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你好,李焕英》:悲伤的喜剧与国民的共情
来源:文艺报 | 谭 政  2021年02月24日16:21

2021年春节档7部影片创造了中国电影许多新纪录,疫情期间能有这般成绩着实出乎人们的意料,而最出人意料的则属《你好,李焕英》,一部源自电视综艺小品的电影处女作,竟然反超知名IP影片强势登顶票房榜首,已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五。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在于它不是一部普通的喜剧片,而是一部轻柔撩拨观众心弦、深切引发国民共情的悲伤喜剧。它的成功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也能提供有益的思路。

剧情其实很简单,整体可分为:序章高考失利摆筵席出车祸,重返上世纪80年代后买电视、排球比赛、为英子介绍对象,尾声母女相认与永别。故而这么简单的剧情要赢得观众认可,必须在叙事上下功夫,而这主要体现在喜剧的精心设置和母女深情的真挚营造上。

喜剧片此前一直是本土电影战胜进口片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重工业电影类型尚未成熟时,在市场称雄的一直是喜剧;产业化改革后,中国电影的类型空白逐渐得到填补,一些大制作不断突破票房天花板,但喜剧电影依旧创造了不俗的成绩,如《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等等。而开心麻花的系列喜剧电影更是借助话剧演出经受大量观众检验的优势,不断搬上银幕获得高票房。《你好,李焕英》某种程度而言类似开心麻花的作品,主创都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喜剧人,电影前作也经受了观众考验,只是体量更小而已,不同的是一个在话剧舞台,一个在电视综艺,但主创对喜剧营造的方式和节奏掌控均已烂熟于心。

《你好,李焕英》除了尾声之外基本都在精心设置喜剧桥段,长期在电视上经营喜剧的“大碗”团队,为影片铺设了密集的喜剧包袱,片中短短的病房相遇便包袱起伏不断:晕过去不能打呼;破洞牛仔裤与大补丁工裤;安全员张江撇清责任的保证书;晓玲认同龄人为叔与生活作风问题,差点还要被送派出所;辛酉与辛西;晓玲认妈,英子认表妹,晓玲顿时变脸入戏……片中前四大叙事段落均是这般满满的喜剧包袱,通过台词、表情、画面、场景,或误会,或冲突,不断地为观众输送笑的触发器,正是这些密集的喜剧包袱让并不复杂的剧情有力地牵引着观众陷入片中发笑不已。这些喜剧包袱大都基于剧情本身的逻辑自然生长,没有洒狗血强造笑料。影片中的人物都是社会中的普通百姓,虽然有些毛病或性格缺陷,但都无关痛痒,即便“显摆公主”王琴、“纨绔子弟”沈光林、“古惑仔大哥”冷特到最后也都被观众接受,因而即便有矛盾也属茶杯里的风波,让观众感到温情拂面,更何况与王琴的斗气,也是芸芸市民情绪的切入。再加上到位的上世纪80年代的美术设置、音乐歌曲和怀旧影像,让一些笑点虽有些夸张,但被紧密地埋设于生活气息里,观众一旦沉浸在 “一本正经”的整体合理的叙事氛围中,局部的不协调便会被忽略,比如半天光景王琴竟被气得嘴巴起泡、喉咙失声,排球比赛中队员突然鬼剃头,小船上两个小弟无缘由吵架。

当然,喜剧只是影片表层叙事的呈现,仅有这些是无法征服越发挑剔的观众的,真正让大家沉浸其中的是影片蕴含的母女深情与悲伤的底子。晓玲穿越回去是为了让母亲高兴,于是装盲为英子抢得厂里第一台电视,想方设法激励英子与好友参加排球赛,以获得“天大好事”,进而为其介绍对象,哪怕未来没有自己。虽然最后还是贾文田,但长堤上的对话显现出了小家庭的温情满满。全片努力呈现女儿对母亲的情义,但一些巧妙的设置让叙事织体变得不一般。此外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光里,女儿与母亲已是姐妹,年龄反差和情感构置让母女之情别具一格。穿越的进入和退出巧妙缝合了两个时空。全片都在营造喜剧,所以当镜头扫过呈直线的心电示波屏时,观众一时还无法接受母亲已经离去,因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冲击一下撞击到人们的心坎儿。正是这种先扬后抑的悲伤喜剧,让此前的欢笑充满了惆怅的刺痛,进而让影片脱俗于一般的喜剧片。更重要的是,当全片在不断营造女儿的努力时,叙事一转,母亲也在努力让女儿高兴。这样的反转让片中的母女之情更加浓厚,且在结构方面更令人回味。当然,影片并不停留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共情中,母亲强调只要女儿健康快乐即可,这样现代的价值观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中更显珍贵,因而为影片铺上了一层厚重的底色。

2021年春节档的成绩表明了中国电影在国民文化生活的地位日益提升,电影人的创作与国民情绪和社会生活日益相关,而《你好,李焕英》的叙事最贴近国民情绪,关乎普天下母子间的舐犊情深,更何况这是贾玲真情真事的投射,因而很快成为全民话题,创造了各种纪录。这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也意义不凡。这些年,年度票房冠军基本是动作、冒险等视效大片和动画大片,这些类型本是世界电影工业的发展主流。其实在整个春节档里,《你好,李焕英》的叙事织体并不占优势,和其他几部影片相比甚至有些差距,但它的成功说明:并非只有追求视觉冲击和繁复叙事的强工业电影类型能在市场独占鳌头,只要能引发国民共情,即便亲情的质朴抒发,一样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可取路线,而这条路线正是此前大家认为国产片能取胜进口片的本土优势所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切中国民情绪。