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亚民:文化自信和文化强盛是综合国力强大的前提
来源:文艺报 | 王亚民  2021年03月12日07:57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在当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有序推进的背景下,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历史文化面貌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

紫禁城与按照“左祖右社”传统规制同期兴建的太庙(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今中山公园)位于原明清皇城核心区域,是古都历史文化风貌的集中展示区和文化旅游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集中分布区,更是体现首都“四个服务”职能的主要承载区。如何做好这一区域的整体保护,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利用,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2017年1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5)。为加强故宫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真实性,提升遗产价值整体保护力度,保障故宫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该规划建议“制定国家一级的专项法规《故宫保护条例》,以统筹协调管理方式,整合跨部门、跨单位的故宫整体保护管理措施……”为此,从现实需求和规划建设两方面考虑,建议将历史上与故宫密不可分的重要区域太庙、社稷坛纳入整体发展考量,逐步落实如下事项:

第一,在遗产保护方面,推动遗产区(heritage site)范围实施同一保护管理标准。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积累了丰富的遗产保护、管理经验,涉及历史建筑修缮、可移动文物修复、园林古树保护和宫殿遗址考古等多个领域,有着雄厚的专家、技术资源。应充分发挥故宫博物院的资源优势作用,与周边单位共同应对遗产保护面临的各种挑战。

第二,在遗产管理方面,逐步提升消防、安防与开放服务工作的整体协同联动。故宫、太庙、社稷坛均为重要旅游目的地,重要节假日游客量每每达到饱和。其历史建筑均为我国传统木结构形式,宫殿等级高、密度大、地势复杂,安防、消防工作标准高、压力大。通过加强信息共享互通,强化应急联动,统筹调度管理,将有利于在更大的空间区域内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服务保障方案,实现有序参观与消防、安防要求的和谐统一。

第三,在遗产合理利用方面,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展示服务,更好地实现首都核心区中华文化客厅的功能。故宫博物院、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可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实现优势互补,利用太庙、社稷坛现有空置历史建筑,积极策划学术讲座、数字化展示、公众教育等活动,推动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推广,将更多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