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年作家》2021年第3期|侯志明:向牛致敬(外二篇)
来源:《青年作家》2021年第3期 | 侯志明  2021年03月08日07:12

一想到即将进入辛丑之年就一遍遍想到了牛,想到了塞北的牛。

我打小就和许多牲口打交道,所以很了解它们的一些习性。尤其是牛。

说这句话,可能有人觉得别扭,怎么打小就和牲口打交道?是的。因为小时候我们生活在一个半农半牧的地区,为了生存,家家都要养几头牲口。比如马、驴、骡、牛等,我们家都养过。

养活这么多的牲口,是件不容易的事。勤快的人家会越养越多,懒惰的人家只能越养越少。我们家属于前者。

就从我们饲养过的牲口来说,牛是最省事的。它不像马。马只要不干活,或者说只要有空,就不住嘴地吃,晚上也从不躺下休息一会儿。驴骡也是这样。但牛不同,吃饱了就会躺下休息,一边休息,一边不慌不忙地咀嚼吃到胃里的东西。只是每次躺下的时候,会毫无例外地长吁一口气,仿佛要吐出一天的劳累或者心中委屈。

牛有委屈吗?我曾问过母亲。母亲像叙述她亲自经历的事一样告诉我:牛原来是天上的一位神,玉皇大帝看到人们为了活命,天天干活,很辛苦,就派了牛到人间传话:一周七天,五天休息,两天干活儿。可是牛太笨,把玉皇大帝的话传反了,传成了两天休息五天干活儿。玉帝知道后十分生气,把牛喊来,抬腿一脚踢到了牛嘴上,把牛的上牙给踢掉了。所以牛从此就没了上牙,只有下牙,而且把它发配人间,帮助人们干重活。牛很后悔很责怪自己的笨,一躺下就想起这件事,就要长长出一口懊悔的气。

母亲讲的,我虽然觉得不符合温柔敦厚的牛的性格,不相信,但觉得有意思、好玩,所以至今记得。

牛干活时从不贪婪地去找东西吃。因为没了上牙,笨嘴笨舌,夏天的小草基本吃不到,冬天多数时候吃的也是最廉价最粗糙的小麦秸秆。只有在春天耕种时太劳累了,才见父亲会给它加一点菜籽榨油后残留的麻饼。这时,我会看见它闭了眼,一边慢慢地咀嚼,一边流出口水来,想必那是珍惜感恩的口水吧。

除了牛,我没见过我们家养的其他牲口流口水。

鲁迅有句名言都知道,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其实它吃的是所有牲口不吃的草,干的是所有牲口不愿干的活儿或者说干不了的活儿。它给人的也绝不只是奶和血,还有皮、毛、骨。

皮,自不需说,今天也没有几个人离得开。许多我们今天不再用的,在我小时候是家家无法离得开的。比如冬天炕上铺的毡子,御寒的窗帘,过冬的棉袜子、毡靴子,都是牛毛做的。牛毛更是蒙古包的主要材料。连牛骨头人们也从不舍得扔掉,总要攒起来,拿到供销社换回生活的必需品。

牛也是我们家最大的帮手。它不但比马比驴能负重,而且也认干。比如耕地,我曾问父亲,为什么不用马和驴?父亲告诉我:牛,劲大,有耐性,好使唤。

羸羸老牯牛,

默默数春秋;

田里禾苗壮,

一步一点头。

父亲大概不知道,牛的美德,自古就有赞美的诗。

在我的印象中,不管是干活还是走路,牛从来都是不慌不忙,从来都是踏实认干,甚至有点温良恭俭让。我也见过牛发脾气,那是在被牛虻叮咬后,它会挣脱一切羁绊,哪怕是正在拉的犁、正在拉的车。它跑时会把尾巴直直地向上竖起来,不顾一切,直到甩掉它的敌人。就像我们平时说的脾气大的人发脾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实人发脾气,一旦发了,如雷霆万钧山崩地裂的吓人。牛有时候会这样,但很少见。即使这样,我认为它的性情也是最温和最通人性的。知道了牛的性情,便觉得“做革命的老黄牛”“做人民大众的牛”这两句口号真好!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杀过鸡杀过猪杀过羊,但从来不曾杀过牛。即使它们老了,老得不能再为主人干活了,父亲也从来没有把它们宰了吃。尽管那时我们家也缺吃,尽管当地的人都认为,老牛力尽刀尖死才是牛的归属。当然,父亲也不会让它们不干活白白地终老。父亲会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去或者交换出去。这虽然对牛无意,但对饥饿年代的父亲及其他的七口之家来说也算不易。

