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梦想书坊:不做网红打卡店 做泛社区文化体 梦想书坊在京开办第10家空间
来源:北京晚报 | 路艳霞  2021年05月08日08:02

阳光从玻璃顶棚照耀进来,蓝天白云绿树和图书、咖啡进行着绝美搭配,有着梦想照进现实的奇妙感觉——这就是梦想书坊(电子城空间),其预计5月18日正式开业,也是梦想书坊在京开办的第10家空间。

一个“梦想阅读室”

最新的这家梦想书坊位于朝阳区双桥路12号的电子城·数字新媒体创新产业园,园区原为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制造厂,已有40多年历史。目前,书坊处于试运营阶段,但咖啡教学培训、插花艺术、非遗烙画体验等活动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日常。

过去的10天,住在附近的孙倩茹每天都来阅读,她是远远看到了“梦想书坊”这几个白色大字才偶然走了进来。以往,孙倩茹常常去首都图书馆看书,路上来回要两个小时,现在家旁边终于来了一位新邻居,她特别开心。孙倩茹两年前从一家出版公司辞职,梦想书坊到来后,她常常来整理图书,擦擦台阶。忙完后,她会捧着一本书仔细研读。孙倩茹说,这两年阅读了许多书,这些知识的储备、精神的储备,是为再次出发做积淀。

梦想书坊还有一位常客,他叫屈祥升,在电子城园区负责做饭,每天在书坊阅读两三个小时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屈祥升家在山东菏泽,过去几十年他只身一人在北京漂泊,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因为有书的陪伴,我一年一年从不觉得孤单。”如今,他每天沉浸在老一辈革命家回忆录以及历史类书籍里,那些书里的好词、好句,都会用心记下来。

梦想书坊(电子城空间)已是梦想书坊的第10家,这里室内空间有800平方米,室外还有1200平方米。目前朝阳图书馆已配备了1万册图书,《收藏》杂志社则配备了5000本杂志。梦想书坊主理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张玉彪告诉记者,2019年他就曾到此考察过,“周边有居民2万人,但一直没有公共文化空间,而园区的整体环境、空间布局,与梦想书坊充满活力又不乏沉静的气息,相互贴合,所以选址在此。”

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梦想书坊的运营团队90%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对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氛围营造有很深的理解,他们把这份情怀带到园区,同时也为园区带来了中传学生的参观教学实践,“这些都为园区的产业方向导航,也为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一个“梦想孵化器”

梦想书坊更是一个“梦想孵化器”,以书坊为平台,怀揣梦想的人、机构、集团聚合在一起,为城市更新、文化共享的目标而一同发力。

山间树下咖啡工作室创办人侯杰正在和同事反复摸索、试验着“红色系列”咖啡,他们想给读者一个惊喜。而这样的创意正是来自于梦想书坊核心团队成员。侯杰说,该系列有“惊雷”、“草地”、“日出”、“建党100周年”,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口感。

几年前,山间树下咖啡工作室在朝阳大悦城开店,张玉彪找到侯杰谈到了合作。“通过这两年合作,我们以书店引流,比我们自己到外面单独开店降低了20%至30%的成本,这对我们创业性团队已是最大的支持。”

梦想书坊还会和互联网大咖、商业精英合力。筑福集团董事长董有说,筑福集团从事老旧小区改造,已积累了10年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是改空间的,但我们多年来发现最需要改的是人的心间。”前年他和张玉彪一拍即合,双方决定深度合作。“我们是砖头脑袋,盖房子是我们的专长,但文化挖掘是张玉彪他们的专长,现在是作壳的和做瓤的结合起来。”筑福集团不仅作为梦想书坊股东投入资金支持,还在更多方面不断提供资源与帮助。“梦想书坊如果光有情怀,只能是短期发展,有资本、有模式才能寻求长期发展。”董有说。

“我们不做网红打卡店,当网红可能人家看一次就走了,我们更希望梦想书坊能长久存在。”张玉彪说,梦想书坊是以政府主导、社会运营、多方参与的“泛社区文化综合体”,突出众创概念,每个空间呈现的咖啡、餐饮、花艺、非遗、国学、教育、出版、文创等,都是与多家创业团队、工作室、集团合作的结果,“梦想书坊更像是一个孵化器。”在张玉彪看来,书坊正是通过打开地区、行业、用户的闭环,在抓住用户的过程中,整合供应链,从而实现双方共赢。而这种模式降低了运营成本,加强了内容生产,也让空间有了复制的可能。

一个“梦想实验室”

梦想书坊本身就是充满梦想的实验室,它犹如一个饱含着学术研究的实验基地。

多年来,梦想书坊发起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书记卜希霆,一直在大学教授创意课程,鼓励学生对创意和创造进行观察,并每周举办读书沙龙活动。2017年初,卜希霆在办公室旁改造了一个创意工坊,学生老师常会聚在一起喝咖啡、交流,并参与10天一次的读书沙龙等。该案例还入选了学者吴学夫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展的“城市精神:当代公共设计档案展”中,作为特别案例进行展示。

时至2018年,卜希霆和自己的团队为雄安新区做了两个专项规划,通过多地走访、调研与思考,卜希霆认为,公共文化空间如何打造,如何进行社会化参与,值得研究。恰在此时,创意工坊已完成历史使命被挪作它用,于是卜希霆又在旁边打造了一个仅有30平方米的复合文化空间,名为“梦想书房”,这正是梦想书坊的雏形。

正是在打造“梦想书房”的过程中,卜希霆提出,这种微小的公共文化空间适应不同场域,在社区、园区、街区、校区、景区,都可以打造3公里、15分钟移动半径的“网格化书坊”。

“不能让创意研究、城市研究总停留在书本上,梦想书坊是学术研究的延展。”卜希霆说,书坊带有高校研究智库的思考,也有基于城市肌理、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在打造梦想书坊的过程中,也是实践、反思、试错的过程。”卜希霆透露,接下来将与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引入数字化测量工具,运用室内红外感应、人眼识别、眼动仪等设备,在保护读者隐私的前提下,对读者阅读兴趣、行走路线、停留时间等进行观测,为调整空间布局、供给文化产品等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打造书坊的原动力,是源自一个梦想,希望人们抵御住网络对人的侵袭,参与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书的互动,人与活动的互动。”卜希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