼而成一个隽永的意境,经时间的打磨愈见光辉。

诗文的浪漫、朦胧、凝炼都要借助形象和情感。浪漫是情感鼓荡着形象的大开大合、张扬呼唤、腾挪飞舞;而朦胧则是情感笼着形象,“烟笼寒水月笼沙”,轻涂淡抹、沉吟发酵、去形留香;凝炼则是将情感注入形象之中,沉淀收敛、情凝思结、浇铸定格然后辐射致远。

另外,文章还要学习诗歌的音乐美。因为读者虽然是在“看”文章,他脑子里还是有一个潜在的音韵留存,何况许多时候文章还要大声念出来,是一种朗诵艺术。

目录

卷首语

文章的诗意之美 梁 衡

中短篇小说

哭泣的蝴蝶 朱秀海(满族)

[佳作点评]升维的文学依然是人性 李美皆

提 亲 尼玛潘多(藏族)

通灵鸟 张新祥(傣族)

依勒嘎 敖 蓉(鄂温克族)

散 文

塔格塔图的月光(外二篇) 查 干(蒙古族)

草本乡村 温新阶(土家族)

基佑遐思 王 立(苗族)

诗 歌

低音回响 芦苇岸(土家族)

经过一条河流 丁丽华(彝族)

柴门虚掩 刚杰·索木东(藏族)

山那边的寨子 肖雷蕾(彝族)

田野通向美德 蔡晓龄(纳西族)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情满彝乡 醉美谷莫(报告文学)

阿克鸠射(彝族)

吉俄阿西(彝族)

本刊新人

山巅之上(诗歌) 海 翔(回族)

90后作品专辑

丛林外(小说) 闵芝萍(满族)

屋顶上的乳牙(小说) 姚源清(侗族)

星期天的傍晚(诗歌) 宗尕降初(藏族)

像鸟儿一样轻,而不是羽毛(评论) 郭 艳

延边行

格 致(满族) 苏兰朵(满族)

阿 舍(维吾尔族) 马笑泉(回族)

胥得意(蒙古族) 秋加才仁(藏族)

索南才让(蒙古族) 韦云海(壮族)

安学斌 周延辉

封面美术作品:河南嵩山(钢笔画) 陈新民

封二美术作品:藏族少女(油画) 谭涤夫

插图:陈新民 徐沛君 李 强

篇名题字:梁永琳 普 辉

美术编辑:徐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