我们家不杀牛,并不意味着不吃牛肉。在大集体、生产队时,逢年过节,我们最欢喜的就是生产队杀牛宰羊。因为那是我们唯一可以吃肉的机会,可以打牙祭的时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别无指望。

我就清楚记得,有一次,又要过什么节了,生产队又准备杀牛。这次杀的是一头个头不大、还在奶着一个不到一岁小牛犊的母牛。它是一头黑色的、瘦瘦的、头上长着一对细小的角的牛,因为它的前腿跌断了,一天比一天瘦了起来,所以生产队决定把它杀了给大家过节。

早晨,当几个黑脸的汉子,把它从圈里牵出来时,一贯温顺灵性的它,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忽然左突右蹦、前冲后踢起来,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一条腿已经断裂,断裂的腿还在流着血,表现得十分威猛。它可能觉得在脑袋都要掉的时候,流血算不了什么,一条腿算不了什么。它这一闹,许多人惊呆了。就连手里拿着刀的屠夫也有点胆怯了,满脸的横肉拧在一起,两只手也瑟瑟抖了起来,刀也掉到了地上。就在人们不知道如何是好时,这头牛突然又变得乖顺起来。它左瞅瞅右看看,仿佛在求救,又仿佛在寻找它的孩子。当在场的人再次被震惊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它昂起头“哞”地叫了一声,然后“扑通”跪到了地上,接着,眼泪扑簌簌地流了出来……之后,它没再做任何挣扎。

那天,当我把该分的肉拿回家时,并没有往日的兴奋。我的脑子完全被那叫声被那眼泪和那一跪占据了,挥之不去。

直到中午,当牛肉在锅里快煮熟的时候,我听到外面传来异样的声音,像哭声,像嚎叫。

我推开门,走出院子,看见的是,晌午的牛群正在回到村里,正准备到井台饮水。路过刚刚杀牛的现场,头牛或者看到了什么,或者闻到了什么,总之它发现了自己的同类自己的亲人的血,于是它第一个昂起了警觉的头,放声嚎叫起来。其他的牛,无论是嬉戏的、无论是低首缓行的、无论是正在喝水的,听到嚎叫,全部停下了脚步,一样警觉地昂起头,发出粗壮的、声音各异的嚎叫。有的牛还把脚深深地插入土里,愤怒地将土抛向天空抛到背上。所有的牛先是嚎叫,继而号哭,此起彼伏……

几十年过去了,那场面至今难忘,那声音依然清晰地在我的耳际回响,令我一天天感觉到,牛一点不像牲口,牛更像人,人应该向牛致敬。

牛年好种田,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挂在嘴上的这句话,与其说寄望天时,毋宁说笃信牛性:吃苦耐劳忠厚善良一定与吉祥相伴!

 神性的骆驼

“寒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白云老”。偶尔翻书翻到这句诗,骆驼的形象便在我脑海里呈现,拂之不去,尤其是它高昂的头。

在南方工作经年,却总惦记着什么时候再能见到北方的骆驼。是的,是北方草原上的骆驼,不是南方动物园里的骆驼。

我想念骆驼,是因为这种动物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具有神性的。在缔造它的过程中,造化显示了过分偏爱,把它打造成一个集十二生肖优点的复合体。老鼠有一点是可人的,那就是它圆形的耳朵,于是造物主就把老鼠的耳朵安到了骆驼的头上。牛,给人踏实稳重最深印象的是它厚实粗壮的脚掌,于是造物主就把牛的脚掌做成了骆驼的蹄子。虎牙,使老虎威猛,造物主直接献给了骆驼。兔唇、蛇眼、马鬃、羊鼻、猴毛、鸡腿、狗腹、猪尾。当优美的龙颈托起它高贵的头颅时,我们忽然发现,除骆驼之外,没有哪一个动物能如此幸运地集美丽、优雅、洒脱、智慧、忠诚、憨厚于一身。

