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潘鲁生:文化扶贫 手艺创富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1年03月10日08:45
关键词:乡村手艺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随着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不懈奋斗的结果,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包括民革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倾力帮扶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提出“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何因地制宜从乡村的文化资源着手,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和需求出发,发挥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禀赋,将传统手工艺等具有生产性质和市场潜质的文化内容作为生态的、和谐的、幸福的发展范式,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文化富民的多元作用,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们持续关注和调研的命题。

乡村手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调研实际看,乡村手工艺具有经济附加价值高、产业关联度高、稳定返乡就业、生态友好的优势,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业态。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特别是伴随脱贫攻坚及工艺振兴政策的贯彻落实,乡村工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例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形成辐射全县各村镇的木雕产业格局,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创业、从业、再就业;广西靖西县旧州村发展绣球产业,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青海提出以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唐卡、堆绣、刺绣、剪纸、农民画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良好。各地扶持建设的扶贫作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底的数据,中国5年间累计建设扶贫车间32688个,吸纳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43.7万人,带动406万名贫困人口增收。后续还应着力加强民族地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产业链,构建更加完善的乡村手工艺产业体系。具体通过资源配置,以更高效率覆盖整个产业链,放大产业价值,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抵抗风险能力等,进一步在市场中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手艺文化等助力文旅融合、产业联动。通过调研我们看到,文化资源禀赋较高、特色突出、保存有完整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环境基础的乡村,文化旅游的扶贫富民效应最为明显,乡村手工艺等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结合,形成了文旅融合的实践探索。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融合苗寨吊脚楼传统村落景观与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绣等传统工艺体验,打造了文旅开发的“西江模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梯田旅游带动彝族刺绣旅游纪念品制作,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一支产业力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把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带动银饰、口弦等传统工艺消费,目前全县开设商铺的银匠共68户,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乡村的文旅产业发展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应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育、乐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开展系统化的设计规划,注重挖掘民族地区旅游的生活内容与美学内涵,强调服务和活动所传达的深度体验,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地方资源的依赖度,重视设计创意与日常生活紧密对接所呈现出的文化特色和品质生活,发挥“生活内容与心灵体验”高度一致的创意,深刻体现民族文化厚度、美学内涵、创意风尚与地方特色,据此彰显民族传统文化、地域资源对于现代人品质生活的重要意义。

加强手艺赋权可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生计能力,人才培养也是文化传承、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例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村的热贡画院对近百名贫困牧民进行5年免费的唐卡培训,在传承弘扬热贡唐卡艺术的同时帮助贫困牧民学得一技之长,实现脱贫致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的粟田梅既是手艺传承人,又是文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向村民免费传授侗锦织造技艺,建成“中国侗锦传承基地”,先后带动4000多人走上侗锦织造的致富之路。加强手艺赋权,要解决民族特色文化进课堂和职业教育问题,并开展创意研发、交流培训等文化帮扶。比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政府推进《关于全面实施民族文化进课堂工作的意见》,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等特色文化进课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2007年起每年选拔100名民族民间优秀人才进入凯里学院深造,通过5年学制,将其培养成大专学历的高级民间艺术人才。同时,发展提升乡村特色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技艺支撑和创意创新,还可在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村手工艺研发培训基地”,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集合创意研发、培训和交流三项职能,促进高校师生、企业设计师和手艺农户等开展交流协作,提升传统手工艺产业内涵。加强手艺人培训,鼓励公益机构、慈善机构办学助教,开展职业培训,培养乡村传统技艺人才,并举办主题展览,帮助产品直销。有关手艺技法传承、与当代生活结合的展览等可纳入公益纪录片、公益宣传等视野,全面动员吸收社会力量来发展乡村特色手工艺。

此外,随着互联网化生产与电商IP经营模式的大规模普及,从根本上拓展了传统手工艺传承传播的空间范围,加速消费由消费数量向消费质量与生活品质协同关系的方向发展,重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素。“互联主义新农村”开始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架构下传统手工艺的“原创生产中心”,这是信息经济主导下对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普遍要求。互联网电商、微商、直播等新平台的出现,以“移动互联网+社交+大数据”为依托,重建大众日常生活方式,重构手工艺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同时,“互联网+”打通了生产价值链和消费价值链,传统手工艺人直接与市场对接,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改变了传统手工艺品的产销模式,拓宽了手艺人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突破信息传播局限的地域边界,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传承与传播,在获得倍数收益的基础上延展了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新渠道。比如,直播、短视频让乡村的工匠艺人成为主播和“网红”,新媒体平台快速匹配贫困地区的产出和消费者需求,带动了工艺产业发展。从近几年发展情况看,“2018脱贫攻坚公益直播盛典”上,短短4个小时的直播就有超过千万名网友共同观看,帮助贫困县销售农产品逾千万元。2018年“双11”当天,通过电商平台从贫困县卖出的产品交易额就达到13亿元。又如“唯爱工坊”工艺扶贫公益项目,通过捐出善款建设合作社、提供技能培训、重构设计美学等方式,帮助有传统手工技艺的贫困妈妈们制作出青海土族盘绣等富有时尚气息的手工艺品,并免费给予公益产品商品质检、技术运营、传播推广、物流配送等支持,将售卖所得全部返给贫困地区的妈妈们,让她们能够更快地获得一份更有尊严且可持续的收入,享受更幸福的生活。

总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手工艺是名副其实的“双手的文化创造”,是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经验和技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其中的文化价值、发展价值,盘活这些土生土长、代代传承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当前“体验经济”“众创”发展环境下,应积极发挥传统手工艺以地方物产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发挥手工艺制作的生态环保优势,手工艺原材料及产品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优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生产,传承文化。结合调研情况,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既要反映地方文化传统,体现人文风土特色,还要融会当下创意创新,融入当代生活,同时拉伸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辐射力,带动当地民俗旅游、土特产加工、智慧农业发展;积极借助互联网等新经济优势发展乡村文化经济,具体要加强“以农为本”的文化体系解读和挖掘,加强生产创意、生活创意、IP创意、功能创意、产业创意、品牌创意和景观创意,通过营造优美意境,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新型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把握县域经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的特点,构建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商业模式,使乡村文化经济区块在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中不断转型升级。同时,强化“慢经济”“乡愁经济”与“价值共同体”的叠加效应,防止出现片面追求市场效益的负面情形。总之,文化资源的转化创新是解决乡村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将有效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