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啄木鸟》2021年第4期|衣向东:一盏警灯照清平 ——绵竹市公安局清平派出所纪事
来源:《啄木鸟》2021年第4期 |   2021年04月13日06:25

导读

2008年,著名作家衣向东为采写长篇纪实文学《震区警察的记忆》(《啄木鸟》2008年第9期)深入汶川地震灾区,第一次路过小镇清平;时隔十年,衣向东为完成中篇纪实文学《重返汶川》(《啄木鸟》2018年第4期)回访震区,再次与清平擦肩而过。眨眼又是两年,他念念不忘的清平之旅终于成行。长达十二年的跨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衣向东对这个山区小镇如此牵挂?

方圆302平方公里的“四川童话小镇”清平,5000出头的常住人口,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悉面孔,这就是连带所长在内只有三名正式民警的清平派出所每天面对的常态。你能想象吗,这样一个“袖珍”派出所,自2008年至今,涌现出一位一级英模、两位二级英模,先后有六名民警荣立一、二、三等功。可以这样说,清平派出所的民辅警,个个都是英雄,但同时,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既有打击犯罪时的刚猛果决,也有调解纠纷时的耐心和柔情;既有抢险救灾时的英勇无畏,也有面对生活琐事时的一地鸡毛……一盏警灯照清平,让我们一起聆听衣向东的深情讲述,聆听童话世界里真实的人生故事,体味天下警察“不悔身上衣”的执着和信念。

一盏警灯照清平

——绵竹市公安局清平派出所纪事

引子

2020年5月31日清晨5点多钟,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仰头看到窗外落雨了,雨势很猛。我惬意地翻个身子,在哗哗的雨声伴奏下,又闭上了眼睛,打算睡个透彻。我喜欢雨天,喜欢在雨天里睡眠,也喜欢雨天里看书或是写作。雨天总会给我一种特别的安全感,身体的每一根筋骨自然舒展,甚至所有的毛孔都可以放松。

真好,这雨来得太是时候了,我希望从清晨一直睡到黄昏。昨晚,我刚刚结束一周的采访,从成都返回北京,浑身疲惫不堪。这一周在清平镇的深山里左突右奔,几乎脚不沾地……

想到了清平镇,我瞬间睡意全无,只好坐起来看着窗外的雨雾发呆。远处,又传来隆隆的雷声,但愿这雷声不是来自清平镇的方向。清平派出所的民警听不得雷声,凡是这种天气,他们必定昼夜无眠。

其实我的疲惫不是采访劳累造成的,而是因为流了太多的泪水。

清平镇属于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管辖的一个小镇,地处绵竹市西北部的深山里,与九顶山接壤,面积302平方公里,占绵竹市的四分之一。翻过北边的大山,就是阿坝州的茂县,有一条穿山而过的“绵茂高速路”,桥梁和隧道的路段占了总长的85%,已经修建了十几年,据说2020年底完工。2021年通车后,去九寨沟的游客,从清平镇穿山而过,比从都江堰那边绕圈子,至少可节约两三个小时。

清平镇有五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35个村民小组,羌、汉、蒙、藏四个民族的常住人口5000多人。小镇四周山峦叠嶂,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达87%,有各种珍稀鸟儿在森林栖息,更有大熊猫和野猪漫步其中,被誉为“四川童话小镇”。

我去时,正好落了一场小雨,雨后的小镇云雾缭绕,远处的山脉时隐时现,那画面让我想起《西游记》中的天宫仙境。待到天气放晴,山顶松散的云层间透出一块块碧蓝的天空,云雾从山顶垂到了山腰,炊烟般漂浮着、缠绵着。

清平派出所始建于1988年11月,前身为绵竹县清平乡派出所,1996年8月更名为绵竹市公安局清平派出所。多年来,派出所连带所长在内只有三名正式民警,据说按规定在编民警应该有五人。我的老朋友、德阳市公安局公关处处长杜文革特意叮嘱我要把民警写成五人。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好,掺了水分,就是对三名民警功绩的抹杀。