去年10月,我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去脑木更看胡杨。我一直有看胡杨的梦,但一直以为离我最近的是额济纳旗的胡杨。直到今年夏天,我说起要去额济纳看胡杨的事,一位朋友才告诉我,家乡的脑木更就有,而且要算是内蒙古不小的胡杨林区。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孤陋寡闻。

脑木更距四子王旗旗府所在地乌兰花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去的那天,天气格外好。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宽展的水泥公路,起伏着向前延宕。四车道的路上,少见往来的车辆行人。笔直的白杨树列队两侧。十月的霜气虽然打落了白杨树的大半叶子,但仍然有一些紧紧地攥着树枝,不愿放手,努力地绽放着最后的绿。这样的景致虽不如盛夏迷人,但成熟之美又是盛夏无法比拟的。我反倒更喜欢眼前的景致。

辽阔的草地,有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牛马点缀,车仿佛开在画里。在城市里蜗牛一样行驶惯了的你,忽然走在这样的路上,可以自由加速减速,只让你想伸出头来大声呼喊。

就在我完全被这样一种景致陶醉的时候。一群骆驼闯进了我的视线。

“骆驼!”我不由自主地呼叫起来。

这群骆驼足足有30 多峰,而且它们距公路边居然不足百米。

“是啊,这群还真不少了,要不要停下来看看?”开车的弟弟问。

“当然了,尽量开近点!”

我们下了车,跨过一个低矮的铁丝围栏,走向驼群。我对骆驼并不陌生,但走进如此集中的驼群还是第一次。天气渐凉,骆驼身上的驼毛正在慢慢地长长。疾风劲草,最为养膘,所有的驼峰都那样挺直,不像我记忆中的垂头丧气、干瘪歪斜。这绝对和这些年退牧还草的草场得到改善有关。我们慢慢地走近,它们也似乎并不戒备,只是抬了头望过来,仿佛是要摆个造型让你来拍照。

“现在牧民还用骆驼干活儿?”我问。

“早不用了。过去是游牧,牧民冬天要到东营盘,夏天要到夏营盘,都得用骆驼搬家;平时拉这拉那,也是骆驼的活儿。即使出门,只要是冬天,人们也愿意骑骆驼!因为骆驼皮实,省心好经管,骑着也舒服。现在牧民定居了,不用搬家了,再说家家都有了大汽车小汽车摩托车,骆驼一点活儿也没有了。”

“现在养骆驼主要做什么?”

“冬天杀了卖肉。”弟弟说得很平静。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骆驼都是双峰驼,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干旱贫瘠的荒漠草原和戈壁。但它有很多亲戚,几乎遍布全球,是典型的有海外关系的动物。和它血缘比较近的,有的定居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有的居于印度。它有两门远亲,一门叫单峰驼,定居于北非、东非、印度大陆及阿拉伯半岛的沙漠或干旱地区。另一门是无峰的驼,如羊驼,主要定居在南美洲。

以前,村里有一位姑娘嫁了一个蒙古族丈夫,每年冬天回来至少要带上三只骆驼,人骑的,驮东西的,而且一住好几天。这样我们便有机会去感受骑骆驼的滋味。骆驼走起路来,可用闲庭信步形容,不急不躁,平稳平缓,十分舒适。它不是以快见长,但它的耐力是马牛永远不及的。

也就是第一次骑骆驼时,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知道了握在主人手里的缰绳,连接的是一节像大人食指一样粗的木棍,而木棍是穿在骆驼的两个鼻孔的。我问过为什么要把一节木棍穿进骆驼的鼻子里?如何穿进去的?大人们告诉我,为了让骆驼听话,生下来大概半年后,就要用烧红的铁棍烫穿骆驼的鼻子,把这样一个木棍固定上去。

