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瑞安“一抹红”
来源:中国社会报 | 王必胜  2021年04月12日07:03

人间三月天,迟日江山丽。在南方,莺飞草长,绿色是基本色调,行走的脚步有绿水青山做伴,满眼的视觉是绿意盈盈,碧水漾漾。

那天,到浙江瑞安的金鸡山,沿飞云江畔,绵延的山谷,翠绿的林木,间或阡陌纵横,油菜花黄,高坡溪瀑如练,杜鹃花红,秀成浙南大地的春和景明。此行是瞻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旧址。它坐落在浙南“东瓯第一山”金鸡山麓。

这里离瑞安城区一小时的车程,为浙南文成、青田与瑞安的交界处,海拔800多米,“因地理特殊,群众基础较好,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中共浙南机关常委驻地之一。”这个古老的村庄叫板寮,是个自然村,几处老屋场,旧式砖瓦建筑,簇新的现代侨眷楼房,掩映在林木花草中。

1948年11月25日,解放战争的决定性时刻,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在板寮这个林深路隘的小村成立,龙跃为司令员兼政委,下辖三个支队一个独立大队。短短几个月,转战浙东、浙南,“先后解放泰顺、玉环、温州等11个县区,历经大小战斗 190多次,发展壮大为一万多人。”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一举解放包括温州在内的14个县市。中共浙江省委于1949年春发电文称:“浙南党(组织)在龙跃同志领导下,自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十余年来,坚持南方的艰苦斗争,保持了党在南方的革命旗帜,保持了党的组织和干部,保持发展了强大的游击武装,组织武装了广大群众,有力配合了北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馆址是一幢两层旧楼,稍嫌简陋,众多实物和图片,形象述说了小小山村不凡历史。1938年5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在温州平阳成立,龙跃为省委委员兼任浙南特委书记,1948年改称为浙南地委。秋天纵队成立后,他领导发动群众,扩建部队,打游击战,成为解放浙南的主力军之一。龙跃的卧室、办公场地,依原样复原。馆址的后侧,是纪念碑亭园。高大的碑文和亭上铭联,赞扬了游击纵队的牺牲精神。园后是龙跃墓地,1947年五月创刊于附近勤后村的《浙南日报》(《温州日报》前身)的长方形石头造型,静卧在松柏丛中。那天,刚下过小雨,一阵山风摇落片片山桃花瓣,像是为祭奠先烈洒下的花雨。刚好离清明时节不远,小路斑驳,苔痕点点,纷纷细雨,文字和实景,让这次寻访难以忘怀。

瑞安是浙南古县,紧邻温州,新石器晚期,飞云江畔就有先民群落,到晋时设有罗阳县,明洪武年定名为瑞安。历史悠久,自然区位突显,又有“山、海、江”的生态优势,人文自然,风华灿烂。当年陆游过瑞安,行舟飞云江上,写诗赞叹:“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是一帆风。”物华,民风,有如仙境,留住了诗人的笔墨。如今,新时代的改革发展纵深前行,瑞安乘势而上。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有了新举措。一些革命纪念地逐渐恢复,修缮,在幽深清美自然环境中,在绿色生态景观中,红色文化创设,生发出一抹亮色。

一本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瑞安党史》,记载了自五四到新中国成立40多年,这块红色大地上血与火的历史,激励人们不忘过去,铭记初心。近年,几个重点纪念地和烈士故居,相继建成。较早一些的,有反映上世纪20年代农民协会组织的赤卫队斗争的“曹村南岙革命老区纪念馆”;规模大些的,有“五云山革命纪念馆”。上世纪30年代,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和粟裕将军等,曾多次到五云山一带活动。另外,塘下镇的“肇平垟纪念馆”,规模完善,是由村民自发建立,为纪念迁居到此的先辈们,早在1927年成立了农村地下党支部的历史。还有,以烈士个人命名的。纪念瑞安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者、牺牲时年仅16岁的“全学梅纪念馆”;纪念“工运领导”、红十三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雷高升纪念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瑞安先后建有几位本乡籍的烈士故居。出生于塘下驮山、1932年牺牲的陈卓如,1928年春,建立了全县第一支农民武装驮山农民赤卫队。驮山村的陈卓如纪念馆,为乡亲们自发筹建。曾任中共瑞安临时县委书记的林去病,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瑞安的早期领导者,他的故居位于市区,占地三百平方米,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较大规模的是西山烈士陵园,建在瑞安城区的西岘山,牌楼高耸,威仪庄严。陵园中一座长长的英烈名录碑,镌有479位瑞安籍烈士英名。二层楼高的烈士墓,安放了120名烈士的忠骨。先烈们的英魂,在城区制高点上,面对朝夕晨昏,护佑瑞安大地。烈士牺牲时多在20岁左右,最小的女英雄全学梅,1930年牺牲时刚16岁。“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山之上,有国殇。”在这里瞻仰,不由得想起这句著名的诗。如同一位诗人留言所说,历史是我们的来路,红色基因像是鲜红的血、跳动的脉息,也是我们身体的DNA……

前往浙南纵队纪念馆的途中,一位老人挎着小扩音器,提着亮晃晃的手杖上车,到了纪念馆,他熟练地为我们讲解。已到76岁高龄的张维通老先生,从小学校长岗位退休后,到纪念馆义务讲解。为了宣讲好,他走访知情人,买来有关书籍,潜心钻研。讲解中,他不时用手杖轻触低矮的楼梯,提醒大家,这才知晓那根铁手杖的用意。每次“上岗”,他总会穿上正装,一套略显陈旧的深色西服,一双沾有黄泥的皮鞋。他家离纪念馆较远,风雨无阻,坚持16年。有人统计他跑了近万里路,讲解了千余场,风里雨里,皮鞋染上黄泥,衣服换了几套。问他这么大年纪,不累吗?他觉得,做革命历史的传播者,很荣幸,为家乡的红色文化做宣传,更是自豪。

这里,是瑞安国旗教育馆。这里让我们再次感受瑞安红色文化的分量。国旗教育馆建于2019年9月,为全国首家。宽大宏伟的大厅,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只见20米多高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是一面顶天立地的视屏墙,蓝天白云,国旗招展,缓缓升起,有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般壮观。馆中琳琅满目的图片、实物,现代高科技的声光影电,组合成“国旗与祖国、人民与国家、抽象与具象”等强烈立体视觉效果。场馆占地二万平方米,通过八个展厅,详细介绍国旗的诞生、国旗的制作,国旗的涵义、国旗的规范、国旗法等内容。“让观众在热爱国旗,致敬国旗的同时,深入了解国旗的有关知识。”这个创意,寓意深,接地气,成为颇受关注的瑞安新景点。

馆中的人物雕像,引人注目,主人公手握稿纸,举笔沉思。他是国旗设计者、瑞安人曾联松。1948年,公开征集国旗、国徽图案,曾联松当时在上海做文化通信工作,他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引导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图案,在2292幅中脱颖而出,被定为国旗的基本图案。当年的9月27日,周恩来亲自主持评审,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大会上通过了曾联松的设计草图。1950年,他应邀参加了国庆观礼。后来,电影《共和国之旗》反映了这段历史。一个设计者的艺术创造,成全了一段意义深远的革命故事,丰富了瑞安红色文化内容。曾联松很早就离开了家乡,求学外地,在他逝世十年后,瑞安国旗教育馆建成。欣慰的是,在这个庄严的场地,一尊雕像,是家乡人民对他的艺术创造和贡献无言的赞扬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