如果不是2008年“5•12”大地震和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或许清平派出所就像埋藏在深山的璞玉,很难有闪光的机会。2008年以来,先后有民警韩顺军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徐枫和陈涛两任所长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有一名民警荣立一等功、一名民警荣立二等功、四名民警荣立三等功……

毫无疑问,清平派出所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代表人物是韩顺军。

我与韩顺军总是擦肩而过。2008年“5•12”大地震后的十天左右,我赶到清平镇采访,那时候韩顺军还在部队当兵。2017年底,我重返清平,寻访当年采访过的民警和群众,韩顺军已经从清平派出所调到禁毒大队。时任绵竹市公安局政委黄和川跟我聊天的时候,特意介绍了韩顺军的事迹,希望我有机会去采访他。2019年韩顺军因病倒在缉毒一线时,已经担任绵竹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的黄和川立即邀请我去采写烈士韩顺军的纪实文学,赶巧我正在写一部关于“枫桥经验”的电视剧,便承诺2020年初写完剧本后再去,不料新冠疫情突发,拖到现在。这一次,我特意去清平寻找烈士韩顺军的故事。

我在清平镇采访了五六天,意外地发现了活着的“韩顺军”,这个人叫孟骏,是派出所现有的五名辅警之一,在清平派出所默默工作了25年,是清平派出所的“精神领袖”、“活着的英雄”、“永远的传奇”、“半个法庭”……我真不知道哪一个称呼更适合他。

我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写这个英雄的群体。

我希望读者能拿出一点点上网或者喝酒打牌的时间,听我唠叨一些他们的故事,或许能改变你今后的生活方式。这些故事会告诉你,我们生活中依旧有美好的爱情、纯净的生活,以及晶莹剔透的忠诚。

我在这里给你们鞠躬了。

悲悲喜喜总无常,英雄都是平凡人

韩顺军的一生,像过山车,起起落落,悲喜交加。

2003年,韩顺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入伍在成都军区司令部勤务队当兵。“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和战友们第一时间奔赴都江堰抗震救灾。得知自己家乡绵竹市成为重灾区,却又跟家人联系不上,不知道父母是否逃生,心里很焦急。都江堰距离绵竹市很近,他恨不得立即跑回家看一眼。五天后,他终于接到姐姐的电话,得知父母和爷爷奶奶等七名亲人不幸罹难。

韩顺军什么也不想了,把所有的力气用在抗震救灾中,直到三个月后,他才回到绵竹,在板房安置区找到了姐姐,这是他唯一的亲人了,两人抱头痛哭。由于当时的清平乡几乎被夷为平地,他只能朝着清平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匆忙赶回部队。

当年底,韩顺军退伍回到家乡,成为绵竹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辅警。尽管只是辅警,但毕竟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上班不久,他就跟领导请求,希望回到家乡清平派出所工作。清平派出所在大山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不仅灾后重建任务艰巨,而且非常危险。很多人不理解韩顺军的想法,他就一句话:“那是我家乡,废墟里掩埋着我的父母和亲人。”

韩顺军回到清平派出所,凭借着对周边环境的熟悉和对群众的那份亲情,他的工作很快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0年8月12日晚,特大暴雨突袭清平,暴发特大泥石流,当辅警不足两年的韩顺军,迎来了他命运的大转折。由于他在抗击特大泥石流中的英勇表现,他从一名辅警破格转为正式民警。

对于韩顺军破格转为正式民警,至今在当地群众中还有一些争议,说韩顺军在抗击“8•13”特大山洪泥石流中,不像宣传的那样“伟大”。事迹材料中说韩顺军救了5000多群众的命,可当时整个清平的常住人口也不过5000人,是写材料的“笔杆子”夸大其词了。还有群众说,韩顺军的师傅、清平所最老的辅警孟骏,也应该破格转为正式民警,只是因为他没有“后台”。