自从我发现了这一点,就觉得这根木棍也是穿过了我的鼻子。今天又是如此。瞅着眼前这些自由自在、瘦骨嶙峋的骆驼,还是觉得鼻子痛、不得劲儿。

我总以为骆驼不是一般的动物。它应该得到人们格外尊重。很多年前,我就写过一篇赞美的小文,其中有一句是:看它在穷人和富人、平民和权贵面前总是昂起的头,我被世俗压弯的腰也在竭力地挺直。

是的,在它诸多的优点中,我最赏识它高昂的头,愈是风雪弥漫,愈要迎风而立。

驼群的不远处,就是一片茂密的胡杨。

塞北的草原,如果有别于它处的独特和美丽,那一定是因为有了千年不朽的胡杨,有了头颅高昂的骆驼。

撕裂的狗

对狗,我很熟悉,在比现在还年轻时,就知道狗是所有动物中驯化最早的动物之一,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从养狗的经历和交往中我愈来愈坚信了这点。

我家曾养过一条狗,大约是在2000年到2012 年期间。这期间我们住在绵阳。

一个春天的下午,我和夫人走进三桥桥头一个宠物市场。我已经不记得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记不得是不是事先就预谋过要买一条狗。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是这天在这里买了一条狗。夫人相信缘分,我记得一进店,她就看上了一只在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里对着我们奶声奶气地狂吠的狐狸犬。

“就是它了。”夫人没有犹豫。

卖家似乎很意外:“怎么可以看上它?”

但一个看重缘分,一个看中价钱,所以成交颇为痛快。

抱到家,夫人也没有犹豫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拉登。这可是当时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名字。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给一只雌狗起这样一个雄性的名字。

拉登打小就惹人喜爱,毛色像火狐狸一样漂亮不说了,拿现在的时髦语说,它还很会卖萌。我想,把它叫成狐狸犬,一定因为它既像狐狸漂亮又很会卖萌。

拉登也出乎意料地早熟、懂事,从不做惹人讨厌的事。晚上睡觉前放了风,一晚平静。早晨到了起床的时间,它会悄悄溜进主人的房间,把两个前爪搭到床沿边来回地拍打,非到急不可耐时,从不叫出声来。这时你若做出起床的动作,它会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向门口跑去。似乎在告诉你,跟我走。你或者可以陪着它下楼去,或者只开了门让它自己去,解决了屎尿问题,它会不出五分钟自己上楼来。

平时出门,它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很少敢离家人几米,而且不管人多人少处只盯着主人,从不斜视其他。

有时候你躺在沙发上看书,它会跳上来,目不转睛地瞅着你读书,或者蹲在你的另一本书上去睡觉。有时候你逗它玩儿,它会发疯地满屋子跑,把你扔出去的东西叼来叼去,这可能是它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我注意到,每到此时,它便会大起胆子跳到人的身上,发出几声少有的叫,似乎在告诉人们它心情喜悦!有时候,买了东西,让它看管,它绝对会尽职尽责。还有一次,睡前忘了关门,拉登就一直蹲在门口守候,直到天亮前我才发现。

它三岁时的一个夏天,我们全家要回内蒙古。拉登怎么办成了一个问题。带上它一起走显然不可能,因为我们乘坐的是公共交通工具。放到宠物店寄养,三天两天还可,半个多月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思来想去,妻子想到了五楼上一对爱狗的夫妇,而且他们也是那样喜欢拉登。第二天在楼下正好巧遇,妻子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邻居欣然接受。于是我们便放心地按计划开始了我们的探亲加旅游。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

从内蒙古回来,我们第一件事便是去接拉登回家。没想到的是,回家后的拉登已不同于从前。它显得有点陌生,不再那么活泼和亲热;对我们的存在视而不见,一直躲在沙发下,不愿出来。那显然是在告诉我们,这段时间它很不开心。即使我们把好吃的送给它,它也连尾巴都不会摇一摇。从那时起,我开始意识到拉登还是一只情感丰富的狗,它可能不比人差。

大约一周过后,它慢慢恢复了从前的状态。但它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几乎是每天,它都要在二楼自己的家和五楼邻居的家上下来往,只要在楼梯间喊一声拉登,它便会飞快地上来或者下去。它成了吃两家饭的一只可爱的小狗。

