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1中国一日·工业兴国——中国作家在行动”全国作家联动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采风作品—— 张荣超:大海因你逐浪高 ——访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荣超  2021年05月08日11:46

五月的连云港海滨天高云淡,游人如织,高卷白浪的游艇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破浪向前,不可阻挡。这只雄鹰不惧风浪,不惧险滩,不惧恶劣天气,英勇顽强,在大海上狂奔。这只雄鹰便是强国工匠,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张国良,中国碳纤维产业化的追梦人,他以“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事业宏愿,奔跑在科技强国的梦想之路上。他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轻纺工业专家。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全国纺织行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功勋人物、全国纺织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生产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

张国良,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干喷湿纺千吨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苏“333”工程第二层次重点培养对象。

已过花甲之年的张国良在讲述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成长历史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张国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释放出崇尚劳动、见贤思齐的强烈信号,将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更加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强国工匠的追梦路

张国良,1956年9月出生于湖北黄冈。他赶上了恢复高考的第一班车,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系。1982年刚过完春节,中等身材,皮肤白净,身体瘦弱的江南一介书生张国良就身背行囊,告别家乡,告别母亲,只身登上了北去徐州,转乘连云港的火车。从此,张国良便与滔天的海浪结下了不解之缘。张国良诙谐地说:“我这只江南的猴子从此与花果山上的猴子成为了朋友。”他成为了连云港纺织机械厂铸造车间一名翻砂工人。由于他勤学习、善钻研、能吃苦、工作业绩突出,1984年秋天就当上了副厂长。副厂长一干就是8年,1992年6月被任命为厂长。这时,工厂已是家徒四壁,凡是值一点钱的东西都已经变卖用来维持生活。材料卖光了,最后一辆汽车也被拉走抵债,只剩下了极度破败的厂房和几台拉不走也不值几个钱的破车床。没有产品,也没有任何财产,整个工厂只有200多名等米下锅的职工。

张国良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出击,利用从客户那里“借”来的几万元设备预付款,背水一战投入烫光机研发并获得成功,“一根烫光辊救活了纺机厂”,为工人赢得了喘息机会。此后,他又牵头连续开发成功剪毛机、刷毛机等一系列新产品,并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到1996年,企业已经完全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此后,应政府要求兼并重组了6家濒临破产的纺织类企业,并使之在极短时间内起死回生。2001年,通过两次连续性改革,工厂的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转制成为民营的鹰游集团。实现了企业与张国良人生的第一次“凤凰涅槃”。

在张国良的带领下,鹰游集团的纺织机械攻城略地,把曾经不可一世的欧洲设备挤出中国市场,成功占据了纺织后处理装备80%以上的全球市场,还引领了一系列纺织工艺的变革。张国良因此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家。

2001年7月28日,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公司正式成立。2001年10月30日下午连云港鹰游纺机工业园开工建设。2002年5月老厂搬入鹰游纺机工业园。2006年2月24日,神鹰新材料公司正式宣布建设碳纤维生产线。2007年5月3日,生产出第一批碳纤维。2008年11月30日,连云港中复神鹰千吨碳化线、2500吨原丝生产线一次性投料成功,同年12月3日,中复神鹰千吨碳纤维生产线正式投产,神鹰人走出了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创造、自主安装、自主调试、投资省、建设快的创新之路,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碳纤维行业垄断。

在碳纤维试制期间的日日夜夜,包括董事长张国良在内的主要技术人员和工人都不曾离开工厂。

张国良对碳纤维发展初期深有感触,他说,20世纪80年代,被誉为“共和国之矛”的我国头号战略武器面临最后两项久攻不克的遗留难题,其中一个“拦路虎”就是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作为洲际导弹头防热层关键材料,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的性能、品质直接关系到飞行的质量及成败。因其原料要求极高,制备技术极难,当时只有美、俄两个超级大国拥有,且对我国严密禁运、技术封锁。

张国良检查工程质量

张国良深邃的目光中满含着泪水,他说,难关攻不下,我国的导弹上不了天!