“8•13”特大山洪泥石流中,清平所发生了什么?韩顺军到底表现如何?韩顺军的师傅孟骏为什么没有破格转为正式民警?带着这些疑问,我采访了前任所长陈涛。2010年8月12日晚上,陈涛是派出所唯一值班的正式民警,也是派出所抗击这场惊心动魄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第一指挥员。在我看来,他是最了解真相的人。

陈涛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主动要求从城内派出所调到最艰苦的清平所的,这确实需要一种勇气。清平的山体在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其中有两座山撞在一起,大多数山体残缺不全,可以这么说,清平所的民警每天都处于生命危险之中。尤其是防汛救灾,成为压在民警们心口的一块巨石,每逢雨天,所里的民警都是整夜睁着眼睛不敢入睡。

采访陈涛,话题从韩顺军切入。陈涛坦率地说:“韩顺军从辅警转为正式民警,有运气的成分,但也不是一些群众议论的那样,他在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中,表现得足够英勇。”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要说运气好,我也算一个。”

按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现场指挥轮不到陈涛,巧合的是,时任派出所长杨勇,因为在山上连续值班半个月,泥石流发生的前一天刚跟另一名民警下山休息,派出所的正式民警中只剩下陈涛一人值班,其余都是辅警。

8月12日下午,雨开始下个不停,而且越下越凶。陈涛说:“傍晚5点40分,我们坐在简易棚下吃饭,根本坐不住,雨水几乎要把棚子冲垮了。我跟清平镇政府的刘书记说,今晚很危险,恐怕要出事。”

派出所民警和辅警跟清平镇政府人员一个厨房吃饭,所谓厨房,就是一个简易棚子。晚饭后,陈涛带领派出所的辅警去辖区巡查了四五次。“第二次出去的时候,我观察了绵远河水,很浑浊,远处文家沟方向传来隆隆的声音。”

清平镇属于绵远河的上游,几个行政村依河而建,河床宽阔,水流清澈湍急,即便是炎热的夏天,河水也冰冷刺骨。从河水浑浊程度上,陈涛判断有些山体已经发生泥石流,于是立即给绵竹市110指挥中心报告情况。晚上8点多钟,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他就用对讲机跟指挥中心取得了联系,报告了清平的情况。

晚上11点30分左右,陈涛再次带领辅警出门巡查,韩顺军开着所里的警车,车上坐着陈涛和镇党委刘书记。辅警孟骏开着一辆面包制式警车,车上坐着镇党委的胡副书记,还有两名镇政府干部。他们走到老街时,街面上的积水已经很深了,很多群众不敢在家里待了,纷纷从屋内跑出来,三五成堆地聚在门口,对着哗哗的雨水议论着。他们挨家挨户动员群众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地带。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大爷,被孟骏背上了面包车。此时,陈涛他们再次观察绵远河水,发现河水裹挟着泥浆和石头滚滚而下,觉得不对劲儿,立即让孟骏用面包车把老大爷送到镇政府。

“我告诉孟骏,过河后不用返回了,让他负责河对岸的群众转移工作。”陈涛停顿了一下,补充说,“这就是命运,如果当时孟骏跟我一组,或许破格转为正式民警的人就是他了。”

韩顺军开着警车,拉着警报,跟陈涛和刘书记沿途喊叫,让群众迅速转移。陈涛说:“我们有紧急情况撤离的预案,也多次演练过,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固定转移的路线。”

他们沿着河边向上游行驶,经过棋盘村、包圆村,走到文家沟沟口的盐井村时,一股泥石流从沟口迎着警车滚滚涌来。陈涛一看不好,立即让韩顺军调转车头朝后开,不料有一个树桩正好被泥石流冲到车底部,将车身卡住了。陈涛急了,大喊:“加油门,踩到底!”

