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守正创新 在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 ——代表委员建言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1年03月12日08:10
关键词:遗产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

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

让非遗项目发挥更大吸纳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第四代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非遗传承人、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艳玲,在今年两会上4次呼吁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对非遗企业扶持力度,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进非遗企业、掌握非遗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孙艳玲说,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分重要的一年。非遗项目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百姓致富、推动文化传承、提升城乡文明程度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非遗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样会使非遗企业的规模得以扩大、效益不断提高,非遗的引领作用就更突显,百姓的参与面就更广。

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地方民族工艺品和国家级非遗项目满绣的文化企业,在弘扬非遗传统技艺的同时,致力于精准扶贫,带动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据了解,孙艳玲的企业近20年来已培训绣娘10多万人,1万多贫困人口在该公司及孙艳玲的帮扶下走出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10年前,21岁的王彦霞走进孙艳玲的公司,跟着孙艳玲学习渤海靺鞨绣。初中毕业的她有些自卑、不善言谈,学习却很认真也很较真,很多问题不弄明白不回家。经过几年的打磨,王彦霞不但成为第五代渤海靺鞨绣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还成为孙艳玲公司里的骨干,收入高了,并且在牡丹江市找到了如意伴侣,有了房子和孩子。

孙艳玲在今年两会提交的《关于加大力度支持非遗企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出,政府层面出台政策,支持非遗企业创建包括展示馆、博物馆、生产中心、研发中心、体验中心等在内的多位一体的产业基地或园区,通过基地或园区建设,让非遗项目能够发挥更大的吸纳功能,吸引更多的百姓走进非遗企业,带动更多百姓走上富裕之路。

孙艳玲说,非遗作为本土、活态、优质的文化资源,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非遗项目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村有着天然和深厚的基础,因为很多人仍然保留着编织、刺绣、陶瓷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只要传承人开展切切实实的培训,将老手艺传给百姓,就能够为百姓富足、乡村振兴提供助推力。

苏海燕是低保户,家庭贫困,没有婚嫁,生活要靠姐姐和姐夫的帮衬。而苏海燕的姐姐患有癌症,家庭并不富裕。在2015年“文化遗产日”那一天,苏海燕听说可以免费学习渤海靺鞨绣技艺,且公司还回收产品,足不出户就能赚钱,就马上报了名。她通过努力学习,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绣娘,在照顾姐姐的闲暇时间刺绣赚钱,经济上独立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孙艳玲在建议中提到,切实做好对非遗传承人的经济和政策扶持,加快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只有非遗企业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带来经济收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学习非遗、传承非遗。

孙艳玲说,非遗企业还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因为长期在一定区域内开展经营,视野不是十分开阔,没有长久规划,特别是遇到重大阻碍时不知所措,有的只能静待静观,没有突破的能力和办法,这让非遗企业员工面临收入减少甚至失业。因此,她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参观、调研、参展、交流等各种形式,让非遗传承人走出去,见世面、开眼界,从而让非遗企业更加健康地成长,从而带动更多百姓在非遗项目中受益。

蒋丽娜2007年高中毕业后学习渤海靺鞨绣,几年后她就掌握了所有技艺。此后,作为渤海靺鞨绣第五代省级传承人的她把渤海靺鞨绣技艺传授给更多百姓,特别是贫困人口,先后培训了两万多名学员。这些学员也靠着这门手艺增收致富。此外,蒋丽娜还走出国门,到俄罗斯、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或销售,不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更提升了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能力。现在,仅33岁的蒋丽娜已是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孙艳玲在建议中还提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个非遗项目的不同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推广规划和具体措施。把乡村振兴、百姓富裕与非遗项目相结合,让非遗项目更好地发挥作用,普惠更多的人,同时更好地传承下去。

孙艳玲说,非遗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向好,非遗产品走进了百姓生活,独特的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凸显,并与旅游、教育、家居、服装等行业跨界融合,又产生品牌衍生价值。实践证明,非遗企业是可以跨界生产产品的,并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孙艳玲的公司仅防疫口罩一项效益就达3000多万元,让绣娘有了可观的收入。疫情初期,封城封路封小区,导致无法生产、效益下降。孙艳玲想,决不能束手待毙,要主动出击、寻找商机。孙艳玲了解到,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口罩。于是发动绣娘生产口罩。经过研发,孙艳玲大胆采用汉麻布和柞蚕丝为面料,生产出立体感强、戴着舒服、看着美观的口罩,档次和价格也随之提升。

牡丹江市2020年5月份正值疫情高峰期,各大企业停产停业,而孙艳玲的企业因为找到了市场缺口生产口罩,不但没停业,销售还特别火爆,有的绣娘一个月收入达两万多元。仅疫情严重的5个月间,孙艳玲的公司收入额就超出了全年预期。

当然,在助推乡村振兴、非遗帮扶的过程中,孙艳玲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让孙艳玲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思考。比如,送培训教师到乡下培训除了吃住行等花费不小的支出外,经常遇到部分培训教师没有资格证的问题。孙艳玲希望国家对考试合格的非遗技能人员颁发技能培训师证,让他们有培训资格。

孙艳玲的企业在不断扩展,在深圳已建立了研发基地。她帮扶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涵盖了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低保家庭等群体和个人。孙艳玲表示,只有基层老百姓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了,我们才是真正地富了。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全国人大代表高建军

全国人大代表高建军:

修缮宋都古城 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

作为八朝古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开封这片热土孕育承载了黄河文化、宋文化、运河文化以及焦裕禄精神等红色文化,拥有完整度高的明清城墙,文物遗存丰富,古城风貌浓郁。