张国良对中复碳纤维的“横空出世”提出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就是中国碳纤维专家潘鼎教授,为了解决研发中的各种难题,潘教授曾吃住在张国良家五天,面对面为张国良讲解碳纤维的性能特点、研发现状、各种难题的攻关等。

通过张国良团队的精心研发,不断创新,到2009年,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产量达507吨,而这时,全国的碳纤维生产量不足800吨,占全国总量的63.4%,成为全国碳纤维生产量的半壁江山。2011年,连云港中复神鹰投入1500万元对现有百吨生产线进行改造。国内第一条千吨级“干喷释湿”碳纤维T700生产线开始试生产。

张国良视察工地。

张国良说,这种“干喷释湿”的工艺难度非常大,国内还没有一家工厂或科研单位可以做出,我们这次千吨级试生产,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2013年,我们连云港中复神鹰突破了世界先进的“干喷释湿”碳纤维生产技术,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千吨级T700级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技术与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轨道交通、电力输送、医疗器械等领域实现了对进口碳纤维产品的替代。

2015年,我们连云港中复神鹰开发了T800级碳纤维工程化技术,打破了国外对于T800级以上高性能碳纤维的垄断,并于2017年建成了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产品满足了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对碳纤维产品的需求。

2018年,连云港中复神鹰研发投产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1月8日,全国科技大会期间,张国良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要做全国碳纤维创新领航人

张国良在出席全国科技大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他回顾了从2006年碳纤维开始小试生产,到2007年4月30日纺出第一根碳纤维,再到与中国建材集团展开洽谈。合作的过程,深感创业的艰辛,更觉得成绩的取得主要依靠顽强拼搏的团队,这次获奖是碳纤维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次发展的强劲东风,充分说明我们连云港中复神鹰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企业运作日趋成熟,业绩实现盈亏平衡,逐步得到市场和客户的认可,为企业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张国良表示,我们要有更远大的目标,加上我们强大的复合材料的力量,有中国建材集团做可靠后盾,有优秀的科研院所和团队支持,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做出更大的成绩。我们也有信心继续开发碳纤维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努力将碳纤维事业干得更好!

2019年连云港中复神鹰攻克了T1000级碳纤维工程化技术难题,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基于“干喷释湿”工艺的百吨级超高强度T1000级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

中复神鹰西宁项目碳化生产线试车成功

2020年12月30日,中复神鹰西宁项目首条生产线一次性试产成功,这标志着中复神鹰“西飞”扩产举措在历经一年半的深耕细作后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万吨项目建设正式跨入了新阶段。

2021年1月20日下午,中复神鹰“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中复神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6日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占地面积50亩,计划投资5.15亿元专注于航空树脂、航空用碳纤维中间制品和成型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助推临港新片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集聚化、高端化、链条化配置,促进我国下游复合材料产业的繁荣发展,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碳纤维高端应用技术实力,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延伸公司下游产业链,并为加速国产大飞机原材料国产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从2006年连云港神鹰投入第一条生产线到现在,经过了15周年的艰苦创业历程,中复神鹰的碳纤维年销量实现了从“零”到百吨,从百吨到千吨的跨越,已经累计向市场提供碳纤维近2万吨,在国产碳纤维市场的年平均占有率达到50%。当前,其产品涵盖了市场需求的T700、T800、T1000、M30、M35、M40j级碳纤维。

张国良欣慰地说,近几年,连云港中复神鹰的碳纤维产品在持续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公司与俄罗斯、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连云港中复神鹰的国内外用户达到500多家,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碳纤维市场垄断的局面。

2019年,连云港中复神鹰启动新的万吨级碳纤维基地建设。碳纤维年产能将突破1万吨,产品供应能力将大幅提高,可以较好地缓解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