警车轰鸣着,拖着树桩冲出很远。警车脱险后,朝银杏沟盐井村5组方向疾驰,到达白果林时,前方的道路已被泥石流封堵,警车无法前行,他们用警车喇叭向银杏沟里喊话,群众听到警报声后陆续跑了出来。

陈涛确认村里的人都转移后,才让韩顺军开车朝下游行驶。途中,遇到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在雨中艰难走着,陈涛下车询问情况,男人说他是从文家沟下来的。文家沟在“5•12”大地震时山体喷发,巨大的能量将一块块巨石冲出几百米,有一个村民小组,全部被掩埋在沟谷,一个人也没跑出来。为了防汛抗洪,政府在文家沟修建了几道拦水坝,最后一道大坝还没有完工,这个男人就是工地的民工,专门负责用骡子驮水泥。晚上,他住在工地的帐篷内。这个男人说,文家沟几道拦水坝已经被泥石流冲开了,他险些被泥石流卷走。在场的刘书记一听,心里很焦急,对陈涛说:“马上回镇政府向市里报告情况!”

这时候,清平幸福大桥已被洪水淹了,车辆无法通行,另一座正在加固的大桥,桥面上布满了钢筋和水泥柱,也无法通车。陈涛安排韩顺军留下来,开着警车沿河边的村子再巡查一遍,看有没有漏掉的群众,他和刘书记徒步深一脚浅一脚地跨过了正在加固的大桥,分别跑回镇政府和派出所向上级报告情况。韩顺军开车继续向前搜索,边走边呼喊群众撤离。

“派出所的,停一下!”韩顺军听到有人求救,他停车打亮手电筒,发现三名村民在齐腰深的泥水中挣扎,立即跳过去,把三人营救到高地。

再次上车,正准备发动警车,韩顺军突然感觉车身动起来,扭头一看,车窗外滚滚的泥石流咆哮而来。他快速跳下车,拼命地往路边爬去,连滚带爬冲出几十米后,终于爬出了泥石流。再一回头,泥石流已经把警车淹没了。

韩顺军来不及多想,奔跑着去村里巡查,发现一位返回家中取东西的老大娘被困在家门口。韩顺军搀扶着老大娘朝房子后面的小路撤离,遇到几位村民,就把老大娘交给村民:“山下可能还有人,我下去转转。”

村民们都说太危险了,劝他不要下去了,韩顺军摆摆手,坚定地朝山下跑去。

8月13日,天刚蒙蒙亮,绵远河水位下降了,韩顺军疲惫地返回派出所,看到陈涛后,晃了晃手里的车钥匙,带着哭腔说:“出事了,我把警车丢了……”

陈涛说,当时韩顺军很紧张,那辆警车是汶川大地震后江苏省援助的,也是清平派出所唯一的警车。他作为辅警把警车搞丢了,担心受到处分。“我当时也心疼那辆警车,但还是安慰他说,没事,人回来就好。”

其实陈涛已经顾不上警车的事了,他最关心的是灾情如何,有没有群众伤亡。他带领几位辅警在辖区内奔跑着巡查,用手机拍下灾后的惨状,想尽快报告市局指挥中心,让上级领导直观地看到灾情,对支援工作作出准确判断。

拍完照片后,他直奔镇政府大院。此时整个清平的网络信号全中断了,只有镇政府大院有一个应急移动基站,不过只能允许十几个手机同时打进打出。大院内有很多避难的群众,都在想办法跟亲人取得联系,网络完全瘫痪。陈涛不仅要跟市局指挥中心取得联系,还要将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传送出去,难度非常大。他站在一个高处,朝群众喊叫,让所有人停止使用手机,然后一张张艰难而缓慢地传送照片。

暴雨在清平肆虐了一个晚上,绵竹市领导估计到会有重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于是都聚集在绵竹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都熬了个通宵。天亮了,公安局指挥中心一直没跟清平派出所取得联系,绵竹市的领导非常焦虑。就在这时,指挥中心接收到了陈涛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在场的绵竹市领导们无比兴奋,说清平派出所的民警是好样的,关键时候顶得上去。

