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寅鸽:碰撞与交融中的友谊

来源:光明日报 |   2021年05月06日11:54

碰撞与交融中的友谊

讲述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王寅鸽

【青年学子说】

1972年尼克松访华是当时轰动世界的大事件。数十年来,中美民间交流受益于此。2019年2月,我跨过大洋抵达波士顿,在哈佛大学开展为期两周的研修活动,在学习中感知中美差异,在交流中体悟两国共性,深感中美友好的根基在民众。

中美两国各具特色,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讲座研修中可以时刻感受到两国之异。不过,正是因为有差别,所以才需要沟通和合作。在一次讲座中,同去的同学和授课教授就抗美援朝战争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虽说历史是具有客观性的,但政治背景、立场不同,所理解的史实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偏差。尽管最后谁也没能说服对方,但通过争论,双方却都能对对方的思维逻辑和态度有所了解,在碰撞与交融之中增进了相互理解。

由交流理解而生发出的植根于人心的友情,才是牢不可破的。在研修学习之余,我们通过参观、走访、座谈,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美国民众的友善让人如沐春风。无论是问路、购物,还是观看体育赛事,都会有人热情相待。当听说我们来自中国时,一些人由衷地赞叹中国的发展速度,表达出强烈的好奇以及来华旅行的意愿。我感到,我们确实成长于不同的文明,来自不同的国家,接受着不同的教育,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中美合作拥有相通的认知和期望。在此基础上的沟通交流和理解,将两国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也为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注入了不竭动力。

这也是尼克松访华的最大意义所在,即制度虽然不同,但基于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和共同挑战,两国可以携手前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交流和联系越来越频繁紧密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消除偏见、凝聚共识才能让中美关系得到更好发展。

(讲述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王寅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