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乡村振兴美如画
来源:文艺报 | 刘 广  2021年03月15日07:53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精准施策、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的道路,让禀赋不一、特色不一的乡村资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安吉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以环境治理和发展协调为导向走上了一条美丽的乡村振兴新道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十八洞村时提出精准脱贫,十八洞村结合本村民族特色和环境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业发展之路,从贫困苗乡到小康村寨,成为了全国闻名的致富村。

2019年7月15日至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全国政协书画室采访团赴四川、西藏开展采访创作和考察调研,我们去了“老北川中学遗址”。当年的老北川中学校区后的大山在地震中崩塌,巨大的岩石倾泻而下,把校区彻底掩埋,只剩下一根旗杆、一面在风中摇曳的国旗和一个孤单伫立的篮球架,学校的五层教学楼垮塌,变成废墟,满目疮痍,直至今时看着这些历史的样子,都感觉到心无处安放的疼痛,那种亲历者的无助感,仍然可以感同身受。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是大自然给四川盆地的一次极端考验,那么今天的城乡新貌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交出的一张优秀答卷,不仅一寸寸抹消了灾难留下的印记,还将城乡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一个个崭新的新农村建设起来,焕发了勃勃生机。这一刻,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和众志成城的硕果。

水磨镇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作为汶川县受灾最重的农村,今天已巨变成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本,一条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和一片片布局有序的新型农业集中发展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和效率都大幅提高,城里人梦寐以求的“林间别墅”成为乡间随处可见的风景,村民们打起花腰鼓、跳起坝坝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这一切变化,正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大目标不谋而合,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步调一致,正是坚持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的重建脉络,准确地把握住“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关键,让在地震中损失巨大的农民、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农业,启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沧海巨轮。思绪飞转,村民欢然,眼中林盘绕院、农房错落的新村格局,已然衍生成一幅优美的原生态田园画卷,我也用画笔记录下灾后重建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描绘出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十年的村民新颜。

在绵竹“中国年画村”村道两旁,古色古香的路灯杆上悬挂着别致的年画灯笼,年画牌坊、年画广场、年画湖一字排开……整个村落就像一幅层次丰富的年画画面。这里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工艺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村已聚集了上百位专职画匠,使这些遗产得以活化,助力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每年创造不菲的销售额,让原本岌岌可危的绵竹年画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这是灾难后村民们从未想过的美好图景,灾后重建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让村民的生产生活形态发生了改变,在注重文化传承的前提下,尤其对产业发展长远考量。年画村里有一座充满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的艺术馆,同时又是一个培育年画传人、发展年画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基地,各地的年画传承人、创作者可以在此互动交流,年画文化的传承获得了更广阔空间,也让绵竹年画借助这个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文脉有序,国脉相连,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一如既往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充分显示了乡村振兴的主体战略地位,充分体现出全国上下推动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作为一名艺术家、文艺界政协委员,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政治引领,奋力开拓创新,聚焦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新理念、新格局,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建良言、献良策、履好职、服好务,为了“十四五”的开局实现开门红,为了乡村的振兴和繁荣,为了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了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敢于履职担当;做创新发展拓荒牛,甘于时代拼搏;做艰苦奋斗老黄牛,始终任劳任怨;做好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发扬“三牛”精神,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