绵竹市领导从传回来的照片中,大致看到了灾情的严重性,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直升机增援。直升机在清平镇上空侦察后,准确地向灾区投放了应急物资。

陈涛立大功了。

在面临重大泥石流灾害时,陈涛沉着冷静,出色完成了任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提拔为清平派出所指导员,后来又当上了所长。

不过,“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后,陈涛落下了一种病,夜里总睡不好觉,精神高度紧张,下雨的时候害怕泥石流,晴天的时候又害怕发生森林火灾,车上始终装着几个自动灭火器。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焦虑症。后来,组织上把他调到别的派出所,以缓解他的精神压力。

我问陈涛:“现在睡眠好些了吗?”

陈涛说:“遇到下雨天,还是紧张。”

我又问:“听说韩顺军是主动要求调走的……”

不等我说完,陈涛就打断我的话说:“韩顺军跟我不一样,他喜欢破案,要求调到缉毒大队,那可是又累又危险的地方,是需要勇气的。不管别人说什么,我最了解韩顺军,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我点点头。虽然我没有采访到韩顺军,但我觉得陈涛对韩顺军的评价很中肯。韩顺军破格转为正式民警,有运气的成分,但不是每个遇到机会的人都能把握住机会,这就需要一种勇气,也需要一种责任感。“8•13”特大山洪泥石流中的预警和转移过程,创造了教科书式的救援范例,很多村民至今感谢韩顺军的救命之恩。

韩顺军主动申请调入绵竹市公安局禁毒大队,走上了缉毒一线,成为在“刀尖上行走”的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禁毒民警,并不容易。怎样搜集线索固定证据?如何分析情报信息?韩顺军下了苦功夫,案子争着办,有空就看书查资料。禁毒大队大队长老宋说:“韩顺军身上有着部队的战斗作风,肯吃苦肯学习,三个月就开始主办案件了。”

老宋介绍说,2015年3月,韩顺军第一次参与办案,明知犯罪嫌疑人持有枪支,他却主动请缨,担任第一抓捕手。实施抓捕时,嫌疑人开门后发现不对,立即转身跑回屋内。韩顺军一个疾步冲上前,将嫌疑人扑倒在地。事后才发现,就在嫌疑人被扑倒的旁边桌子上,放着一把自制手枪,子弹已经上膛,倘若嫌疑人拿到枪支与警察对峙,韩顺军及其他抓捕人员的生命将面临巨大威胁。

韩顺军最初到禁毒大队只是借调,关系没有马上转过来。2015年11月13日,在全国“利剑”禁毒专项行动中,韩顺军和战友们对绵竹市某宾馆疑似涉毒房间突击检查。“我当过兵,我走前。”他又是第一个冲进了房间,处置完嫌疑人后,韩顺军突然觉得脚疼,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的鞋被毒品注射器的针头刺穿了。现场注射器针头可能被多人使用,韩顺军极有可能感染致命病毒。

韩顺军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医院排除了梅毒等传染病,至于韩顺军是否感染艾滋病毒,需要等一个月后才能出结果。这一个月里,一向开朗的韩顺军沉默了,他有意避开家人、好友,希望不给他们造成伤害。

所幸,最终检测结果一切正常。

禁毒大队的战友都觉得,经过这场惊吓,韩顺军可能又要回派出所了,没想到他还是请求调到禁毒大队。在禁毒大队工作四年多,韩顺军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先后参与破获重大涉毒案件70余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查处吸毒人员上千名。因工作成绩突出,他被四川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利剑’专项行动成绩突出个人”,被德阳市公安局评为“推进‘最强实战’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2018年10月,韩顺军在一起贩毒案件中发现重要制毒线索,为摸清嫌疑人马某的活动规律,他连续一个月每晚潜伏在马某家附近的农田里,密切注视其一举一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德阳禁毒支队及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的协助下,韩顺军根据一个电话号码,排查出马某(吸毒前科人员)系制毒高危人员,有重大嫌疑。2019年3月10日,韩顺军终于摸清了以马某为首的制贩毒品团伙成员构成、组织分工、活动规律、制毒窝点分布以及贩运方式等情况,掌握了制贩毒相关证据,使案件取得重大进展。