它四岁时的暑假,我们照例要出行。出行回来后,我们去邻居家接拉登,却吃了闭门羹。电话一联系,才知道他们带了拉登回东北的老家了。这样,我们就没有立即见到拉登。而且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一家何时回来。大概四个月左右吧,我记得天已有点凉,我和夫人从外面回到小区,远远看见了邻居带着拉登在玩,夫人便大喊了一声拉登的名字。熟悉的情形出现了,拉登立即飞奔而来,先是围着主人一边扯裤腿一边转圈,然后是后腿着地,前腿抬起希望得到主人的拥抱。这些亲昵的动作完成后,拉登便仰躺在地上,等待主人的抚摸。

“这不是拉登,这是一条公狗。”夫人忽然缩回了伸出的手,并连续后退了几步,做出一个防御的姿势。

这时一直紧张地站在一边的女邻居哭出声来。

“对不起你们,拉登死了,这个拉登不是那个拉登。”

“怎么回事呀?”我被眼前的情形弄糊涂了。

“拉登在今年夏天就死了。那天我去给它做结扎手术,在手术台打了麻药,可手术做完后它却没有醒来。拉登死后我们哭了好几天,但一直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再买一条吧!我们就走遍了宠物市场,想买一条和拉登一模一样的狗。但是多难啊!最后终于买到了这条。快半年了,楼上楼下的人、熟人朋友没有人不认为这就是拉登。但拉登是你们的,只有你们知道它不是拉登。”女人近乎号啕似地诉说着。夫人也泪流满面。

拉登已经站了起来,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默默地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

“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不要悲伤了。毕竟不是故意的,而且这条确实太像拉登了,它也没见过我们,怎么会一喊就扑过来呢?怎么会认识我们呢?”我自言自语。

“是啊,我也没想到。这只狗除了我们家的人,谁碰咬谁,今天你们一喊,它就去了,和你们像见过面,怕是拉登转世。”邻居解释道。

两位女人终于不再哭泣,擦掉了泪,开始谈现在的拉登。

确实这是一条除了性别和死去的拉登别无二致的狗。这是我喜欢它和常常想起它的原因。除此之外,我还在想,它凶狠得无人敢碰,却在和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就像老朋友,究竟是怎么回事?至今想不明白。

自此以后,我们有了二代拉登。如果我们在家、开着门,每次路过门口,拉登总会不请自来。有时候我们几天不在家,但进了院子随便喊一声拉登,只要它在院子里,一定会跑出来和你亲热嬉戏一番。直到最近几年我们离开了绵阳,才中断了联系。

养狗生情,只有养过狗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狗的忠实和可爱。

然而,每当我看到或者听到这位忠实朋友的名字总和恶语相连时,便觉十分困惑。

人模狗样,是嘲讽一个人人品不好、行为不端。忠实的朋友行为不端吗?它的样子很恶心吗?挂羊头卖狗肉是骂一个人表里不一狡诈欺骗。羊头就比狗肉好吗?狐朋狗友是骂人交友不慎,狼心狗肺又是骂人心术不好。还有,狗眼看人是说人势利,狗撵耗子是挖苦多管闲事的人。死狗扶不上墙则是骂人没出息。最狠的一句“狗日的”,几乎成为国骂。无论文人还是文盲、官员还是百姓,对这些恶语都能不分场合张口就来,可见其认同度之高、普及之广泛。

自古以来,把一个动物如此撕裂地对待,我认为没有超乎狗的。既然狗品差,人类怎么会选狗做朋友?怎么会有那么多家庭把狗当宠物?岂不是说人类根本没有辨别善恶好坏的能力?岂不是对自己的极大污损?

我总觉得,当我们撕裂了狗的时候,我们更狠狠地撕碎了自己。这是狗的不幸,更是人的不幸。

【作者简介】

侯志明,内蒙古四子王旗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参与制作影视作品《天上菊美》《邓小平遗物故事》《绝代芳华》等。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津文学》《人物》《青年作家》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行走的达兰喀喇》《少点精致的俗相》。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