在黄河河南段不足200公里的范围内,郑州商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历史文化景观串珠成线。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带,支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更好地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同时,他还建议设立宋都古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探索一条“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路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建军听后感到方向明确、干劲十足。他表示,下一步,开封市将坚持文旅强市战略,围绕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发展定位,持续实施宋都古城保护修缮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增加精品文旅服务供给,依托开封自贸区作为文旅型自贸区的特色定位,提升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高建军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整体推进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工作:第一,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规划。建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成立市委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推进宋都古城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工作。

第二,突出项目支撑,打造文旅品牌。坚持规划引领谋项目,在13平方公里老城区,谋划古城墙、千年中轴线、大运河及水系“三条文化带”。在城市新区,设立文创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高标准打造文创艺谷等;坚持优化环境招项目,每年谋划招引建设一大批重点文旅项目,年年滚动推进;坚持培育平台做项目,培育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平台,为全市重点文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营运提供保障。

第三,坚持深化提升,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作为开封最独特、最鲜明的发展标识,围绕做好古都保护、壮大文旅产业,明确了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全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黄河流域水治理生态城、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品质宜居消费智城的发展定位。

(本报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

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

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

戏曲抢救性传承还要加紧

身为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多年来一直在为京剧的传承、发展、传播、普及鼓与呼。

去年,张建国提交了《关于将已列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的中国戏曲博物馆工程项目继续列入北京“十四五”规划的提案》。

2020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以书面形式对提案进行了答复。答复函中写道:“作为定位为国家级戏曲类保护利用设施项目的中国戏曲博物馆,将根据国家相关部委对博物馆建设的具体安排和建设内容,适时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文化和旅游部将予以大力支持,并积极配合北京市做好相关工作。”

经过一年的调研和走访,今年,张建国与袁慧琴、董圆圆两位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尽快抢救国家京剧院老艺术家艺术的提案》,自己单独提交了《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完善戏曲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注重薪火相传、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殷切希望。国家京剧院是国粹京剧的最高殿堂,剧目浩如烟海,名家灿若星辰,在京剧艺术的继承创新、京剧文化的传播弘扬中,应该发挥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张建国说。

据他介绍,国家京剧院拥有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京剧演员,杜近芳、刘秀荣、朱秉谦等已年近九十;改革开放以来,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刘长瑜、杨春霞、李维康、耿其昌等年逾七十;跨世纪的一代新星于魁智、董圆圆、李胜素、李海燕等也年约六十。然而,在他们之后,至今仍没有出现新一代领军人物,人才梯队建设出现断层。

“戏曲艺术精髓存在于艺术家的心里、口中、身上,如果不及时对他们的绝技绝艺进行传承,不对文献史料和音像资料进行挖掘整理,京剧艺术将人去艺失、不可再生,京剧资料将永久毁灭、无法修复。”张建国认为,优秀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抢救性传承不容缓。

张建国表示,国家京剧院拟通过艺术实践传承和艺术理论提炼解决这一问题。在艺术实践传承方面,建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亲自传授技艺,将自己一生积累的艺术实践经验“口传心授”给下一代;选拔具备领军人才潜质的优秀青年演员,为其量身打造重点剧目,对经典剧目进行抢救性挖掘、创造性改编,使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呈现在观众面前;剧目传授完成后,将安排对外展演场次,在以老带新“传帮带”的舞台演出中,对艺术传承和剧目教学成果进行验收。

戏曲舞台艺术博大精深,但戏曲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张建国建议,通过系统整理老艺术家的口述史、艺术经验和艺术资料,加强戏曲表演理论建设。包括传记、剧本、理论评论文章、报道等文字资料,形成理论专著;剧照、创作排练照、节目单等图片资料,形成艺术图谱;演出、排戏、教学、谈艺讲座等立体音像资料,形成动态展陈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京剧资料数字化,以物态形式把非物质文化保存下来,对精品艺术资料实施出版计划,让珍贵资料“活起来”。

目前,国家京剧院已积极推进“名师传艺”“名家传戏”“珍贵资料抢救——老艺术家口述史”等工程,但苦于资金少、任务重,传承力度有限。“为抢救剧院老艺术家的艺术,解决京剧人才梯队建设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资金,并到国家京剧院调研,支持京剧艺术的传承,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根铸魂作用。”张建国说。

对新时代背景下戏曲人才的教育培养,张建国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戏曲艺术是‘角儿’的艺术,戏曲艺术能否繁荣发展关键在人。”张建国认为,目前,戏曲教育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生源严重不足、质量偏差的问题。其中,中专教育面临的危机尤为突出,戏曲类中专学校数量越来越少,招生越来越困难,教师队伍萎缩。戏曲演员的培养具有特殊性,要从小抓起,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决定着戏曲演员未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按照当前政策规定,孩子必须要小学毕业才能进戏校,这样就错过了戏曲教育启蒙的最佳年龄,成材率大大降低。另外,戏曲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向普通学校靠拢,忽视戏曲人才培养规律,直接导致毕业生虽有文凭,但表演水平偏低的情况,不少学生直到大学毕业,还会不了几出戏。这些戏曲人才教育培养机制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张建国建议,进一步深化戏曲院校改革,抓早抓小,按照戏曲教育规律培养人才,不搞教育培养模式上的一刀切。建议教育部门在入学政策上给予戏曲类中专招生一定的灵活性,未小学毕业的优秀戏曲人才,可以直接进入戏校,在戏校中完成小学阶段的文化课程。建议加大对私立戏曲学校的扶持力度,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按照戏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来培养戏曲人才。

(本报记者 刘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