而就在此时,德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转来湖南省怀化市禁毒部门的请求协作函。他们这才发现,韩顺军主办的“10•11”制造贩卖毒品案与怀化市靖州公安局禁毒大队正在当地办理的案件“撞线”了。不仅如此,这还是一起公安部督办的重大案件。

听到这个消息,韩顺军异常兴奋,恨不得不吃不喝争分夺秒破获案件。3月13日中午,连续工作36个小时的韩顺军突然脸色苍白,额头直冒冷汗。民警老谢劝他去医院看看,韩顺军却摆摆手,说自己没什么大事。到了下午3时,韩顺军疼得撑不住了,忍不住说:“老谢,陪我去趟医院。”

老谢不曾想到,这竟然是韩顺军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3月18日,韩顺军因突发急性胰腺炎抢救无效牺牲。他生前的同事、“10•11”制造贩卖毒品案专案组的民警们,忍着悲痛继续对案件进行跟踪侦查,在韩顺军牺牲20天后,德阳市局、绵竹市局组织80余名警力、5个抓捕小组迅速行动,分别对“10•11”制造贩卖毒品案团伙实施围歼抓捕。除一名嫌疑人漏网外,以马某为首的制贩毒团伙被一网打尽,现场查获麻黄草457.9公斤、疑似液态冰毒27.65公斤、疑似成品冰毒82.5克、气枪1支、仿制式手枪子弹3发。6月25日,逃跑的一名嫌疑人也落网了,一条盘踞在四川和湖南之间的毒品输送链条被彻底斩断。

韩顺军是英雄,却又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这个挚爱警服、富有梦想的小伙子,短短的一生大起大落,极具传奇色彩。

就在韩顺军牺牲后的第26天,他的儿子出生了。

我很想去看望一下韩顺军的儿子,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我问清平派出所所长侯地伟,能不能采访韩顺军的妻子?侯所长半天没说话,低头想了想说:“我跟她联系一下吧,你知道……她的生活刚平静下来。”

我很理解地点点头:“你试试看吧,如果她不愿意,不要勉强。”

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已经不抱希望了。

到了中午,侯所长告诉我,韩顺军的妻子同意下午接受采访,不过因为是上班时间,侯所长专门给她单位领导打电话,替她请了假,采访地点就安排在我居住的酒店房间。韩顺军牺牲后,为了方便她照顾孩子,绵阳市局跟当地国企“金申投资集团”协商,将她调了过去,解决了“五险一金”。侯地伟所长说:“这两年,我们所经常去家里看望她,问她有什么困难,她跟我们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我明白了侯所长的意思,就是她之所以接受我的采访,完全是因为跟所里的这份感情。

侯所长陪我简单吃了几口午饭,就忙开车把我送回酒店。我和侯所长上电梯的时候,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子跟在我们身后一起上电梯,我后退的时候,不小心踩了女孩子的脚。

“对不起,对不起。”我忙对女孩子道歉。

女孩子轻轻抿了一下嘴唇,低头没说话。

出了电梯,我快走几步,赶在侯所长前边,打开我房间的门,把侯所长让进去。回身关门的时候,发现电梯上的女孩子也跟着进了我的房间。我愣住了,疑惑地问:“你找谁?”刚问完话,我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忙去看侯所长。

侯所长笑了:“这就是韩顺军的爱人刘丹。”

我这才仔细打量她。看上去她只有二十五六岁,身子瘦弱,样子很清纯,说不上多么漂亮,但很秀气。她有些羞涩地瞟了我一眼,然后低下头,脸上挂着淡淡的忧伤,也正因为这份忧伤,让她有了一种令人垂怜的凄美。