张国良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连云港中复神鹰一路披荆斩棘,也正好是国产碳纤维产业整体突破“从无到有”阶段,产业化不断开花结果,一路高歌猛进,一步步打破了世界碳纤维市场竞争的格局。随着连云港中复神鹰万吨级碳纤维项目陆续投产,也意味着,我国碳纤维产业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万吨级”规模型企业,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进程又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止是连云港中复神鹰作为碳纤维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硕果,更是我国碳纤维行业整体产业化的丰硕成果。

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2018年,碳纤维项目荣获国家科技一等奖,是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领域历史以来的最高奖项,也是民营企业家张国良个人的最高荣誉。国家科学技术大会期间,张国良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在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张国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代会,每次会议都接受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2008年3月5日下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亲切会见了参加全国人代会的江苏代表,并与全国人大代表张国良亲切握手,张国良主动给总书记介绍了碳纤维的攻关情况;2009年3月5日,全国人代会期间,张国良高兴地向总书记报告“我们千吨碳纤维已经投产!”

2010年3月5日下午,出席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时,胡锦涛和张国良亲切握手时,询问碳纤维研发的进展情况。张国良向总书记报告,“航空结构件专用碳纤维正在检测过程当中。”

2011年3月5日下午,在出席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胡锦涛接见江苏代表团全体同志,当他和张国良亲切握手时,再次关切并询问碳纤维的研发进展情况。

2012年3月5日下午,胡锦涛最后一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令张国良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第一个与他亲切握手,他当即向总书记报告:“我们厂去年生产了1000吨碳纤维,全国一共生产了1500吨。”总书记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当时,总书记还问张国良,“2013年,国产碳纤维能不能替代进口碳纤维?”

张国良当即表示:“经过几年的不断研发,我们国产的碳纤维已经基本上替代进口!”

总书记非常满意地点点头。

2010年8月22日下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神鹰碳纤维公司。连云港民营企业摘下了中国碳纤维的桂冠,让李克强同志感到欣慰。

张国良边走边向李克强同志介绍碳纤维研发和生产情况。当张国良拿起一轴碳纤维丝,介绍说:“这一轴是T800。”

李克强面带惊喜,高兴地问:“800也做出来了?”

张国良高兴地答道:“是的。”

李克强问:“这是实验室里做的吧?”

张国良说:“不是实验室,我们已经在线上生产了,年产50吨。”

李克强问:“这个已经应用了吧?”

张国良回答:“已经在北京航天所应用了。”

李克强又问:“这个T300已经批量生产了吧?”

张国良回答:“已经批量生产了。中复T300全国已经销售800吨。您看这些是自行车车架,这是工业上的机器零件,都是碳纤维做的。”

省主要领导插话说:“将来自行车和汽车上也要有所应用。”

张国良说:“现在我们10万辆碳纤维自行车生产线已经建成了。”

李克强抚摸着一辆碳纤维自行车,接着问:“风电叶片上有没有用到碳纤维?”

张国良拿起一块叶片展示给李克强看,这就是碳纤维叶片,用了20%的碳纤维。

李克强问张国良,“你们是什么时候研制碳纤维的?”

张国良回答:“2005年开始研发,所有设备都是由我们连云港鹰游纺机公司独立设计制造的。”

李克强连连夸赞:“不简单,不简单!”

在2500吨聚丙烯腈原丝车间,李克强详细询问了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生产、成本控制及市场前景。他关切地问道:“你们现在的碳纤维销量是多少?”

