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徐锦庚:既帮农民“富口袋” 也帮农民“富脑袋”
来源:文艺报 | 徐锦庚  2021年03月12日07:53
关键词:乡村振兴

我在山东工作将近13年,是山东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近几年,山东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也涌现出一批脱贫攻坚典型。

2019年下半年,我受中国作协委派,利用节假日,在济南市三涧溪村调研半个多月,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涧溪春晓》,先在《人民文学》杂志首发,后在《人民日报》整版刊发,最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去年底,这部作品入选中宣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在15部作品中位居第三。

通过解剖三涧溪这只“麻雀”,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感受深刻。

同其他脱贫村不同,三涧溪曾经“阔”过。改革开放初期,老铁匠马世昆组建钢铁冷断加工队,1979年为村集体创收18万元,1987年前后每年创收120万元,年交税25万元。村集体有多家企业,还建有幼儿园,村民生活富裕,是远近闻名的富村。

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马世昆受人排挤,气出脑溢血,郁郁而终。从此,三涧溪人心涣散,换村支书像走马灯,6年换了6任,最短的仅干了7天,村集体欠债80万元,重新坠回穷村,成了烂摊子。

2004年,乡村女教师高淑贞临危受命,回到婆家村,担任村支书。自此,不断着手强班子、治村容,勇担当、敢亮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敏锐地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图发展。在她的带领下,三涧溪村逐渐走出泥淖,再次脱贫致富,村集体净资产上亿元,人均收入2.8万元,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三涧溪贫富交替,有规律可循:过去贫穷,是因普遍贫困、苦无出路;后来脱贫,依靠苦干苦熬、勤劳致富;此后返贫,在于人心涣散、勾心斗角;再后来致富,受益于国家扶持,加上有一个好领头雁。

可见,三涧溪的脱贫攻坚,有其鲜明特点:既由“穷”到“富”,更由“乱”到“治”。所以,在创作报告文学时,我围绕8个字着墨:成风化人,由乱到治。

过去,人们为生计奔波时,“饥寒起盗心”,文明素养容易被忽略。进入后脱贫时代,农民的思想观念仍在缓慢转型中,“身子已住楼房,脑袋还在平房”,有的安贫乐道、不思进取,有的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有的铺张浪费、薄养厚葬,有的迷信封建、求神拜佛。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有的唯利是图、趋利忘义,只想索取、不想奉献,只想享受权利、不愿承担义务。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集体意识淡薄,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有的急功近利、目光短视,养殖者滥用激素和抗生素,工业品掺进食品;种植者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严重污染作物和环境。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进入小康社会后,如何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是新时代农村面临的紧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我们既要帮农民“富口袋”,也要帮农民“富脑袋”。要以自治增活力,共治共享建家园;以法治强保障,定分止争促和谐;以德治扬正气,春风化雨淳民风。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