我有些尴尬,转而责怪侯所长:“哎哎,侯所长,刚才在电梯口,你怎么不给我介绍啊?看你的表情,好像陌生人似的。”

侯所长笑了:“她一直在电梯口等我们,我以为见面时,你已经看出来了。”

“好吧,算我傻。”

我和侯所长都笑了。刘丹也笑了笑,笑得很矜持。侯所长不打搅我的采访,他到楼下大堂等候,让我采访完给他发短信。他冲刘丹点点头,走出房间。这时候,我发现刘丹依旧背着双肩包,很拘谨地站在那里。我忙给她倒了一杯水,让她坐在沙发上。

“你儿子多大了?”我不知道该怎样触碰这个话题,故作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她不假思索地说:“14个月零7天。”

我沉默了。不用问,她每天为儿子数着天数。儿子的岁数加上26天,就是韩顺军离开她的天数。她发现我看着她不说话,于是主动补充说:“会说话,会叫爸爸了。”

我的心一揪。既然她切入了正题,我也顺着她的话问下去。我说:“如果韩顺军活着,一定很高兴。”

她低下头,再次抬起头时,眼里已有泪花。她低声说:“我指着照片告诉他,这是爸爸……他就爸爸、爸爸地叫。我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跟孩子解释。”

我叹口气,又重复说:“真是遗憾,韩顺军如果活着,该多高兴……”

她点点头说:“他一直想要个男孩儿。”

好半天,我不知该怎么接话,气氛有些凝滞。我把话题从孩子身上转移开,问她怎么认识韩顺军的。她直了直身子,脸上的表情轻松了一些。她说自己跟韩顺军村子挨村子,韩顺军从部队退伍回来后,有好几个人给她和他牵线。“我们清平地方很小,能找到合适的不容易,他算是不错的。”

也是,韩顺军从部队复员进了派出所,虽然是辅警,但小伙子素质好,穿上辅警制服很精神。

刘丹跟韩顺军2011年结婚,一年多后,韩顺军就破格转为正式民警,2015年调到市局禁毒大队。我问刘丹:“韩顺军主动要求调到禁毒大队,跟你商量过吗?你当时怎么想的?”

刘丹很真诚地看着我说:“他主动要求去禁毒大队,其实是为了孩子。”

我有些吃惊,提醒刘丹,韩顺军的事迹材料上介绍,他主动要求调到禁毒大队,是因为喜欢破案,希望自己得到锻炼。刘丹摇摇头:“不是,就是为了女儿。原来我陪他在清平住,2014年我要陪女儿到绵竹上幼儿园,他只能每天从清平到绵竹来回跑了。他就跟我商量,要调到禁毒大队,离家近,不用来回跑。”停顿了一下,她又说,“禁毒大队的工资待遇也比派出所好一些。”

她的坦诚让我始料未及。不过,我不但没有觉得韩顺军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他更像个男人了。

其实,刘丹并不赞成韩顺军调到禁毒大队,毕竟谁都知道禁毒大队的工作有危险。她说,我妈妈经常叮嘱我,要多支持他的工作,不要让他分心,我有时候给他打电话打不通,心就慌了,几次劝他换一个工作。“你看他浓眉大眼的,一笑特憨厚,他做事情太认真,不怕吃苦,是拼命三郎。”

一天深夜,韩顺军接到上级电话,需要他赶到某地去抓捕涉毒嫌疑人。此时,他七岁的女儿刚睡熟,而刘丹在30公里外的另一个镇值夜班。韩顺军看了一眼熟睡的女儿,锁紧门窗后赶往现场。第二天早晨6点多,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按照办案流程,这个时候需要立即突击讯问犯罪嫌疑人,没想到韩顺军却突然向副大队长请假半小时。副大队长当时就急了,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居然请假?韩顺军忙给副大队长解释,说昨晚把女儿丢在家里,他要回家看一眼,给女儿做个早饭,送她上学后就回来。副大队长更生气了:“那还磨叽什么?还不快回去?你胆子真大,把孩子一个人丢家里!”