张国良回答:“去年全国国产碳纤维销售800多吨,我们销量为570吨。”

张国良在回忆起李克强总理视察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时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张国良说,作为共和国的总理,日理万机,还如此关心碳纤维事业的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作为碳纤维奋斗中的神鹰人,身上多了一份寄托和希望,责任感更强了。

不论飞多高也不能忘记初心

张国良不仅是一名蜚声海内外的碳纤维企业家,还是一名了不起的作家,他曾出版文学专著《往事如痕》、《青竹梦远》、《海州湾的黎明》等,从他的文学专著中可以看到张国良这位强国工匠柔软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中对亲情、友情、世情都能用极其平常人的心理去叙写,关心职工,关心社会低层人物,可以说,他是一位永远保持本色、铭记初心的农民后代,对上心系国家昌盛,民族复兴,对下关心社会最低层人的疾苦,行走江湖,无所不忧。

有文学情怀情商情愫的企业家,自有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张国良在出席全国人代会期间结识了时任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永顺,当时,张国良向王厅长汇报了“要实现研制碳纤维的梦想”。当时遭到了王厅长的坚决反对,理由是:“做碳纤维难度太大,许多单位研究了二三十年,投资巨大,至今没有明显进展。凭着你们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根本不可能实现。”

张国良没有因为王厅长的好心相劝而停下脚步,他突发奇想,我要给王厅长打报告,但这个报告要打破惯性思维,于是一切都是按正规报告格式,内容却是洋洋洒洒两千多字的散文诗,收集在他的文学专著《海州湾的黎明》一书中,题目就叫《碳纤维的梦想——致江苏省科技厅王厅长》,写成后,专门寄给了王厅长。

没想到这份“不上套路”的报告,让平日里很严肃的王厅长笑得直不起腰来。省科技厅里的好多人都说连云港有个企业家张国良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出怪招的人。

从此,王厅长十分关注张国良的碳纤维项目。张国良回忆说:“没有王厅长的大力支持,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个碳纤维项目。”

张国良说:我经常在全集团干部职工大会上强调干部职工的价值观问题,这就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它作为今后企业文化建设和全面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推动企业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

“我总是在想,如何把我们这个企业快速的引领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企业的殷切期望。作为董事长,我深深地热爱我们这个企业,我十分珍视和我一道风雨同舟、历经磨难、四十多年的创业团队,我更倍加器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锻炼培养起来的新一代企业管理精英队伍。这一批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敢于担当,懂科学、会管理、肯吃苦,是鹰游集团的未来和希望。我时刻在想,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全集团五千多名可以信赖的员工,是他们不辞辛劳,艰苦创业,才赢得了鹰游集团今天的发展。”

“每一年过去,都流年似水,感慨万千。每一个新春到来,都感到花样年华,任重道远,做好企业,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改革创新是我们不变的精神。为国家、为员工,为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始终在想,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恢复高考,给了我人生第一次机会,大学毕业后,来到连云港,在这个原本艰苦而又弱小的企业,一干就是四十个年头,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我和同事们伴随着时代的脚步,经历了所有企业变迁的每一个过程,打拼出今天的一片天地。细细想来,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工作,而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许许多多的荣誉,我有幸连续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2017年我们团队研制生产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深感责任重大,绝不图有虚名。这个荣誉,应该属于我们全体员工,属于我们不断进取的鹰游集团,它是对我个人和我们企业的一种激励和期望,我们没有理由骄傲,更没有理由放慢脚步,越发深感责任重大,越想觉得差距越大。”

“我们要做出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碳纤维,要建成国内最大的万吨碳纤维基地,要建设现代化的纺织后整理设备生产基地,还要建成国内第一家百万辆碳纤维生产基地,同时,要把几个纺织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企业,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创新理念,靠的是一流的人才队伍,靠的是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企业精神。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重塑企业价值观,重振鹰游雄风,要十分尊重每个干部职工在企业的理想和价值,让他们的奉献和辛劳、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充分的回报。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让他们享受社会主义幸福企业的温暖和阳光。”

海州湾的每一个黎明都是崭新的。大海因你逐浪高,张国良这位为我国碳纤维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中华赤子,以“敢啃硬骨头”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最好地诠释了“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事业宏愿。在张国良的身上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作者:张荣超,江苏省泗阳县文联主席,作家,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