刘丹说:“为这事,我跟他吵了几句,真是太气人了。其实,我对他没太多要求,就希望他帮我照顾好孩子,每天平安下班,真没想到……事情都赶在他身上了。”

我问刘丹:“韩顺军住院时,你也临产了吧?”

她点头:“起初他住在绵竹医院,当时看到他插了很多管子……我给他喂水,他觉着躺得不舒服,想让我扶他坐起来。后来诊断是急性胰腺炎,转到成都医院,我爸爸跟着去照顾他。我当时快生了,妈妈留在家里照顾我。他在医院住了好几天,我每天打电话问我爸,那边怎么样了,我爸总说还不错,但我总是心慌。有一天晚上,凌晨4点多,我突然醒了,觉得有些不舒服,打开灯,一个人坐在那里胡思乱想。这时候,隔壁房间我妈妈在接电话,听声音是跟我爸爸通话,之后有哭声。我心一沉,知道出事了,一下子就晕倒了。我妈妈赶紧叫救护车,把我送到医院保胎。”

韩顺军去世后,遗体停在殡仪馆里。刘丹住在医院,一直没去看,她说不敢去,不敢面对他。后来得知,出殡那天,因为她有身孕,按规矩不准她跟韩顺军见面了,但她还是强撑着从医院出来,看了一眼韩顺军,跟他做了最后的告别。

我在清平派出所采访时,曾经跟韩顺军一起工作的战友告诉我,韩顺军出殡那天,刘丹挺着大肚子,身边还带着七岁的女儿,哭喊着给韩顺军送行,在场的民警都忍不住转身哭泣。“孤儿寡母的,太惨了,都不敢看她们母女俩。”

刘丹告诉我,韩顺军走的那天,女儿照常去上学了,到了中午,几位亲友陪着她去学校接女儿。刘丹说:“我原来想忍着不哭,可见到女儿,一句话说不出来,还是哭了。”

最终,是几个亲友艰难地把事情告诉了刘丹的女儿,说爸爸没抢救过来。女儿已经懂事了,听到这里,放声大哭。“女儿平时跟爸爸很亲,就喜欢爸爸给她做的饭。女儿爱吃咖喱饭,他就在网上自学怎么做,给女儿买了蟹黄包,他自己舍不得吃一口。”

“韩顺军还会做饭?”我问。

刘丹自豪地点点头:“做得很好,而且非常喜欢给我和女儿做饭。他就是太忙了,觉得对不住我们,所以只要回到家,就到处找家务活儿做。”

刘丹说话的语气中,依然透露出对韩顺军深深的眷恋。

“现在你上班,谁帮你带孩子?”

“我父母,还有姐姐。多亏姐姐,她把我女儿带在身边,每天接她上下学。”

我知道她说的姐姐。“5•12”大地震,家里的亲人都罹难了,只剩下这姐弟俩。刘丹跟韩顺军结婚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姐姐操办的。现在韩顺军也走了,姐姐忍着悲痛,帮着刘丹抚养两个孩子。说真的,韩顺军的姐姐让我敬佩,这是一位不平凡的女人。

我宽慰刘丹:“有姐姐帮你,多少能轻松一点儿。”

她叹口气:“韩顺军在的话,可以陪我说说话……”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多找姐姐商量,多找姐姐聊天。”

她摇摇头说:“不一样的,还是老公好……”

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劝她,只有岔开话题。我问她以后怎么办,不能总是一个人。她明白我的意思,说现在什么也不想,就想把身边的一儿一女抚养大。

“我想把儿子教育成韩顺军这样的人。”她看着我,眼神坚定。

我心里一热,真真切切地被她感动了。她和韩顺军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不平凡的执着和信念。

“不悔身上衣。”这是韩顺军的微信签名,其实也是他生命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